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厂旗下的APP们成为自研大模型的“磨刀石”|TE洞察

 TE智库 2023-09-26 发布于北京

“大模型直接 To C不是必选项”

作者|Koko

01 To C or not To C,这是一个问题

上周,腾讯发布混元大模型。在该领域沸沸扬扬大半年后,腾讯继6、7月推出MaaS解决方案和AI原生向量数据库后,终于补上了自研通用大模型这块拼图。

发布会上,腾讯宣布混元大模型通过腾讯云对外开放,没有提到面向C端开放的Chat类应用,而是通过让混元赋能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等覆盖C端用户。

随着腾讯混元的发布,目前市场上大模型厂商的发展模式也更加明晰:

To B、To C两手抓,如以OpenAI为代表的To C先行、To B跟进,以百度、阿里为代表的To B、To C齐头并进;

专注To B,如腾讯、华为的重点在大模型的行业落地。

OpenAI作为行业先驱,对大模型的商业化之路进行了初探。

在今年1月ChatGPT仅花了2个月,成为最快破亿用户规模的产品后,2月OpenAI推出每月收取20美元的会员服务。后来,OpenAI还通过直接向开发者和企业出售其AI模型的API访问权限、以及通过与微软合作来赚钱。

8月底,The Information报道OpenAI目前每月的收入超过8000万美元,有望在未来12个月收入超10亿美元。

国内,今年上半年多家厂商跟进发布了大模型,截止目前还没有厂商推出面向C端用户的会员增值服务。

这主要受产品能力和监管限制。一方面,国产大模型和GPT还有明显的差距,厂商也寄希望于通过免费产品让大量用户参与交互,给大模型提供真实的数据和反馈,实现优化产品的目的。

另一方面,监管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在8月底才最早开始正式公布可以面向公众开放的大模型,因此其商业化进程也不得不延后。

亿欧TE智库(ID:TEinstitute)认为,C端产品的付费或可被视为国产大模型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毕竟只有产品真正好用、有价值,用户才愿意掏腰包,厂商推出会员服务才有意义。

国内厂商跟风发布大模型的转折点在6月。腾讯跨过发布通用大模型,直接推出MaaS解决方案和TI平台,发布了10个行业的模型,以及推出一系列模型训练、微调、部署的工具链。

这成为行业向To B转向的开端,随后字节跳动、华为、深兰科技等厂商也重点推出了To B解决方案。

专注To B可以让企业节省成本,并将目前国内稀缺的算力资源,集中在明确可商业化变现的场景和项目上。

根据CIO Coverage年初的报道,OpenAI运行ChatGPT的算力成本为每天10万美元或每月300万美元。而专注To B则可以节省这笔费用。

此外,《暂行办法》的实施明确指向了To C的大模型产品,对于To B落地的限制稍微宽松。

世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新锐告诉亿欧TE智库,面向公众服务的标准在于对象是否特定,To B的情况多数还是面向垂直行业和特定场景的客户,大部分时候不涉及双新评估(算法备案和安全评估)。

“但如果客户量特别大的话也不能完全排除。此外,大模型厂商的B端客户如果要面向公众提供服务,这种情况下的评估主体是服务方(即B端客户),大模型厂商仅提供技术支持的话,也需要配合对方做双评。”

监管的松口在很大程度上给国内大模型厂商的商业化留下了空间,毕竟做To B就不存在收不收费的困扰,而是收多少的问题了。

02 大厂旗下的APP们成为自研大模型的“磨刀石”

专注To B虽然可以解决大模型商业化的难题,但根本上通用大模型自身能力的优劣才是商业化成功的前提,ChatGPT就是例证。

而这需要大量的数据训练、反馈、模型优化才能实现,相比To B落地需要一定周期、服务的客群规模有限,To C在这方面更具优势。

根据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向极客公园的透露,8月31日全面开放24小时后的文心一言,回答了用户3342万个问题。这是To B场景难以企及的量级。

而To C的开放也会有助于大模型厂商To B业务的推进。文心一言开放当天,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百度面向企业端推出的大模型开发与管理平台)上,日活企业数增长超过40%。

从这个层面看,大模型要提升能力,To C应用至关重要。不过,这个场景在现实中或许更对大模型创业企业成立。

对于在国内互联网行业深耕十几年的大厂来说,他们在此时已开发了不少上千万、上亿甚至10亿日活的应用,在大模型将所有产品重做一遍的背景下,这些应用可以充当连接海量用户的触手。

因此,大厂们的动作在这里出奇的一致。

阿里巴巴在4月初开始邀请测试通义千问时,就提到所有产品未来都将接入该大模型,进行全面改造。

百度在文心一言全面开放后称,百度旗下各类用户侧产品正在利用大模型进行重构,百度搜索、百家号、百度文库、百度输入法等产品正在研发并陆续推出相关AI功能,未来还将推出NEWAPP等产品。

其中,腾讯更是以产品著称的互联网公司,在社交、游戏、支付、长/短视频平台、音乐、网文、办公等领域都有领先市场份额的产品。

在2023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集团副总裁蒋杰提到,测试大语言模型的途径有很多,其中一种是通过Chat来验证。而腾讯拥有很多To C和To B的应用场景验证体系,所以混元大模型可以选择结合内部应用做测试,也许更有效果。

目前,混元大模型已经接入腾讯云、腾讯广告、腾讯游戏、腾讯金融科技、腾讯会议、腾讯文档、微信搜一搜、QQ浏览器等超过50个腾讯业务和产品。

在这个意义上,腾讯9月初才发布通用大模型,并不比刚刚全面开放大模型的友商迟。

除了把全部产品重做一遍,站在更高视角来看,大厂旗下的应用产品还可以进一步产生联动。

8月22日,在钉钉生态大会上,钉钉总裁叶军在现场演示了大模型用自然语言点咖啡。这背后就是同为阿里旗下的饿了么与钉钉的联动,两者合作开发了“快乐拼”应用。

叶军和团队在钉钉群里通过@拼单助手,用自然语言要求“来20杯拿铁,少冰,加浓”“给我20杯这个店的招牌”,结合点选,完成了拼单、支付等一系列操作。

亿欧TE智库(ID:TEinstitute)日前尝试了在钉钉内复刻该能力,发现当前的快乐拼应用体验更像微信小程序,还不具备自然语言点单能力。这或许是发布会的演示版本与发行版本存在差异。但这样的演示足以开启人们对大厂自有应用联动的想象力。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