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海晚报

 青梅煮茶 2023-09-26 发布于江苏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这首《亚洲雄风》是1990年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宣传曲。那时,故乡还没通电,无法从电视上欣赏亚运盛况,获取新闻信息就靠一台半导体收音机。

记得那是1990年的9月23日下午,收音机里传来激动人心的消息:中国举重运动员邢芬以165公斤的总成绩夺冠,获得了亚运会第一枚金牌。从此,“邢芬”这两个字便牢牢印在我的脑海。放学归来,我和家人们一边听收音机,一边畅想遥远北京的体育比赛现场:熊猫“盼盼”的卡通像随处可见,各项活动井然有序,运动员精神抖擞,观众友好文明,一项项纪录被打破,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一次次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我要为运动员加油呐喊,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亚洲雄风》《黑头发飘起来》《同一首歌》等亚运歌曲。

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再来中国,那时我已有能力实现20年前想亲自到赛场看亚运的梦想。那个深秋,整个广州城都洋溢在喜庆的氛围之中,我和几个有相同爱好的朋友早早在网上订了票,一起到现场观看了几场男子足球小组赛,终于圆梦。随着赛事的推进,我又去了越秀山体育场、天河体育中心等场馆观看足球、篮球项目的比赛,在家门口为各国运动健儿摇旗呐喊。

我非常兴奋,觉得仅仅观看已不能完全表达我一个体育爱好者的喜悦之情,便策划了一项“极限运动”:从所住的花都步行到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全程大约40公里,大致相当于一场马拉松的距离,我要用脚步去丈量。我甚至去定做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共庆亚运,挑战40公里步行”。那天早晨7点整,朋友们为我在起点举行了简短的出发仪式,随后,我便背起小包向着广州市中心出发,沿途经过多条热闹的道路。在重要十字路口,我便打开横幅,请求路人帮忙拍照留念。热情的广州市民对我很是赞赏,还有一个阿姨给我买了两瓶水,鼓励我挑战成功。

晚上9点多,我终于抵达了目的地。虽然极其疲劳,脚上已被磨出了几个水泡,但我感受到了穿城而过的喜悦,进一步认识了广州这个城市,并感觉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了亚运会。

如今,杭州亚运会开幕在即,我会进一步融入亚运氛围中,用自己的方式祝福亚运,做全民健身的践行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