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斩钉截铁:主权问题不是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白衣钱子 2023-09-24

1982年9月,中英关系史掀开了新的篇章。

9月的北京秋高气爽,景色秀美。22日下午1时20分,一架英国皇家空军专机在北京机场徐徐降落。走下飞机的,是时任英国首相,著名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和一众随行的英国政府官员。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夫人,1925年10月13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琴姆城。1943年进入牛津大学,在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校时她加入了保守党。1950年她开始参加竞选,跟随保守党几次浮沉后,在1975年与希思竞选保守党领袖中获胜,成为英国政党史上第一位女领导人。1975年5月,又在大选中获胜,成为英国第一任女首相。

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斩钉截铁:主权问题不是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撒切尔夫人以鲜明的传统保守主义哲学和强硬的经济政策主张而著称,人称“铁娘子”。在对外政策上她主张加强欧洲共同体,依靠美国和英联邦,并对苏联的威胁采取强硬的态度。1977年撒切尔夫人曾作为反对党领袖访问了中国。1982年9月,她再度应邀访华。

撒切尔夫人作为英国首相第一次访问中国,是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中英两国主要领导人都明白:围绕香港前途的谈判就要开始了。

24日是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会谈的重要日子,“铁娘子”做好了一切准备,与曾被毛主席称为“钢铁公司”的邓小平面谈。

按照事先的安排,她首先到人民大会堂新疆厅会晤邓颖超,然后再往隔壁的福建厅和邓小平会谈。铁娘子在1977年访华时,就曾收到邓颖超的热情款待。这次,邓颖超仍热情地给她送上了鲜花。

在新疆厅稍作停留后,撒切尔夫人转往福建厅,走到门口,邓小平笑容满面地迎出来,与她握手问好。

撒切尔夫人一见到邓小平就说:“我作为现任首相访华,看到你很高兴。”

邓小平答道:“是呀,英国的首相我认识好几个,但我认识的现在都下台了。欢迎你来呀!”

这就是邓小平的风格。铁娘子开始感受到这个“钢铁公司”的柔中有刚和绵里藏针了。

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斩钉截铁:主权问题不是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宾主双方进入福建厅就坐后,先聊起了一些轻松的话题。“铁娘子”名不虚传,寒暄中,她找到一个机会,不露声色地说了一句:“是啊,马克思写了《资本论》,但他本人恰恰最缺乏资本。”

旁边的工作人员感受到,他们的谈话不轻松,一开始就进入了舌战。

没一会,记者被请离场,会议闭门进行,会谈转入正式话题。

香港问题是撒切尔夫人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当时英国挟马岛战争胜利之余威,铁娘子锋芒毕露。会谈一开始,她就先声夺人,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撒切尔夫人对邓小平说:“英国是根据历史上的3个条约管治香港的,这3个条约至今仍然有效,不能单方面废除。虽然条约是写在纸上,但任何手段都不可能消除它存在的事实。”

她甚至还说,如果中英两国政府能够对香港的未来达成一个协议,而这个协议能得到她的满意,能为香港人接受,而且能使她说服英国议会,这样她可以考虑香港的主权问题。

撒切尔夫人围绕三个条约来做文章,试图开始就把邓小平带入她的节奏,来争得主动。

然而,中国不是阿根廷,香港也不是马尔维纳斯群岛。

邓小平根本不与撒切尔夫人辩论三个条约的问题,因为这在他看来本就无需讨论,他想谈的是香港回归以及回归后的治理问题。

邓小平对此毫不含糊,庄重地说:“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3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如何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年15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邓小平运筹帷幄,高屋建瓴,这3点意见,一下打乱了对手的思路,掌握了主动权。

看到撒切尔夫人有些尴尬,邓小平停顿一下,加重语气说:“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也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就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邓小平的话气势磅礴、旗帜鲜明,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斩钉截铁:主权问题不是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撒切尔夫人原来的打算是迫使中国以主权换治权,面对邓小平掷地有声地“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她不得不承认这一回合失败了。

撒切尔夫人并不甘心就这样落败,她的态度也变得强硬起来,拿出了准备好的“杀手锏”:“如果现在对英国的管理实行或宣布重大改革,对香港的信心所产生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将导致大批资金外流,金融中心崩溃,多年来所建立起来的东西将毁于一旦。”

对此,邓小平有些不屑一顾,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十分坦率地告诉撒切尔夫人:“我还要告诉夫人,中国政府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各种可能都估计到了。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愿考虑的问题...那时,中国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邓小平一席话,说得铁娘子无言以对。她只好对邓小平的话表示关注,并且恳请邓小平不要把今天想的和打算地说出去,以免引起的反应和波动。

谈判桌上,邓小平尽显战略家的气魄与胆识,他直言抗争、寸步不让的政治铁腕令在座所有人叹服,大家悄悄说:真不愧被毛主席称为“钢铁公司”。

撒切尔夫人的北京之行,就这样结束了。在邓小平面前,她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对于这两位领导人,外电是这样评述的:撒切尔夫人是锋芒毕露,邓小平是绵里藏针。尽管撒切尔夫人有“铁娘子”之称,但是在邓小平面前,她毕竟还年轻。

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斩钉截铁:主权问题不是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撒切尔夫人碰了钉子,但她也是个老道的政治家,并没有这么容易同意中国1997年收回香港这个前提。

中英继续就香港问题进行了反复而漫长的谈判。邓小平在1982年会见撒切尔夫人时寸步不让的思想被一直秉承下来,中国始终强调: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是前提,且主权与治权是不可分割的。

此后,中英代表就香港问题继续谈判,但一谈10个月,却并未在原则性问题上达成共识,谈判陷入僵局。

1983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赴京参加会议的港澳政协委员时表示,中英谈判若于1984年9月尚无协议,中国届时将公布自己的解决方案。那就是说,中国将单方面解决香港问题。

邓小平的最后通牒,引起态度暧昧的英国政府的恐慌,开启了中英第二阶段会谈。面对中国的强硬态度,四轮谈判后,铁娘子也扛不住了,1983年10月,撒切尔夫人表示原则上同意中方提出的方针,从第5轮起,谈判终于被纳入正确的轨道。

1984年9月26日,中英在京草签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这个时间点正好在邓小平的最后通牒时间之前。

12月18日,撒切尔夫人再次飞抵北京。19日,《联合声明》在北京正式签字,中央电视台通过卫星向世界各地直播了签字仪式。

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斩钉截铁:主权问题不是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550万香港市民、10亿中国人和全球无数双眼睛,从卫星转播的电视荧屏上,观看到中英关系发展史上这闪光的一页。“东方明珠”上的蒙尘,终于被冲洗干净。

至此,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问题得到圆满地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