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60年以前,东北地区只有300万的人口。1860年以后,关内的老百姓大规模出关进入东北,俗称闯关东。1920年左右,东北人口约为2800万人。 2、1914年开始,东北产大豆垄断世界贸易量的80%。1926年,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在哈尔滨营业并开播。1928年,哈尔滨车站直接开通前往欧洲各城市的直达客票,并且建立全国最大面粉生产和出口基地、酒精和啤酒生产基地。 3、1930年代末,亚洲第二大城市是哈尔滨,有34家外资银行在哈尔滨开设分支机构,拥有当时世界最大的法国新艺术建筑街区,集合了55个欧亚民族。黑龙江的欧洲人比亚洲人更多,各民族杂居通婚,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父亲便曾在这里教授中文,临终前说那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4、1937年长春市规划地铁,电缆入地,全市普及了抽水马桶,1942年人口超过300万。 5、沈阳的铁西区被称为“东方鲁尔”,从沈阳到大连的铁路线两侧工厂林立,城市连成一片,成为举世闻名的“绵长工业区”。。1945年的东北,工业规模亚洲第一,是世界四大工业区之一。 6、1943年,东北全境铁路长达6万多公里,而解放前夕,中国全境铁路不过8.09万公里。 丰满水电站,仅1943年建成当年发电高达22亿度,而1943年中国整体发电量才43亿度。 7、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20年的发展,东北三省已经建立钢铁、化工、飞机等全面重工化业体系,占中国重化工业份额的90%。建国后的三十多年时间里,东北始终是中国经济老大,执全国牛耳。 8、上海是全国轻工业基地,占全国轻工业产量的35%,但仅仅辽宁一省,重工业产量就占全国将近70%,而当时中国是以重工业为主的。 解放前,全中国工业总产值东北占85%,台湾占10%,中国其余部分只占5%。 9、80年代初期,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每年的本级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3到6倍。加上隶属辽宁的计划单列单位,辽宁省多年为国家上缴的税收排行第一,是当时名副其实的“辽老大”。 10、很多年来,蝉联中国粮食产量、输出量第一的省份始终都是东北黑龙江。东北还是我国的粮仓之一,粮食产量占全国五分之一,担负着粮食安全的重任。 11、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20年十年间,东北三省人口合计减少了1099万人,2021年和2022年又减少了超100万人、86.4万人,也就是说最近十多年来,东北减少了1300万人。2022年,黑龙江、辽宁、吉林出生率分别为3.34%、4.08%、4.33%,排在全国最后三名。 |
|
来自: 淡然3a89r15snv > 《近代历史人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