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0-2013共四年高考化学广东卷(解析)
2023-09-26 | 阅:  转:  |  分享 
  
2010-2013共四年高考化学广东卷(解析)

2013高考化学广东卷——解析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B.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 C(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丙醇 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 【答案】B

【解析】

A.葡萄糖的官能团是羟基和醛基,而果糖的官能团是羟基和羰基,A错误。B.酯类一般都是易挥发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正确. C.油脂在碱性条件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称之为皂化反应,,错误. 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氨基酸的官能团是羧基和氨基,,错误。

【命题意图】有机化学基础的了解程度。糖类的官能团;酯类的味道;油脂的水解产物,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属于基础知识的辨认和再现、与生活的联系层面的考察,难度不大,覆盖面广。

8.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3+-++2+2- - A(Na、Al、Cl、COB.H、Na、Fe、MnO34+2+-+-- +2- C(K、Ca、Cl、NOB. K、NH、OH、SO344

【答案】C

,,,,—,—+【解析】,,和,,因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共存,,错误;,,、H、MnO因发生,4—+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B错误;NH与,,因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而不能共存,D错4

误。【命题意图】离子反应中的离子共存问题。双水解发生的条件;氧化还原发生的条件;弱电解质形成的条件。没有怪偏难的选项,很中肯。

9.设n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常温常压下,8gO含有4n个电子 2A+ B(1L0.1molL-1的氨水中有n个NHA4

C(标准状况下,22.4L盐酸含有n个HCl分子 A

D(1mol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O,失去个2n电子 22A

【答案】A

【解析】1个O分子含有的电子数为16个,8gO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所以8gO含有的222电子数为0.25 mol×16=4 mol,A正确;一水合氨为部分电离的弱电解质,所以1L1 mol/L

+的氨水中NH的数目会小于n个,B错误;标准状况下,盐酸为液态混合物,无法换算(或4A

氯化氢为强电解质,盐酸溶液中不存在氯化氢分子),C错误;1 mol Na完全氧化为NaO22转移的电子数为1 mol,即失去的电子数为n个,D错误。答案:A A

10.下列叙述?和?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答案】,

【解析】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Cl的原因是NHCl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A44—3+3+错误;用KSCN溶液鉴别Fe是因为Fe与,,,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红色Fe(,,,),3B错误;碳酸钙的溶解度小于碳酸氢钙,而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C错误;玻璃的主要成分SiO易与HF反应,所以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瓶中,,正确。 2

【命题意图】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的理解,即“知其所以然”。盐的分类,除杂的方法;铵盐容易受热分解;三价铁的检验原理;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溶解度的特殊性;二氧化硅的性质和保存方法。

11.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用SO漂白纸浆和草帽辫 B(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2,,,,C(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制取粗硅D(用NaS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和,, 22

【答案】B

【解析】,,具有漂白性,常用于漂白纸浆和草帽辫,,合理;硫酸与锅炉中水垢的主要,

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的微溶硫酸钙会覆辙在碳酸钙表面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所以应选用盐酸除垢而非硫酸,另外硫酸的酸性过强,难保不会和锅炉的金属成分进行反应,,不合理;

,,,,,—焦炭在高温下与,,,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合理;,,、,,与,反应生成,

难溶的,,,、,,,沉淀,,正确。

【命题意图】元素化合物。分别考察了S、Si的化合物的性质,综合考察了几种无机物质的性质。

12.50?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1A(pH=4的醋酸中:c(H)=4.0molL

+-B.饱和小苏打溶液中:c(Na)= c(HCO) 3++--C(饱和食盐水中:c(Na)+ c(H)= c(Cl)+c(OH)

--2-1D. pH=12的纯碱溶液中:c(OH)=1.0×10molL

【答案】C

—,—144【解析】5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大于1×10。pH=4的醋酸中,;(H)=1×10 mol/L,

,—A错误;饱和小苏打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导致浓度减小,;(,,),;(,,,,———,,),B错误;饱和食盐水中,;(,,)+;(H)=;(,,)+;(Cl)符合电,———122荷守恒的关系,C正确;pH=12的碳酸钠溶液中, ;(,,)=K/1×10,1×10 mol/L,DW

错误.

【命题意图】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考察了弱酸、酸式盐、强碱弱酸盐、强碱强酸盐的离子浓度关系和pH的简单运算。

22.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 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



A(非金属性:Z
B(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T>Q

【答案】BD

【解析】由R单质在暗处与H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可知R为F,由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可2

以确定X为S、T为Cl、Z为Ar、Q为Br。由于Z(Ar)为稀有气体,不能比较其非金属性,A错误;R的(原子序数)电子数为9,Q的(原子序数)电子数为35,35—9=26,B正确;F、Cl、Br三种元素位于同周期,同周期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减弱,C错误、D正确。

【命题意图】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考察了对元素周期表的编排的熟悉程度,是否知道每个周期的元素种类数。元素周期的递变性。

23、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B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无明显变化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C 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 产生气泡 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 D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粉末变红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答案】AC

【解析】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浓硫酸因脱水性使蔗糖脱水炭化,浓硫酸因强氧化性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所以蔗糖固体变黑膨胀,A正确;Al放入浓硝酸,因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使Al钝化,阻碍反应继续进行,B错误;Na放入无水乙醇中,会与活泼性较强的羟基反应,置换出氢气,C正确;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和氢气,D错误。

【命题意图】化学实验与元素化合物。考察了浓硫酸的三大特性中的两性。Al的钝化是否属于化学反应;有机实验与结论的关系;无机实验现象的再现。

30.(16分)脱水偶联反应是一种新型的直接烷基化反应,例如:



(1) 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1mol该物质完全燃烧最少需要消耗 molO 2.(2) 化合物?可使 溶液(限写一种)褪色;化合物?(分子式为CHC1)1011

可与NaOH水溶液共热生成化合物?,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 化合物?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峰外还有

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为1:1:1:2,?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4) 由CHCOOCHCH可合成化合物?.化合物?是CHCOOCHCH的一种无支链同323323

分异构体,碳链两端呈对称结构,且在Cu催化下与过量O反应生成能发生银镜反2

应的化合物?.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5) 一定条件下,



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的反应,

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答案】?CHO 7 ? 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 6103





? ?HOCHCH=CHCHOH 22



?

【解析】通过观察可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6个碳、10个氢、3个氧,分子式为CHO,61031mol该物质完全燃烧生成6molCO、5molHO,所以其耗氧量为(2×6+1×5—3), 2=7mol。22

化合物?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可以使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和羟基(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化合物?与,,,,水溶液共热生成化合物?,结合卤代烃的水解规律可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反应的方程式为: 。化合物?在,,,,醇溶液中共热发生消去反应,可能生成,分子中



,分子中含除苯环外含含除苯环外含,类氢,不合题意;或生成



,类氢,个数比为,:,:,:,,所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依据题意,,,,,,,,,,的同分异构体化合物?能够在,,催化下与,反应生成,,,,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合物?,说明化合物?具有二氢醇的结构,依据碳链两端呈对称结构,

说明分子中含有,个羟基和一个碳碳双键,即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HOCHCH=CHCHOH,化合物?为。反应?的反应机理是化合物22



?中的羟基,被化合物?中所取代,依照机理可知相当于化合物?,



相当于化合物?,两者反应应该得到。 【命题意图】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有机合成的模拟。考察了物质结构简式的辨认,有机物完全燃烧通式,官能团的性质,简单逆推能力,比较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类型不同,获取信息于

利用信息的能力。

—131.(16分)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O对海水中I的氧化。将O持续通入NaI溶液中进行模拟33



研究. -(1)O将I氧化成I的过程由3步反应组成: 32---+? I(aq)+ O(g)=IO(aq)+O(g)?H? IO(aq)+H(aq)HOI(aq) ?H 321 2-+? HOI(aq)+ I(aq)+ H(aq)I(aq)+HO(l) ?H 223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H=



--(2)在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I(aq)+ I(aq) I(aq),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32+--(3)为探究Fe对氧化I反应的影响(反应体如图13),某研究小组测定两组实验中I浓3度和体系pH,结果见图14和下表。

编号 反应物 反应前pH 反应后pH

— 第1组 O+I5.2 11.0 3—2+ 第2组 O+I+Fe5.2 4.1 3



图14

? I组实验中,导致反应后pH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

3+-? 图13中的A为_____由Fe生成A的过程能显著提高I的转化率,原因是_______.

-? 第2组实验进行18s后,I下降。导致下降的直接原因有双选______. 3+-3+A.C(H)减小 B.c(I)减小 C. I(g)不断生成 D.c(Fe)增加 2-(4)据图14,计算3-18s内第2组实验中生成I的平均反应速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3

留两位有效数字)。



—+ O+2?+2H=?+ O+ HO,?H=?H+?H+?H。(2) (用中【答案】(1)3222123

括号)(3)反应过程中消耗氢离子,溶液酸性减弱,pH增大,水电离出氢离子参与反应破

—2+坏水的电离平衡,氢氧根浓度增大,溶液呈碱性,pH增大;Fe,BD(4)?c(?)=3—————333(11.8×10 mol/L-3.5×10 mol/L)=8.3×10 mol/L ,v(?)=?c(?)/?t= 8.333——34×10 mol/L/(18—3)=5.5×10 mol/(L?s)

—+【解析】(1)将已知3个化学方程式连加可得O+2?+2H=?+ O+ HO,由盖斯定律得3222



?H=?H+?H+?H。(2)依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可得,K=。(3)由表格可以看123

出第一组溶液的pH由反应前的5.2变为反应后的11.0,其原因是反应过程中消耗氢离子,溶液酸性减弱,pH增大,水电离出氢离子参与反应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氢氧根浓度增大,

2+3+2++3+溶液呈碱性,pH增大。由于是持续通入O,O可以将Fe氧化为Fe:O+2Fe+2H=2Fe+ 3=23———3+3+2+O+ HO,Fe氧化?:2Fe+2?=?+2Fe,?消耗量增大,转化率增大,与?反应2222————3的量减少,?浓度减小。(4)由图给数据可知?c(?)=(11.8×10 mol/L-3.5×1033————333 mol/L)=8.3×10 mol/L,由速率公式得:v(?)=?c(?)/?t= 8.3×10 mol/L/(1833—4—3)=5.5×10 mol/(L?s)。

【命题意图】化学反应原理题。考察了化学反应与热能的计算,盖斯定律的计算,平衡常数的基本表达式,化学反应的速率的影响因素中的催化剂因素,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的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

32.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如下的:



(1)电解精练银时,阴极反应式为 ;滤渣A与稀HNO反应,产生的气体3

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红棕色,该气体变色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固体混合物B的组成为 ;在生成固体B的过程中,要控制NaOH的加入量,若NaOH过量,则因过量引起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高温(3)完成煅烧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O+ AlO===== CuAlO+ 232

?

(4)若银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3.5%,理论上5.0kg废料中的铜可完全转化为 mol

-1CuAlO,至少需要1.0mol?L的Al(SO)溶液 L. 2243

(5)CuSO溶液也可用于制备胆矾,其基本操作是 、过滤、洗涤和干燥。 4

———+【答案】(1)Ag+e= Ag,2NO+O=2 NO(2)CuO和Al(OH),Al(OH)+OH= AlO+2HO22332(3)4CuO+2AlO4CuAlO+O?(4)50mol,25.0L (5)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322—++【解析】(1)仿照精炼铜的原理可以确定粗银做阳极:Ag—e= Ag,纯银做阴极: Ag+e—= Ag。 滤渣A中的金属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的NO,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NO+O=2 NO。(2)结合信息和流程图分析可知:硫酸铜、硫酸铝固体与稀222



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铝,煮沸时氢氧化铜分解为CuO,氢氧化铝不分解,所以B应该为CuO和Al(OH),若NaOH过量,两性氢氧化物Al(OH)就会溶解:Al(OH)+OH333——= AlO+2HO。(3)依据题给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判断:CuO转化为CuAlO,铜元素化22合价由+2下降为+1,CuO做氧化剂,所以生成的物质还应有氧气(化合价-2?0),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得失电子守恒可配平反应:4CuO+2AlO4CuAlO+O?(4)银铜合金2322



中的铜的物质的量n(Cu)=,根据元素守恒可得生成的CuAlO2也是50.0mol,依据方CuAlO中的Cu和Al个数关系及Al原子个数守恒可得,n[Al(SO)]= 224325.0 mol,则需要硫酸铝溶液的体积是25.0L。(5)用溶液制备带结晶水的晶体的一般操作步骤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命题意图】这个题目以工业流程图考察学生的电解池知识,Al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氧化还原的配平,产率的计算(连带两个空),实验基础操作。

33.(17分)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观念,提高探究与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1)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共热制取Cl并进行相关实验。 22

?下列收集Cl的正确装置时 。 2



?将Cl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是 。 2

?设计实验比较Cl和Br的氧化性,操作与现象是:取少量新制氯水和CCl于试管224中, 。

(2)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解食盐水制备Cl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原电池可将2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

限选材料:ZnSO(aq),FeSOaq),CuSO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 44(4(



? 完成原电池的装置示意图(见图15),并作相应标注。

要求: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

? 铜片为电极之一,CuSO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4(

间后,可观察到负极 。

? 甲乙两种原电池中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其原因是 。 (3)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为减缓电解质溶液中铁片的腐蚀,在(2)的材料中应选 作阳极。

—【答案】(1)C;HClO和ClO;取少量新制氯水和,,,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向试管,

中滴加NaBr溶液,振荡静置,溶液下层呈橙色(2)(装置图如下);电极逐渐溶解,锌片上出现黑色或者红色的物质(铜);甲;可以避免活泼金属如Zn和CuSO的接触,从而提供4

稳定电流(3)Zn

【解析】(1)Cl是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有毒的黄绿色气体,在制备和收集Cl22时必须有尾气吸收装置。,没有排气管不能用于收集气体;,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C用以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且有尾气吸收装置;,吸收氯气不能收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为弱酸部分电离,所以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是Cl、HClO和ClO2—。比较Cl和Br的氧化性,可以利用置换反应。所以其具体操作是:取少量新制氯水和,,

CCl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NaBr溶液,振荡静置,溶液下层呈橙色。(2)由,

题给试剂,结合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可知可以组合的原电池可以是:锌铜、锌铁、铁铜原电池。由图示所给电子移动方向可知左边为负极(活泼金属)、右边为正极(不活泼金属),则组装的原电池可以如下:



由所给的电极材料可知,当铜片做电极时,铜片一定是正极,则负极是活泼的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反应的现象是电极逐渐溶解。以Zn和Cu做电极为例,如果不用盐桥则Zn与CuSO反应,置换出的Cu附着在Zn表面,阻碍了Zn与CuSO的接触,不能提供44

稳定电流。(3)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可知被保护的金属作阴极,即Zn作为阳极。



【命题意图】考察氯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基础,收集气体的方法原理,氯水的成分分析(事实上是分析其中存在的三个平衡问题),实验基本设计能力,溴的有机溶液呈现橙色系列,碘的有机溶液呈现紫色系列;电化学基础,实验设计和优选能力,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

D(新型复合材料使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实用和新潮

解析: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8(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2+3+—— A(Fe、Al、ClO、Cl

+2+B(K、Cu、OH、NO

+—+2— C(NH、Na、Br、SO 44

2++2—2—D(Mg、H、SiO、SO 34

2+-解析:A.Fe和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D.有硅酸沉淀生成 9(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已烷

2—2— B(用BaCl溶液鉴别SO与SO 243

C(用浓HNO与Cu反应制备NO 32

D(将混有HCl的Cl通入饱和NaHCO溶液中除去HCl 23

解析:A:两者密度都比水小,均发生萃取,溴水层褪色。B.两者都有沉淀生成。C.两者

均能与NaHCO溶液反应,而且引入CO 32

10(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O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22

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O制备Al 23

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

D(实验室用NHCl和Ca(OH)制备NH 4 23

解析:A有单质O生成。B有单质Al生成。C有单质H和N反应 222

11(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常温下,4g CH含n个C—H共价键 4A

B(1 mol Fe与足量稀HNO反应,转移个2n个电子 3A

— C(1L 0.1 mol/L NaHCO溶液中含有0.1n个HCO 3A

D(常温常压下,22.4L的NO和CO混合气体含有2n个O原子 22A—解析:B 应该是转移3 n个电子。C 应该是小于0.1n个HCO。D条件错误,应为A A 3

标准状况。

12(下列陈述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 陈述?

SO有漂白性 SO可使溴水褪色 A 22

SiO有导电性 SiO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B 22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和CO C 2

3+Fe有强氧化性 FeCl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D 3

解析:A关系不对,陈述?应是还原性。B二氧化硅不导电。C关系不对,陈述?应是

吸水性,答案D正确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

+8 的得0分。 w +6 22(图7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4 R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 Z A(原子半径:Z>Y>X 原子序数 —2 Y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 X—4

C(WX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6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解析:从图看知:X为O,Y为Na,Z为Al,W

为S,R为Cl。A、应该是Y,Z,X。C、硫酸为共价化合物。

23(对于常温下PH为2的盐酸,传述正确的是

+—— A(c(H) = c(Cl) + c(OH)

B(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12—1 C(由HO电离出的c(H) = 1.0 ×10 mol?L 2

—1—— D(与等体积0.01 mol?L乙酸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 = c(CHCOO) 3

解析:电荷守恒A对。B 氨水过量,显碱性。D,反应后生成乙酸和氯化钠,水溶液为

-1 +—+-12酸性。C,c(H)水= c(OH)水=K/ c(H) = 1.0×10mol?LW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4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30(过渡金属催化的新型碳—碳偶联反应是近年来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如: 反应? OH O

一定条件下 Br CHO + CHC—OCHCH=CH Br Br CHCHCH=CH 322

CH CH 33? ?

化合物?可由化合物合成:

O OH OO NaOH,HO CHC—Cl 23 CHBr CHCHCH=CH CHC—OCHCH=CH 473232Δ有机碱 CH 3

(1)化合物?的分子式

(2)化合物?与Br加成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2

(3)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4)在浓硫酸存在和加热条件下,化合物?易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含甲基的产物,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注明反应条件),

O

因此,在碱性条件下,由?与CHC—Cl反应生成?,其反应类型为 。

(5)?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与?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的反应,生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写出其中一种)。 30.(14分)

(1)CHOBr 75

(2)



(3)



(4)



; 取代反应。



() (5)



—131(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某兴趣小组用0.50 mol?LKI、0.2%淀粉溶液、0.20

—1—1mol?LKSO、0.10 mol?LNaSO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28223

——2—2—2—2—已知:SO+ 2I = 2 SO + I(慢) I + 2 SO = 2I + SO (快) 284222346

(1)向KI、NaSO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SO溶液,当溶液中的 223228

2—2—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为蓝色,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SO与SO初始的物质2328

2—2—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n(SO):n(SO) 。 2328

(2)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体积V/ml 实验

序号 KSO溶液 水 KI溶液 NaSO溶液 淀粉溶液 228223

10(0 0(0 4(0 4(0 2(0 ?

9(0 1(0 4(0 4(0 2(0 ?

8(0 4(0 4(0 2(0 ? Vx

表中Vx = ml,理由

是 ) —28 。 O22—(3)已知某条件下,浓度c(SO)~反应时间t的变28C (S

化曲线如图13,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请在答题卡坐

0 t

2—标图中,分别画出降低反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c(SO)~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进28

行相应的标注)。

(4)碘也可用作心脏起捕器电源—锂碘电池的材料,该电池反应为:2 Li(s) + I (s) = 2 LiI(s) 2ΔH

已知:4 Li(s) + O (g) = 2 LiO(s) ΔH 221

4 LiI(s) + O (g) = 2 I (s) + 2 LiO(s) ΔH 2222

;碘电极作为该电池的 极。 则电池反应的ΔH =

31.(16分)

(1)NaSO, <2 223

(2)2, 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反应物KSO浓度,从而才到达对照实验目的。 228

(3)



(4) (?H—?H)/2; 正极 12

32(难溶性杂卤石(KSO?MgSO?2CaSO?2HO)属于“呆矿”,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24442



2++2+2— KSO?MgSO?2CaSO?2HO(s) 2Ca + 2K + Mg + 4SO + 2HO 2444242为能充分利用钾资源,用饱和Ca(OH)溶液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工艺流程如下: 2

Ca(OH)溶液 滤渣 母液 2

杂卤石 过滤 溶浸 过滤 除杂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过滤 硫酸钾

)滤渣的主要成分有 和 以及未溶杂卤石。 (1

+(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a(OH)溶液能溶解杂卤石浸出K的原因: 2



(3)“除杂”环节中,先加入 溶液,经搅拌等操373K 作后,过滤,再加入 溶液调滤液PH至中性。 323K

+288K (4)不同温度下,K的浸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见图

14,由图可得,随着温度升高,?

的浸出浓度 +K

0 溶浸时间

? 。

(5)有人以可溶性碳酸盐为溶浸剂,则溶浸过程中会发生:



2—2—(s) + CO CaCO (s) + SO CaSO4334

—9—5已知298K时,Ksp(CaCO)= 2.80×10,Ksp(CaSO)= 4.90×10 ,求此温度下该反应33

的平衡常数K(计算结果保留三位的效数字)。

32.(17分)

(1)Mg(OH), CaSO 24—2+2+2—(2)加入Ca(OH)溶液,OH与Mg结合成Mg(OH)、Ca与SO结合成CaSO而析出,2244+使平衡向右移动,杂卤石溶解浸出K(留在滤液中)。

)K(3CO稀HSO 23 24 ++)?在同一时间内,K的浸出浓度增大。?K的溶浸速率加快,达到溶浸平衡的时间短。 (4

4(5)K=1.75×10

33(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

Δ CH + 2KMnO COOK + KOH + 2MnO + HO 3422

COOK + HCl COOH + KCl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4

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SO干燥 操作? ?无水Na24 有机相 无色液体A 过滤 操作? ?过滤 反应混合物 滤液 ?蒸发浓缩 浓盐酸酸化 水相 白色固体B ?冷却,过滤

已知:苯甲酸分子量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 g和6.9 g;纯净固体有机物都有固定熔点。

(1)操作?为 ,操作?为 。

(2)无色液体A是 ,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 ,现象是

。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

序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 ?

溶液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生成白色沉淀 滤液含Cl?

干燥白色晶体, 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 (4)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

—3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 ,计算结果为

(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33.(17分)

(1)分液,蒸馏

(2)甲苯,酸性KMnO溶液,紫色溶液褪色。 4

(3)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 解, 冷却、过滤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生成白色沉淀 滤液含有Cl ? 硝酸酸化的AgNO溶液 3

干燥白色晶体, 加热使其融化,熔点为122.4? 白色晶体是苯? 测其熔点; 甲酸

-3(4) [(2.40×10×122×4)/1.22]×100%; 96%

参考答案

见各题

2011年广东卷理科综合A卷-化学试题答案与解析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

C.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解析:A.纤维素不能B.蛋白质,葡萄糖不是D, 食用植水解有甘油生成 8. 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3,――2,2― A. H、I、NO、SiO B. Ag、Fe、Cl、SO334,2,,,2,― ,, C.K、SO、Cu、NOD.NH、OH、Cl、HCO4343―,,―2,解析:A. I、H、NO、三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SiO 生成沉淀 。 33,―,,2―,,B. Ag与Cl、SO形成沉淀。D.NH与OH和OH与HCO均反应 443

9.设n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常温下,23g NO含有n个氧原子 2A―B、1L0.1mol?L-1的氨水含有0.1n个OH A

C、常温常压下,22.4LCCl含有个nCCl分子 4A42+D、1molFe与足量的HO溶液反应,转移2n个电子 22A

、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小于0.1n解析:B个。C、条件和状态不对。 A2+D、1molFe作还原剂,转移n个电子 A

10、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条于其中探究Mg的活泼性 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溶液中,观察Mg(OH)沉淀的生成 42

C、将Mg(OH)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2

D、将Mg(OH)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固体 22解析:A、稀释方法不对。C、不能直接倒入,应采用玻璃棒引流。D、加热蒸干得MgO固体 -111、对于0.1mol?L NaSO溶液,正确的是 23

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 ,2――B、c(Na)=2c(SO)+ c(HSO)+ c(HSO) 3323,,―2――C、c(Na)+c(H)=2 c(SO)+ 2c(HSO)+ c(OH) 33,2―D、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与c(Na)均增大 3

解析:A、水解为吸热,升高温度,溶液的pH升高。 ,2――B、物料守恒:应为c(Na)=2c(SO)+2 c(HSO)+2 c(HSO)。 3323,,2――C、电荷守恒应为:c(Na)+c(H)=2 c(SO)+ c(HSO)+ c33―(OH)



12、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2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2,-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e= Cu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2,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向铜电极移动

2,解析:A、发生置换反应,正确。B、形成原电池,铜片作正极,溶液中Cu先放2+电,正确;铁片作负极失去电子形成Fe,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所以C、正确。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a作阳极,铜片失去电子形成为2,2,Cu。Cu向铁电极移动。错误

2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

A、原子半径:丙>丁>乙

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解析:甲为H ,乙为N ,丙为Na ,丁为Al 。所以AD正确。C、丙的氧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23、下列试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B、实验II:酸性KMnO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4

C、实验III:微热稀HNO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3

D、实验IV: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解析:A、Br与NaOH溶液反应,上层溶液颜色变为无色。B、产生的SO与酸性22KMnO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C、NO与空气反应生成红棕色NO。D、制42取氢氧化铁胶体要注意:在沸水中加入饱和的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

30、(16)直接生成碳-碳键的反应时实现高效、绿色有机合成的重要途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是近年备受关注的一类直接生成碳-碳单键的新反应。例如:



化合物I可由以下合成路线获得:



(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 ,其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条件)。

(2)化合物II与足量浓氢溴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条件)。

(3)化合物III没有酸性,其结构简式为 ;III的一种同分异构体V能与饱和NaHCO溶液反应放出CO,化合物V的结构简式32



为 。

(4)反应?中1个脱氢剂IV(结构简式见右)分子获得2个氢原

子后,转变成1个芳香族化合物分子,该芳香族胡恶化为分子的结

构简式为 。



(5)1分子与1分子在一定条

件下可发生类似?的反应,其产物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 1mol该产物最多可与 molH发生加成反应。 2

31、(15分)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和HO(g)转化为CH和O。紫外光2242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I,II,III)作用下,CH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134

所示。



(1)在0-30小时内,CH的平均生成速率V?、V?和V?从大到小的顺序4

为 ;

反应开始后的12小时内,在第 种催化剂的作用下,收集的CH最多。 4

(2)将所得CH与HO(g)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发生反应:42



-1CH(g)+HO(g)CO(g)+3H(g),该反应的?H=+206 kJ?mol 422

?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图(进行必要的标注)

?将等物质的量的CH和HO(g)充入1L恒容密闭容器,某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42

平衡常数K=27,此时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0.10mol,求CH的平衡转化率(计4

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已知:CH(g),2O(g)CO(g),2HO(g) ?H=,802kJ?mol 42===22

写出由CO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 2

解析:(1)V?>V?> V?;?。(2)?略?根据平衡的三步计算可求CH的平4

O(g) ===2O(g) ,CO(g)+3H(g) 衡转化率为:0.1/0.11=0.91 (3) CO(g) ,3H2222

-1?H=+1008 kJ?mol

32.(16分)由熔盐电解法获得的粗铝含有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这些杂质可采用吹气精炼法除去,产生的尾气经处理后可用钢材镀铝。工艺流程如下:



(注:NaCl熔点为801?;AlCl在181?升华) 3

(1)精炼前,需清除坩埚表面的氧化铁和石英砂,防止精炼时它们分别与铝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新的杂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和? (2)将Cl连续通入坩埚中的粗铝熔体,杂质随气泡上浮除去。气泡的主要成2

分除Cl外还含有 ;固态杂质粘附于气泡上,在熔体表面形成2

浮渣,浮渣中肯定存在

(3)在用废碱液处理A的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镀铝电解池中,金属铝为 极,熔融盐电镀中铝元素和氯元素主要

――以AlCl 和AlCl形式存在,铝电极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 427

(5)钢材镀铝后,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铝膜能防止钢材腐蚀,其原因是

解析:(1)?2Al+FeO=AlO+2Fe ?4Al+3SiO===3Si+ 2AlO(2)H、AlCl;232322323

———3+―NaCl。(3)Cl+2OH=Cl+ClO+HO(4)阳极;阳极:Al-3e-=Al、(阴极:4AlCl2227

―+3e- = 7AlCl+Al )(5)铝在空气中易形成一层极薄的致密而坚固的氧化膜,4

它能阻止氧化深入内部,起到防腐保护作用

-133、(17分)某同学进行试验探究时,欲配制1.0mol?LBa(OH)溶液,但只找2

到在空气中暴露已久的Ba(OH)?8HO试剂(化学式量:315)。在室温下配制溶22

液时发现所取试剂在水中仅部分溶解,烧杯中存在大量未溶物。为探究原因,该同学查得Ba(OH)?8HO在283K、293K和303K时的溶解度(g/100g HO)分别222为2.5、3.9和5.6。

(1)烧杯中未溶物仅为BaCO,理由是 3

(2)假设试剂由大量Ba(OH)?8HO和少量BaCO组成,设计试验方案,进行成223

分检验,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考虑结晶水的检验;(((

室温时BaCO3饱和溶液的pH=9.6)

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pH计、烧杯、试((

管、带塞导气管、滴管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适量试剂于洁净烧杯中,加入足量蒸

馏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滤液

和沉淀。 步骤2: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

步骤3:取适量步骤1中的沉淀于是试管中, 步骤4:

(3)将试剂初步提纯后,准确测定其中Ba(OH)?8HO的含量。实验如下: 22

-1?配制250ml 约0.1mol?LBa(OH)?8HO溶液:准确称取w克试样,置于22

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 ,将溶液转入 ,洗涤,定容,摇匀。

?滴定:准确量取25.00ml所配制Ba(OH)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2



-1 (填“0.020”、“0.05”、“0.1980”或“1.5”)mol?L盐酸

装入50ml酸式滴定管,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盐

酸Vml。

? 计算Ba(OH)?8HO的质量分数= (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 22((

-1(4)室温下, (填“能”或“不能”) 配制1.0 mol?LBa(OH)溶液 2

解析:(1)Ba(OH)?8HO与CO作用转化为BaCO(2)步骤2:预期现象和结22232+论: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Ba。步骤3:取适量步骤1中的沉淀于是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用带塞导气管塞紧试管,把导气管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预期现象和结论:试管中有气泡生成,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合步骤2说明沉淀是BaCO 。步骤4:取适量滤液于烧杯中,用pH计测其pH值。预期现3—象和结论:pH>9.6,说明有大量的OH,综合上面步骤可知试剂由大量Ba(OH)?8HO和少量BaCO组成,假设成立。(3)?溶解、过滤;250ml的容223

量瓶中。?0.1980 思路:0.025x0.1x2=C’x0.05------(盐酸体积最多不能多-1-1于50ml) 得C’=0.1 mol?L 所以应该是选大于0.1 mol?L而且接近的?25xCx2=0.1980xV 得C=(0.1980/50)V , Ba(OH)?8HO的质量分数=250x10—22

3x0.1980Vx315x100%/50w。(4)不能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

7.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3,A.NH、Ag 、PO 、Cl 44

3++,,B.Fe、H、I、 HCO 3

++,,C.K、 Na、NO 、 MnO 34

3+2+2,2,D.Al 、Mg 、SO、CO 43

8.设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16 g CH中含有4N个C—H键 4A

,1+B.1 mol?LNaCl溶液含有N个Na A

C.1 mol Cu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 N个NO分子 A

D.常温常压下,22.4 L CO中含有 N个CO分子 2A2

9(在298 K、100 kPa时,已知:

2HO(g)=O(g)+2H(g) ?H 2221

Cl(g)+H(g)=2HCl(g) ?H 222

2Cl(g)+2HO (g)=4HCl(g) +O(g) ?H 2223

则?H与?H和?H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312

A .?H=?H+2?H B ?H=?H+?H 312312C. ?H=?H,2?H D. ?H=?H,?H 31231210.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 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丙,丁,戊 B.金属性:甲,丙 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

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有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112( HA为酸性略强与醋酸的一元弱酸.在0.1 mol?LNaA溶液中,离子浓

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c(Na), c(A), c(H), c(OH)

+,,+B. c(Na),c(OH), c(A) , c(H)

+,,+C. c(Na)+ c(OH)= c(A)+ c(H)

++,,D. c(Na)+ c(H)= c(A)+ c(OH)

二. 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22.对实验甲~丁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实验甲: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B.实验乙: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C.实验丙:试管中溶液颜色变为红色

D.实验丁: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4



23.铜锌原电池(如图9)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2+A.正极反应为:Zn,2e=Zn

2+2+B.电池反应为:Zn+Cu=Zn +Cu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D.盐桥中的K移向ZnSO溶液 4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8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30.(16分)

固定和利用CO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CO与化合物22?反应生成化合物?,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化合物?,如反应?和?所示(其他试剂、产物及反应条件均省略)。



(1)化合物?的分子式为______,1 mol该物质完全燃烧需消耗_______mol

O。 2



(2)由通过消去反应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 。

(3)?与过量CHOH在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25

为________(

(4)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物V能与CO发生类似反应?的反应,生成两种2

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中任意一种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



(5)与CO类似,CO也能被固定和利用.在一定条件下,CO、和2

H三者发生反应(苯环不参与反应),生成化合物?和?,其分子式均为CHO,298(

且都能发生银镜反应。下列关于?和?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双选,填字母)。

A.都属于芳香烃衍生物 B.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都能与Na反应放出H D. 1 mol ?或?最多能与4 mol H发生加成22

反应

31.(16分)

硼酸(HBO)在食品、医药领域应用广泛。 33

(1) 请完成BH气体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H + 6HO=2HBO2626233 +________(



(2)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HBO+3CHOHB(OCH) +3HO中,HBO33 33323 3的转化率(α)在不同温度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见图12,由此图可得出:

? 温度对应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是_______。

? 该反应的?H _____0(填“<”、“=”或“>”)。

(3) HBO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 3 3



,+,1 HBO(aq)+HO(l)[B(OH)]( aq)+H(aq)已知0.70 mol?L HBO3 3243 3

+,5,1溶液中,上述反应于298K达到平衡时,c(H)=2. 0 × 10mol?L,c(HBO平衡平衡3 ),水的电离可忽略不计,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HO的平衡浓度不列32

入K的表达式中,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2(16分)

碳酸锂广泛应用于陶瓷和医药等领域。已β,锂辉石(主要成分为LiO?AlO?4SiO)为原材料制备LiCO的工艺流程如下: 223223



3+3+2+2+已知:Fe、Al、Fe和Mg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5.2、9.7和12.4;LiSO、LiOH和LiCO在303K下的溶解度分别为34.2g、2423

12.7g和1.3g。

(1)步骤?前,β,锂辉石要粉碎成细颗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3+2,(2)步骤?中,酸浸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Li、SO,另含有Al、Fe、4

2+2+2++Fe、Mg、Ca、Na等杂质,需在搅拌下加入_____________(填“石灰石”、“氯化钠”或“稀硫酸”)以调节溶液的pH到6.0~6.5,沉淀部分杂质离子,然后分离得到浸出液。

(3)步骤?中,将适量的HO溶液、石灰乳和NaCO溶液依次加入浸出液2223

中,可除去的杂质金属离子有______________。

(4)步骤?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

33.(16分)

某科研小组用MnO和浓盐酸制备Cl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的NaOH溶液222

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1)请完成SO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NaOH = 22________________。

(2)反应Cl+NaSO+2NaOH===2NaCl+NaSO+HO中的还原剂为223242

________________。

2,,(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OH和SO4,(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的CO的2(((

影响)。

? 提出合理假设 (

2,2,,假设1:只存在SO;假设2:既不存在SO也不存在ClO;假设3:33

_____________。

?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1,1,1,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 mol?LHSO、1 molLNaOH、0.01 mol?LKMnO、244((

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 ——————————

,1,molL HSO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24

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

步骤3:



献花(0)
+1
(本文系考试资料文...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