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旅散记】刘战军‖流光溢彩话冰灯

 昵称70808387 2023-09-25 发布于山东

 


 
流光溢彩话冰灯

刘战军

9月22日,哈尔滨市政府办公厅离退休干部第一党支部,组织我们参观“哈尔滨冰雪文化博物馆”。博物馆场地面积5688平方米,总投资3000余万元,是我国唯一以冰雪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展馆内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一件件熟悉的实物,不仅给观赏者带来美的享受,也引发起我的悠长回忆,倍感亲切,流连忘返。

           

施美文 拍摄

1.冰灯忆旧

博物馆图文介绍,定位哈尔滨是现代冰灯发源地,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假。因为,我就是打造哈尔滨冰灯主题文化的亲历者之一。

施美文 拍摄

早在七十多年前,也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家住在道里区安字片水楼子对面,是一栋俄罗斯风格的红色砖房,一进门的木地板下面是一个小菜窖,然后是一个砖火炉子,叫“别列搭”(俄语“火炉”不标准音译),以火墙间壁成里外屋。院里两侧是板夹泥的俄式房屋,住户大多是山东人。据说当时哈尔滨市75%的人口来自山东,是闯关东第三代或者第四代。大门前的安国街是土路,两侧的排水沟是明沟,街上没有路灯,天一擦黑人们就都回家了,外面的行人很少。除了大年三十守岁过除夕,安国街上的居民基本上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

年三十除夕夜是热闹的,各家各户吃晚饭时间持续得很长。吃完晚饭人们也不休息,而是坐着唠嗑一直等到午夜时分。午夜时分要吃“年夜饺子”,吃完“年夜饺子”才能匆匆眯上一觉,准备天亮拜大年。除夕夜家长们会按照山东老家的习俗,点上一个红纸灯笼挂在门口,取“红红火火”之意,增添过年的喜庆气氛。也有家长给孩子买一个红色的小纸灯笼,小孩子举着小纸灯笼高声欢笑,一会儿跑进屋里暖和暖和,一会儿跑到屋外高高兴兴放鞭炮。

哈尔滨冬天的夜晚天气寒冷,风也特别大,不一会儿就把门口挂着的纸灯笼给刮坏了,引起声声惋惜。有一年,我学着别人制作冰灯,冰灯摆在大门口结实又好看。我到邻居家里借来一个上口大、下底小的“威得罗”(铁皮做的俄式水桶),装满一桶水放到外面冻。在桶心的水还没有完全冻住时,拎回屋里在桶口中间部位轻轻挖出一个拳头大小的坑孔,把里面的冰茬和冷水倒出来。房屋里面暖和,紧靠铁皮的冰层会稍稍融化,桶内冰壳可以倒出来。我在冰壳坑孔里面放上一支蜡烛点燃,一个冰灯就制作成功。这盏冰灯很简陋,却是我与千姿百态大美冰灯接触的开始。

2.精神食粮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发生了三年自然灾害,人们普遍吃不饱肚子。

据史料记载,当时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在物质生活贫乏的时候,精神生活应当丰富,要鼓舞人心,焕发人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于是,1961年8月,哈尔滨举办了第一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这场国家级音乐盛会,开启我国大型城市音乐会的先河。从此以后“哈尔滨之夏”与“上海之春”“广州花城音乐会”,成为中国著名的三大音乐会。

1962年春节(实际上已经是1963年初),冰城举办了第一届冰灯游园会。当时以兆麟公园为主场地,从松花江里采冰,内置日光灯,制作成冰灯,免费供市民观赏。此举一下子引起轰动,许多人家扶老携幼竞相观看,在寒冬漫漫长夜,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从那以后,我几乎每年都去观赏冰灯游园会,看看冰灯艺术的新变化,感受冰灯带来欢乐欢快的浓烈氛围。冰灯所用日光灯,均由哈尔滨生产,虽由电热发光,却属于冷光源,不会融冰,光效很好。这时的冰灯内置电源灯光,告别了点蜡烛的原始状态。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哈尔滨市领导解放思想,深化研究创新,聚焦以冰雪文化为平台,唱响发展经济的大戏。根据实际需要和现实可能,果断做出决定,自1985年开始,将每年的1月5日,定为“哈尔滨市冰雪节”。届时全市统一放假,举全市之力,集全市民众,在江北太阳岛举办雪雕展览,在兆麟公园举办冰灯展览。由此,每年年初的1月5日,成为一年之中全国最早的地方节日,哈尔滨也成为世界四大冰雪胜地之一。

我在1985年到市政府办公厅工作之后,曾经分管过“冰雪节办公室”。所以,亲身经历和深入了解一些决策过程以及历史发展路径。

3.上天馈赠

哈尔滨地处北温带,冬季时间漫长,天气凛冽寒冷。冰冻多雪本来是一种劣势,但只要转变观念,巧妙地加以利用,冰雪又会变成金山银山。而人们的主观能动性,需要以客观物质做基础。松花江,是哈尔滨的母亲河,冬季满江结冰,冰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可为制作冰灯提供优质基材。

可以说,松花江是上天对哈尔滨的慷慨馈赠,其深厚内涵无论怎么评价怎么赞赏都不为过。从松花江采出来的冰块,那怕达到1米的厚度,仍然晶莹透剔鲜有杂质,这恐怕在全世界踏破铁鞋也是难寻难觅。

松花江盛产这么纯净的冰块,又是什么原因呢?有人说是因为松花江的水干净,我看未必。不信你接一点更为干净的自来水,放入冰箱里冷冻,冻结的冰块呈乳白色,并不透明。有人说松花江是细沙江底滤层细密,也不尽然。松花江是我见过的两条沙底江河之一,另一条是位于鲁南地域的沭河,难以想象沭河冰块能够与松花江冰块媲美。冰城太阳岛之所以出名,与江边的沙滩直接相关,因为几乎没有谁愿意在泥底的江河边戏水。

可见松花江冰块透明,与江底细沙没有多大关系。其奥密在于,松花江的江水流量充沛,流动江水冻结的冰就格外透明。这个原理,早已被思维严谨、探究精深的德国人所知晓。德国卡尔蔡司照相机镜头光学性能好,就是充分借鉴运用了这一原理。这样看来,松花江待哈尔滨人不薄,不仅历史悠久生生不息,而且是分文不取的大自然高端馈赠。

4.奇异冰棍

大凡冬天到过哈尔滨的人,难以理解哈尔滨人的一个举动,就是在冬天喜欢吃马迭尔冰棍。

我们这次参观博物馆,亲口品尝了马迭尔冰棍。原先,我们以往的饮食结构,动物蛋白摄取偏少,难免畏寒惧冷。而马迭尔冰棍奶油含量高,看上去吃的是冰,奶油入胃,身子发暖。所以,孩子们小时候跟随家长上街,特别希望父母能给买一根马迭尔冰棍。冰棍在手,满心欢喜,那软软、甜甜的口感,在嘶嘶哈哈冰冷的刺激下,心里涌动泛滥的是暖流……

啊,那是难忘的少年记忆!

5.奥冠之城

中国奥委会,授予哈尔滨“中国奥运冠军之城”称号。颁授这一称号实至名归,因为哈尔滨有着广泛的冰雪运动群众基础,也确实涌现出一大批冬季奥运会冰雪运动冠军。

我们小时候的冰雪运动,既有打心里喜欢、自觉参与的一面,又有别无选择、被迫参与的无奈。因为,那时候只要一下雪,第二天早行之人,就把路上的雪踩成了一条冰道。冰道很滑,一不小心,就要摔跤。

但是,作为小孩子,为了不摔跤,索性打起了“出溜滑”,一段一段地“出溜”,飞快地出溜滑到学校。再高级一点,孩子们自己制作一种简易的“脚滑子”,右脚踩在脚滑子上,左脚蹬地,速度飞快。如果没带脚滑子,随便找一段树枝,甚至是一根冰棍杆,也能蹬着滑上一段。我想我的动平衡能力,就是从小时候锻炼出来的。

我从上初中开始,学校冬季的体育课就是滑冰。滑冰得有冰鞋,冰鞋都是花样滑刀,冰刀短,有两道冰刃,容易站稳,前面还有锯齿状,便于止刹。体育课是冰上课,目的就是学会滑冰。但是,第一堂冰上课,居然学的是如何摔跟头。老师讲了滑冰的三个“一定”:双手一定要戴手套,身子一定要向前倾,摔跟头一定要往前扑。特别是摔跟头,千万不能向后仰,因为后仰摔着后脑勺,就非常危险,容易出大事儿。

小时候锻炼,长大了有用。记得1971年部队野营拉练,身体负重约60斤。我们在镜泊湖的南湖头,从湖的冰面走到北湖头,就有人就摔倒骨折,我根本就没有摔跤,哈尔滨人大多都具备在冰面上、雪路上健步如飞的本领。

上高中时,我在哈一中读书。冬天晚自习前,我们都要滑一会儿冰。这时候用的是速滑冰刀,滑行在冰面上速度飞快,出上一身热汗,然后再去上自习,感觉头脑特别清亮。我们哈一中冰上运动开展的好,记得当时国家冰球队守门员,就是我们的学长。还有一位学长打冰球,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水工系。水工系六年学制,他入学后是清华冰球队的主力队员。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条件也好了,我家附近的融创茂里,就有一年四季开放的滑冰场,还有国际水准的室内滑雪场。每当我走到那里,都会驻足观看青少年训练,猜想这里一定会有未来的世界冠军。

哈尔滨荣膺奥运冠军之城,曾经举办第三届亚洲冬奥会,确实功不可没。我有幸参加了大会的组织工作,负责大会主席台区域工作。期间拼搏奋斗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开赛前最后一次彩排,电视台录制备播带,我独自坐在主席台上,仔细核对每一步流程、每一个细节,以确保万无一失。我深知,第二天国家主席将在这里宣布赛会开幕,我的责任重大。

作者在亚冬奥开幕式前沉思

这次亚冬奥盛会,我和正在读书的女儿同时为大会服务。工作人员给我们拍摄留影,成就了“父女同为亚冬奥做贡献”的一段佳话,成为我们珍贵的记忆。

6.举世闻名

哈尔滨冰雪节名扬天下,圆满召开的世界北方市长会议是个里程碑。

1998年,世界北方城市市长会议在哈尔滨召开。我和大家经过两年多努力,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使得会议顺利圆满召开。为了建设场馆,我邀请哈市著名建筑家李光耀,前往北京人民大会堂观摩。建设国际会议厅,中式大屋顶顶建筑,安排当时国际最先进的同声传译设备,请外交部同声传译专家指导检验等等。

当时,参会的一位外交部副部长说:“这个会议厅,在国际上也是一流的。”

我知道,他此说的重点,意指那套同声传译设备。会议之后,市政府授予我“特等奖”的奖励。

7.冰韵雪魂

哈尔滨的松花江,满语是“天河”的意思。松花江的南源头,是长白山天池瀑布。落差37米的瀑水,如湫龙般倾泄而下,发出巨大轰鸣声,满族人惊呼:“松嘎里乌拉(满语天河)!”转译为汉语,就是松花江。

松花江的清波韵浪,凝结成冰,带有天然韵味。松花江水升华为魂,变成雪花飘洒而下,仿若舞动的精灵,降福于人间。勤劳聪慧的哈尔滨人,对苍天馈赠心领神会,在太阳岛制作出一件件巨型雪雕艺术作品,鬼斧神刀,震撼心灵,雪韵灵性深度融汇,生发几多浪漫温情的感叹。

夜晚到兆麟公园看冰雕,赏冰灯,会被充满诗情画意的冰神之韵所陶醉。人们或许会悠然举头望明月,或许会忽觉置身广寒宫,那种不由自主和欣然应允的双重感受,实在微妙,令人赞叹。年轻人会闯进冰雪大世界狂欢,那里是冰雪嘉年华。人世间有四季轮回,冰雪大世界,雪雕游园会,年年也都展现全新面貌,真正是“年年岁岁冰(雪)相似,岁岁年年景不同。”

冰雪世界迭代升级,那些不可复制、恢弘壮观、各地知名的经典建筑,高仿欧洲新艺术运动经典建筑、世界童话故事中梦幻般的场景,深切的代入感给人超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剧烈的心理震撼力!

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冬季的哈尔滨流光溢彩,冬季的哈尔滨热情似火,哈尔滨——欢迎你。

霜叶飞·冰韵雪魂

长白银鉴

湫龙舞,

波光千里如锦。

绕天鹅项下明珠

沃野粮仓廪。

水脉脉,

情深意敏。

人勤豪爽仁德品。

面对冷风严,

雪沐化冰寒,

巧手绘青丹,

嬉笑星轸

秋叶炫五花山,

红黄蓝紫,

翠柏高耸神凛。

少年冰上舞翩翩,

喜闻冠军讯。

热血颂天冰雪韵,

冰灯雕筑长城阵。

鬼魅幻、

神工斧,

惊诧千眸,

万言难尽。

(方千里体,中华通韵)

注:
① 哈尔滨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
② 黑龙江省的版图如天鹅,哈尔滨有天鹅项下的明珠之誉;
③ 轸,南方的星宿。
2023.09.25.于哈尔滨 

 军旅原创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作者简介】
   


刘战军,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毕业后被选调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师、军参谋,军营职参谋,军副处长,团副政委、师后勤部政委。任战士期间,在东北“八三工程”总结表彰大会上,代表沈阳军区参战部队讲用发言。转业至哈尔滨市政府工作期间,荣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等单位十多次奖励,获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其中1990年黑龙江省政府记大功奖励,1992年哈尔滨市政府分别给予记大功、记功奖励,1996年获评黑龙江省先进工作者,1998年哈尔滨市政府授予特等奖。职任哈尔滨市政府副秘书长至退休

【重要提示

1.来稿字数需要300以上,含个人简介方可加注原创标识,不加注原创无法添加到个人专辑
2.本公众号已经与360个人图书馆同步,不加注原创无法同步360文库。
3.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后台大数据会自动过滤,花费时间编辑后将无法推送,请自尊。
4. 了解《军旅原创文学》同题作品征文详情,请点:【军旅原创文学】同题作品征文启事
5.发稿邮箱:917141698@qq.com。邮箱来稿需要添加主编微信917141698,以便沟通相关事宜。
6.严禁把发到朋友圈、文学群的稿子私发编辑或邮箱,阅读量低于100者,将控制刊推后续来稿。 
7.【军旅原创文学】创刊号已经开始筹划,欢迎广大军旅文学爱好者赐稿指导!
8.了解平台情况点击: 军旅原创文学公告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