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綻放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成人吸入性肺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建议(2022)要点
2023-09-24 | 阅:  转:  |  分享 
  
成人吸入性肺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建议(2022)要点










吸入是将口咽或胃内容物吸入喉部、气管支气管和下呼吸道。吸入性肺部


炎症是因吸入无菌胃内容物而引起的化学损伤;而吸入性肺部感染是指吸


入由致病细菌定植的口咽分泌物而引起的感染过程。这 2 种吸入性肺炎存


在重叠,都可引起肺损伤,严重者导致低氧血症或 ARDS。 临床上以吸入胃内


容物引起的吸入性肺炎较多见,也可见于误吸煤油、汽油、挥发性气体、干


洗剂、溺水等。吸入性肺炎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占比约为 5%~


15%,而在医院获得性肺炎中所占比例不清楚。老年人反应差, 易发生吸入


性肺炎, 约占老年 CAP 的 71%。仅从临床表现上难以区分吸入性肺炎诱


发途径是空气途径还是口腔途径,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看到食物颗粒或


胃内容物有助于确诊。






1 流行病学






我国目前尚无关于吸入性肺炎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数据。


随着患者年龄增加,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增加显著。






2 危险因素






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受损、胃食管反流或留置鼻胃管/鼻肠管等
是误吸常见的危险因素。当神经系统病变或意识障碍时,如假性延髓性麻痹、


脑血管疾病、癫痫发作、帕金森病、痴呆、药物毒品滥用(如镇静剂、麻醉


药、某些抗抑郁和酒精等)导致吞咽困难或声门关闭不协调、咳嗽反射受到


抑制,异物或食物易被吸入气道。呼吸衰竭、ARDS、重症肌无力等引起的


咳嗽反射受损导致呼吸道内异物或分泌物排出困难,合并呼吸道感染时可


使疾病加重, 表现为 PaO2 下降和/或 PaCO2 升高。胃食管反流病变,如


食管失弛缓症、反流性食管炎、食管上段肿瘤、食管憩室、胃溃疡等导致


食物不能全部入胃并反流进入气管; 肿瘤或外伤引起的食管-气管瘘导致食


物经食管直接进入气管内。医源性因素,如留置鼻胃管/鼻肠管、气管插管


或气管切开等刺激咽部引起呕吐或影响喉功能抑制正常咽部运动可将呕


吐物吸入气道。另外,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炎、牙龈炎,来自口腔、咽部


含有细菌的分泌物在喉头反射迟钝、消化道蠕动减慢、食管肌肉松弛时易


被吸入气道。隐匿性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通常由于口腔内的病原体在睡眠中


随唾液、痰液、食物残渣一起吸入气道。具有多重吸入风险的患者,其不良


后果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增加(B)。






3 病原学特点






近年来研究显示,吸入性肺炎厌氧菌感染的概率不高。社区获得性病例中主


要分离到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肠杆菌,而医院获


得性病例中主要分离到革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未见到厌氧菌。在


呼吸机相关肺炎病例中只有 1 例为厌氧菌感染。目前对吸入性肺炎病原菌
变化的原因尚未知,可能与发病人群 和采样时间不同有一定关系(C)。






4 病理生理






5 临床特征


吸入性肺炎患者临床表现各异,既可以表现为无症状,又可以表现为严重的


ARDS。此类患者常合并误吸的高危因素。吸入呕吐物后可突发喉反射性


痉挛和支气管刺激发生喘鸣、剧咳。吸入大量低 pH 胃酸或大量胃内容物


时,引起严重的肺组织损伤,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呼吸困难通


常早于影像学表现,随着缺氧和临床症状加重,影像学表现可更显著。查体


可闻及两肺哮鸣音和湿啰音,有低氧血症,严重时可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和代


谢性酸中毒。吸入性肺炎进展为 ARDS 的概率约为 16.5%,若合并休克、


创伤或胰腺炎则发生 ARDS 的风险增加。食管-支气管瘘引起的吸入性肺


炎患者每天进食后有痉挛性咳嗽伴气喘。意识障碍患者吸入后常无明显症


状,但在 1~2h 后可突发呼吸困难,发绀,咳出浆液性泡沫样痰,可带血。吸入


性肺炎通常为急性发病,症状在误吸后数小时到数天内发生。合并厌氧菌感


染时,因厌氧菌毒力偏弱,症状常呈现亚急性。






高龄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可表现为高钠血症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更多的


进展为重症肺炎,其病死率要高于非吸入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常常增高且伴核左移。降钙素原、
a-淀粉酶等生物标志物在吸入性肺 炎诊断中的作用尚未证实(B)。






6 诊断






吸入性肺炎的诊断要点: 常见的危险因素,如意识障碍、吞咽困难、 牙


周疾病或口腔卫生差等。吸入性肺炎影响因素包括细菌毒力、重复事件及


吸入场所。诊断主要取决于危险因素、临床误吸和影像学上重力依赖性肺


段渗出影 3 个主要方面(A),并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吞咽功


能检查等进一步证实。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定量培养可用于区分细菌和非感


染性吸入性肺炎(A)。有呼吸系统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气短、心动


过速等或有非特异性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厌食和体质量减轻、精


神状态改变,尤其需注意老年人。胸部影像学显示肺部炎症改变,如直接观


察到明确的误吸现象可确诊吸入性肺炎。当有吸入性肺炎危险因素的患者


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刺激性咳嗽,甚至呼吸衰竭,应高度怀疑吸入性肺炎。


有肺部炎症改变,可能有吞咽功能障碍者可疑似此病,若存在吞咽功能障碍


者可基本确诊吸入性肺炎。






7 鉴别诊断


吸入性肺炎与心源性肺水肿、 栓塞、
肺 细菌性肺炎和其他原因引起的 ARDS


鉴别诊断,见表 3。






8 治疗
吸入性肺炎的治疗原则是通畅呼吸道、纠正缺氧、控制感染、减轻炎症。






8.1 一般治疗






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动态监测患者呼吸、循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其他


重要脏器的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氧疗是吸入性肺炎患者最常用的辅助治疗。若发生二氧化碳潴留,则根据血


氧饱和度,调整吸氧浓度, 维持 血氧饱和度在 88%~92%(A)。无创机械通


气 (双水平正压通气)能降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气管插管率、改善氧合、


降低病死率 (B)。若使用无创机械通气不能改善氧合、不能降低高碳酸血


症患者的二氧化碳水平或进展为 ARDS,应立即改为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


呼吸 (A),插管后宜采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6ml/kg) (A),当机械通 气仍不


能改善, 可考虑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 (B)。






8.2 驱因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应使患者处于仰卧位、头后仰,托起下颌并将口打开,使用


纤维支气管镜或气管插管吸出胃内容物或异物,早期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


可加快肺部炎症阴影的吸收消散(B)。






胃酸吸入的初始治疗需要保护气道,解除支气管痉挛和气道水肿,减少肺损
伤。根据严重程度,进行体液吸引、支气管镜、插管、机械通气等。若考虑


为吸入性肺部炎症,不必即刻使用抗生素,但 48h 后不缓解或有脓肿脓胸或


有应用抑酸剂的应使用抗生素。若考虑为吸入性肺部感染,如果全身炎症反


应轻微可按 CAP 治疗,推荐使用头孢曲松、喹诺酮类;全身炎症反应明显


或院内获得性感染,考虑革兰阴性菌 (如: 铜绿假单胞菌)或耐甲氧西林金黄


色葡萄球菌(MRSA),不需要即刻覆盖厌氧菌,推荐使用氨苄西林舒巴坦、派


拉西林他唑巴坦、万古霉素等 (很多青霉素酶抑制剂能覆盖厌氧菌) (B)。


在驱因的同时,对轻中度患者,建议使用抗生素,根据临床和影像学表现,48h


内重新评估患者病情。在重症患者中, (如休克或需要气管插管)即使最初胸


片显示正常,可经验使用抗生素,并根据 2~3d 临床病情变化,决定是否需要


继续使用抗生素(C)。






8.3 抗感染治疗






抗菌药物的选择应结合误吸事件场所推测误吸内容物中可能的病原菌,吸


入性肺炎常以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


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治疗应覆盖这些病原菌,并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经验性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氟喹诺酮、碳青霉烯


等具有抗厌氧菌活性的药物,或联合应用甲硝唑、克林霉素,待痰或分泌物


培养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图 2)。






厌氧菌感染时,建议使用氨苄青霉素-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A);
有报道对厌氧性肺脓肿使用克林霉素有效(A)。 当厌氧菌合并需氧菌感染时,


需氧菌因改变局部氧化还原电位可能消除厌氧菌。社区获得性吸入性肺炎,


可考虑使用克林霉素、 氨苄西林-舒巴坦和莫西沙星。医院获得性吸入性


肺炎,若有耐药风险高,则可考虑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氟喹诺酮


(左氧氟沙星)、碳青霉烯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单独或联合(B)。对多耐药


菌的感染,可采用氨基糖苷类或黏菌素。有 MRSA 危险因素的患者,可考虑


使用具有抗 MRSA 活性的药物,如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B),见表 4。若气管


镜取样培养阴性,而临床疑似感染,建议抗感染治疗(C)。紧急情况下,气管插


管昏迷患者可考虑使用抗生素。






静脉抗感染的患者,若生命体征平稳和临床症状缓解,可改为口服抗感染药


物。不伴有空洞或脓胸或肺外感染的病例,抗生素治疗时间通常为 1 周。考


虑为化学性肺损伤的吸入性肺炎,在体温正常、影像学上肺部浸润影消失、


临床症状缓解后,可考虑停止使用抗生素。






8.4 液体管理






纠正血容量,可予白蛋白或低分子右旋糖酐。






8.5 其他






有明显化学性肺炎影像学征象患者早期可予短疗程激素治疗。有研究显示,
在吸入 12h 内大剂量使用,连续 3~4d,可能有助于肺部炎症吸收(C)。但考


虑到激素的不良反应,暂不建议常规使用。






9 预防






防止口咽分泌物、食物和胃内容物误吸是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关键。对危险


因素进行预防如手术麻醉前必须使胃排空,术前至少禁食 8h、禁饮 2h;避


免酗酒;停用或减少促进误吸和干扰吞咽的药物,如抗精神类、抗组胺类、


抗胆碱能类药物的使用;抑酸剂可改变胃内正常菌群、提高胃内 pH 值,


致病菌得以繁殖,增加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献花(0)
+1
(本文系綻放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