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每㎡增收150元!这种周年高效轮作栽培模式,推广应用前景巨大!
2023-09-24 | 阅:  转:  |  分享 
  
每㎡增收150元!这种周年高效轮作栽培模式,推广应用前景巨大!双孢蘑菇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又名白蘑菇、蘑菇、洋蘑
菇、西洋松茸,蛋白质含量高,是目前世界上栽培和消费最广的一种全球性食用菌。同时,也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出口创汇最多的食用菌品种。双
孢蘑菇不仅口味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宁波地区主要的鲜销食用菌品种。在20世纪70-80年代,
双孢蘑菇曾是北仑区效益农业的主导产业。草菇草菇(Volvariella?volvacea)又名稻草菇、苞脚菇、中国菇,属真菌门,担
子菌纲,伞菌目,光柄菇科,小苞脚菇属。最早由我国开始栽培,距今已有300多a的栽培历史,我国也是世界范围内的草菇最大生产国。草菇的
核酸、维生素 C含量非常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被誉为“素中之荤”。同时,草菇味道鲜美、香气浓郁,质地脆嫩,口感嫩滑爽口,深受消费者
喜爱。北仑区以种植双孢蘑菇为主,但因夏季温度较高,在生产环节中需要进行降温,造成生产成本大量增加,因此,北仑区的双孢蘑菇常规栽培一
般始于9~10月,终于次年4~6月,每年7~9月为菇房闲置期,菇房的利用率低。为了提高菇房的利用率,同时也为了丰富市场供应,北仑区
双石蘑菇专业合作社通过栽培模式的创新,在双孢蘑菇收获结束后,增加了一茬草菇的种植,从而实现食用菌周年化栽培。双孢蘑菇—草菇周年化高
效栽培模式,不仅有效提高菇房利用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而且丰富了当地夏季的食用菌市场供应。1 草菇、双孢蘑菇栽培季节安排1.1?
?双孢蘑菇栽培季节?双孢蘑菇属于低温、稳温结实性菌类,子实体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6~18℃。在9月至翌年6月安排两茬双孢蘑菇的生产,
第一茬双孢蘑菇安排在8月中旬堆料,9月上旬进料,9月中旬播种,10月采收,翌年2月下旬采收结束,共采收4~5潮菇。第二茬双孢蘑菇安
排在2月中旬堆料,3月上旬进料,3月中旬播种,4月上旬开始采收,6月下旬采收结束,共采收3~4潮菇。1.2? ?草菇栽培季节?草菇
属于稳温结实性菌类,子实体发育适宜温度 22~35℃,以30~35℃为最适宜。在7~8月安排一茬草菇的生产, 6月下旬堆料,7月上
旬进料,7中下旬开始采收,8月下旬采收结束,共采收3潮菇。2 双孢蘑菇栽培技术2.1? ?品种选择?双孢蘑菇品种选用W192。该品
种子实体单生,菌盖扁半球形、表面光滑,直径3~5 cm;菌柄近圆柱形,直径1.2~1.5 cm。播种后萌发快,菌丝粗壮、吃料较快,
抗逆性较强,爬土速度较快。原基纽结能力强,子实体生长快,转潮时间短,潮次明显,从播种到采收35~40 d。2.2? ?培养料准备?
培养料配方:干稻草60%、牛粪35%、其他5%(过磷酸钙1%、石膏粉1%、生石灰2%、尿素0.5%、轻质碳酸钙0.5%)。将干稻草
浸泡水池,充分湿透,将牛粪粉碎预湿,尿素、石膏粉、过磷酸钙、轻质碳酸钙拌匀备用。2.3? ?建堆、翻堆,第一次发酵?将预湿后稻草、
牛粪按比例建成宽1.8 m、高1.5 m、长约20 m的料堆,一层草,一层粪,堆四边垂直,顶部成龟背形状。7 d后进行第一次翻堆,
随后每次翻堆时间随着材料的发酵腐熟逐渐递减,室外发酵时间约25 d。翻堆时将培养料上下、里外对调,并逐次把辅助材料分批加入。2.4
? ?进料、上架后发酵?将第一次发酵后的培养料进料、上架,随后关闭门窗,密封菇房,用蒸汽灭菌(巴氏消毒),当料温中心温度达到62℃
时,保持12 h消灭杂菌,迅速降温至50℃,保持6 d,培养有益菌,利于后期菌丝吃料。随后通风降温,将温度降至30℃以下。2.5?
?播种与发菌管理?整平床面,用散播的方式进行播种,播后用木板轻拍床面,使菌种落入料中,用种量0.6 kg/㎡。播种后关闭门窗,保
持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温度22~25℃,保温保湿3 d,培养菌丝。播种7 d内,料温不超过28℃,播种7 d后,可逐步加大通风
量,促进菌丝生长。2.6? ?覆土?当菌丝深入到培养料2/3时进行覆土,覆土材料为河泥75%、砻糠15%、泥石灰7.5%、石灰2.
5%,充分拌匀,pH值为9.0,偏碱性。覆土厚度为2~3 cm,覆土2~3 d内紧闭门窗,菌丝1/3出土后通风。2.7? ?出菇管
理?覆土层调水后,采用温湿控制设备调节菇房内二氧化碳含量与温湿度,菇房温度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80%~85%,创造适宜的生
长环境,使菌丝尽快爬入土层,约20 d能看到原基形成,即进入出菇阶段。2.8? ?病虫杂菌防控?病虫杂菌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为原则,做好消毒、发酵等措施,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优化栽培措施等进行综合防治,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按照NY/T 794和NY/
T 2798.5要求用药防治病虫害。2.9? ?采收管理?为保证商品性,当双孢蘑菇直径达到4~6 cm时及时采摘,头潮菇采收结束后
做好转潮期管理,以利于下一潮菇的生长,约一周后进入下一潮菇的采收,采收全程采用采菇车进行辅助,提高采收效率。3?草菇栽培技术3.1
?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种植、优质、稳产的品种,如V971、V001等。?3.2? ?培养料准备?培养料配方:稻草77%、玉米
芯20%、过磷酸钙1%、生石灰2%,采用小水量360°旋转喷头预湿48 h,直至稻草、玉米芯湿透。3.3? ?建堆、翻堆?培养料预
湿后建堆,采用一层稻草、一层玉米芯分6层堆制,每层加过磷酸钙。2 d后进行第一次翻堆,加入生石灰充分拌匀,里外对调,翻后盖薄膜,保
温保湿。7 d后第二次翻堆,调整pH值到9.5,料堆温度保持62℃。9 d后第三次翻堆,控制含水量达到65%,此时稻草呈暗黄色,有
香味。3.4? ?进料上架?堆料完成后,将培养料上架,床面整理,将培养料分成两半,中间低洼,两边高起,以防止培养料温度过高烧菌。3
.5? ?播种与发菌管理?草菇菌种均匀撒播在料面上,用种量0.5 kg/㎡。播种后关闭门窗,使菇房内温度升至32~34℃,4 d后
打开通风口进行通风。3.6? ?出菇管理?播种后5 d,菌丝基本布满床面,待菌丝生长旺盛,深入床底后,打一遍结菇水,结菇水为水温3
0℃、浓度0.5%的石灰水。菇房内安装灯管,刺激出菇和转色。3.7? ?病虫杂菌防控?病虫杂菌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
做好消毒、发酵等措施,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优化栽培措施等进行综合防治,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按照NY/T 794和NY/T 279
8.5要求用药防治病虫害。3.8? ?采收管理?草菇生长迅速,需及时采摘,以免开伞失去商品价值。因草菇生产过程中,第一潮菇产量占草
菇整个生育期产菇量的70%,应注重第一潮菇的采收效率,采摘周期为10 d。第一潮菇采收结束后做好转潮管理,进行下一潮菇的出菇,整个
周期采收3潮菇后下料。?4 草菇—双孢蘑菇周年化经济效益分析双孢蘑菇和草菇生产过程中,全程采用机械化操作,抓草机、铲车、翻堆机、传
送带等设备配合使用,实现轻简化高效生产。以1 a 2茬双孢蘑菇计算,共可产双孢蘑菇约25 kg/㎡,售价13元/kg,产值约325元/㎡,以1 a 1茬草菇计算,共可产草菇约为5 kg/㎡,售价30元/kg,产值约为150元/㎡,单位面积产值可达475元/㎡(售价均为当地销售模式下平均批发价)。双孢蘑菇—草菇的周年化高效栽培模式,可提高产值150元/㎡,比单一种植双孢蘑菇产值增加 46.2%,实现食用菌生产提质增效。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