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卡”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 了解风筝背后的“秘密”

 洪剑宇 2023-09-24
00:00 / 00:00
2X快进中
重播
播放
00:0000:00
进入全屏
画中画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8日讯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潍坊的博物馆数量众多。其中,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风筝艺术类专业博物馆。馆内各式各样的风筝琳琅满目。除了观赏性之外,风筝还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打卡”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 了解风筝背后的“秘密”

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全面展示了风筝的发展史。据介绍,风筝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中国历史上第一只风筝是由墨子制造。后来,鲁班改用竹子做风筝,使风筝飞得更高、更远。

“打卡”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 了解风筝背后的“秘密”

据史料记载,在明代,曾有人用风筝承载炸药,通过引爆风筝达到杀伤敌人的目的。“这是明代的一种火器,叫做'神火飞鸦’。这只鸦形风筝的腹部是装满炸药的,点燃引线引燃炸药,能使它在敌人上空爆炸,如同我们近代的火箭弹一般。”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公教部主任王培培介绍说。

“打卡”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 了解风筝背后的“秘密”

除此之外,在自然探索领域,风筝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公教部主任王培培说:“据《蠡海集》记载,明代有一位官员名叫万户。他为了飞到空中,就把自己绑在椅子上,并在椅子腿上绑了47支火箭。随后,万户手持大风筝,点燃引线,试图借助火箭和风筝飞到空中。尽管这次尝试失败了,但为了纪念他勇于探索的精神,国际天文联合会就将月亮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山’。”

世界风筝博物馆收藏古今中外的风筝精品近2000只。各式各样的风筝令游客大开眼界,丰富多彩的风筝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游客季女士告诉记者:“我们在幼儿园里带领孩子们制作了风筝,今天专程带他们来到博物馆,了解更多的知识,增加孩子们的阅历。”

闪电新闻记者 李杨 刘蓓 潍坊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