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萦尘》为扬琴与大提琴而作,上海音乐学院扬琴副教授 牛矾琼演奏

 周原樵翁 2023-09-25


 
萦 尘
作曲:周文婕

扬琴:牛矾琼

大提琴:陈少俊

摄制:华音网

《萦尘》为扬琴与大提琴而作,上海音乐学院扬琴副教授 牛矾琼演奏

《萦尘》为扬琴与大提琴而作。作品撷取图瓦民歌中的曲调与节奏为主要创作素材,通过对音乐素材的重组,以及对音色结构的重塑来表现草原上朝晖萦绕、奔马逸尘的美好景象。






 曲作者:周文婕 

作曲理论博士,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教师,2018 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作曲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项目组成员。

早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作曲学科,曾先后跟随邓尔博、岳淼、居文沛、强巍昊、丁缨等多位作曲家学习。之后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作曲专业,师从赵光教授,获学士学位。同年,于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攻读作曲与作曲理论专业硕士学位,师从徐孟东教授。获硕士学位后,继续跟随徐孟东教授攻读作曲理论博士学位,并在读博期间作为访问学者对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进行访学。

近年撰写的学术性文章主要有:《复调思维的理论和实践——关于中国当代复调音乐理论研究和创作分析》、《二十一世纪中国复调音乐理论重要学术论文述评》、《斯特拉文斯基不同创作时期复调思维表现形式的发展变异》、《中国复调音乐理论教材中关于五声调式的理论与实践——以五部教材著作为例》等。

创作的作品包括管弦乐队作品《长调情》(2014)、室内乐作品《听晓》(2016)、室内乐作品《萦尘》(2018)等。

 扬琴演奏:牛矾琼 


上海音乐学院扬琴副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扬琴专业硕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专业委员会理事。
幼年习琴,启蒙于上海市音乐特级教师曹建辉。先后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得到应皓同副教授、成海华副教授,黄河教授的悉心指导。
多次赴德国、英国、新加坡、法国、美国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曾参加“APEC”会议、“亚行”年会、“汉堡——上海周”、“东盟领导人峰会”、“国家大剧院民乐系列——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音乐会”、“中国民族音乐百场巡礼——中央民族乐团音乐会”、第32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和平颂”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Ⅰ、“走过六十年”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建系六十周年音乐会、“走向胜利”上海音乐学院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民族音乐会等重要演出。

曾获文化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民乐独奏比赛少年专业组“铜奖”;第二届CCTV民族器乐大赛传统组合类“金奖”;第三届美国飞扬世界杯中国民族器乐国际大赛专业组“金奖”。2012年10月,荣获首届中国扬琴艺术节青年教师A组“金奖”,所演奏的作品《梦》,获得“优秀作品演奏奖”。2013年6月,在贺绿汀音乐厅成功举办《琴·情——牛矾琼扬琴独奏音乐会》。2014年6月,荣获“青乐杯2014(香港)国际青少年扬琴比赛(总决赛)——优秀园丁奖”。2017年6月,出版中国民族器乐表演专业本科教材系列《扬琴练习曲》;同年,出版发行个人专辑《牛矾琼——扬琴专辑》。2018年11月,参加上海音乐学院附中65周年系列活动——扬琴艺术周,成功举办《萦尘——牛矾琼独奏音乐会》。


 大提琴演奏:陈少俊 



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及瑞士巴塞尔音乐学院,先后师从林应荣,秦立巍以及WalterLevin,ReinerSchmidt教授。曾获2001年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国际弦乐比赛大提琴组第四名。2005年获中国音乐“金钟奖”大提琴全国比赛铜奖。
曾受邀参加2003及2004 年亚洲青年交响乐团,2004年参与创建并加入上海“谐和”四重奏组,长期受上海四重奏,东京四重奏以及朱利亚四重奏等指导。2006年被室内乐宗师瓦尔特·列文(WalterLevin)选中,获得瑞士巴塞尔音乐学院提供的全额奖学金,并追随瓦尔特·列文 (WalterLevin)及施密特(ReinerSchmidt)教授学习,演出遍及欧洲各国,并受邀参加了第11届宫崎音乐节。德国Konstanz重奏周,瑞士Boswil以及Luzern重奏周,获得极高的赞誉。2009年回国进入上海交响乐团工作至今,并以乐团演奏,室内乐演奏,以及独奏家身 份参与每年近百场的演出。


如想欣赏更多音乐会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