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事3步骤:事前规划,事中修炼,事后复盘

 富书 2023-09-25 发布于北京



文|洱哆
事前做好规划,找准方向再出发;事中不断优化,遇到变化也不慌;事后记得复盘,精益求精方致远。

很喜欢作家冯唐的一句话:“管理是一生的日常,成事是一生的修行。”

人一辈子,都是在事上磨的,是在不断经受各种历练的。

小到一件具体的事,大到一个阶段性的工作,甚至是把整个人生当作一个项目来运营,都可以有“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学会成事三部曲,离成功更进一步。

事前规划,掌稳船舵

看过这么一个小故事。

一家公司招聘员工,第一关是笔试。

试卷上一共有500个选择题,却只能在90分钟内完成。

绝大部分应聘者拿到试卷之后,就开始奋笔疾书,等到结束铃声响起时,才答完一半。

只有几个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笔试。

是他们能力超强吗?

不是的。

而是他们有规划意识,在动笔做题前将整个卷子浏览了一下。

试卷的最后写着:只需要完成前50题和第500题,即可通过本次测试。

有的人低头走路、步履匆匆,有的人先看路、再出发。

公司通过一张试卷,就筛选出了在完成任务前懂得先有所规划的人。

《孙子兵法》有言:“谋定而后动。

遇到一件事情,不必急于去做,而是要先提前规划,再着手行动。

没有规划的人,行动往往是慌乱的。

曾经的我也不会规划:

出行前不做攻略,不知道高铁站和火车站之间还有一小时车程,一路慌慌张张差点误了飞机。

面对工作没有计划,一会儿干干这个、一会儿干干那个,因为分不清优先级,每天都在被领导和同事催促。

后来我尝试用一张纸,清晰地写下我的计划。

这趟旅行会到哪几个地点,分别乘坐什么交通工具,需要花费多长时间;

今天一共有多少项工作,每一项计划花多长时间,有哪些是比较紧急要完成的。

只是花上几分钟做个规划,就能让生活变得清楚、有条理。

有规划的人,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心里都有一张地图、一份导航。

他们清楚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可能会有什么风险,该在哪里稍作停留。

事前规划,才能掌稳船舵、行稳致远。

事中优化,更加靠谱

做好一件事情,不但要有提前规划的意识,还要有在事情中不断思考和调整的优化能力。

罗振宇分享过一个实习生的故事。

曾经有一位大三的学生,到罗振宇的公司实习,做客服岗位。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接电话和处理各种琐事。

有时候,打来电话的客户态度强硬、语言粗鲁,连老员工都忍不住火冒三丈。

可这位大学生却总是耐住性子,一一解答问题,并且琢磨怎么样回答得尽量简洁、准确。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实习期结束后,他将一份自己总结的文档共享在工作群。

这份文档里面记录了实习期间接到过的电话、遇到过的问题。

年轻人将其分类,并有针对性地写上自己关于如何回答、如何沟通的想法。

罗振宇看到这份文档后,十分震惊。

他没有想到,一个实习生,能够在短短几个月之间,除了完成基本任务之外,还能不断思考如何优化工作,并且形成详细的文字报告。

他立刻向实习生发出邀请,请对方来公司做客服部负责人,工资也由对方来开。

仅仅是一个文档,为何获得公司老板的盛赞和认可呢?

因为这体现了一个人在工作中强大的自主思考能力,也是一个人靠谱的体现。

很多事情,看起来简单、机械、重复。

有的人选择中规中矩的做法,应付了事、不出错。

而有的人会在做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摸索优化改进的办法。

前者往往都是原地踏步,慢慢地甚至会对手头的事情丧失热情,对事情的意义产生怀疑。

后者因为不断钻研、不断优化,努力探索事情的“更优解”,也逐渐被更多人看到和认可。

很多时候,成事的本质之别,仅仅只是优化能力之别。

就像两位同时出发的司机,都载着重要嘉宾、都遇到了堵车。

一位沿着原路线慢行,严重迟到,还将原因归结于堵车;另一位抓紧研究路线,在下一个路口果断转弯,临时换道,准时到达了活动现场。

优化能力,是不断思考的能力,是及时调整的实力,是坚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的魄力。

懂优化的人,更靠谱,也更接近于成功。

事后复盘,不断精进

曼德拉说:“我没有失败过,要么赢得胜利,要么学到东西。”

一个人要练就“不败”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复盘。

山姆·阿尔特曼是ChatGPT的开发者和首席执行官。

这位被称为“ChatGPT”之父,正在影响着全人类发展进程的“符号性”人物,才刚刚38岁。

8岁时,他就学会了编程。

9岁的生日礼物,是一台崭新的电脑,这让他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之后,他进入世界顶尖学府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

可他却没有读完大学,而是辍学和好友创业,开了一家最终估值达到1.75亿美元的社交媒体公司。

并最终以4300万美元将该公司出售,从此实现财务自由。这一年,他27岁。

29岁,他担任美国最大创业孵化器YC公司的总裁。

30岁时,就与马斯克等人联手创办OpenAI,跻身全球顶尖创业者之列。

阿尔特曼的人生,可谓一路开挂。

他成功的秘诀,除了有强烈的目标感之外,更重要的是,强大的复盘能力。

每经过一段时间,他都会对照自己的计划,逐一复盘完成了多少、完成的如何。

正是因为有强大的复盘能力,这帮助他始终将自己的能力、行为等聚焦在设立的目标上,不会偏离。

其实很多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复盘。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说:“我的优势是什么呢?是勤于复盘。”

“复盘”是联想公司发展的三大重要方法论之一。

主持人董卿也很善于复盘。

一次主持节目,她觉得自己没有发挥好,节目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回家后,她就自己一个人,花了三个小时,把节目从头到尾在脑海里重演了一遍。

这样的复盘,让她发现自己可以改进的地方,为下一次主持提供了有效经验。

看过一个高赞评论:“复盘思维可能是唯一一个,通过后天不断努力就能填平智商差距的思维能力。

它让我们不断向内审视自我,让每次经历、每份教训都变得很有意义。

复盘能力,往往决定着我们能够走多远。

请不要只埋头走路,也留一些时间停下脚步。

回望和总结来路上的得失与成败,就像给自己做一个锦囊,带上它,大步前行。

爱因斯坦说: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要想成功,除了努力和踏实,也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

所谓成事法则,就是不断循环这三个步骤。

事前做好规划,找准方向再出发;

事中不断优化,遇到变化也不慌;

事后记得复盘,精益求精方致远。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法。

作者简介:洱哆富书专栏作者,富小书的人,本文首发富小书(ID:fxsfrc),你身边最好的闺蜜,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