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洱老茶行话须知!小七、大七,大口中、小口中,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详细解析

 人生何几 2023-09-24
很多老茶客在交流普洱老茶时,经常会说一些行话,“这款7542采用大七版外包”,“这片茶是尖出内飞”等等。
如果我们在喝茶时,能迅速听懂别人说的行话,就会更容易融入这个茶圈子。今天,藏品普洱就来盘点普洱茶行业常见的一些行话。

图片

小七/大七
老茶客所说的“小七”、“大七”,一般指的是茶纸版面上,云南七子饼的“七”字印刷。细高狭长的就是小七,比较宽扁大方的就是大七。
图片

  小七  
从上世纪70年代七子黄印时期开始出现,一直使用到1994年,1996年后又开始重新制作印刷。
老茶市场上一些经典明星茶,都是采用小七版外包装,如七子黄印,88青饼、80年代中期8582青饼、92青饼等,小七特征非常明显。
图片
图片

  大七  
1993年,云南七子饼茶的包装进行改版,由“小七”改为“大七”,所以大七从1993年就开始出现在普洱茶包装上,1996年以后大量使用。
采用大七版外包装的茶品有:94事业青饼、96橙印橙中橙、97水蓝印、99傣文青饼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口中/小口中
大口中和小口中也是行话,早年在老茶市场上经常被视为识别老茶的标准之一,有的茶行甚至还用大口中来替茶品命名。
图片

  大口中  
所谓“大口中”,指包装纸下方,“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的“中”字,口的宽度比一般七子饼略大,所以市场称之为“大口中”。
大口中包装的七子饼,较早出现在70年代初期,一直延续至80年代初期,如70年代初期的七子黄印系列,70年代中期的七子大蓝印、七子红带青饼、七子小绿印系列,还有70年代末7572熟饼等。
图片
图片
这些大口中字版的老茶,是国营勐海茶厂茶品体系中的标杆之作,在普洱老茶市场上热度也很高。
需要注意的是,1997年以后,部分普洱茶饼的外包装上重新使用大口中,比如97红印青饼、97黄印青饼、97小绿印青饼、01橙中橙印等,这些普洱茶饼经常被误认为是70年代的老茶,茶友们一定要仔细辨别。

图片

图片


  小口中  
小口中是相对于大口中来说的,因茶版“中”字的“口”部宽度比较小而得名。

图片

图片
小口中的包装特征比较常见,如果遇到外包装为小口中字版的茶饼,还要借助大票、棉纸、内飞等进行多方面辅助鉴别。

图片

尖出内飞/平出内飞
前面所说的小七/大七,大口中/小口中,都是普洱茶外包装的特点。而压在普洱茶饼里的内飞,也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最明显的就是尖出内飞与平出内飞的区别。
图片

  尖出内飞  
内飞下面“出品”的“出”字,下面的山包住了上面的山,整个字形呈尖锥山状,行话称之为“尖出”。
尖出内飞出现的年代较早,从70年代初期一直使用到80年代中期,代表性茶品有:70年代初期七子黄印系列、70年代中期七子大蓝印、早期7452熟饼、七子小绿印系列、80年代中期7572熟饼等。

图片

图片

  平出内飞  
内飞下方“出品”的“出”字,上下两个“山”一样宽,非常对称,因而称为“平出”。
平出内飞出现的时间稍晚,从80年代初期开始使用,一直延续到2000年左右。这个阶段的代表性茶品有:80年代初期雪印青饼、特级大叶青饼、80年代末7532青饼、88青饼、92青饼、8592紫天熟饼等

图片

以上就是普洱茶行业比较常见的行话解析。这些行话都是早年市场根据茶品包装和内飞印刷的差异归纳出来的规律,以此作为判断老茶年份的依据。
当然,在辨识老茶的实际过程中,仅仅依靠这些包装印刷特征还不够,还需要辅以大票、内飞、开汤品饮等方式来鉴别。存茶、藏茶的乐趣,也正在于此。

参考资料:

  • 陈智同.深邃的七子世界[M].台北:五行图书,20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