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星通信技术》课堂 19. 5G与6G

 fredli1964 2023-09-25

上世纪80年代,移动电话(Mobile Phone)在美国诞生并迅速普及世界。当时使用的是模拟技术,被称为“第一代移动通讯技术”(Firs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1G”。到了上世纪90年代,移动通信采用了数字技术,诞生了“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2G。此时欧洲、北美、日本各自都有自己的移动通信系统,出现标准不一致、无法互联互通的情况。在2G的下一步演进过程中,人们意识到应该制定统一的移动通信标准,199812月诞生了一个国际标准组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缩写:3GPP),其成员包括7个区域性标准组织:欧洲电信标准化委员会(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ETSI)、日本无线电企业协会和电信技术委员会(Association of Radio Industries andBusinessARIB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mmitteeTTC)、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hina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AssociationCCSA)、韩国的电信技术协会(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ssociationTTA)和北美的世界无线通讯解决方案联盟(The Alliance for TelecommunicationsIndustry SolutionATIS)。随后3GPP成员不断增加,达到了40多个国家超过500个成员。

图片

5G就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简称,它是由3GPP制定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

5G承诺的3个应用场景:

图片

请读者朋友们注意,以上3个应用场景中不可以同时都得到满足。在没有如蒸汽机、电力、数字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这样的划时代的技术进步出现的情况下,5G是凭借什么技术实现优于目前4G的数百至数千倍的指标提升?

移动通信不是手机到手机的通信,而是一种“蜂窝”网络(Cellular network),每一个蜂窝小区(Cell)有一个基站((Base station),所有基站通过核心网连接在一起:

图片

A手机通过“基站——核心网——基站”的接力方式完成与B手机的通信。

图片

手机与基站之间是无线电通信,基站之间主要是有线通信,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地面微波通信或者卫星通信。通常手机与基站之间称为“空中接口(Air Interface)”,简称空口。因此,提高移动通信速率、连接数和降低时延都分为两部分——空口与网络。如果空口性能提高了,网络性能没有提高,最终还是无法实现大幅度性能提升。5G会沿着以下三种模式渐进演进:

图片

首先利用现有的4G核心网,建设一种5G4G双模式基站,我们称其为增强型4G基站,让4G5G手机都在一个核心网运行;接着利用4G核心网建设5G基站,让5G手机在4G核心网运行;最终实现5G基站和5G核心网的建设,达到5G承诺的性能提升。据有关估计,20254G用户数仍然会占据50%60%的用户比例,很可能2030年以后才能让4G退出应用。

在假设核心网可以实现数百甚至数千倍的性能提升的条件下,咱们来看看5G的空口技术如何实现如此大的性能提升。

空口技术提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信道编码技术;

2.多址接入技术;

3.高阶调制技术;

4.频率带宽提高;

5.空域处理技术。

作者在以往的文章中已经描述过,5G不可能利用信道编码技术成倍提高性能;单纯利用多址接入技术也不可能成倍提高性能;同样,单纯利用高阶调制技术也不可能成倍提高性能。只有采用更小的蜂窝结构,大幅度减少每一个小区(cell)的覆盖面积,因此可以提升频率复用,也提升空口信噪比。空口信噪比提升的条件下,才能采用高阶调制成倍提升性能。但是,小区覆盖面积大幅度减少必然带来基站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建设成本就会大幅度增加。因此,更有效的方法是提高频率带宽,这也是卫星通信提高通信容量一直走的路子。

中国5G频率划分如图:

图片

注意,5G频率划分其实是在原有4G频率基础上增加频率。因此,5G频率增加如图示意:

图片

成倍的频率带宽的增加,带来手机与基站的技术水平提升。其中的核心就是低噪声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射频滤波器、射频开关、天线等等射频器件。而且这些射频器件已经集成为射频芯片,因此,5G性能提升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射频芯片技术。另一方面,随着5G频率越来越高,电磁波越不能绕射避开遮挡物传播,就越需要小区覆盖面积变小。频率提高带宽增加、小区覆盖面积减小,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将使得5G性能几十倍、上百倍提升。但是,再进一步提升就要靠采用大规模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的“空域处理技术”了。

其实,手机与基站之间的通信信道是非常复杂的,如图所示:

图片

其中除了可能存在图中路径1的“直射”信号以外,还可能有一些反射和绕射信号,手机在室内时往往都不存在直射信号。手机收到的基站信号是这些信号的叠加。这些信号的传播路径不同,无线电波叠加由于相位不同,就会有时相加(恰好同相),有时相减(恰好反相),假如路径非常多,手机收到的信号用检波器读出的包络如所示:

图片

这个包络信号有2个特点:

1人们不能预知下一时刻的值是多少,我们称这样的信号为随机信号;

2、采用常规滤波以后,包络仍然是起伏很大的随机信号。

因此,人们就给这样的信号包络起伏起了一个专门的名称:信号的多径衰落。多径衰落会导致通信失败。那么,提高基站天线的发射功率,手机收到的信号包络的衰落会变小吗?读者肯定会猜到,基站天线的发射功率提高,那么多径干扰信号的功率也相应提高,造成的衰落程度不会减弱。早在半个世纪前人们就知道,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来减少衰落造成的影响,如图:

图片

采用了2根天线发射同样的信号,采用2根天线接收。只要天线A1与天线A2距离足够远,同时天线B1与天线B2距离也足够远,使得天线A1与天线B1形成一条信道,天线A2与天线B2形成另一条信道,两条信道相互独立。天线B1的检波输出与天线B2的检波输出相加,这样,总输出信号的衰落就会减弱许多。如果采用6根发射天线和6根接收天线,接收输出的信号的衰落几乎可以忽略。

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多天线之间距离足够远以后,接收到的直射信号还是有明确的一一对应关系,但是,多径信号就不可能相同。而且非但不相同,天线B1和天线B2收到的多径信号完全无关。请读者记住,对于信号处理而言,一一对应关系非常好,我们总可以让它们相加或者相减。另外,完全无关的关系也非常好,我们可以让他们相加然后平均,就消除它们了。以上的处理被称为:分集接收。已经被数学推导和工程实践证明,它是对付多径衰落的好方法。当然,上图也可以用2根天线发射,1根天线接收;或者1根天线发射,2根天线接收。只要做到2个接收信道独立,效果是完全一样的,都是2分集。2根天线发射,2根天线接收的情况,利用相互交叉的信道,经过适当的处理,可以达到4分集,抗衰落性能更好,我们称分集增益更高。

上图所示是一种早期的分集接收技术,其分集相加是在检波后进行的。凭借当年的硬件水平,检波前相加是难以实现的,或者说,实现起来代价太高。随着硬件水平的提高,检波前相加就可以实现了。比如3G采用的RAKE接收机就是典型代表。RAKE接收机将收到的主要多径信号都“梳理”出来,经过移相使其同相相加,从而达到变废为宝的效果。RAKE就是中文“梳理”的意思。

多天线还有什么好处呢?采用一根或者几根发射天线,无法将信号精准地发送到接收天线,经常99%以上的能量散落在接收天线以外的方向上而浪费了。但是假如发射天线有几百根之多,采用阵列天线理论,就可以实现精准发射信号,如图所示:

图片

基站天线可以形成几个独立波束,每个波束精准聚焦到一部手机。这样,是可能提高能量效率超过100倍的,同时,也使得多径更少了。不仅如此,这种方法还增加了一种信道划分的维度,除了我们说过的频分、时分、码分以外,还可以用多波束天线形成空分多址接入(SDMA)。阵列天线理论在雷达技术领域50年前就基本成熟了。雷达在精确测量、多目标跟踪。成像等方面,上世纪60年代前,已经非常深入地研究了阵列天线理论。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通信领域借鉴了雷达的阵列天线,提出了SDMA和智能天线等新技术。

现在我们说到了多天线的好处:分集接收、SDMA。但是,分集接收还有一个大问题:那么小的手机,即便安装了几个天线,如何能够形成几个独立的接收信道?所谓独立的接收信道,就是每个天线接收到的多径信号是不相关的。手机的几个天线很靠近,怎么样才能使其收到的多径不相关呢?其实,尽管手机天线不能像基站天线那样精细控制波束方向,但是,还是可以粗粗地形成几个波束,手机在不同方向的波束,会收到不同的来波,就可以形成几条独立的接收信道。这与RAKE接收机的思路类似,都是将多径信号化废为宝地利用。

还有一个巧妙的方法:空时编码。通信理论动不动就编码。其实此编码与彼编码都是不同的。空时编码就是采用多天线形成分集的同时,再在不同的时间将信号或者信号的某种变换值多发几次,又形成时间上的分集。空间分集与时间分集联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分集增益,就称为空时编码。

5G是靠着减小小区覆盖面积、增加频率带宽、大规模MIMO空时域处理、SDMA等一系列技术,大幅度提高移动通信性能的。而以上一系列技术的基本原理早在几十年前就基本上成熟了,关键在于发展出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来实现这些基本原理。

再来,5G可以使用的频段大致可以分为1GHz以下低频段、2-6GHz的中频段和毫米波的高频段。采用低频段的5G难以实现5G承诺的性能。采用高频段的毫米波,尽管可以大幅度提高速率,但是毫米波必须视距传播,因此移动通信小区覆盖就会非常小,难以实现无缝覆盖。中国使用的中频段相对来说是最佳的频段。而美国能够用于发展5G的中频段频谱资源极为有限,其6GHz以下(Sub-6GHz)频段频谱已主要被广播电视、军用卫星和雷达所占据,因此,美国主要选择毫米波频谱用于发展初期5G网络,而中低频用于5G网络的频谱极其有限。这个原因才是美国5G发展缓慢的瓶颈。那么,美国的解决方案会如何?示意如图:

图片

在地球上空采用低轨道、中轨道和同步轨道卫星的星间链路构成网络,这个星间链路有可能采用极大容量的激光通信。在地面开阔处建基站,基站与卫星构成网络。基站将卫星的高频率信号转换成低频率的WiF信号供手机接入。美国东部时间422日下午3:30分,SpaceX成功发射了第760Starlink卫星,在轨卫星总数达到422颗。马斯克放话:6个月内推出公众测试版本!

图片

201932426日,各国200多位无线通信专家聚会芬兰莱维(Levi),参加由芬兰奥卢大学主办的全球首个6G峰会。至今为止人们还没有达成6G标准共识,作者估计SpaceX12000颗卫星构成的Starlink系统,可能就是未来6G的原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