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子》杂志:剪出人间最美花——记中国著名剪纸艺术家韩月琴

 非遗之美 2023-09-25

【编者按】本文刊登于2023年9月《赤子》杂志,原题为《剪出人间最美花——记中国著名剪纸艺术家韩月琴》,作者为《赤子》杂志特邀记者/姚泽民。

▲《赤子》杂志特邀记者姚泽民(左一)采访”庄河剪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韩月琴(右一)

大连有一位家喻户晓、名扬中外的剪纸艺术家,她曾经应邀在日本爱知县世博会、上海世博会和北京奥运会表演剪纸,赴澳、台进行文化交流,九次出国展演技艺,被誉为“神州神剪”,获得过大连市文艺最高奖“金苹果奖”和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还获得过20余项全国剪纸展览和大赛金奖,以及多项中国“非遗”项目技艺展演金、银奖,并因传承剪纸获中国剪纸终身成就奖、中国剪纸特殊贡献奖、中国剪纸优秀辅导员奖和文化部全国优秀文化志愿者等十余项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她的剪纸创作成就和对传承剪纸的贡献创造了许多奇迹,是中国剪纸界的一位传奇人物,她就是中国著名剪纸艺术家、国家级非遗项目庄河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韩月琴。

1941年11月,韩月琴出生于庄河鲍码村小西炉屯,祖辈是闯关东的山东人,世代有剪纸传统,她有一个开明的父亲,姐妹七人都能上学念书,母亲、姥姥和姨姥都是庄河当地有名气的剪纸艺人,她童年的文化生活,就是和母亲与姐妹们围坐在炕头上描花剪纸自娱自乐,能拿动剪子时就把别人的花样描在纸上剪出来,很快就能自己画自己剪了,还能在传统的窗花图案上添加一些心里想的东西,夏天,大人们都在树下乘凉,她却手拿树枝在泥地上画大公鸡、画“媳妇人”,山上的野花,海边的鱼虾都被她画在地上,剪在纸上,到上学的时候,左邻右舍做鞋或做枕头时,就有人向她讨要绣花样子,叫她剪个什么花样,她就能剪个什么花样。有一年腊月到姥姥家玩,被村里人留住剪窗花,直到过完年才放她回家,有一年院子里杀年猪,别人都围着看,她却坐在炕头一心一意剪窗花、贴窗花,外人都说她剪纸都剪“愚”了。

韩月琴的剪纸人生,有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1960年,初中毕业后她离开庄河,在当时的旅大市中山区昆明街小学当美术老师,1962年,精简城市人口时回到庄河当代课老师,1963年,凭借一张国画和一幅剪纸考入旅大师范专科学校美术班,1967年毕业后又回到庄河,分配到徐岭公社双峰小学当美术老师。回到庄河她就回到了古老的民风民俗中,回到了孕育民间艺术的母体和火热的现实生活中,除了教学,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乡村采风,她的背包里揣着剪刀和红纸,在山沟里、在渔村里寻访和求教,在农家院的炕头上与老人们交换剪纸花样,交流剪纸手法,这对她的剪纸理念和技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每当拿起剪子就有各式各样的剪纸图案和剪纸技法蹦跳在眼前,她的这个习惯坚持至今,直到年过七旬还专程到中央美术学院剪纸研讨班听专家讲座。韩月琴常说,两次重返故土是命运对她的奇妙安排和眷顾,如果身居闹市,剪纸和教学只能是她的职业需要和谋生手段,脱离庄河民间文化沃土,她将与真正的民间艺术渐行渐远,她庆幸自己从青年时期就走上了一条成长为民间剪纸艺术家必由之路。因此韩月琴剪纸的起点很高,她的剪纸是山东汉族剪纸艺术与大东北以满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剪纸艺术相融合的产物,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以及精妙的刀工剪趣,使她很快就引起省内外剪纸界的瞩目。

韩月琴在庄河当老师30年,是大连地区第一个把剪纸带进课堂教学的人,因为对庄河剪纸的贡献,她在1982年至1998年担任庄河市政协常委。1997年是韩月琴退休的第二年,大连市举办“中国(大连·名古屋)剪纸联展”,她选送的17幅剪纸全部入选,占大连市入展作品的五分之一,在日本巡展时反响很大。2000年大连电视台为迎接千禧年邀请她们全家上“久久合家欢”节目,她把25张大红纸铺在地板上,粘连起来,剪出一幅巨大的双龙戏珠剪纸,2005年农历鸡年,她半个月剪出一百只形态各异的公鸡母鸡,举办鸡年百鸡展,两年后的猪年又一口气剪出一百头憨态可掬的大猪小猪,举办猪年百猪展。2008年,她的剪纸《和谐奥运》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剪纸展上获金奖,中央电视台称其为“民俗与现代相结合的佳作”,同年,与老伴王玉良到剪纸之乡河北蔚县参加中国文联举办的“首届中国剪纸艺术节”,组委会知道她的名气大,特意在显要位置为她安排了一间大展室,接待了大量中外来宾和记者参观采访,在千余幅参评的作品中韩月琴的一组四幅剪纸先是被不记名投票评为十大金奖之一,后又被评为中宣部批准设立的中国民间文艺最高级“山花奖”,评奖正在进行中,她的十三幅作品就被中国剪纸艺术馆收藏。

2009年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走进庄河》,韩月琴带领外孙女站在舞台上挥动剪刀,向全国观众表演庄河剪纸……如今,她的两个孙女王紫微和王紫竹是她在家族中最得意的亲传弟子,呀呀学语时就跟她学剪纸,现在已经成为她的传承人,能代替她在大连市举办的大型文化和商贸活动中表现庄河剪纸技艺了,有的作品参加国家级剪纸展获奖,有的流传到国外。

韩月琴会熟练运用庄河老辈剪纸人“随心走”的传统剪纸手法,一边剪一边创作,想怎么剪就怎么剪,怎么好看就怎么剪,剪随心动,形到神至,每幅作品都具有庄河剪纸的原生态。她的剪纸技艺和对传统剪纸艺术的理解已然到了“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的境界,能把庄河传统剪纸的气韵和风骨,以及吉祥本质发挥到极致。同时,她又认为剪纸是有生命的,要创新和发展。

2000年,澳门回归一周年前夕,她用牡丹、莲花、喜鹊、阳光和一对母子构图,剪出了一个小男孩投向母亲怀抱,被母亲拥抱并深情凝视的团花剪纸,叫《新世纪母子图》。在传统剪纸中,团花象征团圆、团结、完美,牡丹寓意雍容华贵,莲花寓意连年长久,而在现代人的观念中母亲象征祖国,男孩象征澳门。她自作主张把这幅剪纸邮寄到澳门,时任特首何厚铧先生签名回信答谢,多家媒体报道,复制品收藏在大连现代博物馆。这幅作品表现出的时代元素与谐音、比喻、象征等传统的寓意手法和吉祥纹饰融为一体,给人以多重、含蓄和深厚的美感。韩月琴在改革开放以后,创作和获奖的大量剪纸基本上都是这样传统现代两相宜的作品,如2015年创作的《党风廉正花木有情》,主题是人们盼望和颂扬党风廉正,十二个形态不同的青花瓷瓶,瓶口处各有一对生肖形象,依次为十二生肖,每个花瓶的花纹和花瓶中的花卉草木,都是每个月的应时花木,象征高洁、清廉和高尚,十二个花瓶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十二生肖象征世代延续永不中断,如一月生肖鼠和梅,寓意梅傲严寒,二月生肖牛和兰,寓意幽兰暗香,三月生肖虎和松,寓意松柏长青……剪纸艳丽而不失庄重,风格一致而各有特色,命题新颖,与时俱进。坚守传统还是重在创新,一直是中国剪纸界的两难选择,韩月琴的剪纸从内涵和形式上,对此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这是对庄河剪纸承前启后的发展,也是对中国剪纸的很大贡献。

韩月琴剪纸的最大优点是好看,大人爱看,小孩也爱看,中国人爱看,外国人也爱看,因此每一个春节前,她剪出的生肖剪纸都会以大“福”字的构图被彩印出来张贴在千家万户的门上,还被制作成挂历,供人观赏。作品被国内外展览馆、博物馆和中外人士大量收藏,入选许多专业书刊,并成为庄河市文化旅游代表性产品。在历次自然灾害中,她创作的剪纸都会拍卖捐献灾区,新冠疫情出现后,她创作了百余幅“抗疫”剪纸在各种媒体上发表。每到纪念节日和国家发生重大事件时,她都要创作出主题鲜明的剪纸作品,发表在报刊或网络上,2002年9月,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十六大的召开,她精心创作了一幅《谋幸福·保和平》剪纸,入选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委会举办的征文展,并在多家媒体上发表。

2008年,大连市长赴韩国参加文化交流活动,亲自携带她的二十幅生肖剪纸,赠送国际友人。2010年,在大连市举办“发现最美大连·双十魅力”活动的市民投票评选中,《韩月琴剪纸》得票最多,获特别奖,被公认是“大连传统文化的名片,是大连最有魅力的一道人文风景”。近年来,韩月琴出版了《韩月琴吉祥剪纸集》专著,收录了她在不同时期创作的千余幅剪纸作品,参与《庄河剪纸》和《韩月琴剪纸家族》、《棒棰岛·金苹果丛书·韩月琴卷》的撰写,出版《韩月琴剪纸教学》初、高中课本,担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编撰的《中国剪纸艺术大典》副主编。协助辽宁省非遗中心录制《韩月琴口述庄河剪纸》资料片,为庄河剪纸和中国剪纸留下了大量珍贵资料。

2015年,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和大连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棒棰岛·金苹果丛书·韩月琴卷》,编委会对她的评价是“在刀光剑影中她让传统与现代达成完美与和谐,她的剪纸立足于民风民俗,她用传统技法表现现代人的价值观和精气神,她让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早在1997年,韩月琴就作为大连市唯一的民间剪纸艺人,随大连市政府组织的大连市首个民间艺术团出访日本,表演剪纸,同年,剪纸在日本巡展,2005年应邀在日本爱知县世博会中国馆、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2009年在上海世博会表演剪纸。能应邀在两届世博会和一届奥运会上表演剪纸技艺,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家中绝无仅有。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开幕第二天,她端坐在与鸟巢毗邻的奥林匹克公园祥云小屋里,向世界各国友人用剪纸表述中国故事时,更为引人注目,许多肤色不同的友人围拢在他的身边连声惊叹。国际奥委会的一位美国女官员,闻声走来凝神观看,当韩月琴从翻译口中问出这位女官员按中国习俗属鼠时,就很快为她剪出一张生肖鼠与她的头像剪影相结合的大红剪纸,赠送给她,女官员捧在手上十分惊喜,情不自禁地抱住她,并掏出签字笔留念。其间,不断有外国女孩请她教剪纸,不断有外国人拍照录像。北京奥组委和中国文化部给她颁发了一个大红证书,上面写着:“作为北京2008奥运会参与者,您的出众才华和完美工作使得中国故事文化展示活动圆满成功,为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交流弘扬做出了积极贡献,特授予荣誉证书予以表彰。”回到大连韩月琴经常拿出大红证书对别人说:“看!我也得到一块奥运金牌。”

2009年,韩月琴带着孙女和孙子到上海世博会表演剪纸,一块接受中央电视台和上海多家媒体采访,现场创作的《海宝鱼》剪纸,被组委会作为标志性图案宣传,许多人拿起剪刀,跟她们互动,说中国剪纸真了不起。2008年,韩月琴到澳门参加文化公益活动,年龄最大,旅行箱里装了三百张大红纸和五把新剪子,每天表演三四场,剪出作品,赠送给澳门同胞,她用一个晚上剪出一大幅《长城莲花图》剪纸,中间还剪上“献给最可爱的人”几个大字,特意走进驻澳部队营房赠送。从澳门回来后,韩月琴腰酸背痛,躺在床上,几天后才恢复过来。2011年,韩月琴随辽宁省政府代表团赴台湾访问,在台北、台中、台南表演剪纸,赠送给台湾同胞,在台北剪出一幅《中国龙》赠送给台北市人民,说海峡两岸都是龙的传人,现场观众拍手叫好,场面感人,回到大连,她收到辽宁省文化厅为她颁发的奖励证书,无论是在日本、韩国、俄罗斯,还是在中国澳门、台湾,以及全国各地的展会上表演剪纸,韩月琴都是场面上的亮点人物。良好的家教、多年的修养使她仪态大方、举止得体,身着艳丽服装,一招一式招人喜爱,面对媒体镜头不亢不卑,从容应答,嫣然一笑,尽显中国民间文艺家的风采,与好看的韩月琴剪纸相映生辉。

韩月琴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庄河剪纸继承下来传承下去,特别是被评为市级、省级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群众公认的庄河剪纸领军人物以后,完成这个心愿更是成为她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她参与筹备和创立了庄河剪纸学会,至今担任会长,2005年,当选为大连市中小学剪纸学会会长,2007年,当选为辽宁剪纸学会副会长,几乎策划和组织了大连市所有的大型剪纸活动,2012年和2013年,她在家族中的活动场所,分别被大连市非遗保护中心和大连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命名为《庄河市剪纸传承活动基地》和《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庄河韩月琴剪纸家族传承基地》,她带领百余名家族成员一直坚持的剪纸活动,被剪纸界和文化界称为“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

自1996年退休后,韩月琴始终热衷于在中小学校开展剪纸活动,培养剪纸人才,几代庄河美术老师都是她的学生,她走出庄河在大连地区以一己之力创建了十余所中小学剪纸活动(传承)基地,教师生剪纸,带他们参加社会剪纸活动,2006年创建的凌水小学活动基地,经市委宣传部考核被评为大连市百个特色文艺活动基地之一,在2012年中国妇联举办的首届中国少儿剪纸展中,她在辅导的小学生中选送100幅剪纸参展参评,9幅入选,分获金银铜奖,使大连成为全国入选和获奖作品最多的城市,她在星海湾街道星北社区创建的剪纸活动基地是大连市首个正式挂牌的市民剪纸活动基地,得到了省、市人大和文化部门的赞赏并在全省推广。

为剪纸事业忙碌了六、七十年的韩月琴为庄河、为大连、为国家赢得了很多很大的荣誉,自己也得到了人们的敬重和喜爱。她是左撇子,左手用剪不方便,别人看着也别扭,市面上买不到左手用的剪子,多年前,心血来潮,给张小泉剪刀厂寄去一幅信,想叫人家为她专门打造一把左手剪子,没有回信,多年后,她的左右手都能用剪了,张小泉剪刀厂却主动与她联系上了,在她到上海世博会表演剪纸之前,邮给她六把左手用的剪子,还在剪子上刻有“赠给韩月琴老师”的字样。

韩月琴在获得以德艺双馨为评选标准的大连市第十一届文艺最高奖“金苹果奖”的颁奖大会上说:“我的人生是剪纸人生,从我记事的那天起,剪纸就始终与我相依相伴,形影不离。创作剪纸和传承剪纸是我生活中最主要的内容,甚至影响到我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我的人生观。我感谢剪纸给我带来的无限快乐,感谢剪纸让我服务社会,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她还说:“庄河是我成长的摇篮,庄河人民和省、市各级领导对我始终如一的关怀、培养和帮助让我终身难忘,我对庄河这块热土、对庄河人民永怀感恩之心。”

(转载请注明”非遗之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