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狐岭之战,蒙金首战,成吉思汗的闪电战,10万蒙军打败40万金军

 四地闲夫 2023-09-25

一、“野狐岭之战”是决定“蒙起金衰”的关键会战,是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作战

金朝,由女真族所建立,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南宋对峙,鼎盛时期疆域辽阔,军势强大。蒙古原先是金朝附从,但双方关系很差,可谓是结怨已久的世仇。金朝既要蒙古年年纳贡,还对其采取每隔三年,遣兵向北剿杀一次的政策,美其名曰“减丁”,实则就是为削减蒙古各部的势力。

野狐岭之战,蒙金首战,成吉思汗的闪电战,10万蒙军打败40万金军

公元1206年,金泰和6年,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一统蒙古各部,被尊为“成吉思汗”。此后,成吉思汗致力于反金战争,借为先祖报仇之名,决意南下攻金。

公元1210年,金大安2年,蒙古成吉思汗5年时,蒙古正式断绝和金国的岁贡。

公元1211年2月,金大安3年,蒙古国成吉思汗6年,成吉思汗在怯绿连河之上誓师,亲率大军南下,蒙金战争自此而始。

公元1211年3到8月,在张家口野狐岭一带,成吉思汗所率领的10万蒙古大军和金朝40万大军军相逢,展开一场足以决定双方国运以及中国历史走向的大战,史称“野狐岭之战”。

“野狐岭之战”这场战役对蒙金战争初期起到了关键作用,是决定“蒙起金衰”的关键会战。

“野狐岭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作战。野狐岭之战是成吉思汗以点带面的集中打金军中军,以少打多的闪电战。此战,蒙军大胜,金国几乎丧失了所有精锐。

野狐岭之战,蒙金首战,成吉思汗的闪电战,10万蒙军打败40万金军
野狐岭之战,蒙金首战,成吉思汗的闪电战,10万蒙军打败40万金军

二、野狐岭战前,蒙金双方态势比较

战前蒙金双方态势而言,无论经济、政治、军事诸方面之条件,金均优于蒙古。

1、先说经济。金自1115年立国,时已近百年。虽渐呈败像,但其毕竟是大国,控制着今俄境外兴安岭,南达淮河,东临大海,西至陕西的广大地区,治下人口达4400多万,可提供丰厚的物产和兵源。

而蒙古则于1206年在斡难河源立国,虽显勃勃生机,但资源和兵力皆远逊于金。

2、再说政治,在当时中国范围内,尚有南宋控制着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的东南及四川膏腴之地;西夏雄居西部,握有“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极萧关,北控大漠”的辽阔版图。而先此于1141年宋金间已有和议,夏也已依附于金。这些既可使金避免同时几面作战之威胁,又成联合宋夏,全力对抗蒙古之势。此一政治格局无疑有利于金而不利于蒙古。

3、再看军事,当时金已据有西北方与蒙古交界处的抚州这一战略重地。抚州,隶属金西路大同府,辖柔远(今河北张北)、集宁(今内蒙古集宁东)、丰利(今河北沽源西)、威宁(今内蒙古兴和北)四县,经辽代,特别是金章宗时期已在抚州北筑有所谓金长城之堑壕坚固军事防线。抚州南则有野狐岭天然险要隘口。

蒙古军如欲南攻中都(今北京),必先突破抚州北防线,夺取抚州,进而越野狐岭南下,这谈何容易!正因有如上所言政治军事格局,成吉思汗立国后才未敢对金轻易用兵。而抚州之得失,则事关蒙金战争之成败。

然而,如此有利态势,由于金在军事战略上绝夏,攻宋,抗蒙等一次次的重大失误,反使蒙古一步步赢得战争的主动权。

野狐岭之战,蒙金首战,成吉思汗的闪电战,10万蒙军打败40万金军

三、野狐岭战场介绍

河北张家口地处太行山、燕山和阴山山脉交汇处,是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交界之地,

张家口张北野狐岭,位于北京西北方向二百公里左右的一带,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野狐岭要塞是中国北线的第一堡垒,是祖国的北大门。是连接蒙古高原地区与中原的唯一要塞。

野狐岭,古人称之为'无穷之门',认为那是没有边际的未知世界,意欲停止开拓的脚步。《战国策·卷十九·赵二》记载,赵武灵王说服大臣同意他的军事改革“胡服骑射”时说:“昔者先君襄王与代交地,城境封之,名曰'无穷之门’,所以昭后而期远也”。

战国时期赵国开国国君赵襄子为防止东胡的侵扰,保障边界安定,在代国北边修建了名为“无穷之门”的军事要塞。据考证,“无穷之门”就在今河北省张北县境内的野狐岭这一北连漠北、西通西域、南接中原的天然屏障上。

野狐岭之战,蒙金首战,成吉思汗的闪电战,10万蒙军打败40万金军

四、“野狐岭之战”的过程

虽名为“野狐岭之战”,实则为乌沙堡、獾儿嘴、浍河堡三战。

1、公元1211年3月-6月,乌沙堡之战

金丞相独吉思忠率领金军主力前往西北前线,组织75万人工加固界壕300公里,目的想阻止蒙古人南下。成吉思汗指挥第三子孛儿只斤·窝阔台(成吉思汗王位继承人),分兵攻打西京,(今山西大同市)对金军进行牵制,自己亲率主力攻打乌沙堡,并占领乌月营,从而摧毁了金军防线。此阶段为三月~六月底战事,之后蒙古休兵一个月,挺向野狐岭并与金国特使谈判。

2、公元1211年8月,獾儿嘴之战

女真族大金国大将完颜承裕,接替独吉思忠为丞相后,率40万主力放弃恒州(今内蒙古蓝旗四郎城)、昌州(今沽源县九连城乡北3公里处),抚州(今张北)三州退守野狐岭,目的利用山地地形遏制蒙古国军的骑兵优势。

大金国派出石抹明安(契丹族)向成吉思汗谈判,成吉思汗收买石抹明安投降,石抹明安叛降向蒙古国,并提供成吉思汗金军布兵情报;成吉思汗采取集中突破战术,命令木华黎帅精锐八鲁营自獾儿嘴通道发起突击,战斗发起前,木华黎向成吉思汗立誓:“不破金军,不生返!”士气激昂大涨;

此役,蒙古军队因地势全部下马步战,但仍凭借高昂的斗志和锐气杀败金军,直逼完颜承裕中军大营。结果金军由于过于分散联络调度不利,人心涣散,全军溃逃,指挥官完颜九斤殉国。40万主力就此瓦解。

3、公元1211年8月,浍河堡之战

完颜承裕手头还有数千人,在逃亡的路上不少溃散的兵马又跟他汇合,到了浍河堡时总算重新集结了数万人,但他来不及喘息,成吉思汗亲率追兵赶到了。

最后的决战地就是这个浍河堡,围困和又激战了三天后,金兵丧失了最后的抵抗能力,成吉思汗亲率3000精骑突入敌阵,随即数万蒙古军对金兵发起全面总攻,鲜血染红了浍河川,完颜承裕只身逃走,从此金国的中央机动兵力已不复存在,中原成了蒙古人来去自如的屠宰场。

野狐岭之战,蒙金首战,成吉思汗的闪电战,10万蒙军打败40万金军

五、成吉思汗的军事战略和战术应用

在野狐岭之战中,蒙军成功的原因是:适时;出人意料的主攻地点;欺骗活动;新的铁骑战术。

1、、成吉思汗集中优势兵力,以点破面和声东击西两个战术,获得战役的主动性

乌沙堡战役,当独吉思忠率领主力抵达北部后,第一件事就是加固界壕修筑边塞,他看300公里界壕虽然有城墙,但不坚固,组织军兵调集民夫大修土木工程,打算用这种办法来阻止蒙古军南下,号称“用工七十五万”。

但是这种消极防御法除了劳民劳兵降低战斗力和挫伤士气外一无所获,重新修缮长达300公里的界壕边塞费时费力,而实际上只要集中兵力突破一点,整条300公里的防线就会全落空。

成吉思汗采用点破面和声东击西两个战术就轻易突破了防线,庞大的金军防线顷刻间瓦解溃败。

成吉思汗就是这么干的:分兵三万给儿子孛儿只斤·窝阔台,去打西京牵制胡沙虎,自己集中七八万的兵力重点突破乌沙堡,再发挥机动作战的优势,继续迅猛推进又夺乌月营,独吉思忠苦心构筑的300公里界壕就这样泡了汤。

野狐岭之战,蒙金首战,成吉思汗的闪电战,10万蒙军打败40万金军

2、成吉思汗的“大迂回”战略,对金国防御的威慑力,迫使金国收缩防守

战略方面,成吉思汗有一套后人称为“大迂回”的战略。蒙古军的迂回战略源于蒙古族的围猎。他们把围猎中的技艺,娴熟地运用到战争中,许多坚固的城堡,变成了他们围困中的野兽。

蒙古军队大迂回战略的突出特点是:它不以击溃敌人就算达到战争目的,而是用猎人那双狡黠、深邃的眼睛,盯着敌人的后方,以左右包抄的方式,将敌人包围,从不给对方留下一条逃生的出路。即使留有一条生路,那完全是一种战术运用。

这种大迂回战略,与古代其他军队的进攻方式大相径庭, 它不直接对敌列阵挑战,而是更讲实际,手段更隐蔽。并力图在使用力量之前,先施“计谋”将对方制服。

乌沙堡之战后,完颜承裕被蒙古军队的机动灵活震慑,担心成吉思汗可能绕过金军主力径直袭击空虚的中都,所以主动放弃桓、昌、抚三州的坚固城墙,径直退往野狐岭一线,打算凭借山势来阻挡蒙古军。

金军当时情况下的策略,重兵防御野狐岭是正确的。野狐岭可以说是金国对蒙古最重要也是最后一条防线,如果直接放弃地理崎岖险峻的野狐岭不守,蒙古铁骑便随时可以自由南下,自由地奔驰于金国占据的中原大地。

从地图上看,野狐岭后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蒙古铁骑来去自如,已被汉化多年、国力下降的金国只有被蒙古抢掠的份。野狐岭唯一缺点就是太漫长,只能派很多军队驻守,这个缺点也是没有办法的。

野狐岭之战,蒙金首战,成吉思汗的闪电战,10万蒙军打败40万金军

3、成吉思汗取胜的法宝,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军事思想,集中优势兵力发动闪电战,闪击金军最精锐的中军主力

闪电战的核心元素是速度、奇袭、集中。《孙子兵法》进攻战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兵贵神速。书中写道:“进而不可御者,速也。”并对快速产生的冲击力作了至美的比喻:“激水之急,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在军事行动中,速度、奇袭、集中这三个要素既是战略,也是战术。战略上整体协同,全局性强,战术上精妙奇特,灵活多变。闪电战就是奇袭、快袭集中加在一起,将像闪电一样打击敌人。可以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之下就会立即崩溃。许多杰出的军事家都十分关注作战突然性,指出突然袭击发起的闪电战,可以弥补兵力的不足。

以尽可能短的时间“折叠”空间。“时间就是军队”,“时间就是胜利”,争取时间和夺取空间是军事对抗的重要内容。在时间上先敌一步,可以得先机之利。

以尽可能快的机动获得最大限度的冲击力。根据战争力学理论,军队战斗力取决于兵力、机动力和冲击力,而机动力和冲击力的大小都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快,冲击力也就越大。蒙军依靠骑兵产生的冲击力,犹如二战初的闪击战依靠装甲集团高速度、大纵深的突袭,产生的冲击力,在当时的军事史上堪称空前。

獾儿嘴之战。当时,完颜承裕采用把40万金国大军分散在险峻漫长的野狐岭上,如同一条铁链牢牢牵制着10万蒙古铁骑南下,并且决不主动出战,而是利用庞大兵力再借助防御工事和地利进行有利的防御。

但也造成金国方面兵力过于分散,相互之间不能及时应援。

成吉思汗发现金国这样的军事部署之后,马上采取重兵一路突破的做法,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猛攻野狐岭北山嘴的金国精锐中军主力,结果金国因军队分散在野狐岭各个山口险要,根本来不及联络调动,被打得大败而溃。

野狐岭之战,蒙金首战,成吉思汗的闪电战,10万蒙军打败40万金军

六、金军惨败的宿命

回想当年,金军的铁骑也是令北宋难以招架的,让金人在蒙金战争中如此不堪一击的根本原因是,金人已完全汉化,已经由游牧民族变成农耕民族,骑兵的作战能力严重地下,远不及蒙古骑兵。

若是金人主动出击,蒙古骑兵的机动性能将金人拖死,而完颜承裕也是名将,在南下攻宋的时候屡立战功,为何也被迫选择了和独吉思忠一样的分兵驻守的战术,这也是没办法的,若是集中兵力,蒙古人的骑兵很容易利用快速的机动性绕道金军后方,切断后勤补给线,甚至是奇袭金中都,只能选择扼守漫长的防线,意图和蒙古人拼消耗。

这是几千来农耕文明对游牧民族存在的战争弱势,除非农耕国家建立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否则始终无力和北方民族抗衡。

野狐岭之战,蒙金首战,成吉思汗的闪电战,10万蒙军打败40万金军

七、蒙金战争的结果和历史的轮回

公元1211年,金大安3年、蒙成吉思汗6年,成吉思汗发动蒙金战争,至公元1234年,金天兴3年、蒙窝阔台汗6年,蒙古军历经23年,最后通过联合南宋,并吞金朝。

金朝,公元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王朝,完颜阿骨打所建。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南宋对峙。共传十帝,享国119年。

自元以降,三百多年里,女真人由于涣散分裂,先后隶于元、明君主之下。

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出身建州左卫指挥使世家的努尔哈赤因祖父、父亲被明朝误杀,以先人所留下的“十三副遗甲”起兵,开始了他之后建国称汗的道路。

公元1616年天命元年,努尔哈赤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

清朝与金朝都是女真族所建立的。只不过清朝前身是后金政权,为努尔哈赤所立,国号与金朝是一样的为“大金”,后世为了加以区分称之为后金,努尔哈赤儿子皇太极继位后于1635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大金国号为大清。

公元1632年4月,满清皇太极率大军击败了最后一代黄金家族的直系蒙古大汗林丹汗,征服漠南蒙古。

公元1635年,漠西蒙古卫拉特盟主固始汗遣使归顺后金满清。

公元1636年,漠南蒙古16个部49个封建主归属于清朝,喀尔喀蒙古各部封建主先后向清朝遣使纳贡。

特别是公元1646年顺治三年,卫拉特各部包括准噶尔部首领二十二人联名奉表贡,清廷赐以甲胄弓矢,命其统辖诸部,确定了主权关系。从此,蒙古后裔全部归顺满清。

从1234年蒙古征服金国,相隔412年,1646年蒙古被金国的后裔满清征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