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灿(1622-1688),原名传灿,字青藜、止山,自号六松老人。江西省宁都县县城人。 明末清初文学家、隐士。
少负诗名,与同学魏禧、魏际瑞、魏礼、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丘维屏、彭任等称“易堂九子”。曾参南明唐王军事。败后为僧出游。回里筑六松草堂。以后出游东南,居苏州光福二十余年。晚年以笔舌糊口四方,卒于京师。
曾灿为文观察锐利,气势盛大,明白透彻,且清真淡泊,其诗词则多反映风土民情,乡土气息浓郁。著有 《六松草堂文集》《止山集》《西崦草堂集》《过日集》并行于世。

【秋风】
秋风独夜惊,寒气亦何早。
万山发众响,林木欻如扫。
独立萧以疏,忽忽满怀抱。
夜月起寒扃,轻霜中衰草。
【出都次芦沟桥】
谢却长安路,天心不易回。
铜人虽未去,石马可能来。
宫阙余寒照,山川尽劫灰。
吾生太平日,几见此蒿莱。
【过渊明先生墓道】
只有青峰在,能逃乱世名。
江河消酒力,天地讬钟声。
彭泽官三月,柴桑老一生。
为伤孤竹子,何以不躬耕。
【将立春同友郊外眺望】
群动皆有息,兹游成我闲。
气交寒暖候,春到有无间。
寒石自流水,夕阳多远山。
离离林下屋,时见鸟飞还。
【岁暮武林别叶子九往京口】
残腊无佳日,况当离别年。
布帆从此去,江水正苍然。
贫贱愁中路,风波乱后天。
好将今古泪,寄与夕阳船。
【崇德县有万鸦巢城东古寺感赋】
郁郁城东树,日暮万鸦集。
结巢不能稳,飞出复飞入。
树高与寺齐,攀折手能及。
鸟性爱清旷,此独巢城邑。
山路云木深,湖田夏水急。
乃知稻梁谋,使人无独立。

【赠汪舟次兼寄吴野人】
大儒惜口珠,群蚁慕膻肉。
窃名因窃钩,杀身苦不足。
酿成盗贼区,甘受排墙戮。
汪君独怆怀,读书破万斛。
倚柱二十年,双趺犹在目。
名动公卿间,紫荆满华毂。
槐板企林宗,草屏羡元叔。
直视如等夷,不以愧幽独。
于时有高士,寄居淮海曲。
身不入州府,何从及荣辱。
唯君能与游,素交久弥笃。
唱和盈百篇,一一归老朴。
君为扬扢之,装潢连卷轴。
吁嗟今之人,噂沓纷相逐。
但食五侯鲭,安知贵菽粟。
【雪中早发】
屋角天黑鸡未嚎,行人催起如追逃。
撼窗裂瓦风怒号,开门乱雪飞银涛。
布衾藉草卧方牢,但听耳边声哜嘈。
笑谓行人毋乃劳,何为不待东方高。
【秋旅遣怀兼柬易堂诸子】
其一
枫树经霜秋色新,西风山郭起黄尘。
排墙耻作今名士,筑室嫌为旧党人。
老马仅存还恋主,敝貂犹在敢言贫。
东南芳草牛羊下,可许浮生老钓纶。
其二
黄花秋老向愁颜,叠鼓沙头夜气殷。
书剑依人尝自悔,山川到我即多艰。
百年已被文章误,千里今同鸿雁还。
行处可怜明月冷,几回萧瑟掩重关。
其三
记得当年万马嘶,虎头城外战声悲。
关山作客同狐貉,风雨招魂半友师。
匣里祇应存德祐,冢边长欲结要离。
萧萧黄发今何在,痛哭西台有所思。
其四
静掩高斋日已横,西风何地不孤征。
天寒岁晏无车马,亲老家贫赖友生。
双鬓清秋容独卧,五陵长铗向谁鸣。
年年刀尺空相忆,肠断人间碪杵声。

注:图片为祁大夔 (1921一1982)的山水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