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功涛 | 生活最美是唱歌

 二高园地 2023-09-23 发布于河南

生活最美是唱歌

79届  李功涛

 近日去新华书店购买了一些书籍,需要对家里的书橱重新充实、归类整理。在整理书籍时,从一本旧书中发现夹有一张我在部队新兵连参加歌咏比赛时的旧照片,虽然因时间年久,该照片己经发黄、有点变型,端详着照片,让我精神为之一振,思绪万千。蓦然勾起了我对20余年军旅生涯的深情回忆。
 1980年11月我投笔从戎,成为一名光荣的水兵,来到祖国的南海前哨海军训练团参加新兵训练。
刚到新兵连,早晨,起床号将我从梦中吹醒;夜晚,熄灯号将我送入梦乡。那时,每到一日三餐的时间,营区的大喇叭里就会播放《我爱这蓝色的海洋》和《人民海军向前进》等歌曲,激发我们这些新兵的阳刚血性,打牢爱舰爱岛爱海洋和建功军营的思想基础。
 在3个月的新兵训练中,主要安排队列训练、射击和学习部队条令条例等内容,连队还开展了一项重要活动——学唱军歌。
40余年过去了,我现在还记得到部队学会的第一首歌曲,是新兵连指导员教唱的《战友之歌》:“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你来自边疆,我来自内陆,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这亲切的称呼,这崇高的友谊,把我们结成一个钢铁集体……。”从此,我在这首情真意切、朴实无华的军歌陪伴下,开启了难以忘怀的军旅生涯。
 在新兵训练期间,还先后学唱了《人民海军向前进》、《打靶归来》等歌曲,那时,连队小到饭前集合,大到重大任务集结,按惯例都要高唱歌曲,彰显军人气质,弘扬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展示官兵们雄壮豪迈的“精气神”。
  20余年的军旅生涯中,军歌成为流淌在我血脉里的五线谱,宛如舞动在军营天空中绚丽的彩霞,飘荡在军队队伍中优雅的旋律,锻造出军营热血男儿坚强筋骨。
 这一首首军歌激励我在人生的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劈波斩浪、永往直前,演奏出一曲曲悦耳动听的成长成才之歌。军歌也是人民子弟兵向党和祖国表达赤胆忠心、战之必胜的有效形式。军歌恰似部队下达命令时的“冲锋号”,又是搞好战备训练的“打气站”。
 转业到地方工作后,唱军歌已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有时在朋友聚会时,偶尔一展歌喉,以示助兴和排解工作上的压力。
 2020年退休不久,一位已在部队退休的老首长,为我专门安排了光荣退休小聚会,席间,我看到一位老战友容光焕发、气色俱佳。便向他探寻秘诀,他说,退休后在老年大学报了唱歌班和书画班,每周上两次课,平时就唱唱歌打发退休生活、很快乐,也很有意义。
 老战友的一席话,让我深受启发。退休后拥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多了,如何把退休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有品味,唱歌不失为一个让自己快乐、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因我退休后平时还从事着社会组织党建指导员的工作,无法去市老年大学上学。于是,我就把自己喜欢军歌、河南曲剧等歌曲,下载于手机内专设的位置之中。
从去年开始基本上每天学唱歌曲在一个多小时以上,或是跑到家门口附近的小山树林中,或是在波涛涌动的大海边,尽情高歌、抒发情怀,赞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歌唱繁荣富强的祖国,颂扬英雄的人民军队,礼赞美丽的家乡和甜蜜的生活。
学歌唱歌让退休人生既充实又快乐。
当歌唱军歌时,让我的思绪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军旅生活,军营里留有我青春的记忆和拼搏奋斗的足迹。部队是一所大学校,领导是我的老师,磨炼是人生的课堂,每一个人只要工作吃苦、思想刻苦,善于学习、乐于总结,都能不断提高、不断前行。
当歌唱河南豫剧曲剧时,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那里有我人生的最初出发地——偃师二高,使母校恩师们的精心培养和厚重的学校文化熏陶,成就了今天的我。
当歌唱抒情歌曲时,激情高昂,心花怒放,放飞灵魂………。
  唱歌使人生变得更有意义,退休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品味、更有激情。
 坚持学歌唱歌一年多来,我已喜欢上这一廉价而又高雅的生活方式。
让我深切感悟到:生活最美是唱歌。歌里有花开、歌里有小河;歌里有我的童年的梦、少年的求索;歌里有甜美、也有苦涩;歌里有洒下的汗水、幸福的收获。

高兴的时候唱唱歌,唱出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挫折的时候唱唱歌,唱出心中的泪花、梦的旋涡。   

孤独的时候唱唱歌,唱回那南飞的大雁、传信的鸽。

寂寞的时候唱唱歌,唱醉那高山的神韵、大海的传说。

迷茫的时候唱唱歌,唱出那胸中的志气比山高、比海阔……

朋友们!去学歌唱歌吧,它可以让你生活充实、提振精神、心情愉悦、收获快乐,享受生活!
 因为生活最美是唱歌!

       李功涛

2023年9月12日于青岛




作者简介


李功涛,洛阳市偃师区人,偃师二高79届毕业生,1980年12月入伍到南海舰队,后考入大连舰艇学院,毕业后到北海舰队工作,先后任宣传、保卫、纪检、组织干事、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等职。2000年转业到青岛市民政局,历任办公室副主任、政策法规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喜爱文学,笔耕不辍,多篇文章在军内外刊物发表。           
1

1

1

谢谢阅读

欢迎赐稿交流

E-mail:yseg67598265@163.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