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纵“吃孙”心理

 红日东晴 2023-09-26 发布于山东

乡间有句俗语:“吃孙喝孙不谢孙”。说的是有的人品性不良,吃了他人的认为白吃,喝了白喝,还不知情领情,笑他人“逊”而“傻”。

抱有“吃孙”心理的人,不知感恩,反嘲弄他人人性,可谓卑劣至极,其亦会被强烈反噬。

“吃孙”,“聪明”必被“聪明”误

获得他人的帮助和施予,见诸于他人有好心、有善德。以心应换真心,以好意应恩报,这才是人间真情。“吃孙”现象,就是有的人以私利之欲更以邪恶之念,得了他人的好心好意,却付以无恩无情甚至是嘲讽恶待。

听闻有一朋友孝敬老人有加,其他兄弟都不出钱不出力,然而却换来了老人的更多苛责,换来了兄弟们“你的老人你就该养,你付出你活该”的冷语嘲言。明眼人都知道错在了哪里。

“吃孙”者不担责不付出,还得了便宜更卖乖,这种“聪明”真是反人性的。可以说,重公理公义的人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行“聪明”之举,若想的做的是欺负老实人让老实人吃亏的行为,那就是非善而恶,非德而邪。“吃孙”的人,这种小伎俩小聪明,必会是以自己的人性甚至是品行、信用来做自祸自堕,误的害的必定是其自己的德行。

不“吃孙”,最终己就不会被“逊”

“吃孙”者,得一时之私利,更以贬低他人愚弄他人为“自戏”,失掉的必定是对方的耐心和爱心,也会失掉公众对其的信任和尊重,必得不偿失。

被“吃孙”者,这种“教训”是很深刻的,甚至是刻骨铭心的。现实中没有人会真傻。人行有义,若换来的是种种不义,则不会再以义相待,甚至会是以牙还牙。

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尊重;以信待人,才能得到信任。反之,当有人常以“吃孙”来对待他人的话,他在对方眼里就不是情义恩人,而是无赖。

帮助自己,救助自己,同情自己,施予自己,敬重自己,这样的人当以涌泉之恩相报,即使暂不能报答,也必须拿出自己最大的诚意来,而绝对不可行“吃孙”之小人之作,以防自伤自德。

避被“吃孙”,克弊克奸克邪方有正

欲成君子,先防小人,且自不做小人。成功者,心必有善,但应最大程度弃恶而扬善,绝对不可甘做东郭愚善于狼。

被“吃孙”而不觉恶邪者,则实为不智,亦等同从于恶邪,不为良善。不“吃孙”亦不能被“吃孙”,这是做人应当具有的能力和素质。

有时受到他人的变相欺负和伤害,一定要认清他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若非有意,一定要把误会澄清,不伤于情。若对方故意挑战底线,则必当仁不让。

避被“吃孙”,就是自我正义的坚持,也是自我的强大。对待有恩有义之人必以恩报,对待不恩不义之人则须谨防,好心有给予好人,莫让好心承对不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