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3-09-25 | 阅:  转:  |  分享 
  
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2000—2015年,我国旱地、水田面积均明显减少,导致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持续降低。期间我国旱地和水田的重心分别位于山西省和
湖北省境内,但均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图示意2000—2015年我国九大农业区旱地和水田面积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旱地
和水田重心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市场?B.?气候?C.?政策?D.?土壤2.?2000—2015年我国旱地和
水田重心移动方向分别是(???)A.?西北东北?B.?东南东北?C.?西北西北?D.?东北西南3.?为有效遏制我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持续降低,下列措施合理的是(???)①南方地区禁止随意占用耕地②西北地区约束无序开垦耕地③东北地区限制增加水田面积④黄土高原地
区实施休耕轮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1. B????2. A????3. B【解析】【1题详
解】我国旱地和水田的重心分别位于山西省和湖北省境内。我国山西省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少,耕地以旱地为主,湖北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较多,耕地以水田为主。因此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B正确。而与市场、政策、土壤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
】2000—2015年我国旱地重心从山西省移向干旱半干旱地区,所以移动方向为西北,BD错误。2000—2015我国水田重心从湖北省
移向东北平原地区,所以移动方向为东北,A正确,C错误,故选A。【3题详解】南方地区禁止随意占用耕地,有利于保护耕地,能够遏制我国耕
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持续降低,①正确。西北地区约束无序开垦耕地能够保证耕地有序开发,有利于遏制我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持续降低,②正
确。黄土高原地区实施休耕轮作,有利于保护黄土高原土壤肥力,能够遏制我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持续降低,④正确。东北地区限制增加水田面
积不利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也不符合实际,不能制我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持续降低,③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我
国北方地区多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其耕地类型为旱地,而南方地区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其耕地类型为水田。秦岭-淮河一
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 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渠溪小流域地处三峡库区腹地。近
20年来,流域内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图),导致氮输出量明显增加,对三峡水库的水质安全产生威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渠溪
小流域的氮输出增加量主要来源于(???)A?居民生活污水?B.?水产养殖?C.?旱地耕作施肥?D.?林地释放5.?渠溪小流域土地利
用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市场需求变化②生态建设需要③灌溉水源不足④农业劳动力减少A.?①②?B.?①③?C.?②④?D.
?③④【答案】4?C????5. C【解析】【4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从2001年到2019年渠溪小流域的旱田面积逐渐增
加,所以渠溪小流域的氮输出增加量主要来源于旱地耕作施肥,C正确。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居民地面积变化较小,所以氮输出增加量不是主
要来自生活污水,A错误。由于图中水田面积降低,所以氮输出增加量不是来自水产养殖,B错误。林地不会释放出氮,D错误。故选C。【5题详
解】由于渠溪小流域青壮年劳动力不断进城务工,所以该地区农业劳动力减少,并且由于生态建设的需要,所以渠溪小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
,②④正确。由于渠溪小流域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所以不会出现灌溉水源不足的问题,③错误。根据题干与图中信息,无法判断出市场需求的变化,
所以市场需求变化不是渠溪小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①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土地利用方式即土地用途。
土地利用是指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人们为了一定的目的,依据土地自然属性及其规律,对土地进行的使用、保护和改造活动。生产性土地利用包
括生产性利用和非生产性利用。土地的生产性利用,是指把土地作为主要生产资料或劳动对象,以生产生物产品或矿物产品为主要目的的利用。土地
的非生产性利用,是指把土地作为活动场所和建筑物基地的利用。位于太行山区的某地(图)山势险峻,易发山洪,早期民居多布局在甲处。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6.?该地早期民居多布局在甲处,主要考虑的是(???)①便于航运②节约用地③有利防洪④方便取水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7.?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地最适宜发展(???)A.?水产养殖?B.?奶牛养殖?C.?水稻种植?D.?经济
林种植【答案】6. D????7. D【解析】【6题详解】据图可知,甲地位于山脊之上,受山洪影响较小,有利于防洪,且靠近河流,方便
取水,③④正确,故D正确。甲处地处山地,河流有一定落差,不利于航运,①错误;早期居民较少,占地不多,节约用地不用考虑太多,②错误,
故ABC错误,故选D。7题详解】据图可知,该地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势险峻,最适宜发展经济林种植,D正确。水产养殖宜在地势低洼处,A
错误。奶牛养殖宜在大城市郊区,B错误。水稻种植宜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区,C错误。故选D。【点睛】我国农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因
地制宜。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与平原相比,山区不太适宜发展农业,但某些水热条件配合较好的山区,具有发展林业和牧业的有利条
件。碳排放增多引发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碳减排压力巨大。图示意2002—2017年我国碳排放演变趋势。据
此完成下面小题。8.?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地区是(???)A.?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B.?东北地区、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C.?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D.?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9.?2015年我国碳
排放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A.?国家政策?B.?产业结构?C.?科学技术?D.?能源结构10.?当前我国碳减排的
主要途径有(???)①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②降低碳减排技术推广成本③提高传统能源利用率④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A.?①②③?B.?
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8. C????9. A????10. A【解析】【8题详解】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
消耗量大,碳排放量最大,由于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碳排放呈减少趋势,故甲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在四大区
域中面积最小,经济总量最小,碳排放量最小,进入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碳排放增幅较小,故丁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由于西部
大开发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使东部地区大量高耗能产业转移至西部,以及对西部资源的大力开发,使西部地区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丙
为西部地区,则乙为中部地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9题详解】观察图中信息可知,我国碳排放量2015年增速下降,其影响因素主
要是由于国家政策调整,将经济发达区域的产业进行转移,并对碳排放实施限制和要求,因此碳排放减少,导致碳排放增速下降,A正确;就全国来
看,产业结构调整不会使某一年的碳排放发生明显变化,B错误;科技发展是长期的,不会使某一年的碳排放发生明显变化,C错误;2015年我
国能源结构仍是以煤炭为主,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占比,从而达到碳减排,①正确;降低碳减
排技术推广成本,更有利于碳减排工作的展开,②正确;科技的进步可以提高传统能源利用率,因此会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③正确;短时间不容
易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④错误。①②③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碳排放量是指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该产品
时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而动态的碳排放量,则是指每单位货品累积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同一产品的各个批次之间会有不同的动态碳排放量
。近年来,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许多坡耕地种植了柑橘,经济效益明显,却极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秸秆覆盖是该地区为减少土壤侵蚀而采取的主要措
施。图示意在较大强度降雨条件下,不同秸秆覆盖度的产流和土壤侵蚀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50%秸秆覆盖度下地表径流占比较大,
是因为(???)A. 秸秆削弱雨滴动能???B. 秸秆上产流明显C. 土壤结皮降低下渗???D. 土壤被秸秆压实12. 秸秆覆盖使
地表侵蚀强度明显降低,是因为(???)A. 土壤剥离受阻???B. 壤中流受阻???C. 雨水下渗受阻???D. 地表径流受阻【答
案】11. B????12. A【解析】【11题详解】若是秸秆将雨滴动能削弱,则雨滴汇聚成地表径流速度将会减慢,会减少地表径流,A
错误;50%覆盖度时秸秆覆盖率较大,秸秆覆盖处会形成利于水流淌的面,从而使地表径流容易汇聚,B正确;题中没有条件表明50%秸秆覆盖
度会产生土壤结皮现象,相反秸秆覆盖度高有利于土壤保湿,不利于产生结皮,C错误;秸秆重量有限,不会轻易将土壤压实,D错误。故本题应选
B。【12题详解】秸秆覆盖地表,能够使土壤受到外界的影响减小,土壤不易变得疏松,使土壤的剥离受阻,A正确;壤中流一般在土壤内部,而
秸秆覆盖在土壤表层,秸秆覆盖不能阻挡壤中流,B错误;雨水下渗受阻会使地表径流增加,不利于降低侵蚀强度,C错误;根据图片分析,50%
的秸秆覆盖度会产生较多地表径流,所以覆盖秸秆不一定会阻挡地表径流,D错误。本题应选A。【点睛】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
因素两大类。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植被因素。气候因素是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外营力,包括降水、气温、风力等。降水表现为雨滴动能
、雨型、降雨径流和融雪径流;气温主要指年际温差和日温差,引起冻融侵蚀和地面物质强烈的风化和剥蚀;风是引起风沙流和导致土壤风蚀的直接
动力,风蚀的强弱取决于风速的大小和地面组成物质的结构状况。地形因素主要包括地貌的宏观区域分异和坡度、坡长、坡向、沟道密度等。巴尔喀
什湖(图)是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的内陆湖,中部萨雷耶西克岛将湖泊分为东西两部分。发源于天山山脉的伊犁河注入巴尔喀什湖西部,是湖泊的
主要水源,入湖径流贡献率约为78%。20世纪70—80代,由于流域内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巴尔喀什湖水量急剧减少。20世纪90年代
以来,随着苏联解体,哈萨克斯坦境内大面积耕地撂荒,湖泊水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下列关于巴尔喀什湖的描述,
正确的是(???)A.?水位季节性变化小?B.?西部水体盐度大于东部C.?东西部水体交换通畅?D.?南岸沼泽面积大于北岸14.?2
0世纪70-80年代,巴尔喀什湖水量变化会导致(???)A.?湖区降水量明显减少?B.?湖泊富营养化减轻C.?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地下水补给量增加15.?引起巴尔喀什湖水量变化最主要的直接影响因素是(???)A.?湖区蒸发量?B.?上游水库蓄水量C.?入
湖径流量?D.?流域灌溉用水量【答案】13. D????14. D????15. C【解析】【13题详解】根据题干分析可知,巴尔喀
什湖主要的水源补给来源为伊犁河,而伊犁河发源于天山山脉,伊犁河的大部分水源补给为冰川融水,冰川融水一般夏秋季节多、冬春少,故伊犁河
的水位季节变化较大,A错误;由于伊犁河在巴尔喀什湖的西侧注入,而且是主要补给水源,注入淡水较多,使巴尔喀什湖西部水体盐度较低,B错
误;由于萨雷耶西克岛地处湖泊中部地区,且湖泊中部较为狭窄,阻碍了东西两侧水体的交换,C错误;根据图片来看,大多数该湖支流都在南岸地
区注入湖泊,且南岸地区海拔较低,地势较为平坦,易形成沼泽,D正确。本题应选D。【14题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70—80代,由于流
域内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巴尔喀什湖水量急剧减少”,该湖区的主要水汽来源是来自大西洋的西风,湖区的水量减少会使蒸发量减少,减少水汽
来源,可能会对降水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明显减少,A错误;湖泊富营养化是不合理使用有机肥造成的,而水量减少会使进入湖中的有机物不易
扩散,使有机物的浓度上升,湖泊富营养化加重,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这段时间巴尔喀什湖水量减小,水量减少会使植被覆盖率降低。但是流域范
围包括了该湖的各个支流,虽然该湖水量减小,但并不是所有支流水量都减少,植被覆盖率都降低,C错误;若巴尔喀什湖水面降低至地下水水位以
下时,地下水就会对其进行补给,所以地下水对湖泊补给量增加,D正确。本题应选D。【15题详解】气候变暖会使蒸发量增加,但是蒸发量对于
巴尔喀什湖水量减少影响较为有限,A错误;水库有调节径流的作用,使水资源更合理分配,水库蓄水不会以严重影响下游水量为代价,B错误;由
伊犁河入湖径流贡献率约为78%,可知伊犁河水量减少对于巴尔喀什湖水量影响极大,是巴尔喀什湖水量的直接影响因素,C正确;流域灌溉用水
量较大使入湖径流量减少,入湖径流减少导致巴尔喀什湖水量减少,由此可知灌溉用水量不是直接影响因素,D错误。本题应选C。【点睛】由于夏
季气温高使冰川融化较多,故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汛期一般在夏季。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可能会形成时令河,时令河会因冬季无融水
补给而发生断流现象。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
求。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目前,我国有海南、甘肃和四川三大国家级育种基地,已累计培育1万多个农作物新品种,海水稻(抗盐碱水稻)
就诞生于海南繁育种基地。甘肃育种基地位于河西走廊地区(图),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被誉为“天然种子生产车间”。(1)与海南和四川相比,
分析甘肃育种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2)说明育种基地建设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作用。【答案】(1)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培育优
质种子;空气干燥,利于种子的晾晒和存储;冬季气温低(或气候干旱,降水少),病虫害少。?(2)培育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满足仍将增
加的粮食需求;扩大农作物的种植范围,增加后备耕地资源,减少对耕地数量需求的压力;提高农作物品质,减少对国外优质农产品进口的依赖。【
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我国育种基地为背景材料,涉及甘肃育种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育种基地建设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作用等相关知识,考查
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
识可知,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四川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两地区育种基地降水多,多阴雨天气;甘肃育种基地的河西走廊地区所处纬度较
高,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与海南和四川相比,该育种基地夏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利于培育优质种子;降水少,空气干燥,有利于种子的晾晒和存储;气候干旱,降水少,冬季气温低,不利于害虫存活,病虫害少。【小问2详解
】我国人口众多,每年新增人口数量大,但耕地面积有限,育种基地建设可以培育优良粮食品种,从而提高粮食单产,满足仍将增加的粮食需求;育
种基地培育的部分粮食品种适应性强,使作物能够适应不利的自然条件,从而能够扩大农作物的种植范围,增加后备耕地资源,减少对耕地数量需求
的压力;育种基地培育的优质粮食品种能够提高农作物品质,减少对国外优质农产品进口的依赖,有利于保障保障我国粮食安全。17.?阅读图文
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圣图线”(图)是俄罗斯的人口分界线,其西南侧人口稠密,东北侧人口稀疏。受自然环境、开发历史、社会经济等因素共
同影响,俄罗斯“西欧洲密、东亚洲疏”的人口分布格局将长期存在。研究2010—2017的人口数据发现,俄罗斯的人口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
,莫斯科州外围区域却成为俄罗斯人口减少最快的区域之一。(1)分析俄罗斯“圣图线”西南侧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原因。(2)推测莫斯科州外
围区域人口减少的原因。(3)列举俄罗斯政府为促进东部地区的人口增长可采取的措施。【答案】(1)西南侧气候较为温暖,地形以平原为主,
更适合人类居住;开发历史悠久,城镇体系和基础设施更为完善;工农业更发达,人口承载力更大。?(2)莫斯科是俄罗斯的政治、经济中心,外
围区域大量人口流入莫斯科;居民老龄化严重,死亡率较高。?(3)加大对东部城市的政策扶持,打造人口增长极;发挥资源优势,加强与东北亚
国家的合作;制定人口优惠政策,吸引国外劳务人口。【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俄罗斯人口分界线“圣图线”为材料,设计了三道小题,涉及了人
口分布、人口迁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俄罗斯西南
侧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地形平坦开阔,适合人类生活;西南侧开发历史悠久,经济相对发达,城市体系和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自然环境相
对较好,工农业较为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较大。【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是其政治、文化、科技、交通、工业中
心,移民吸引力居首位,其过强的人口虹吸效应导致外围区人口大量流失;此外,由于人口的迁移,导致外围区剩余大量老年人口,人口老龄化严重
,死亡率上升导致外围区人口减少。【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罗斯应重点发展东部地区经济,加大对东部城市的政策扶持,才能推进俄
人口从西部向东部的迁移,打造人口增长极;东部地区可以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与东北亚国家的经济要素互补优势,加强俄中、俄韩、俄朝等合作;
东部地区的开发需要接纳一定数量的外来劳动力,需要适度放开外来人口限制政策、允许国外劳务人员入俄务工。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
要求。江西省龙南县被誉为“重稀土之乡”,其中离子型重稀土储量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70%。该县是我国唯一拥有完整稀土产业链的县,尤其在
稀土发光材料、永磁材料等多种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性材料加工方面优势明显。近年来,龙南与全南、定南共商推动产业协调发展,正成为粤港澳大湾
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图左示意龙南县及周边区域位置,图右示意稀土产业链金字塔模式。(1)说明龙南县的稀土产业发展对维护国
家安全的作用。(2)从产业的角度,描述龙南县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条件。(3)分析龙南、全南与定南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协调
发展的主要好处。【答案】(1)重稀土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战略资源,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龙南县的重稀土产业发展,可有效增加
我国重稀土资源的供给和保障能力;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重稀土资源的节约和优化利用。?(2)龙南县拥有完整稀土产
业链,有一定工业基础;具有多种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性材料加工方面的优势,产业关联性好。?(3)实现产业链内部分工,避免相互竞争;加强协
作交流,促进技术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规模效应,增加区域经济效益。【解析】【分析】本题以离子型重稀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稀土产
业发展对维护国家安全的作用、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协调发展的好处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及综合
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重稀土广泛应用于玻璃、电子、石油、军事等方面,是制造高端精尖武器的原料,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战略资
源,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龙南县的重稀土产业发展,开采、冶炼、分离水平领先,保证重稀土的产量,可有效增加我国重稀土资源的
供给和保障能力;完整的稀土产业链,集约高效生产重稀土,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重稀土资源的节约和优化利用,推进稀土向长链条、高质
量方向发展。【小问2详解】龙南县拥有完整稀土产业链,相关工业部门齐全,有一定工业基础,能生产、研发高性能、高品质的稀土新材料;在稀
土发光材料、永磁材料等多种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性材料加工方面的优势,产业关联性好,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小问3详解】龙南、全南与定南
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协调发展,实现产业链内部分工,避免相互竞争,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加强协作交流,促进技术创新
,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区域产业升级;扩大产业规模,获得规模效应,增加区域经济效益。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
要求。荆江(图左)是长江干流自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河段的别称,全长360km。江口以上河道两岸主要为低山丘陵,江口以下河道为上部黏
性土层和下部沙土层组成的二元结构。2003年,三峡水库运行后,其下游荆江河段的水流速度发生变化,江口以下河段出现大面积崩岸现象,河
床形态发生变化。由于部分崩岸区域靠近城镇,沿江河道修建了大规模的护岸工程。图右示意荆江崩岸过程。(1)分析三峡水库运行后,荆江江口
以下河段发生大面积崩岸的原因。(2)描述荆江河段的崩岸现象对河流和沿岸的影响。(3)推测大规模护岸工程修建对河床可能产生的影响。【
答案】(1)荆江江口以下河段的河岸以土层为主,易被侵蚀;上部为黏土层下部为沙土层,易发生崩塌;三峡水库形成的巨大蓄水库容,水流下泄
会使荆江河段水流速度加快,冲刷形成大面积崩岸现象。?(2)崩岸土体是河道输沙的重要来源之一,会增加河道输沙量;崩岸使河宽持续加大,
河床趋于宽浅;影响防洪安全,威胁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3)护岸工程延缓或阻止大规模崩岸的发生,水流转而冲刷河床其他部位;水流冲刷下切能力增强,河床变深。【解析】【分析】本题以荆江崩岸过程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电荆江江口以下河段发生大面积崩岸的原因与荆江河段的崩岸现象对河流和沿岸的影响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荆江江口以下河段发生大面积崩岸的原因主要从流速与土层的角度来分析。从流速的角度来说,由于三峡水库形成了巨大蓄水库容,因此水流下泻时会使荆江河段流速加快,侵蚀能力较强,冲刷作用较强,形成大面积的崩岸现象。从土层的角度来说,荆江江口以下的河段的河岸主要以土层为主,容易被侵蚀,上部为黏土层,下部为沙土层,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崩塌。【小问2详解】荆江河段的崩岸现象对河流和沿岸的影响主要从输沙量,河床以及洪灾的角度来分析。从输沙量的角度来说,由于崩岸过程中会使大量土体进入河道,所以崩岸土体是河道输沙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会增加河道的输沙量。从河床的角度来说,由于崩岸使河的宽度持续加大,因此会使河床趋于宽浅。从洪灾的角度来说,由于崩岸会影响防洪安全,所以会威胁沿江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小问3详解】大规模护岸工程修建对河床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从侵蚀的角度来分析。由于修建护岸工程后能够阻止大规模崩岸的发生,因此河流冲刷的位置会发生变化,所以水流会冲刷河床的其他部位,由于流水冲刷的下切侵蚀能力较强,所以会导致河床变深。
献花(0)
+1
(本文系乔一2022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