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生不息的芦苇

 东营微文化_ 2023-09-26 发表于山东

盛夏落幕,绚丽的秋色登场。那亭亭玉立的芦花,在秋高气爽的蓝天白云下,随风摇曳。
小时候,我们不知道芦苇就是成熟后的芦草。我们不等芦草长出几厘米就被我们抢割一空。不管是沟渠边,还是农田埂上,野菜也好,芦草也罢,都是我们蛇皮袋子里的贵客。割回家,喂牛喂兔子。隔不了几天,再到原地去割,嫩嫩的芦草又长出来。
芦苇曾经是这片新淤地上的主要产业之一。听大人们说,那时候初秋就去苇场割苇子。开始因为有水分,收购的给五分钱一斤,后来八分钱一斤。等芦苇慢慢变干也慢慢长钱,一毛,一毛四,后来逐渐长到两毛,最贵的时候能到两毛二。
有的村家家户户都去割芦苇,从初秋一直割到年三十,就是初一那天歇一歇,过了年还要割上个把月。这样算下来一年差不多割上万斤。而且随着芦苇的价格逐年增长,收入也越来越高。
芦苇的根系发达坚韧,沟沟坎坎,庭前屋后甚至街道路边,都有芦苇健朔的身影,它就如开疆扩土的将军,只要有一丝丝的闲地,就会有尖尖的嫩芽冒出,继而风雨无阻地生长。
这些散地的芦苇也给了那个年代勤劳的老人一线生机,他们骑着三轮车,割来了卖,赚些零花钱。现在,用苇板盖房的少了,收苇子的也挑剔,这些矮矮的苇子就没人要了。它们失去了昔日的骄傲,只孤寂地任秋风扫过。
收购来的芦苇,晾干剁成垛子,有的存芦苇,到来年卖,挣差价。也有很多的苇板厂,雇村里的人来打成苇板。
那时候家家户户盖房子,房顶上都用这种苇板,也有外地的来拉。苇板供不应求。这几年农村新规划,都住上了楼房,苇板基本在本地排不上用场。但有河北的东北的车来这里拉。
曾经几十家苇板厂,现在只剩下了两三家。当初打苇板又累又脏,但只要咬牙坚持,都能挣到钱。现在,这项副业也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趋于没落。
春天,那积聚一冬力量的芦苇,在春寒料峭里破土而出,在我们还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它就已经悄绿遍荒野,目之所及青翠欲滴,一片盎然生机。
夏天里,烈日炎炎,狂风暴雨,任尔东南西北风,它毅然傲立,昂首挺胸,无所畏惧!
秋风送爽,它也闻到了花好月圆的气息,悄悄成熟,一朵朵,一簇簇,一片片的芦花漫天漫野地盛开。
那些芦花,土黄中夹着一点棕色,还有的土黄里夹着一点绿色,还有的灰褐色,偶尔一大片整体漫不经心地扫一下,就是花白色的。可能是土质的原因吧,碱性土地上的芦苇一般成熟得晚些,芦花的颜色紫红紫红的,沟渠底上的土质好,又有充足的水分,芦苇长得也高,芦花的颜色就呈黄白色和灰白色。总之,它们到了冬天就都统一了颜色,花白的芦花也不再低头,都变成了洁白的苇絮,齐心协力共同对抗着暴风雪的来临。
从县城回家的大路返修,我只好绕道边边角角的田间小公路。正好得以欣赏这无边无际的芦苇。秋色渐浓,秋意绵绵,在夕阳下,那成片的芦花光闪闪,亮晶晶,欢欢喜喜洒脱着成熟。我本就是个感觉型的人,一分的美好,在我眼里心里成十分。夕阳是最伟大的国画师,她的晕染无与伦比。驻车远眺,天边的火球害羞了,收起了万丈光芒,鲜红欲滴,满天的彩霞红彤彤的镶嵌着金边。芦花没有那么厚重了,丝丝缕缕,像散开的马尾,孔雀的尾巴,又像袅袅炊烟。微风吹来,那披着霞光的芦苇荡像极了轻轻涌起的波涛,又似乎是排练好的大型春晚舞蹈,整齐,庄严,一丝不苟,旁若无人地展示着卓越风姿。
沟渠的溪水汩汩,野鸭悠闲。动情的野公鸡飞过狭窄的小公路,展示着艳丽的羽毛。偶尔一只母鸡带着几只小鸡穿过公路,你放心,根本就压不到它们。只一眨眼,它们就钻进了芦苇丛。群飞的麻雀哗然,啄木鸟嘟嘟地啄着虫,喜鹊在树枝上眺望。两只白鹭也跑到这芦苇荡里凑热闹,翩翩起舞,穿着燕尾服的小绅士一会儿从眼前飘过,一会儿变成黑点。天空的大雁排成了一字或者人字型,逐渐向南方撤离。芦苇飒飒,树叶翩翩,夕阳西下,彩霞满天。
我贴近路边,伸手就能采到一把芦花,恰巧是略灰白色的。她还略显沉甸,只有苇花的梢顶努力向上,稍下点的花穗弯腰垂首,面向大地,似乎在俯视且感恩春夏秋冬都在抚育着它的母亲。
是的,我知道,那芦苇的想法一点不假。严寒来临,芦花落幕,但不是衰败,它们躲进了母亲的怀抱,用那发达的根系如婴儿般吸允着母亲的乳汁。等待春姑娘这位万能的接生婆,剪破春雷,刺破春水,芦苇的头就从母亲的躯体里冒了出来。从蹒跚学路,到搏击风雨,再到成熟盛开,无不得益于大地母亲的滋养。恰如不惑之年的我们,仍是母亲眼中那个需要殷殷叮嘱的孩子,一生都要得益于母亲精神的乳汁。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想,它是母亲最值得骄傲的孩子,任何的野火烧不尽,都没有芦苇表现得淋漓尽致。它的坚韧性,抗碱性,都是独一无二的。看吧,严寒过后,春寒料峭,那郁郁葱葱,努力向上,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一定是那不屈不挠的芦苇。它们,一年一度诠释着生命的顽强,坚韧和生生不息。
作者简介:张士君,山东河口区人。一个70后犹有童真童趣的文学爱好者,喜欢用文字书写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