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已来!精准精神心理学时代已来,抑郁、双相患者也能高效康复

 超级致富宝典 2023-09-25

本文字数约:4652 字

阅读时间约:7 分钟

本文章节:

01、什么是精准精神心理学?

02、心理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03、在内隐记忆层面精准“动刀”,高效解决问题

未来已来!精准精神心理学时代已来,抑郁、双相患者也能高效康复

文 | 何日辉

发布 | 晴日心理

我们经常在文章、视频里提到“精准精神心理学”这个概念。我们的深度临床心理干预技术,已经把我们领进了精准精神心理学的时代。

很多读者有疑问,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

精神心理学可能还相对容易理解,那“精准”又是什么意思?

我感觉有必要在这篇文章里详细地进行解释,有利于增进读者们对我们的了解,也有助于大家更深入地理解精神心理问题背后的真相。

01、什么是精准精神心理学?

精准精神心理学,这里涉及到3个具体的概念。

一是精准,这衍生于近年来临床医学中已经逐步实现的“精准医学”,指的是力求精准化地找到病灶,并且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提供对于每位患者来说更加精准、更加高效和个性化的诊疗,使他们的获益最大化。

二是精神,指的是“精神医学”,而不是“精神病学”。精神医学关注疾病背后的心理社会因素,强调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精神病学往往只从生物学层面看待症状,忽视了社会环境和患者的心理状态。

其实,最近这些年,主流精神医学已经进入了精准医学时代,不过主要在于精神科的用药方面。

比如,很多患者确诊精神障碍后选择服用药物,可是精神科药物种类繁多,每个患者的个人体质又有不同。

对于某位患者来说,哪种药物作用最明显、副作用较小?精神科大夫和患者往往不得不耗费数周、甚至数个月的时间试药,从而找到最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案。

但现在借助基因技术,大夫可以先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看看患者对哪种精神科药物更加敏感,也就是哪种药物更容易起效,这样能缩短试药期,提高治疗效率。

虽然现在不是每家医院都有这个水平和条件,但起码从技术上来说,这一点已经可以初步实现。

只不过,即使药物治疗做到“精准化”了,但吃药难以真正地解决患者的深层次问题,临床中大量患者、家属对此深有体会。

而对于精神障碍的基因遗传因素,研究人员们也一直很想实现精准化。

抑郁症、双相障碍、焦虑症等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不是单基因遗传疾病,这早就得以证实。研究人员转而猜测,这些精神障碍有可能是多基因遗传导致的,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研究,找到了一些候选基因,可直到目前都得不出有效的结论。

前几年,国外科研杂志甚至发表了一篇分析,称以往关于“抑郁基因”的研究基础其实是不成立的。

很明显,关于抑郁症、双相障碍等常见精神障碍的多基因遗传研究已经走进了死胡同。虽然科学研究人员们非常努力,但如果研究的方向是错误的,再努力也是枉然。

现在,越来越多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精神障碍的遗传因素其实是表观遗传机制,受到后天环境的很大影响。

02、心理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既然精神科药物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关于精神障碍的遗传研究又承认了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那自然而然地,精神障碍的研究和诊疗就离不开心理社会因素。

这就是“精准精神心理学”中涉及的第三个概念——心理学,而且是科学心理学。

现在很多精神科大夫、精神科专科医院也具备了跨学科的意识,意识到了疾病背后的心理社会因素。很多医院配备了专门的心理治疗师,有的精神科大夫还积极学习心理治疗知识,希望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

这种临床中的进步是非常好的,可是,心理学也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严格来说,非科学的心理学只能说是心理流派。

比如精神分析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这些流派虽然非常有名,尤其是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流派,但它们的核心理念难以通过科学实验加以证实,缺乏循证医学的支持,这就是非科学的。

在创立初期,精神分析理论可以说是石破天惊,在精神心理领域,很大程度上带领人类从无知愚昧中走出来。但是,现在看来,即使它不断经过演变,不能说它们对心理问题、精神心理障碍毫无作用,但是比较低效是事实,而且并不能触及到真正的心理根源,只能用“潜意识的问题”来笼统概括。有的精神分析师遇到其难以解释的心理问题时,甚至会用“潜意识的问题”这个理由搪塞过去。

对比之下,认知行为疗法相对更加科学,是得到了循证医学认可的一线心理疗法。可是,它也只能着眼于患者已经形成的扭曲认知和行为症状,至于这些症状背后的具体心理根源是什么?认知行为疗法无法给出答案。

而我们指的科学心理学,指的是以“病理性记忆”和“记忆再巩固”为代表的认知神经心理学,是一种更加科学、更加前沿的心理学。

具体来说,我们在深度临床心理干预中发现,无论是一般的心理问题,还是抑郁症、双相障碍、焦虑症、强迫症和成瘾疾病等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这背后的主要根源其实都是病理性记忆。

当然,如果患者处于昏迷或者谵妄等意识水平非正常的状态时,他们也可能会出现精神障碍。这种较特殊的情况就不能完全归结于病理性记忆所致。

这些病理性记忆又分为两大方面。

一方面是患者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事件,比如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校园不良事件等等,令患者反复、多次、长期出现强烈的负性情绪。

而另一方面是病理性的正性情绪体验,比如患者反复受到过度夸奖、阿谀奉承而产生的兴奋体验,又或者是患者滥用成瘾物质、或者进行成瘾行为时产生的兴奋感。

这些体验虽然让患者的感觉非常好、非常愉悦(所以称之为“正性情绪体验”),但其实害处很大,是患者后续出现某类病症的主要心理根源,所以是“病理性”的。

病理性记忆还有一个特点——虽然它持续对患者造成负面影响,但患者不一定意识到它的存在,甚至无法唤醒这部分记忆,也就是平时完全想不起来。

这就涉及到另外一组科学心理学的概念——外显记忆层面内隐记忆层面

外显记忆层面指的是个体能主动记起来的记忆,只要在脑海稍加搜索、回想,那件事就浮现出来了。比如我们学过的很多知识,都属于外显记忆层面的记忆。

而内隐记忆层面指的是仍然储存于大脑中、但个体无法主动想起来的记忆,比如个体幼年、童年、甚至是部分青少年时期发生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事件。

很多患者自己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某些症状,还有很多大众在无意中形成的坏习惯、不理性认知等等,这背后往往就是内隐记忆层面的病理性记忆在作祟。

而记忆再巩固,指的是通过某种手段激活个体的某些记忆之后,记忆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时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对记忆进行再巩固。

这里的“再巩固”指的不是让记忆更加牢固,也不是指删除或篡改记忆,而是指改变记忆某些方面的特性,然后再让记忆稳定下来。

在以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长期记忆一旦形成并稳定下来后,就再也难以改变了,但是记忆再巩固理论和相关的动物实验推翻了这个观点,这是科学心理学的一大突破!

现在的实验已经表明,通过药物或者心理行为干预都可以实现记忆再巩固。我们国内陆林院士和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得主利根川进都发表过相关实验。

利根川进的实验还表明,特定的药物(PAK1蛋白分子)可以唤醒小鼠大脑中的内隐记忆,研究人员称,“将来,注射 PAK1 蛋白分子并使其进入大脑记忆细胞中,同样有可能可以唤醒人类的记忆”。

另外,心理问题和精神心理障碍还与个体的归因模式有关。如果归因模式严重不理性,个体就很容易出现人格异常。

而人格异常的背后除了有错误的归因模式之外,其实也有大量的病理性记忆。

03、在内隐记忆层面精准“动刀”,高效解决问题

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并不会采取药物激活患者内隐记忆层面中的病理性记忆,更不会用药物进行记忆再巩固。

因为,药物可能会使内隐记忆层面的大部分记忆都被激活,呈现出来时显得杂乱无章,难以有针对性地处理,也难以看出哪些病理性记忆对应哪些症状,对其精神心理症状的缓解起不到太大的帮助。

我们采取的是临床深度心理干预的方式。具体来说,无论患者出现的是某种心理问题,还是罹患了严重的精神心理障碍,我们都会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能深入他们的内隐记忆层面,精准化地找到症状背后对应的病理性记忆,并予以高效化的修复,尤其要处理强烈的情绪,纠正扭曲的认知,甚至是令患者的相应认知迅速得以提升。

当这些内隐记忆层面的病理性记忆得到修复后,患者的对应心理问题或精神心理症状能快速、大幅度地改善,甚至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其实是我们在临床中形成的技术,它的效果令我们震惊并感到神奇。在这个技术出现以后,我们才找到了这背后的理论支撑——病理性记忆和记忆再巩固。

而且,在这项技术中,深度催眠只是我们进入患者内隐记忆层面的途径。也就是说,催眠只是一种桥梁和手段,而不是目的。

现在社会上很多心理咨询师称可以对来访者进行催眠治疗,解决心理问题或者症状,这很容易让人以为催眠这个手段本身就可以解决问题。

但事实上,社会上绝大部分的催眠治疗属于浅度催眠下的暗示疗法,无法进入个体的内隐记忆层面精准化地找到病理性记忆,更加无法进行病理性记忆的修复。

还有的人对心理学有更多了解,一听到催眠,可能就会联想到“现代催眠学之父”艾瑞克森。

艾瑞克森所创立的“自然催眠法”非常神奇。他能快速、深入地洞察到患者的性格、思维特点,并在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将其带入到催眠状态,给予间接的暗示,从而达到消除症状的目的。

艾瑞克森有很多神奇的成功案例,并被广为传播,这令他成为了一代催眠大师。

可是,他的方法主要关注解决症状,而不是解决症状背后的深层次心理问题。患者的症状可能缓解或消除了,但他们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可能艾瑞克森自己也不知道。而且,艾瑞克森忽视了患者在人格方面的完善。

而我们的深度临床心理干预技术,不但关注症状的缓解和消除,还会找到背后的具体的病理性记忆,能弄清楚患者到底经历了哪些事件才导致了某个症状。

比如,我们接诊过的患者乐菱,她几乎每天到了黄昏时分,特别是看到晚霞的时候,心情就会特别压抑、难受,眼泪哗哗地流,她自己也不明白原因。

乐菱的这一症状很可能会被精神科大夫称作“不明原因地出现情绪低落”,是“内源性抑郁症”的重要表现,并认为这主要是生物学因素导致的。而一般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也找不到具体的原因,无法帮助患者高效地解决问题。

但我们在深度催眠下发现,原来是她在童年、青少年时期反复在这个时刻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但她在外显记忆层面忘记了,只储存于内隐记忆层面。

当叠加性心理创伤越积越多,她出现精神心理障碍后,每天一到黄昏,她的大量相关心理创伤就会被激活,出现情绪症状。

当我们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修复了这些心理创伤后,她这个莫名其妙的症状很快就消失了。

而且,我们寻找到患者的病理性记忆并予以修复后,在第二天,我们还会把这些发现都告诉患者的父母。

尤其是如果这些病理性记忆涉及到父母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我们会非常深入地向父母分析,为什么他们当时的做法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更加科学的做法应该如何。

很多父母常常会感到非常震惊,原来自己在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言语、行为对孩子造成了叠加性心理创伤,第一次清晰地了解到孩子是怎么患上精神心理障碍的。

当父母有了这样的认识后,他们会更容易把我们的引导和告诫听进去,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重塑家庭环境及亲子关系,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患者康复得更快。

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要让患者、家属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对于精神心理障碍,主流的精神医学、心理学长期处于“盲人摸象”的阶段。精神医学更多地从生物学因素上去理解和突破,心理学则分为众多流派,每个流派的理解都不同。

而我们不但越来越接近心理问题和精神心理障碍的本质,还能找到这背后的精准原因,在内隐记忆层面进行像外科手术般的精准处理,高效地帮助患者走向真正的精神心理健康,拥有更加完善的人格,家庭关系得以快速重塑。

所以,曾有患者和家属称我们的临床深度心理干预是在“人的灵魂上动刀”,这是对“精准精神心理学”最生动、贴切的比喻!#精神心理# #精神医学# #心理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