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太祖朱元璋反腐有多狠?鞭死第一勇将,赐死驸马都尉

 白衣钱子 2023-09-24

朱元璋是个原则性相当强的人,就如对农民怀有善意一样,对贪官抱有敌意,同样是他身上最鲜明的标签。官员们廉不廉这个问题,就如同丞相问题一样,在他的帝国本就不应该存在。

在他眼里,官员们只有两种罪:贪污罪和非贪污罪。

只要犯的不是贪污罪,一切都有的商量,只要罪行不是太重,老朱很少刑戮官员。

要犯的是贪污罪,犯官们就要做好见上帝的准备。

还有什么能比酷刑更能震慑贪官呢,洪武朝的反腐,是和酷刑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大都听说过剥皮抽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恨之入骨。这个成语听起来可怕,实际历史上并不存在这种酷刑。但在洪武朝,存在着一种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可怕酷刑:剥皮揎草。

老朱当过和尚,可能从佛教传说中得来灵感,据说“剥皮揎草”是地狱当中对罪大恶极的灵魂施行的酷刑。

具体操作过程分三步:先把罪犯首级斩下,在闹市悬首示众;然后把罪犯的人皮完整地剥下来,做成袋状;最后一步是在里面填充上稻草,悬挂示众。

为了剥皮方便,朱元璋规定,府、州、县、卫各级政府衙门的左边必须开辟一个专门的场地,平时祭祀土地神,需要剥皮时就在这里进行,因此这个地方被称作“皮场庙”。

明太祖朱元璋反腐有多狠?鞭死第一勇将,赐死驸马都尉

这绝对是对贪官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暴击。更恐怖的是,展示完毕的人皮还要持续发挥余热,它将被取下放置到官府大堂的公座旁边,用以时刻提醒下一任:你的前任因为贪污,落得如此下场。试想如果你是继任的官员,每天上堂就跟进了鬼片片场差不多,对着这具人皮工作体验一定好不到哪去。

剥皮揎草工序复杂,对技术要求高,不是所有贪官都有权利能享受到,老朱给定的的价码是六十两。超过这个金额,剥皮揎草跑不了。

洪武朝一石米的价钱在半两银子左右,六十两就相当于农民一年半的收成。

对于贪污金额在六十两以下的,老朱也给明明白白安排好了酷刑套餐。

比如这些:凌迟、枭首、挑筋、挑膝盖、剁指、断手、刖足、刷洗、称竿、抽肠、阉割为奴、枭首、迫令自杀等等,分别对应贪污金额不小,又达不到剥皮揎草资格的官员。

如果哪个贪官被判墨面文身、常号枷令、枷项游历、免发广西拿象(免死,发配广西捉大象)、发配远方为奴等,那他家里一定像过节一样,大家都认为前世积了德。

对贪腐的官员,老朱从不知宽恕为何物,在他眼里“若贪虐之徒,虽小罪亦不赦也。”

我相信“男人至死是少年”这句话是有道理的,70岁的老大爷玩鞭炮炸牛粪一样可以炸得很开心,就如同他17岁时一样。当那个曾经的少年成为了皇帝,儿时对贪官污吏们刻骨铭心地感受如同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由于皇帝不大管,元朝官场的关系主要是用钱来维系的,要钱的花样脑洞大开,令人叹为观止。比如下属拜见上级要给“拜见钱”、过生日要给“生日钱”、往来迎送要给“人情钱”、开个传票要给“赍发钱”、进门出门要给“人情钱”、打官司要给“公事钱”,就算啥事没有,也要给“常例钱”、“撒花钱”。反正有钱不一定能办事,没钱一定办不了事。

从小的经历告诉朱元璋,这整个官僚体系都烂到了根,非猛药不能治。

在朱元璋还是朱重八的时候,接触不到多高级的官员,仅仅是那些作威作福的乡间小吏,就让村民们恨得咬牙切齿。偶尔遇到地方官下乡检查工作,家里还要被扒一层皮,怎能不咬牙切齿。

这样的经历又告诉朱元璋,官员下乡准没啥好事,倒霉的是农民(朕昔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怒之)。他规定官员不许下乡,体察什么民情,那都是扯淡,给我老老实实呆在自己办公室。谁敢私自下乡,百姓有权将他捉拿,由老朱亲自处死。

明太祖朱元璋反腐有多狠?鞭死第一勇将,赐死驸马都尉

洪武四年十一月,朱元璋再次重申自己坚决与腐败作斗争的决心:“自今官吏犯赃罪者无贷。”

朱元璋的反腐风暴有多猛,我们看两个例子就明白。

谁是明初第一猛将,是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前面提到过常遇春、张定边都有资格入选。除了他们二人以外,若光从临阵战绩上说,朱亮祖或许才是元末明初第一猛将,在他还是元将时,曾在宁国力阻徐达,并在阵上击伤常遇春。(已,遣徐达等围之。亮祖突围战,常遇春被创而还,诸将莫敢前。)

朱亮祖后被朱元璋收服,随他南征北战,立功甚多,后来又在平定南方的战争中啃下广西最硬的骨头——元朝尚书普贤帖木儿,居功至伟。

朱元璋也没亏待朱亮祖,洪武三年,朱亮祖被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封永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获赐铁券,子孙世袭。

当时明太祖钦定功臣三十四位,其中朱亮祖名列第二十七。常遇春在洪武二年已卒,张定边早已不知所踪,称朱亮祖为其时第一武将,也没什么大问题。

明太祖朱元璋反腐有多狠?鞭死第一勇将,赐死驸马都尉

洪武十二年,朱亮祖奉命出镇广东,成为封疆大吏。仅仅一年多以后,朱亮祖被朱元璋召回南京,老朱下令,用铁鞭鞭打朱亮祖与其子朱暹,两人当殿被活活打死。

原因是朱亮祖父子贪赃枉法、祸害地方,还将当地的番禺知县道同陷害致死。

朱亮祖是开国功臣,又有免死铁券,如果在其他皇帝手里,至少能免一死,但他最后还是死了。老朱身上不仅有农民的老成持重,还有做游方僧时与三教九流接触时学来的狡猾,他要用朱亮祖的事告诉勋贵功臣们,哪怕有开国之功,一旦与贪腐沾边,也别想着会法外开恩,法外加刑倒是很有可能。

自古以来就有“刑不上士大夫”之说,到朱元璋这里,别说士大夫,女婿他也敢咔嚓。

洪武三十年,朱元璋的女婿欧阳伦贪赃枉法,卷入到一起贩卖私茶案件中,被朱元璋下旨赐死。

朱元璋有几十位妃嫔,若要问他最爱谁,答案只有一个——结发妻子马皇后。爱屋及乌,老朱对嫡出的子女也要高看一眼。两嫡女是他掌上明珠,宁国公主许配梅思祖之子梅殷,安庆公主则嫁与欧阳伦。欧阳伦虽然是平民出身,却更显朱元璋苦心,他看中的是欧阳伦的才华与学识,再加一表人才,在众多人选中可称出众,亲自为女儿觅得如此金龟婿,老朱老怀甚慰。

世事无常,洪武十四年(1381年)欧阳伦抱得佳人归成为众人眼中明星,彼时他刚22岁,前途可称无量。16年后,朱元璋却不顾众人求情和女儿成为寡妇的命运,亲自下令将这位驸马都尉处死。

欧阳伦显然低估了老丈人反腐的决心,皇亲国戚如果以权乱法而不受制裁,势必上行下效,法纪荡然。欧阳伦虽然是自己心爱女儿的丈夫,他也决不曲宥。

明太祖朱元璋反腐有多狠?鞭死第一勇将,赐死驸马都尉

皇亲国戚与开国功臣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许多皇帝说过,可没几个人能真正做到,老朱做到了,而且要更加严厉。老朱出生草根中的草根,对这些似曾相识的画面他太熟悉了,这些达官贵人,法外狂徒,不正是当初让一个个农民家庭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么。

地主豪族再牛,背后必须有官员给他们撑腰。利益输送是相互的,官僚系统决定了规则的运行,在这个规则下,农民永远无法斗倒地主,他们只能成为贪腐的牺牲品。

法之为法,必须上下共守,有法不守,等于无法。如果对官僚们法外加恩,自己这反腐等于白反了。

猛烈的反腐风暴刮遍全国,倒下的官吏数以万计。既包括驸马都尉欧阳伦、永嘉侯朱亮祖、户部尚书赵勉、工部侍郎韩铎、福建右布政使陈泰这种级别的达官,也包括不起眼的知县、县丞、主簿、典吏。朱元璋的拍子是没有眼的,在他拍下没有老虎和苍蝇之分。

正如歌中所唱“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老朱的反腐信念从没改变,要是他自称在历代皇帝中排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如此严厉的反腐手段反复荡涤,朱元璋想来大明应当是官场清明,百姓乐业,离他的理想王国相距不远了。许多事地方官可以选择性上报,为了利益,对自己不利的事会设法压住。唯独一样东西绝对无法作假:农民起义。

官员有天大的胆,也不敢压下造反的消息不报告。

从洪武元年到洪武十六年,老朱每年平均收到六起各地造反的消息,加起来总共有一百多次。

要说这些都是农民不堪压迫而造反,那也有点冤枉洪武皇帝。开国之初,天下未定,制度改革尚未完成,还有许多敌对力量的残余搞破坏,老朱起初并不怎么在意。可一直持续十几年,问题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明太祖朱元璋反腐有多狠?鞭死第一勇将,赐死驸马都尉

调查结果让老朱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

刑部尚书收受罪犯贿赂,指示属下把罪犯放走,用死囚来代替罪犯坐牢;印钞局大使和户部官员勾结,印了七百万锭纸币,自己私藏了一百四十三万锭;兵部侍郎借抓捕逃亡军人的机会,收受军人家属贿赂二十二万锭……

地方上胡作非为的程度更加惊人:浙江省的农民,交纳的农业税比国家规定的数额多出 45%,全部落入地方官的腰包。中小地主们,勾结官府,多年来用包荒、洒派、移丘换段等手法,把农业税转移到普通农民身上。甚至他们还把自己的田产转寄到长工名下,叫「铁脚诡寄」。这种欺骗一层层上报,乡骗县,县骗府,州府骗中央,一直骗到朱元璋,名叫「通天诡寄」。

好你个“通天诡寄”!这已不是偶发的腐败,而是系统性的腐败。受害的农民忍无可忍,走上了与当年红巾军一样的道路。

当自己费尽心力作出的种种努力被证实如同隔靴搔痒一般时,只要是个人都会愤怒。当一个人身份级别越高,他的愤怒影响力就越大。布衣的愤怒大概率只有老婆孩子能感受到,如果这个人是皇帝,他的愤怒就是毁灭级的——“天子之怒,流血漂橹。”

目标是解决地主和官僚的问题,整了十五年也没啥效果,这一年朱元璋已经54岁,他还有几个十五年呢。看来一个一个来已经不行了,老朱决定加快速度,把这两个问题合并到一起解决,这就是后来明朝三大案的缘起。

#明朝果然很有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