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诃子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

 Symphonizz0jez 2023-09-2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黏液脓血便、腹泻、腹痛及里急后重等[1]。其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饮食和生活方式不规律以致肠道菌群失调,粘液和上皮屏障功能缺陷有关。现代临床治疗多以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联用,但其具有疗效不稳定、肝肾毒性、药物依赖性以及病情易反复等问题[2]。中医药在治疗UC 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可以有效地控制其临床症状,并减少不良反应。中医理论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病在血分,气血凝滞,病久及肺[3],目前从肺肠合治法论治溃疡性结肠炎已成为新的研究方向[4]。诃子收载于《中国药典》2020 年版(一部),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及绒毛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 var. tomentella Kurt.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味苦、酸、涩,性平,归肺、大肠经,具有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的功效[5]。现代研究表明,诃子对UC 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下调结肠粘膜促炎因子有关[6-7]。鉴于诃子同归肺与大肠经,本研究将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诃子对UC小鼠的治疗作用。

1 材料

1.1 试验药物

诃子(产地:云南丽江),经辽宁中医药大学翟延君教授鉴定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 的干燥成熟果实。取诃子药材粉末,分别加8倍量、6 倍量50 %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 h,合并滤液,挥发至无醇味,加水分别配制成0.13 g 生药/mL、0.065 g 生 药/mL、0.032 5 g 生 药/mL 高、中、低剂量的诃子提取液,备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SASP)(批号:H31020840,上海福利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将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刮去包衣,研细,称取适量,加水混匀,制成0.026 g/mL 的柳氮磺吡啶混悬液,备用[6]

读者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前提,离开这一主要因素,其它一切工作都是徒劳的,即使我们付出的劳动再多,也无法取得社会的认可和自身价值的体现。图书馆的工作做得好坏归根结底是读者工作做得怎么样,因此,读者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针对目前纸质图书借阅量逐年下降情况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适应高校读者阅读多样化及阅读倾向的转变,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使图书馆资源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利用是每个图书馆馆员应思考的问题。

1.2 动物

昆明小鼠,SPF 级,雄性,体质量为(20±2)g,辽宁长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辽)2015-0001。

1.3 试剂

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试剂盒、丙二醛(MDA)试剂盒、白细胞介素10(IL-10)试剂盒、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试剂盒、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试剂盒、髓过氧化物酶(MPO)试剂盒,均购自上海朗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分别 为:20171014HF、20171014TT、20171014GP、20171014HS、20171014JA、20170328CT;葡聚糖硫酸钠(DSS)(批号:9011-18-1,购自大连美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过氧化氢、邻联苯甲胺、甲醛(均购自天津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染色液(MB9898,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试剂盒,购自大连美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4 仪器

FSH-2A 型可调高速匀浆机(常州市国旺仪器制造有限公司);Multiskan Mk 3 型酶标仪(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Fresco 型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德国Heraeus 公司);FA1004B 型分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甲洛洛倚靠在后门上,大声惊叫:嘎绒,你额上怎么了?大家的目光一下聚到嘎绒身上,嘎绒把帽子往额前拉了拉,声音有些发涩:门框上碰的。小丁过去揭下帽子:没什么大碍吧,怎么这么不小心。甲洛洛马上接嘴:总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的。嘎绒的脸唰地一下红到了耳根子,他怔怔地看着甲洛洛:你什么意思?甲洛洛眯起眼睛,微微笑着:幸好没碰着眼睛,不然今后就走不了夜路了。甲洛洛说着,偷偷观察西西,西西自顾自地忙活着手里的事,可他们每一次说话,西西都停住了手里的东西。

2 方法与结果

2.1 动物分组、造模与给药

按随机对照原则将小鼠分为6 组,即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0.52 g/kg)、诃子高剂量组(2.6 g/kg)、诃子中剂量组(1.3 g/kg)、诃子低剂量组(0.65 g/kg),每组10 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 组每日自由饮用2.5 % DSS 水溶液,空白组自由饮用纯净水,连续造模4 d。以小鼠毛色晦暗、腹泻及聚堆现象明显、粪便隐血测试阳性为指标判定造模成功[8]。实验第5 天,诃子高、中、低剂量组每日分别灌胃对应给药液0.4 mL/20 g,柳氮磺吡啶组灌胃柳氮磺吡啶混悬液0.4 mL/20 g,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同等容积的纯净水,连续7 d[6]

2.2 观察指标

每日记录各组小鼠体重的变化,计算当日体质相对率 =小鼠当日体质量/小鼠实验第1 天体质量,对其毛色、聚堆情况和腹泻情况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毛色、聚堆情况×50 % 腹泻情况×50 % [6];每日收集各组小鼠粪便进行隐血检测并计分[9],DAI 评分标准及粪便隐血结果判断标准见表1。末次给药后,各组小鼠禁食不禁水24 h,摘眼球取血,常规分离血清,按试剂盒说明操作ELISA 法测定血清SOD、MDA;迅速脱颈处死小鼠,解剖结肠和肺组织,测量每只小鼠结肠长度,称量每只小鼠肺的质量,计算肺脏指数 =肺质量/小鼠体质量[10-11]。之后迅速剪取肺肠组织病变严重处置于4 %甲醛溶液中固定,做HE 染色切片,观察组织病理改变;剩余肺肠组织加适量生理盐水,充分匀浆,3 000 r/min 离心10 min,吸取上清液,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采用ELISA 法测定组织匀浆IL-10、IL-1β、TNF-α、MPO 水平[6, 8]

表1 DAI 评分标准及粪便隐血结果判断标准
Tab. 1 DAI scoring criteria and judgement standard of fecal occult blood

计分DAI 评分标准粪便隐血结果判断标准毛色、聚堆情况 腹泻情况0 毛色柔顺明亮、小鼠活跃 无 滴加试剂2 min 后仍不显色1 毛色柔顺明亮、小鼠略呆滞 软便粘附于垫料滴加试剂后由浅蓝色渐变蓝色2 毛色晦暗略杂乱、小鼠呆滞 稀便粘附于肛门滴加试剂后由浅蓝褐色渐变蓝褐色3 毛色晦暗炸毛明显、小鼠聚堆 稀水样便 滴加试剂后立即呈现蓝褐色4 毛色晦暗炸毛明显、小鼠聚堆 肉眼可见血便 肉眼可见血便

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 软件,数据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 检验。以P < 0.05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1 表示具有极显著性差异。试剂盒标准曲线建立以及数据处理采用mELISA 1.0.1.2 软件,拟合模型均选用三次多项式。

阅读中的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使用各种阅读APP的情况非常普遍。如,70%的被调查者认为“添加书签”“做笔记”情况普遍,分别有60%的被调查者会使用电子书的笔记功能、跳读功能辅助阅读和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进度、想法。

2.4 结果

2.4.1 对UC 小鼠体重、DAI 评分及粪便隐血的影响 各组小鼠实验前体重无显著性差异,DAI 评分均为0 分,粪便隐血检测均显阴性。造模4 d 后,除空白组外各组小鼠体重显著下降,并出现毛色晦暗伴有炸毛、聚堆现象,腹泻明显,除空白组外各组小鼠隐血检测均显阳性。给药7 d 后,柳氮磺吡啶组和诃子高、中、低剂量组体重显著升高,聚堆、炸毛及腹泻现象好转,隐血情况显著好转。模型组小鼠随实验进行,体重下降,DAI 评分升高,肉眼可见血便,且在11 d 后与空白组及各给药组具显著性差异。空白组小鼠11 d 之内毛色顺亮,无聚堆现象,无腹泻现象,粪便隐血检测均显阴性。对各组小鼠实验11 d 后的体重相对率、DAI 评分及粪便隐血检测评分见表2。

表2 实验11 d 后各组小鼠体重相对率、DAI 评分及粪便隐血检测评分(±s, n = 10)
Tab. 2 Relative rate of body weight, DAI and fecal occult blood assay scores scores of mice in each group after 11 d of experiment(±s, n = 10)

注:与空白组比较,#P <0.05,##P <0.01;与模型组比较,*P <0.05,**P <0.01。

组别 体质量相对率 DAI 评分 粪便隐血评分空白组 1.08±0.07** 0.00±0.00** 0.00±0.00**模型组 0.75±0.05## 3.50±0.53## 3.80±0.42##柳氮磺吡啶组 1.09±0.11** 0.36±0.67** 0.55±0.69#**诃子高剂量组 1.10±0.13** 0.44±0.53#** 0.56±0.53#**诃子中剂量组 1.05±0.08** 0.90±0.74##** 0.80±0.79#**诃子低剂量组 0.92±0.08##** 1.45±0.69##** 1.18±0.87##**F 18.296 47.331 46.395 P 0.000 0.000 0.000

2.4.2 对UC 小鼠结肠长度及肺脏质量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长度显著缩短,肺脏质量显著增高,经柳氮磺吡啶或诃子治疗后,各组结肠长度有所增加,肺脏质量也不同程度下降。对各组小鼠结肠长度及肺脏指数测量结果见表3。

2.4.3 对UC 小鼠肺肠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空白组结肠无明显病变;模型组结肠上皮损伤严重,肌层细胞排列紊乱、断裂,有炎性细胞浸润,腔内有大量分泌物;柳氮磺吡啶组和诃子高剂量组结肠上皮轻微损伤,腺体隐窝结构完整,排列整齐,无炎性细胞浸润,腔内少许分泌物;诃子中剂量组结肠腺体隐窝结构轻微损伤,绒毛结构完整,有炎性细胞浸润,腔内少许分泌物;诃子低剂量组结肠上皮、绒毛损伤,隐窝腺体结构轻度破坏,腔内有分泌物;空白组肺无明显病变;模型组肺气管粘膜上皮严重损伤、坏死脱落,腔内有脓性分泌物,肺泡间隔增厚;诃子高剂量组肺肺泡间隔内有少量血细胞渗出,气管粘膜上皮完整,腔内无分泌物,肺泡间隔无增厚现象;诃子中剂量组肺肺泡间隔断裂,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内有少量浆液和红细胞渗出;柳氮磺吡啶组和诃子低剂量组肺肺泡间隔轻度增厚,少量浆液和纤维素渗出,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各组小鼠结肠及肺HE 染色病理检查结果如图1 所示。

表3 各组小鼠结肠长度及肺脏指数(±s, n = 10)Tab. 3 Colon length and lung index of mice in each group(±s, n = 10)

注:与空白组比较#P <0.05;与模型组比较*P <0.05,**P <0.01。

组别 结肠长度/ cm 肺脏指数/ ×10-3空白组 10.54±0.95* 6.02±0.96*模型组 9.15±0.91# 7.27±0.36#柳氮磺吡啶组 10.67±1.59 6.94±0.21诃子高剂量组 10.62±1.18* 6.26±0.43**诃子中剂量组 10.00±0.67 6.62±0.49*诃子低剂量组 9.81±1.23 6.86±0.55 F 1.618 3.850 P 0.182 0.009

图1 各组小鼠肺肠组织学变化
Fig. 1 Histological changes of lung and colon in mice of each group

2.4.4 对UC 小鼠血清及肺肠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以ELISA 法检测小鼠血清SOD、MDA 及肺肠组织匀浆IL-10、IL-1β、TNF-α、MPO 水平,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血清SOD 活性显著低于空白组,MDA 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肺肠组织匀浆IL-10 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IL-1β、TNF-α、MPO 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柳氮磺吡啶组和诃子组与模型组比较SOD 升高而MDA 下降,肺肠组织匀浆中IL-10 升高而IL-1β、TNF-α、MPO 下降,肺匀浆中柳氮磺吡啶组各因子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明显。各组小鼠血清及肺肠组织中细胞因子水平比较见表4 ~ 6。

表4 对模型小鼠血清SOD、MDA 影响(±s, n = 10)
Tab. 4 Effect on serum SOD and MDA levels of model mice(±s, n = 10)

注:与空白组比较, #P <0.05,##P <0.01;与模型组比较,*P <0.05,**P <0.01。

组别 SOD / (ng/mL) MDA / (ng/mL)空白组 5.79±0.31** 10.53±0.35**模型组 4.54±0.27## 14.21±0.74##柳氮磺吡啶组 5.35±0.56* 11.39±0.36##**诃子高剂量组 5.41±0.25** 11.14±0.83**诃子中剂量组 5.13±0.17##** 11.70±0.26##**诃子低剂量组 4.90±0.07##* 12.27±0.42##**F 10.419 27.334 P 0.000 0.000

表5 对模型小鼠结肠组织IL-10、IL-1β、TNF-α、MPO 的影响(±s, n = 10)
Tab. 5 Effect on the levels of IL-10、IL-1β、TNF-α and MPO in colon of model mice(±s, n = 10)

注:与空白组比较, #P <0.05,##P <0.01;与模型组比较,*P <0.05,**P <0.01。

组别 IL-10 / (pg/mL) IL-1β / (pg/mL) TNF-α / (pg/mL) MPO(ng/mL)空白组 191.54±5.47** 38.72±4.41** 240.41±10.35** 0.84±0.05**模型组 156.38±15.68## 50.24±1.50## 295.73±13.97## 1.01±0.03##柳氮磺吡啶组 179.70±13.02* 42.13±1.30** 250.88±16.14** 0.90±0.03**诃子高剂量组 178.81±12.34* 44.73±2.02#** 253.08±14.18** 0.88±0.04**诃子中剂量组 170.07±9.97## 44.15±2.54#** 263.65±16.67#** 0.93±0.03##**诃子低剂量组 167.45±6.00## 46.26±2.21##** 264.74±8.62##** 0.94±0.02##**F 5.668 13.954 11.711 14.259 P 0.002 0.000 0.000 0.000

表6 对模型小鼠肺组织IL-10、IL-1β、TNF-α、MPO 的影响(±s, n = 10)
Tab. 6 Effect on the levels of IL-10、IL-1β、TNF-α and MPO in lung of model mice(±s, n = 10)

注:与空白组比较, #P <0.05,##P <0.01;与模型组比较,*P <0.05,**P <0.01。

组别 IL-10 /(pg/mL) IL-1β/(pg/mL) TNF-α/(pg/mL) MPO /(ng/mL)空白组 213.22±18.13** 47.29±5.44** 257.33±16.41** 0.89±0.03**模型组 163.87±18.46## 63.53±3.53## 305.02±11.74## 1.12±0.04##柳氮磺吡啶组 181.54±7.03## 54.37±3.47#** 280.25±14.39#** 1.01±0.01##**诃子高剂量组 200.99±12.36** 49.90±4.81** 259.25±20.72** 0.92±0.06**诃子中剂量组 195.27±11.26* 53.36±2.19#** 269.03±31.78* 0.99±0.03##**诃子低剂量组 181.37±9.91## 56.98±2.18#** 268.99±27.35* 1.04±0.01##**F 8.419 12.826 3.968 29.611 P 0.000 0.000 0.007 0.000

3 讨论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曰:“大肠为肺之腑而主大便,邪痹于大肠,故上则为气喘……故大肠之病亦能上逆而反遗于肺”,而《素灵微蕴》提到:“肺与大肠表里同气,肺气化精,滋灌大肠,则肠滑便易”,可见在中医理论中,肺与大肠相互络属,病理上相互影响,大肠之病变,终会累及肺[12]。而通过提高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可起到间接调节肠道固涩止泻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在大肠癌发生肺部转移的风险较其它部位高,进一步印证了肠病可及肺的现象[13]。在对UC 的病机研究中,由于UC 久病耗气,正气不足,影响肺宣发肃降之功。肺失宣降,影响气血运行和津液输布,加重气血瘀滞,从而导致UC 反复发作,且治愈率低,复发率高[4]。有研究显示UC 患者肺部淋巴细胞明显增多,呼吸系统长期呈亚临床状态[14],也有报道认为UC 患者长期产生GM-CSF 抗体可能触发了自身免疫性肺泡蛋白沉积症[15],大量报道证明UC 与肺功能的损伤在临床上存在一定联系。现代许多学者在治疗UC 及其它肠病的同时多兼宣肃肺气,取得较好效果[4, 16]。本研究采用DSS 诱导小鼠UC 的发生,模型小鼠腹泻严重,乃至便血,与UC 的临床症状相符,而小鼠结肠组织病变的同时,肺组织的各项指标差异说明结肠病变累及影响了肺部的正常生理功能。诃子具有涩肠止泻、敛肺止咳的功效,归肺、大肠经,组方配伍主要治疗久泻、痢疾、肠风泻血等,即中医的“肠澼”,在现代临床上与UC 相对应,本研究模型组小鼠血清SOD 活性降低,MDA 含量升高,肺与结肠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TNF-α 水平升高,抑炎因子IL-10 水平下降,MPO 水平升高。MDA 是机体内自由基过氧脂化反应产物,具有细胞毒性,损害机体[17];SOD 是一种可以清除自由基的活性酶,其活性降低,自由基反应则增加[18];MPO 是中性粒细胞中含量较高的一种酶,常作为衡量浸润发生、评价炎症程度的重要指标[9];而肺与结肠组织中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失调,肠道内环境紊乱,炎症加重[19]。诃子各剂量给药组小鼠各项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且随剂量增大,效果更明显,表明诃子可通过减少模型小鼠体内自由基的表达,提高SOD 活性,下调IL-1β、TNF-α,促进IL-10 产生,并抑制MPO 活性以减轻肠道炎症及腹泻症状,修复肺部的损伤,同时通过对肺功能的调节,促进肠道功能的修复,达到“肺肠同治”的作用。

(1)通过计算成都平原城市群在4个时间断面上56个县(区)经济的主成分和综合得分值,并根据经济综合得分值对各县进行排序,其中,2015年综合排名前五的县为龙泉驿区、武侯区、锦江区、金牛区和青羊区,后五名的县为名山县、金口河区、平武县、青神县和丹棱县.

4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UC 模型小鼠各项指标的分析,讨论了诃子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应用于UC 小鼠的治疗效果,以期为现代临床探索治疗UC 疾病提供方向和依据。但从本研究几项指标来看,还不足以阐明诃子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治疗UC 的机制。目前,肠道菌群和相关蛋白的表达是UC 的研究热点,但其具体关系尚未有定论,关于诃子治疗UC的研究还需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 王武斌, 于国华, 史渊源.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策略解析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子作用机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20, 34(1): 28-34.

[2] 陈 锋, 严常开.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的最新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6, 24(12): 1840-1845.

[3] 王新月, 孙慧怡.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34(3): 153-155.

[4] 党 琳, 秦松林. 从肺肠合治法论治溃疡性结肠炎[J]. 吉林中医药, 2019, 39(7): 841-844.

[5]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194.

[6] 温聪聪, 鞠成国, 张 强, 等. 麸煨诃子不同部位抗溃疡性结肠炎的谱效关系[J]. 中成药, 2019, 41(8): 1910-1914.

[7] 董 鹏, 薛洪利. 诃子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免疫机制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16(6): 41-44.

[8] SHEN P, ZHANG Z C, ZHU K P, et al. Evodiamine prevents dextran sulfate sodium-induced murine experimental colitis via the regulation of NF-κB and NLRP3 inflflammasome[J]. Biomed Pharmacother, 2019, 110: 786-795.

[9] 梁晗业, 徐志立, 陶小军, 等. 五味子甲素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7, 33(3): 38-42.

[10] HE W, LIU M Y, LI Y M, et al. Flavonoids from citrus aurantium ameliorate TNBS-induced ulcerative colitis through protecting colonic mucus layer integrity[J]. Eur J Pharmacol, 2019, 857: 172456.

[11] 王永锋, 徐庆华, 段美玲. 基于TLR3/TRIF 通路探讨栀子苷抗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的实验研究[J].病毒学报, 2020, 36(1): 35-43.

[12] 孙慧怡, 王新月, 吴 健, 等. 溃疡性结肠炎肺功能损害和肺与大肠的表里关联性[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31(5): 591-594.

[13] 臧明泉, 任建琳, 靖 琳, 等. 从“肺与大肠相表里”论大肠癌防治[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28(1): 42-45.

[14] MARVISI M, BALZARINI L, MANCINI C, et al. Subclinical nasal and lung lymphocytosis in ulcerative colitis[J]. Inflamm Intest Dis, 2019, 3(4): 187-191.

[15] SAKAMOTO N, NAKASHIMA S, ISHIMOTO H, et al. 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J]. Intern Med, 2018, 57(18): 2705-2708.

[16] 朱伟明, 陈玉超. 陈玉超教授辨治大肠癌用药特色[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33(4): 568-570.

[17] 解春静, 庄彦华, 栾雨茏.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免疫因素的研究进展[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3, 29(8): 889-892.

[18] 张 林, 张 伟, 解岚岚, 等. 青柏溃结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SOD 及MDA 影响的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 2018, 27(4): 630-632.

[19] 王 燕, 朱向东, 段永强, 等. 四神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及血清抗炎、促炎因子平衡的影响[J]. 中医研究, 2014, 27(1): 53-5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