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朝到底是怎样建立的?对后世而言,元朝的建立到底有多大影响?

 凤凰山居士 2023-09-26 发布于江西
刚刚的历史枕边书2023-05-18 20:57

因为之前的秦汉、隋唐和宋几个统一的王朝,都属于中原“小中国”的范畴。而元朝不一样,它开启了一个“大中国”的时代。

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元朝建立的历史背景。

元朝的前身,是蒙古人在公元13世纪建立的蒙古汗国。在蒙古汗国建立之前,在蒙古草原上曾经生活过很多游牧部族,先后建立过匈奴、柔然、突厥、回纥等草原帝国。

第一个将蒙古草原各部落统一起来的,是秦末汉初的匈奴人。在伟大首领冒顿单于带领下,匈奴向东打爆了东胡人的部落联盟,向西将西域各国打成了属国,西南打败大月氏,还曾经将汉高祖围困在白登山上,迫使汉朝同意和亲。

但是由于草原上独特的生存环境,匈奴人无法建立秦汉那样的中央集权,只能采用比较原始的部落联盟,平时由各部落首领统领部落,战时再由匈奴单于带领,一起出去打仗和抢劫。

草原帝国的松散组织形式,终于让匈奴帝国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从公元前127年开始,汉武帝对匈奴发动多次大规模战争,先后夺取了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并在漠北重创匈奴主力。在汉朝接连打击下,匈奴帝国分裂为北匈奴和南匈奴,南匈奴归附汉朝,北匈奴后来西迁。

北匈奴西迁后,鲜卑人来到了蒙古草原,不过并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政权。

公元3世纪末,西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升级,最终酿成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持续了近十年,严重削弱了西晋王朝的国力。眼看西晋朝廷的力量被削弱,居住在北方和西北的匈奴、鲜卑等游牧部族,乘机进军中原,先后建立起前燕、前赵、后赵、后燕等政权。

经过一百多年的中原混战,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最终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

就在北魏南下中原逐鹿的时候,原来附属于拓跋鲜卑的柔然人,乘机逃回了漠北草原。柔然人在首领社仑的率领之下,征服了漠北草原上的各部落,建立了柔然汗国。

柔然汗国经常与北魏作战,并且经常被打败。一百年后,原本臣服于柔然的突厥,在首领土门的带领下,大破柔然汗国,并重新统一草原各部,建立了突厥汗国。

突厥汗国征服了西域各国,还与波斯联手消灭了白匈奴,将疆域向西拓展到了里海。隋唐时期,突厥汗国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

唐太宗时期,东突厥和西突厥先后被唐军消灭。东突厥灭亡后,回纥人重新统一了蒙古草原,并建立了回纥汗国。回纥与唐朝关系比较友好,还曾出兵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

公元9世纪中期,回纥王庭遭到北方黠戛斯的攻击,回纥汗国就此灭亡。契丹人崛起之后,黠戛斯人归附契丹。契丹人逐步征服了草原上的各个部落。

但是契丹在草原上的统治,也经常遭到各部落的反抗。辽国灭亡之后,由于金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南宋的战争中,没有更多精力经营蒙古草原,致使草原上的各部落发展强大起来。

到了12世纪后期,蒙古部在首领铁木真的率领下,先后击败了劲敌塔塔尔部和蔑儿乞部,成为东部草原霸主。

之后,蒙古部又与中部草原最强的克烈部交战,并最终消灭了克烈部。公元13世纪初,蒙古部又消灭了西方的乃蛮部,又统一了蒙古草原。蒙古部首领铁木真,在大家的推举下,成为整个草原的大汗,称为“成吉思汗”。

蒙古汗国建立后,先夺取了金国的北方地区,然后派出大军开始西征。蒙古大军三次大规模西征,先后消灭了西辽帝国、花刺子模汗国、钦察汗国、罗姆苏丹国和基辅罗斯等国。

之后,蒙古大军转而向东,先后消灭了西夏、金朝和大理,征服了高丽,降服了吐蕃地区。到13世纪中期,蒙古帝国的版图,向东到达太平洋西岸,向西到达地中海和黑海,向北达到西伯利亚,向南达到波斯湾,是冷兵器时代最大的帝国。

看完了元朝建立之前的历史背景,我们再来看看,元朝是怎么建立的?

过去人们常把元朝和蒙古帝国划等号,其实这是很不准确的。蒙古帝国和之前的匈奴帝国、突厥汗国、回纥汗国类似,都是以漠北草原作为政治中心的草原游牧帝国。帝国的统治民族蒙古人,依然以四处放牧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对汉人农耕区的生活没啥兴趣,主要以获取财货为主。

历史的转折发生在公元1259年,蒙古帝国的蒙哥大汗,率军攻打南宋钓鱼城的时候,被流箭射中医治无效后去世。

蒙哥去世后,他的两个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了争夺蒙古大汗的位置,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阿里不哥得到蒙古贵族的支持,在蒙古本土哈拉和林,被拥立为蒙古帝国的大汗。

忽必烈依靠汉族官僚的支持,在漠南地区自立为蒙古大汗。经过四年的拉锯战,拥有汉地丰厚资源做保障的忽必烈,最终击败了合法性更强的阿里不哥,夺取了蒙古本土的统治权,成为蒙古新一任大汗。

这次汗位争夺战,加速了蒙古帝国的分裂。之前支持阿里不哥的金帐汗国、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并不承认忽必烈的汗位,逐渐开始独立发展。

支持忽必烈的伊尔汗国,由于远在西亚波斯等地,向东要经过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所以和忽必烈的联系也很困难。

蒙古帝国的分裂,对于忽必烈来说,却不失为一件好事。没有了西部那些蒙古王公的掣肘,忽必烈正好可以将蒙古打造成中原王朝,以确立自己家族的统治地位。

公元1271年,忽必烈发布《建国号诏》,定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立元朝。需要说明的是,蒙古国的名字并未废弃。

公元1279年,元军消灭南宋最后一只抵抗力量,元朝彻底统一了全国。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之一。

我们再来看看,元朝和之前在中原立国的北族王朝,都有哪些区别?

在蒙古人建立元朝之前,在中原地区曾经出现过六个,由北方民族建立的王朝,分别是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和金朝。

这六个王朝的共同点有这样几个,第一都是由塞外北方民族建立的,其中北齐皇族虽然是汉人,却是高度鲜卑化的汉人,而且以鲜卑人作为统治基础。

第二,都以中原作为统治核心区域,进而建立王朝或政权的;第三,除了北齐之外,他们都选择与汉人高度合作,甚至主动将自己汉化。

其实,在北魏统一之前的十六国时期,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后燕等政权,就已经积极主动地学习汉文化了。

到了北魏这里,为了有效统治中原地区,孝文帝干脆将国都迁到了洛阳,开始在鲜卑贵族推行全盘汉化改革,就是想把自己鲜卑人的标签抹去,彻底成为汉民族共同体的一员。

北魏分裂后,宇文泰主导的西魏政权,在实力上弱于高欢控制下的东魏。为了扭转自己的劣势,宇文泰实行更宽松的民族政策,将关陇地区的汉族豪强,吸收进自己的统治集团,担任柱国大将军这样的要职。

鲜卑军事贵族和关中汉族豪强联合,组成了强大关陇军事集团,并一直影响了到了之后的隋唐王朝。经过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民族融合,之前被视为异族的鲜卑、匈奴等民族,到了唐朝中后期,已经完全融入到中原汉人之中。

另外在五代十国时期,五代里面的后唐、后晋、后汉,以及十国里面的北汉,都是沙陀人建立的王朝或政权。

但由于沙陀属于西突厥族系,属于西北部族那面的,所以上面没说。其实在我们的历史书上,很少把沙陀人在中原建立的这四个政权,与之前的前赵、前燕、后秦、胡夏、北魏,那几个外族政权等量齐观,甚至很少强调他们非汉人的身份。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沙陀人在入主中原之前,已经在山西地区生活了近百年,而且经常与内陆产生接触,对中原汉人的生活方式并不陌生。沙陀首领李克用还曾率兵帮助唐朝,参与了对黄巢起义的镇压。所以后唐、后晋等王朝,虽然是沙陀人建立的政权,但除了军事上仍以沙陀骑兵为主,其他各方面都与中原汉人没啥区别。

所以,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很少有人提起后唐、后晋、后汉等政权,那个“非汉人王朝”的属性。

尤其是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一直都以唐朝旧臣自居,建立的后唐政权,也认为是唐朝的延续。

在蒙元之前入主中原的金朝,是由东北民族女真建立的政权。公元12世纪初期,女真人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在首领完颜阿骨打的率领下,摆脱了辽国统治建立了金国。金国先后消灭了辽国和北宋,一路南下将赵构赶到了海上。

后来,南宋和金朝达成和议,将淮河以北地区割让给金朝,南宋向金朝称臣,并且每年向金朝进献岁贡。

金朝第四位皇帝海陵王完颜亮,非常崇尚汉文化,将国都南迁到中都燕京,也就是今天的北京。金朝像之前的北魏一样,在入主中原后,迅速就加入到汉化的队伍中,女真贵族也因此逐渐丧失战斗力。

金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中华一统”的朝代,这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女真人希望加入华夏共同体的迫切心理。

元朝虽然也和金朝一样,将首都定在了北京,但它对汉化却没那么大兴趣。在元朝统治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元朝皇帝始终兼任蒙古大汗的位置,或者说蒙古大汗才是他的第一头衔。在元朝的朝廷中,来自西域的色目人,经常担任重要官职,其地位在蒙古人之下,汉人之上。和之前的北族王朝不同,元朝统治的国土更加辽阔,境内的各民族都拥有的文化。

元朝统治者的视野会更加开阔,而不像之前的北魏等王朝,只能拜倒在中原汉文化之下。元朝始终保持自己的特点,没有进化成纯粹的中原王朝,这一点和之期的北魏、金朝很不相同。

最后,再来比较一下,元朝和之前那些大一统王朝,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十个大一统王朝,分别是秦朝、西汉、东汉、西晋、隋朝、唐朝、北宋、元朝、明朝和清朝,其中西汉和东汉都可以归一为汉朝,所以说九个大一统王朝也没错。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里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也为后来的中原王朝树立了榜样。

秦朝奠定的帝国版图,成为后世评定一个王朝,是否为大一统王朝,提供了一个可讨论的疆域标准。现代人否定北宋是大一统王朝,就喜欢拿幽云十六州、辽东半岛和河套地区,不在北宋版图内说事儿。

秦朝实行的“书同文、车同轨”等等制度,也被后世中原王朝所继承,也是评价大一统王朝的指标之一。

元朝之前的大一统王朝,全部都是汉人建立的。即使是有部分鲜卑血缘的隋唐皇室,至少从父系上溯源,也是标准的汉人。虽然隋唐时期,有很多鲜卑族裔的大臣,担任国家的重要职位,但他们和当时的汉人没有啥区别了,再不是草原上套马杆的牧人了。

元朝的全名是“大元大蒙古国”,这个国号就体现了元朝和之前统一王朝的不同。

之前的大一统王朝,一般都是这样叫的:秦朝就是“大秦国”、两汉就是“大汉国”,唐朝就是“大唐国”,北宋就是“大宋国”。

汉人大一统王朝的国号,一般有两种来源,一是来自于周朝时期诸侯国的国名,例如秦、晋、宋等国号,都属于这一类;一是来自于前朝授予的封爵,例如汉朝的国号来自项羽的分封,隋朝的国号来自杨坚之前受封随国公,唐朝国号来自李渊之前被封唐国公。

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有个比较显著的特征,就是中原地区作为核心区域。这些大一统王朝,国都基本都设在中原地区,秦朝国都在咸阳,属于中原西部地区;西汉国都在长安,属于中原西部地区;东汉国都在洛阳,这是标准的中原之地;以后的隋朝和唐朝,都在长安和洛阳设置了国都,还是中原地区;北宋的国都在开封,也是中原地区。

至于后面的元、明、清三朝,都把国都设在了燕京,没有设在中原地区,其实也体现了一种传承。在宋辽南北对峙的时候,燕京就是辽国的南京;到了金朝时期,为了同时管理好中原和东北老家,很长时间内都在燕京定都。忽必烈之所以在燕京定都,基本和金朝的考虑差不多,既可以管理南边的汉地,又可以兼顾蒙古草原。

明朝建立之后,本来实在南京定都的,因为很简单,朱元璋就是以这里作为根据地,进而统一全中国的。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之后就把国都迁到了大本营北京。明朝灭亡之后,清朝入关后仍以北京作为国都,也是为了可以同时兼顾汉地和东北老家,以后混不下去了可以回去。

打开历史地图册,就可以看出来,元朝之前的大一统王朝,都是以秦帝国疆域为基础的。两汉帝国的版图开始时,还没有秦朝疆域大呢!只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开始不断向四周扩张,先后将河西走廊、岭南地区、朝鲜半岛和云贵高原,纳入了汉帝国的版图。

到了汉宣帝时期,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府,对西域各国进行管辖。之后的西晋和隋唐两朝,帝国版图相对汉朝有一些变化,但都是以秦朝疆域作为基础。

也就是说,在汉朝、西晋、隋朝和唐朝这几个大一统王朝,都是以秦朝统一后的疆域作为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张的。

只是到了北宋这里,略微有点尴尬,那就是没有将辽东半岛和幽云地区,纳入到自己的版图之内。但如果以汉人居住的汉地,作为中原王朝的版图基础来看,那北宋也可以被看做大一统王朝。至少北宋把汉地基本都纳入了版图。

以上说的大一统王朝,无论是秦汉、西晋、隋唐还是北宋,无论版图多大,其实都是以秦朝为标准的中原王朝,我们这里称之为“小中国”。

元朝和他们是不一样的,它开创了一个“大中国”的时代。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将汉地、蒙古草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东北亚地区,同时纳入到版图之中的朝代。注意,这里说的“汉地”,其实指的就是秦朝统一后版图内的地方,包括了中原地区和江南、岭南地区。

在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曾经多次北上征讨蒙古各部,还在黑龙江流域设置奴儿干都司,在西北地区设置了哈密卫,在南方再次征服安南地区,达到了明朝疆域的极限。但在朱棣去世之后,安南就成功复国,奴儿干都司被撤销,明朝在东北亚的势力收缩到辽东半岛。

可以说,只有在朱棣统治的二十多年,明朝一度可能重建“大中国”版图。在其余的二百多年间,明朝版图基本停留在“小中国”范围,这可能是汉人王朝的通病,毕竟汉地是当时东亚最富庶的地方,不愁是不愁穿的,犯不上去那些贫瘠的地方,和那些落后的“蛮夷”抢地盘。

后来崛起于东北地区的清朝,在明朝被李自成推翻后,利用一百多年时间,重新打造了“大中国”的疆域。而且在乾隆皇帝时期,派兵西征彻底消灭准噶尔余部,将新疆地区重新纳入中国版图。

至此,大清帝国的版图基本确定,拥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几乎是历代疆域最大的。

我们必须看到,元朝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那就是将游牧民生活的蒙古草原和青藏高原,纳入到华夏天下体系。

使中原王朝的疆域,从“小中国”进入到“大中国”时代。为多民族共同生活的今日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元朝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它开创了“大中国”,将北方草原、中原地区、青藏高原捏合为一个整体。超越了之前以中原汉地,作为基本盘的“小中国模式”。之后的清朝继承了这个“大中国”模式,并将它发扬光大,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