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还绿油油,这种菜超级抗冻!掌握种植技巧,亩产13000元没问题!

 雨季不再来0v2s 2023-09-25
种起来耐寒,吃起来长寿!
储存24个月依旧鲜嫩可口!
搭配对了
每亩收益高达13000元!
这颗“神仙”蔬菜究竟是个啥?

图片

百岁老人高达265位

和这种菜有关?


俗话说,人怕生病菜怕霜。可在“世界长寿之乡”江苏如皋,有一种菜不怕冷,寒霜越重,就越好吃!这种菜就是——黑塌菜

图片
图片来源:皋端



黑塌菜学名塌棵菜,是十字花科芸苔属的蔬菜,和白菜、芥菜等同属。塌棵菜性喜冷凉,在南京、上海一带栽培较多,如皋当地称为黑塌菜,又因它菜叶墨绿近黑、状若梅花,株型平展、塌地生长的特征,当地方言称为“趴趴菜”。


如皋黑塌菜种植历史悠久,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编修的《如皋县志》记载:“九月下种,十月分畦,冬后经霜更酥软,邑人呼为塌棵菜。初春嫩薹蔬茹皆胜,四月收子榨油,香美不亚麻油。”

图片图片来源:皋

种植管理、食用价值、市场销售等方面,黑塌菜都有着其他蔬菜不可比拟的优势。


01

· 零下8-10℃低温的蔬菜! ·

黑塌菜性喜冷凉,不耐高温,种子发芽适温20-25℃,种子在15-30℃下经1-3天发芽,生长发育适温15-20℃,能耐零下8-10℃的低温,在25℃以上高温则生长不良。因此,越是经历“风吹、雨淋、日晒、霜打、雪盖”的黑塌菜,味道越是鲜甜。腊月青菜赛羊肉说的就是它。

图片图片来源:皋


02

· 能延年益寿的“长寿菜”! ·


有着“世界长寿之乡”美誉的如皋,土地富含硒元素,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黑塌菜生长在这样的沃土上,又被人们称为“长寿菜”。

黑塌菜味道鲜美,叶片肥嫩,可炒食、作汤、凉拌,色美味鲜,营养丰富。每l00克鲜叶中含维生素C高达70毫克,钙180毫克以及铁、磷、镁等矿物质,被称为“维他命”菜而倍受人们青睐,被视为青菜中的珍品。

图片
小蔬科普:如皋现145万人中百岁老人高达265位,总数位居全国县(市)之首,占比高出国际标准近一倍。此外,90岁以上的老人有8300多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58100人。地处江苏平原的如皋,不仅是我国沿海地带的长寿之乡,也是处于工业相对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如皋是全世界唯一处于平原的“长寿之乡”。
图片

03

· 保质期长达1年的特色蔬菜!·

作为季节性蔬菜,按照时令,黑塌菜过去只能在冬季品尝。近年来,如皋成功研发急冻加工技术在零下18℃条件下让黑塌菜保存24个月而且营养、口感、色泽可与新鲜蔬菜媲美,当季时鲜由此变成了“四季美味”,攻克了季节性供应难题。

黑塌菜绿色生态,保存时间长,营养好,而且不易损耗,用水也少,能有效解决远洋官兵难觅绿色蔬菜的难题。目前,黑塌菜已登上辽宁舰、雪龙2号科考队员的餐桌,成了名副其实的“拥军菜”。2018年海军辽宁舰官兵对如皋黑塌菜赞美的三句话:“无损耗、不消耗淡水、富含维生素”。

图片图片来源:皋

黑塌菜在如皋人眼里是什么样的?当地老百姓说,这是他们的“富民菜”“摇钱树”。一组数据足以证明:全市黑塌菜种植面积2万亩,年带动农民1.18万人就业,人均年增收5200多元。

如皋黑塌菜不但深受当地人喜爱,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周边大中城市市民对如皋黑塌菜也情有独钟。现已远销北京、浙江、福建等地,并通过加工后出口日本、东南亚等。

图片图片来源:皋

亩产值6000~13000

5种高效种植模式!

黑塌菜喜光,阴雨、弱光易引起徒长,茎节伸长,品质下降。黑塌菜在生长盛期要求肥水充足,需氮肥较多,钾肥次之,磷最少。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以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力强的微酸性粘壤土最适宜,较耐酸性土壤。黑塌菜喜湿但不耐涝。

种植黑塌菜并不难,每年11月上旬,把菜籽直接撒入整平过的菜畦;适当浇点水、施点肥,20天左右,绿油油、寸把长的菜苗就可以移植。黑塌菜长到来年的1月份成熟,就可以收割。收割期延续一个半月。

可是,怎么样才能让“小众菜”走出“大众路”呢?如皋菜农创造性地推出5种绿色高效种植模式,充分体现了农业人的智慧,让每667㎡的产值达到6000~13000元。

图片

图片来源:如皋发布

早春长季节西瓜一秋冬黑塌菜

01


为充分发挥大棚栽培的效益,南通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试验总结出早春长季节西瓜一秋冬黑塌菜高效栽培模式

图片

早春西瓜选择品质优、抗性强、丰产的中小果型西瓜品种,如8424、京欣1号、早春红玉、小兰等,在大棚内长季节栽培延长其生育期,于1月下旬育苗,2月下旬定植,5月中下旬开始采收,10月下旬采收结束;揭去大棚薄膜露地栽培黑塌菜,9月中旬播种育苗,11月上旬定植,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下旬开始收获,2月上旬采收结束。


该模式每667㎡平均产西瓜4500kg,产值7500元,产黑塌菜2000kg,产值4500元,1年2茬667㎡总产值12000元

黑塌菜香堂芋

02


黑塌菜和香堂芋均是如皋地方特色蔬菜,种植时间悠久,但分散种植,产量低,效益低。根据气候特点,当地技术人员研究了香堂芋黑塌菜配套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图片

黑塌菜于10月下旬纯作移栽,12月下旬至春节期间收获,行距40 cm;香堂芋于3月10日前后播种,按市场需求,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分批收获,等行种植,行距 80 cm,或宽窄行种植,小行40 cm,大行距 80 cm。


塌菜纯作,翌年春季接种香堂芋。黑塌菜每667 ㎡产量1350~1400 kg,产值4300~4 500 元;香堂芋每667 ㎡ 产量 1400~1 500 kg,产值8500~9000元。全年每 667 产量2800~2 900 kg,产值 13 000 元左右。

黑塌菜/荷仁豆夏、秋青糯玉米

03


黑塌菜和豆科蔬菜、大田作物间作套种也毫无压力。黑塌菜可以套种荷仁豆,翌年夏秋先后接种夏、秋青糯玉米

图片

黑塌菜于9月下旬育苗10 月下旬移栽,12月下旬至春节期间收获,面宽 24 m移栽3 行黑塌菜,跨墒行距40cm,畦面行距100 cm荷仁豆首选“小白花”品种,于11月8-10日套种点播4月初至5月初逐日采收,宽窄行种植,小行距 40 cm,大行距80 cm夏青糯玉米于 4月上旬末育苗5 月上中旬移栽6月下旬收获,等行移栽,行距 80 cm秋青糯玉米于 6月底、7月初播种9 月中旬收获,等行点播行距80 cm。


黑塌菜每 667㎡产量 900~1000 kg,按企业收购价,产值 3 000~3 200 元;荷仁豆每667㎡产量750~800 kg,产值4500~5 500元;夏青糯玉米每 667 ㎡产量800~850 kg,产值 2400~2500元;秋青糯玉米每667㎡产量750~800 kg,产值2300~2400 元,全年每667㎡产量3200~3 400 kg,产值13 000 元左右。

图片

图片来源:如皋发布

黑塌菜地刀豆秋青糯玉米

04


黑塌菜纯作,翌年春夏先后接种地刀豆、秋青糯玉米。

图片

黑塌菜于10月下旬移栽,12 月下旬至春节期间收获,等行纯作,行距 40 cm;地刀豆于3月下旬末播种,6月下旬分期采收,等行点播,行距48 cm;秋青糯玉米于6月底至7月初播种,9月中旬收获,等行点播,行距 80 cm。


黑塌菜每 667 ㎡产量 1300~1 400 kg,产值4300~4 500元;地刀豆每667 产量 500~550 kg,产值 1800~2000 元;秋青糯玉米每667 产量850~900 kg,产值2500~2600元,全年每667 ㎡产量2 700~2 800 kg,产值9 000 元左右。

马铃薯—青玉米—荞麦—如皋黑塌菜

05


经多年生产实践,如皋地区菜农合理安排马铃薯、青玉米、荞麦、如皋黑塌菜的播种时间,实现一年四熟栽培,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图片

马铃薯于2月初播种,5月底收获;青玉米于6月初播种,8月中旬收获;荞麦于8月下旬播种,10月中旬收获;如皋黑塌菜于9月中下旬露地播种育苗,10月中下旬定植,田间以施用腐熟有机肥为主。定植后45天左右开始采收,可采收至翌年2月。但以霜冻后采收为佳。


此栽培模式马铃薯每667㎡产量2500kg,按每kg售价1.4元计,每667㎡产值3500元;青玉米每667㎡产量1000 kg,每kg售价2元,每667㎡产值2000元;荞麦每667㎡产量100kg,每kg售价8元,每667㎡产值800元;如皋黑塌菜每667㎡产量1000kg,每kg售价2元,每667㎡产值2000元,全年累计每667 ㎡,总产值8300元,总收益高达6000元,经济效益显著。

图片图片来源:皋

如今,优秀的 “如皋黑塌菜”已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江苏省区域公用品牌、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入选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如皋清炒黑塌菜”被评为江苏省百道乡土地标菜。

参考文献:

[1]葛云飞,顾胜男,吴建华等.规模经营条件下与黑塌菜相关的高效种植模式[J].北方园艺,2020(22):170-173.

[2]徐向东,田宇星,顾勇等.马铃薯—青玉米—荞麦—如皋黑塌菜1年4熟高效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9(04):50-52.

[3]李进,张雪峰.早春长季节西瓜—秋冬黑塌菜高效栽培模式[J].蔬菜,2011(03):27-28.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