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克思赞同年轻人搞钱,你不妨更努力一点!

 大吉大利921 2023-09-25 发布于重庆

应该

财务思维

让你的决策更优化!

只想躺平”和“一心搞钱”是当下两类年轻人内心简单而直白的声音。

只想躺平”是觉得奋斗太苦,升级无望。躺平后,没有条件的就做三和大神,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每天刷下抖音小姐姐,也挺快活。

有条件的可以选择啃老,或者消耗自己的存量财富,甚至找个阿姨帮扶一把也可以,不愁吃来不愁穿,简直世间活神仙。

跟躺平相比,“一心搞钱”则显得斗志昂扬,目标明确,单刀直入,直击要害。在搞钱手段上,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微商、直播、理财、刷单,等等,能不能搞到钱先放一边,搞钱的行动最重要。

有人说,赚钱是为了生活,生活不是为了赚钱。他们对年轻人搞钱进行了批判性指点:搞钱,到底是谋求幸福的一种手段,还是已经成了幸福本身?

咱们看一下伟大导师马克思对这个事情的意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现在,资讯发达,人们每天都能接收到各方面的海量信息,虽然在有些方面容易被洗脑,但在有些方面也容易开悟。

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很多年轻人,比他们的父母、老师更早认识到了自己不过是个普通人。年纪轻轻就放下了遥远的梦想,开始着力于眼前的苟且。

年轻人从接触社会的那一刻起,就在为钱财而焦虑。每顿的饭钱、每月的房租,维持基本体面的开销、房贷、车贷……这些都是费用支出。

在残酷的生存竞争面前,普通人不得不低下头,“一心搞钱”就成了开悟后的单刀直入。至于诗与远方那些事,以后再说吧!

马克思在1843年就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年轻人一心搞钱的做法,再次印证了伟大导师的深刻和远见,而“何不食肉糜”的人,则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其见识被伟大导师甩了好几条街。

在马克思教导的基础上,为了加油鼓劲,年轻人又创造了一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语句:“搞钱人,搞钱魂,搞钱就能成为人上人。今年不努力搞钱,明年怎么回家过年。每天起床第一句,今天努力搞钱去。干啥都可以佛系,唯独搞钱要尽力……”

《插翅难逃》里大反派张世豪的话也成了搞钱的行为箴言,“我现在就想搞钱,光羡慕人家有什么用,我们要自己行动起来,要变得比他们更有钱……”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虽然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他并不是让你去追求个人享乐,他还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显然,导师要求你通过影响社会关系来扮演好“人”这一角色,而与社会关系进行互动,当然离不开钱。

有段话这么说的,“没有钱,你拿什么维持你的亲情,稳固你的爱情,联络你的友情,靠嘴说吗,别闹了,大家都挺忙的!”

对很多人来说,辛苦地赚钱,不是因为多爱钱,而是这辈子,不想因为钱和谁低三下四,也不想因为钱而为难谁;只希望在父母年老时,可以有能力分担;在孩子需要时,不会囊中羞涩。

“一心搞钱”并没有什么不好,也没有什么值得批判的,关键是看出发点。

如果出发点只考虑自己一个人那点事,不顾社会关系,即使搞到钱,总有一天也会受到反噬。

因为导师说了,你本身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脱离了社会关系,你的完整性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削减。

财务思维方法论体系中,首先讲的就是幸福函数和金钱函数。金钱函数跟“一心搞钱”的目标是类似的。而且,金钱函数有很多影响因素,社会关系就是其中一项。

另外,为了实现“一心搞钱”的目标,金钱函数还给出了努力方向,并且要求对风险进行管理,所以,搞钱这事还有个尺度拿捏的问题。

因此,马克思又提醒,“谁要是为名利的恶魔所诱惑,他就不能保持理智,就会依照不可抗拒的力量所指引给他的方向扑去

导师都用“扑去”这个词了,那肯定不是好事,一定要注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