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洲专利局:3D打印专利申请量在过去十年中猛增

 ceramicman 2023-09-25
 欧洲专利局(EPO)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增材制造(也称为 3D 打印)在过去十年取得了显著的创新进展。自2013年至2020年期间,国际专利中与3D打印技术相关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6.3%,几乎是同一领域所有技术领域总增长率(3.3%)的八倍之多。

3D打印市场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尽管以前主要由传统工程公司主导,但现在出现了众多初创企业和专业增材制造公司。自2001年以来,全球已提交了超过50,000个3D打印技术的国际专利族(IPF)。IPF代表了一项已向全球两个或多个国家/地区提交专利申请的重要发明。
图片.jpg

EPO主席安东尼奥·坎皮诺斯表示:“通过这项研究,我们通过国际专利数据从全球角度审视了3D打印革命,以呈现这一技术趋势的广度和影响。” “在增材制造创新研究机构前十名中,欧洲占据了四个席位。这对未来非常有潜力,因为该领域的技术进步通常源于这些机构的前沿研究。”

美国、德国、日本企业走在前列

欧洲和美国在全球3D打印创新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美国位居榜首,自2001年至2020年期间,所有与增材制造相关的国际专利族(IPF)中占比高达39.8%。紧随其后的是欧洲,包括39个欧洲专利局(EPO)成员国,占据32.9%的份额。这两个地区合计占据全球3D打印创新的近四分之三。日本占据所有3D打印IPF的13.9%,而中国和韩国分别占3.7%和3.1%。在欧洲内部,德国已经成为明显的领先者,占据欧洲份额的41%,而法国位居第二,占12%。
图片.jpg

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公司都进入了增材制造专利申请人前20名榜单,前三名分别是通用电气、雷神和惠普。排名第四的是西门子,是欧洲最强大的公司之一,拥有近1,000个IPF。尽管顶级公司名单主要由跨领域的大型工程公司主导,但增材制造创新生态系统也包括了众多专业的3D打印公司和充满活力的初创企业,欧洲专利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了各种小型实体的存在,这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大学和公共研究组织(PRO)在3D打印创新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大约12%的3D打印国际专利族(IPF)是由大学或PRO提交的,几乎是它们典型份额(7%)的两倍。每三个与生物材料开发相关的IPF以及每两个用于器官和人造组织3D打印的IPF都来自大学或PRO。

在排名前十的大学、专业研究机构或医院中,有五所位于美国。但明显的领先者是德国的Fraunhofer Gesellschaft,拥有221个IPF。台湾工研院是唯一进入前十名的亚洲组织,其中还包括两家法国研究机构(CNRS和CEA)以及荷兰TNO。

增材制造消除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传统技术限制,减少了浪费,并为大规模定制铺平了道路。它不再是一项小众技术,而是正在改变更多行业的制造业。2010年以来,健康、医疗和交通领域吸引了大部分3D打印应用。然而,随着 3D 打印技术针对越来越多的材料(例如塑料、金属、陶瓷甚至有机电池)的发展,增材制造应用在工具、能源、时尚、电子、建筑和工业领域也出现了快速增长。甚至食品行业。
图片.jpg

在2001年至2020年期间发布的所有国际专利族(IPF)中,大约五分之一属于健康和医疗领域,总共有10,000多个IPF。增材制造特别适用于患者特定的植入物和解剖模型。大学、公共研究组织和医院在专利申请人中的比例高于平均水平,主要是由于3D打印医疗应用的进步。在第二大行业交通运输领域,增材制造可用于改进产品开发和批量生产,过去十年注册了7000多个IPF。

欧洲专利局的研究基于专利数据,提供了关于3D打印未来潜在用途的初步见解。由于专利是在任何产品上市前数月甚至数年提交的,因此专利信息可以表明技术的发展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