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冷门诗人的一首中秋诗,短短28字,成千古名作

 江南書院 2023-09-26 发布于黑龙江
唐朝冷门诗人的一首中秋诗,短短28字,成千古名作

在唐朝这个诗歌繁荣的时代,王建的名字可能并比不上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但他的这首《十五夜望月》却成为了千古名作。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月夜的景色,借此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并且成为了王建的代表作之一。

《十五夜望月》

王建〔唐代〕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庭地白树栖鸦”,诗人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中秋月夜的景色。月光洒在中庭,映照出明亮的银色,树上栖息的乌鸦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这一幕景象给人一种静谧、神秘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神话般的梦境中。

唐朝冷门诗人的一首中秋诗,短短28字,成千古名作

诗人看到栖息的乌鸦,想到鸟儿能够身居巢穴、甜蜜酣睡,自己却有家不能回,两相对比,不禁悲从中来。

冷露无声湿桂花”,诗人进一步以冷露无声无息地沾湿桂花,巧妙地传递出秋夜的寒冷和宁静。“桂花”这一意象也用得特别好,因为桂花是中秋节的代表性花卉。每当桂花的幽香弥漫空中,我们就知道,中秋节又来了。

唐朝冷门诗人的一首中秋诗,短短28字,成千古名作

今夜月明人尽望”,诗人以一个宏观的视角,将视线从中庭转移到整个夜空。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无论人们在哪里,都会抬头仰望那轮明月,只不过,有的人全家团聚,有的人骨肉分离。

最后,“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以一个疑问句作为结尾,让人不禁陷入深思。诗人发出感叹,这个寒冷的秋夜,不知谁跟自己一样,陷入深深的思念之中,无法自拔。

《十五夜望月》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描绘,将我们带入了唐朝那个中秋之夜。诗人的笔下,月亮不仅是月亮,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思念的象征。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他对家乡、对亲人的深深眷恋。

尽管王建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显赫,但他的这首《十五夜望月》却足以让他在唐诗的瑰宝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不仅为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风貌,也以他深情的笔触打动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在这个中秋节里,让我们一起仰望那轮明月,感受那份悠远而深沉的秋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