分享

王保木 | 初创时期的偃师二中

 二高园地 2023-09-23 发布于河南




初创时期的偃师二中

1951届  王保木

      我记忆中的母校偃师二中是1949年春天开始招生的,春二(年级)一个班,春一(年级)甲乙两个班,我是乙班的学生。

      按照学制我们第二届学生在校学习三年,应该是1952年1月份毕业。但在1951年秋季高中招生时,允许我们春季班的初中生提前半年报各参加高中的招生考试。我和好多同学报考了洛阳中学(高中)并被录取。报考洛阳中学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我们外语学的是俄语,当时的偃高没有俄语班。其二是洛阳中学更有名气些,校长级别也高,校长程百让是洛阳市长兼任的。

1949年学校教师在泰山庙南墙下合影
      母校偃师二中的教学质量是很高的,虽然我们是初中两年半提前毕业的,但是我们基础好,在高中的学习成绩仍然是优秀的。我们多数是农村学生,“乡巴佬”没人喊,反而出现了一个新词“城瓜子”。

1949年4月师生合影

      在校志的学生名册中,没有看到第一、二届毕业生的名册。但第一届有个毕业照,我们第二届什么都没有。我现在能想起我们班上十多个同学的名字(但毕竟是90多岁的人了,对70多年前的事情大部份已忘掉了),铁铸金:大口铁村;温振虎:大口温村;张景尧:缑氏扒头村;李光灿:缑氏任才村;陶宪贞:缑氏陶家村;戴展志:缑氏村;戴展进:缑氏村;卢艳云:缑氏村;朱翠若:缑氏村;张松茂:缑氏郑窑村;段润庚:顾县段西村;丁顺祥、张克俭(这两个人在秋三名册里,他们两个应是我们班同学,也可能是当时没考取到高中留到秋三班的)。还有:李松高、秦松波、张文豪这三个人是我们班的,但我记不得是哪个村的,是在缑氏郑村附近。

      校志上有一幅偃师二中泰山庙校园复原图,看起来是很大的校园,可是在我的记忆中泰山庙内可用的房屋还是很有限的。当时还有一个“南院”(在泰山庙对面),我把它称为学校的生活区。老师家属、老师食堂和部分学生宿舍在”南院”(不过我现在已想不起当时我住在哪里)。李健永老师曾提到用房紧张,一月份已经招收了学生,天齐楼还被区政府所占。

      我记得春二(年级)班是很大的教室,天齐楼进去右侧坐东向西。我们春一乙班稍靠北一些。甲班在平台高处。

       早在国民党统治时期,革命前辈吴芝圃等就领导地下党组织群众进行反压迫、反国民党统治,并领导和宣传抗日救亡运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建校初期,学校也继承和发扬了前辈的光荣传统,积极参加抗美援朝和土他改革的社会活动。

       抗美援朝时期,当时我们学生报了名,要参加抗美援朝。当时没被批准参军的原因是因为提高工农大众文化水平和培养国家建设人才也是学校的主要任务。我们在校学习的同时,也积极参加抗美援朗的宣传活动。有两首歌我现在还能唱出来。①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②嗨啦啦,嗨啦啦,嗨啦啦,嗨啦啦,天空出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中朝人民力量大……

      参加土改斗争,发动贫苦农民斗地主分田地打恶霸是其重要问题!但分田地其中有一项具体的工作就是丈量土地。当时农村绝大多数贫下中农是没有文化的,丈量土地是很大的问题,有文化的富农、地主也不允许他们参加丈量土地。为支持土改,好像有短暂的放假。我确实回到找们村上参加丈量土地的工作,如果不放假,我就要缺课很多天。

      提到皮定均将军进入偃师,建立革命根据地,我把我亲眼看到的补上几句。皮司令是由登封翻山进入偃师的,我们村是缑氏最南边的一个村,从山顶到我们村连续几公里都是队伍。部队到我们村后分为两个方向进发,先是向西进发一部分,后又向北(向缑氏)。期间有一个排长住在我家养病(我二叔是中医),一直到他康复(大约有十多天),才到大口镇公所(我二叔后来也到大口一段时间)。据说,皮司令的队伍在偃师可以说是横扫日、蒋、土匪。全县解放后,每乡留一个排的兵力,大部队向洛阳进发。
王保木  口述

刘学敏  整理

作者简介


    王保木,男,1932年生,缑氏镇刘庄村人。1949年春考入偃师二中,1951年秋提前半年毕业考入洛阳中学(高中)。1954年考入华中工学院热力发电厂专业。1958年毕业分配到辽宁省。后因建设“大三线”到四川工作。1994年退休(延迟两年)。
     1966年被任命为工程师,1990年任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具有招收硕士生资格。发表论文13篇,其中用英文发表的5篇。工作期间获得国防料委重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一项,国防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三项;作为主要参加者获得科学进步奖二等奖一项。自1993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