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跑医院

 公众号陌上闲云 2023-09-23 发布于湖南

医院常摩肩擦踵,一进去就让人头疼。人一到了医院就仿佛被抽了一根筋,没那么精神了也没那么挺拔了。排队的人多是歪歪扭扭的站着。穿着再得体,也难以显出优雅华贵来;容貌再漂亮,也像蒙了一层灰,黯淡无光。在医院确实高兴不起来,既要忍受病痛,还要花钱,花完钱了就得吃药打针或者手术,还是要遭罪,所以没人愿意来。饭后道别,常邀请人家有空到我们这里来转转,医生就不好意思开口,总不能邀请人家到医院转转吧,听起来不吉利有的医生能说会道,便说有需要我服务的,尽管吩咐。听起来舒坦。转念一想,医生给服务,不就是看病吗?但说话就是这样,同一个意思,换个说法就容易接受了。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有病就得找医生看病,这也是客观事实。讳疾忌医是要吃苦头的。古人所说的“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也只是一种祝愿,就像物理学中的“忽略空气阻力”一样美好

有没有发现,每家医院布局都不一样,挂号、报到、就诊来来回回的楼上楼下的跑,搞得晕头转向。但医院也有个基本相同的地方,就是候诊的椅子多是那种带洞洞的铁椅子,坐上去硬邦邦冷冰冰的,似乎每个小圆洞都透着刺骨的冷气。我刚坐下,隔座来了一位五十岁上下的大妈。我们两人之间只隔了一根铁扶手。她身体略胖,一坐下来就侵占了我的领地。我极力回避,尽量侧着身子。不一会,这位大妈就开始低声抽噎,时不时拿着纸巾擦眼泪。在医院时常见到“哭”的场景,嚎啕大哭的也不在少数。谁都不愿意生病,谁都不愿意接受生病的事实,唯有纵情一哭,方可发泄情绪。我扭头看了看正在哭泣的大妈,那是一种旁若无人的悲伤。或许,人类在医院里的情感都是相通的,要么自己生病要么家人朋友生病,都是一样的难受。虽不认识不了解,但在医院里萍水相逢,彼此以病友相称吧。病友之间无需多言,同病相怜,感同身受,祈祷祝福就足够了。我默默起身离开,留下大妈一个人在那里哭泣。

俗话说,久病成医。一些头疼脑热肚痛的常见问题,跑医院跑多了,就会发现基本上都是一个处方。该吃什么药,该怎么吃,差个八九不离十。我时常跑一趟医院,开点药备着,算是有备无患。虽说“是药三分毒”,但难受起来,吃点药也能聊以自慰。可能是应了“药到病除”这句话,有时候确实是随便吃点药,病就没了。小时候,家里常备新诺明、安乃近这两种药,新诺明消炎,安乃近止疼,二者都是白白胖胖的药片子,配伍起来也没什么禁忌。老人一有不舒服就吃上两颗,这两种药像是万能药一样,每次都不负众望,效果很好。当然,这种行为实在不科学但话又说回来,农村医疗条件不太好,去了赤脚医生那里也无外乎是几类常用的药还有,有些所谓的病更像“心病”一旦藏了心病,身不自在,吃点药缓一缓就顶过去

带孩子跑医院是极其焦虑的。孩子小,人又多看着一个个小孩子在那里苦苦等待,心里很不是滋味。每次孩子生病,都恨不得把这病转到大人身上。在发热门诊,很多孩子额头上都贴着一块退热贴,孩子天生好动,顶着高烧也不肯闲下来,坚持“带病”玩耍儿童候诊室常飘着一抹抹流动的“白”。看着孩子们的那种天真活泼的劲,想着这世上要是没病该多好呢!

有的人跑医院是远道而来,背包罗伞,可能住处都没安顿好就直奔诊室来了,满脸憔悴,看着很辛苦有时,候诊是极其漫长的事儿。他们会把东西堆在墙角,人蹲坐其中,矮矮的、颓颓的,一手啃着干粮,一手举着矿泉水,双眼满是苍凉。人生的悲苦不止于此。有的人辛苦了大半辈子,省吃俭用,总算攒下一点积蓄,因为一场疾病便折腾得贫困潦倒,病可治愈已是万幸,如果人财两空那更是悲哀了。所以,我觉得人生在世,没必要花尽力气去追求大富大贵,能够守住健康平安的底线就是大成。

去医院也不一定全是坏心情。至少有三种情况可以开心一下子。一个是体检,指标全正常,一个箭头都没有,这是值得高兴的事儿这种情况越年轻概率越大,所以年轻人很少体检,至少不畏惧体检,年龄大的就不同了,体检像过关一样,紧张还有一个是有病乱投医,最后终究没白跑,遇到了好医生,药到病除。有位朋友浑身瘙痒难忍,跑了几家医院开了不少药膏,整天涂涂抹抹,都不见效果,又看了一位医生,让他少用沐浴乳,沐浴乳用多了会破坏皮肤环境,每天用清水洗澡即可,尽量保持皮肤自然状态。这位朋友回去试了一下,果然神奇,没吃药病就好了,很开心。还有一种情况是误诊,先被确诊为某不治之症,完蛋了,后又发现搞错了,突然之间命运来了个神奇大转弯,喜极而泣。

跑医院虽算不上什么显耀的好事,但该去还是要去,相信终究会平复如故。汪曾祺先生曾写过一篇散文《跑警报》,很有意思,写得非常好。其文章筋骨我是学不来的,只能学个题目,故命名为跑医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