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张的老肖”,令人难忘的壮美与深邃

 阿里山图书馆 2023-09-24

图片

在中国古典乐坛,如指挥家张国勇和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这般“强关联”的艺术名片并不多见,演绎者基于对特定作曲家艺术理念的高度认同和对其作品的深度研习,在多年的探索和坚守中达到艺术品质的高水准稳定、获得行业内外的广泛认同,是一件非常难得的成就。中国交响乐团计划在多个乐季中安排“老张的老肖”系列音乐会,邀请张国勇先生将其最为钟情和擅长的肖斯塔科维奇音乐作品奉献给听众,对于指挥家、乐团和听众而言都是收获满满的幸福体验,也是一支乐团审美品位和艺术胸襟的展现。

   
图片

9月23日晚,“老张的老肖”音乐会如期在北京音乐厅奏响,指挥家张国勇联袂青年钢琴演奏家薛汀哲,为观众奉献了三部肖斯塔科维奇的精彩作品。正如张国勇先生所说:“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创作普遍拥有卓越的水准,但是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深度以及由此带来的欣赏难度是有明显差异的”,因此本场音乐会的作品安排:电影《牛虻》选曲“浪漫曲”、《c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g小调第十一交响曲“1905”》也以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的方式承载着艺术家们的精心构思。

        图片

          图片


“浪漫曲”在铜管声部温润的吹奏和弦乐蓬松的拨弦中开启,乐团首席赵坤宇奉献了精彩的独奏,中音区的醇厚如歌与高音区的纤细明丽美不胜收,独奏小提琴在深情细腻的歌唱中并不以刻意迟缓的速度去干扰音乐的流畅性。指挥家张国勇在这部作品中没有使用指挥棒,而是用双手引领着音乐的从容展开,乐曲中段低音弦乐声部以层次鲜明的叠加营造出阴郁和不安的效果,双簧管从浓郁的氛围中渐次浮现,将音乐重新带回弦乐声部对大调主题的深挚抒情,这是独属于音乐这门“时间艺术”的美感,是仅存在于过程和对比中的美感,展现出指挥家卓越的结构意识和作曲家超凡的艺术积淀,余音散去,观众仍然沉浸其中,不忍破坏这份静谧。

         图片

          图片

          图片

《c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全面展现了肖斯塔科维奇在青年时代对于古典音乐传统技法的全面驾驭和顽皮“逆反”,钢琴、小号的双主角设定与弦乐队的独特搭配,赋予了这部作品大型室内乐的气质。青年钢琴演奏家薛汀哲与中国交响乐团小号副首席尹晓晖担纲这部作品的独奏,以精确扎实的技巧和潇洒自如的姿态呈现出作品的现代性与即兴感。薛汀哲在首乐章呈示部与再现部的两次主题展示中都以轻盈的触键准确传递出音乐质朴简约、宛如随性而至的气质,这也为整部作品的演绎风格确立了果决疏朗的基调,而在诸如第二乐章以重音和弦与乐团纠结拉扯和末乐章带有竞技味道的华丽跑动中,他又能让钢琴以足够澎湃的音场和剔透明晰的音色与乐团形成抗衡,曲终前的数次滑音演奏彰显出过人的技巧,令听者大呼过瘾。小号在作品中承载了大部分的“过渡”乐句,尹晓晖丰富的乐团演奏经验使其不但能让乐器在嘹亮、戏谑、温润、喑哑的姿态中从容切换,更能以主动的速度和力度变化完成音乐情绪的自然衔接,末乐章在弦乐弓杆击弦伴奏下幽默感十足的独白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肖斯塔科维奇在弦乐的五个声部中较为明确地突出了第一小提琴声部,而国交的第一小提琴声部也在首席赵坤宇的引领下呈现出了卓越的发挥,无论是梦境般朦胧的意境营造、带有淡淡忧伤的挽歌轻吟,还是单音渐强的齐整幅度和持续加速的娴熟默契,都为作品的精彩呈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图片

           图片

在音乐会下半场的《g小调第十一交响曲“1905”》演奏前,指挥家张国勇结合自己在俄罗斯留学时的亲身经历,用精炼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了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各乐章主题,随后便是长达70分钟不间断演奏的交响之旅。首乐章“冬宫广场”在弦乐缥缈的演奏中开启,定音鼓与军鼓隐隐的敲击、小号与圆号悠远的吹奏共同营造出肃杀而寒冷的意境,随着三支长笛吹奏出的舒缓旋律,音乐的形象方才渐次清晰,而这份虚与实的对比恰是整个乐章诠释的精髓。小号在高音弱奏中实现的精妙和声、加装弱音器的长号与大号为音乐注入的厚重底色,以矜持克制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漫长而沉浸的力量积蓄。

         图片

这股能量终于在第二乐章“1月9日”中得到了释放。指挥大师比彻姆曾经谈到:“顶级的乐团在音量上能够做到'比最强更强,比弱更弱’”,面对这段肖斯塔科维奇15部交响曲中感官冲击强度的最高峰之一,指挥家张国勇和中国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们克尽全力,展现出令人叹服的艺术功力,在张国勇的引领调度下,弦乐如群蜂舞动般聚集、呈现出利刃出鞘般的凌厉质感,乐团各声部依次进入、有条不紊地将音乐推向音量的顶点,当听众原本已经震惊于打击乐与铜管乐在前面两次齐奏中制造的震撼效果时,乐章的第三次壮丽齐奏竟然再度刷新了极值,更让人吃惊的时刻在于这份看似无法抑制的冲刺突然转入静谧,弦乐哭泣般的颤音演奏加入钢片琴的妆点,带来了如失重般无可言表的落差感,堪称是以高度理性驾驭激情的典范。

         图片

晚期浪漫主义交响曲的情感核心往往在于慢板乐章,中提琴声部将第三乐章的主题旋律娓娓道来,悠长的气息搭配着艰涩的音阶爬升,展现出肖斯塔科维奇对苦难的反思、对先烈的悼念,伴随着铜管声部肃穆的吹奏,葬礼进行曲的形态愈发清晰,音乐在抵达崇高礼赞之后又在巴松的引领下转入安静,形成了完美的拱形结构。

        图片

作曲家在整部《第十一交响曲》中化用了多首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但是正如苏联音乐学家涅斯季耶夫所说,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让这些旋律“丝毫不像是被插入的,而是完全按照交响曲的逻辑,自然生发出来的”,在国交对于作品末乐章的诠释中,我们感受到的正是这份浑然一体、一往无前的蓬勃之美,充满弹性的切分音处理,精彩绝伦的赋格对位,英国管孤寂的回眸,管钟与马林巴的奋力敲击,为这部伟大作品的范本演绎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图片

当全场观众爆发出排山倒海般的欢呼与掌声时,他们所赞叹的绝不仅仅是交响乐团在感官层面带来的“过瘾”体验,而是透过音乐家们精彩的演奏,与作曲家的伟大灵魂进行了深度的对话,并肩经历了一次荡气回肠的心灵之旅。

      图片

舞台上的指挥家张国勇与国交音乐家们也表达了对彼此的真诚致意,并且打破了“严肃交响曲后不加演”的惯例,以肖斯塔科维奇备受喜爱的《第二爵士圆舞曲》回馈现场观众的热情,迷人的华尔兹节拍,优雅的萨克斯重奏,大开大合的弦乐歌唱,将大师笔下的精彩小品演绎得风情万千,令人沉醉。

      图片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音乐会开始之前,国交还特别邀请了青年指挥家孙敬凯对当晚演出的作品进行了生动详实、专业细致的讲解与导聆,希望能够帮助观众更充分地理解作品、更专注地欣赏演奏,从当晚音乐会安静优异的观演秩序来看,这种方式显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这也体现了国家级艺术院团在艺术普及和观众培养上的用心,在未来的演出中值得借鉴和保留。我们期待着下一次与“老张”相约“老肖”,也期待着国交带来的更多惊喜与感动。

      图片

撰稿:高建

摄影:掌握社

编辑排版:胡实、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