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学圻是家喻户晓的老戏骨,演技精湛,主演了《代号美洲豹》《红西服》《太阳鸟》《天地英雄》《梅兰芳》《日照重庆》《十月围城》《姥爷的抗战》等90余部影视剧,获得过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等奖项。今年已经77岁的王学圻,头发是黑的,身板笔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至少要年轻10岁。为了保持身材,王学圻对自己很苛刻,连馒头都不敢多吃半口。2011年,65岁的王学圻与结发妻子孙昌宁离婚。外界猜测,王学圻这么大年纪还两次起诉离婚,肯定是有了外遇。离婚后的王学圻,的确找到了情感寄托……01 王学圻1946年3月19日出生于北京,身上有一种野性、冷峻的正气。他外表看起来很年轻,但内心有很多沧桑。上初中时,王学圻是学校鼓乐队的,他好表现。六一节的时候鼓乐队表演节目,王学圻买白鞋粉将球鞋抹得白白的,然后穿上白衬衫,系上红领巾,双手打鼓非常神气。演出结束王学圻走在校园里,有同学向他投来羡慕的眼光,他觉得自己成了小明星。1960年,王学圻初中毕业后去长春某部当了一名文艺兵,他在部队文工团里学扬琴。当时部队提倡“一专多能八都会”,王学圻除了演奏扬琴,还学唱歌、跳舞、小品、表演。 1970年,王学圻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北京机械局标准件厂工作。第一天他去厂里报到,厂长把大家召集起来说:同志们,今天我们厂来了一些个艺人,大家认识一下。其实这些转业的士兵都是家庭成分有问题的,厂长担心他们破坏生产,便让他们都进了机械局的宣传队。不久,机械局排演工业题材话剧《战火之歌》,导演是蓝天野,王学圻被安排在话剧中跑龙套。 男主角是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的。哪知公演前不久,他下楼时将脚崴了,蓝天野让王学圻临时顶了上去。《战火之歌》公演后,第一次正式演话剧的王学圻表现出乎大家的意料。这时八一厂著名女导演王苹筹拍电影《我们是八路军》,将王学圻选到剧组扮演配角。王学圻当过兵,有一种硬朗的气质,王苹对他印象很好。1978年,《我们是八路军》在全国公映后,空政话剧团想将王学圻调过去,北京还有两家地方文工团也准备将王学圻作为扬琴演奏员调过去。 (王苹(1916年9月2日—1990年12月28日))王学圻不知如何取舍,便去找王苹拿主意。王苹说:表演是一项神圣的职业,你的形象、气质和潜力都很好。如此一来,王学圻选择了表演。1978年秋天,王学圻进入北京的空政话剧团,成为一名军旅演员。02进团不久,王学圻在一部话剧中饰演总理的警卫员。有一场戏是这样的:总理和一名捡废纸的老人在街头谈话。演老头的是空政话剧团的副团长宋敏,他开会比较多,有几天没有来,导演便让王学圻顶替宋敏演老头。王学圻才30出头,不知从哪里下手。为了塑造好这个角色,他每天自己掏钱买一小瓶二锅头,送给胡同口收废品的老大爷,然后跟他聊天。 这个老大爷送给王学圻一身破衣服和一个旧口罩。王学圻回家时将旧衣服穿在身上,还模仿老头走路说话,院子里的邻居将他当怪物。话剧公演后,宋敏表扬王学圻:你才30出头,将老头演到这个程度不错了。1979年,王学圻在团里排演话剧《陈毅出山》,他要在剧中客串13个角色,还要负责舞台装置。每天话剧排演完,主演站在舞台中央等着领导接见,王学圻只能站在一边。大家散去后,王学圻再爬上梯子,将舞台上的灯卸下来。1982年,八一厂出品第一部电视剧《我是海燕》,邀请王学圻在片中饰演一位营长。这个角色是八一厂很多男演员不愿意演,才找到王学圻的。
 这部电视剧虽然后来反响平平,却成了王学圻事业的一个开端。原来张艺谋看了《我是海燕》后,主动与王学圻认识。当时张艺谋、陈凯歌都默默无闻。1984年,陈凯歌执导影片《黄土地》时,邀请王学圻演男主角,而张艺谋是该片的摄影师。这年4月他们在广西拍摄时,张艺谋雇当地农民将拍摄的那条路除了草,再在上面撒一层土,然后再雇20多名村民天天踩,这样路显得旧一些。 1988年,张艺谋执导影片《代号美洲豹》,邀请王学圻饰演反恐突击队队长。在张艺谋、陈凯歌的引领下,王学圻在影视之路上越走越顺。1993年,王学圻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从上世纪90年代起,王学圻相继主演了《红西服》《太阳鸟》《相伴永远》《天地英雄》《湘西往事》《梅兰芳》等一系列影视作品。032000年,王学圻拍摄《天地英雄》时饰演反派“响马子安”。以前他演的都是正面角色,对演反派很纠结,他几次辞演,最后都被导演何平说服了。
 在剧组,王学圻每次化妆都是一脑门汗,他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活像一个怪物。走出化妆室,同行都用怪异的眼光看他。《天地英雄》公映后,王学圻饰演的“响马子安”很多人都没认出来。因为他身上挂着刀、盾,穿阿拉伯人服饰,马具上还有女人头像。《天地英雄》拓宽了王学圻的戏路。现在的年轻演员特别会拉关系、找资源,只要见过导演一次面,就敢打电话向对方要戏拍。他们频繁参加聚会,为自己编织关系网。但王学圻放不开,他从不主动给导演打电话,也很少参加聚会,生怕同行说他会钻营。 其实演员的风光是短暂的,大部分时间很寂寞。王学圻经常一个人在家里被动地等角色,哪怕再纠结,他也不会向导演要戏拍。2007年,陈凯歌执导影片《梅兰芳》。王学圻与他是20多年的老朋友了,明知他在选演员,王学圻也不好意思联系。谁知不久陈凯歌主动给王学圻打电话,约他一起吃饭。陈凯歌借机观察王学圻的状态,王学圻也不好意思问是不是找他拍戏。一个星期后,陈凯歌又打来电话,两人还是一起吃饭,也没有提拍戏的事。 直到第三次陈凯歌找王学圻,才说《梅兰芳》里有个“燕十三”的角色,想请王学圻出演。王学圻没有学过京剧,担心将戏演砸,非常着急。在朋友的介绍下,第二天王学圻就跟着京剧名家李舒老师学戏。李舒70岁了,但精神状态很好。他让王学圻穿上靴子,戴上髯口,拿起大刀,然后练习跑圆场。刚跑了两圈王学圻就眼冒金星,头晕恶心,老师不喊停,他只得一直跑,直到瘫在地上为止。每天回到家,王学圻累得什么都不想吃。 2008年,《梅兰芳》公映后,李舒老师评价王学圻:戏好,一不小,二不俗!这是梨园行很高的评价。很多演员人到中年后戏约越来越少,可王学圻恰恰相反,他是越到中年越红。04从2009年起,王学圻又主演了《苍天》《七十七份阵亡通知书》《建国大业》《十月围城》《剑雨》《赵氏孤儿》《日照重庆》《建党伟业》《姥爷的抗战》等大量的影视剧。2010年,王学圻凭借《十月围城》,夺得第10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及第2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男主角奖。2011年,王学圻凭借《日照重庆》,荣获第2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0年度奖年度男演员奖。就连2020年至2022年疫情期间,年逾7旬的王学圻依然戏约不断,推出了《最好的时代》《输赢》《异人之下》等多部影视剧。王学圻之所以能成为演艺圈的常青树,除了演技精湛,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他的身材保持得很好,相貌显得年轻,很有男人味。 很多网友认为,演艺圈里有两个最自律的男演员:一个是张丰毅,另一个就是王学圻。20多年来,王学圻一直没有吃过饱饭,始终让自己处于半饥饿的状态。平时在家里吃饭,他规定自己一顿只吃一个馒头,哪怕馒头蒸得再松软可口,王学圻也不多吃半口。餐桌边经常出现这样一幕:王学圻将馒头抓起来送到嘴边,又放回去;再抓起来送到嘴边,又放回去。这样来回几次,他还是没敢多吃半口。王学圻经常在外面参加酒宴或聚会,面对满桌美食,他不敢多吃。有时实在抵制不住诱惑,他就拼命灌凉水,将自己的肚子灌饱。 有的同行劝他:你这样多受罪呀?多吃点怕什么?胖就胖。王学圻摇了摇头:今天多吃半口,明天多吃半口,胖了就很难减下来。我不是有天赋的演员,是用功型演员,没有好的身材和状态接不到戏。在演艺圈一帮男演员中,王学圻看上去至少要比同龄演员年轻10岁,身上没有赘肉。盛夏的8月,王学圻不去健身房,而是坐在小区的器械上健身。这样汗出得多消耗就大,能更好地保持体型。 因此有些50多岁的戏,导演也找60多岁的王学圻出演。外人觉得苦,但王学圻自己并不觉得,一个演员有所失就有所得。王学圻对自己严苛,让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年轻,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状态。051973年11月15日,他们的独生儿子王大庆降生。孙昌宁是女强人,在外交部担任文化参赞,经常被派往国外出差,一年中她只有3个月时间在北京。 王学圻不拍戏时在家既当爹又当妈,艰难将儿子抚养大。孙昌宁回国时,王学圻又去外地拍戏了,夫妻俩常常一年都头团聚的时间不到一个月。王学圻有家有婚姻,却活得像个单身男人。2002年,孙昌宁被派往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工作,有时过年也不回北京。儿子结婚后,有自己的小家庭,王学圻一个人在家过年,内心很是孤独。长期的分居生活,让王学圻与妻子的感情越来越寡淡。2006年,孙昌宁回国工作。由于此前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太少,彼此习惯了孤独,团聚在一起反而不适应了。 2007年,王学圻与妻子分居了。他想结束名存实亡的婚姻,但孙昌宁到了花甲之年,不愿意离婚。为此王学圻两次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起诉离婚。2010年3月,法院没有判离。2011年6月,法院第二次开庭,判决王学圻与孙昌宁离婚。这时王学圻已经65岁了,人生开始步入老年。很多人猜测,王学圻到了这个年龄还执意离婚,是有了外遇。甚至有人预言:王学圻离婚不久就会再婚。然而到了2023年9月,王学圻已离婚12年了,依然单身一人。期间王学圻也没有找过任何女朋友。
 原来,王学圻将拍影视剧作为自己的情感寄托。拍戏能给他带来快乐和激情,让他找到人生价值。尤其是在影视剧中演绎别人的悲欢离合,王学圻就感觉比别人多活了一辈子,有一种心理的愉悦和满足,感到自己人生的宽度和长度得到拓展。一进入剧组,他就仿佛鱼儿回到了水里,拍多苦多累的戏,他都觉得是一种享受。拍完戏回家,也没人与王学圻吵架,他可以过舒心自由的生活。晚年的王学圻虽然单身一人,但他并不寂寞,情感生活和事业都有寄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