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听蒙曼老师讲《红楼梦》。 听完十多集的讲谈,我记住了每讲的开场白“开谈不讲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按照蒙曼老师这个有趣的说法,是不是可以认为,现在码字的我以及在看字的你,单论读书修为,我们已然是鱼跃龙门,直接开谈“红宝书”啦?不是。梦想还是要靠脚踏实地去实现,俏皮倒是能靠异想天开来玩笑。 俏皮归俏皮。最初写“红楼丫鬟”系列,俏皮的本意,我可是奔着评(an)判(feng)职场上的花袭人去的。你可能会想,那写一篇袭人不就好了么,何必费劲成系列?自然不行,独是评点袭人一个,万一下笔似刀,即是我无心插柳,也会被好事者认为柳已成荫。如此,我抱着侥幸试试的心理写了“娇杏”,接着写了“袭人”,然后写了“晴雯”及其他几位小丫鬟。 俏皮到这般不计心力的份上,真是应了甄士隐在“太虚幻境”看的那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假有无相连的那些烦恼,如梦幻泡影一般,消融在花珍珠从无到有的整篇文字中,我水到渠成,开悟至静和之境,充分理解袭人之余,也对周围正在上演的人和事启用崭新的多元解析方法。 你一定好奇,这转变源自什么呢?确实,我从十几岁便一直认为袭人是绿茶的代言人,但也仅是不喜欢而已。经过查阅资料,我发现从古至今嫌恶她的大有人在。特别是一位儒生,抨击袭人为大奸大恶,无一可取之处。读完那段文骂,不忍直视的我都忍不住为她鸣不平。 试想,古往今来,哪个女孩子不想嫁于良人公子好做贵妇贤妻呢?若放到当时的荣国府中,又有多少女孩儿会比她做得好呢?看看眼下的职场,远不涉及女孩儿之根本利益,便有不少明争暗斗,足以立见高下。若适时换位思考,我们能理解袭人,也能理解如她一般的诸多人,更能理解有别于她的各色人。 你若能理解参透形形色色的人,还有什么情绪与烦恼?没有。人自然可享静和之欢。 意外获得静和之悦,我还新生一个想法,把“红楼丫鬟”作为一个子系列,支撑起一个更大的系列“红楼人物”。有意思的是,自有了这个决定,我便一篇丫鬟也没写了。懒惰当然是我最大的障碍,而更深层的原因,是我清楚自己现在的功底远不足以完成此项笔耕。 功底支撑不起热爱的笔耕,那就满怀静和之欢,接纳日月山川的给养,成长得好一点,再好一点。等好了再动笔。真心期待,“好了”的这天不是我银发怡然的那天 最后泄密下“红楼丫鬟”隐藏最深的俏皮,我希望更多的人将《红楼梦》视为经典小说去读,经验那个纯真的有情世界里,无常命运给予人的生命启示。不喜欢读,也可以去喜马听蒙曼老师讲《红楼梦》。 红楼丫鬟 | 香菱 红楼丫鬟 | 瑞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