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海波 巧用数学活动课培养小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实践研究

 昵称15221501 2023-09-26 发布于湖北

巧用数学活动课培养小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实践研究

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红军小学    徐海波    邮编:444324

      摘要: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所有的课堂时间都用于教师的讲解和叙述,即使是一些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项目和活动,教师也是通过理论的讲解告诉学生其结论,事实上,这样的过程存在很大的弊端。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基本特性,开展实践课教学。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开展教学。第一,引导学生自主的思考和探索数学知识,充分发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二,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三,引导学生在分工合作中开展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活动课   教学测了测   动手动脑    能力培养

      数学来源于生活,是一门生活中常见的学科,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材中精心设计很多内容丰富的身心实践活动课,小学数学教师要能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资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将数学实践活动课作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培养途径,从而让小学数学的学习变得更具生活化和趣味性。小学数学活动的特点超越了文本的局限,促使学生从课堂上转到了实际操作和生活体验中,它着重于每个学生的个性与全面的发展。通过实践强调學生,加强研究和创新识,进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如何做好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已成为广大教师师探索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引导学生自主的思考和探索数学知识,充分发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如今,将学生作为小学数学课堂的主导者已成为当下开展教学的有效措施,事实上,这一教学模式也是新课程改革纲要提倡和支持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能够全方面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中学习知识,加深自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另外,自主探究的活动也能够使得学生在探索中获得自信心,进而使得学生喜欢上学习数学。因此,教师可以留出更多的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开展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教师需要精心的设计更加有效的动手操作活动,此外,教师应时刻观察学生的情况,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例如,教师在开展“克、千克、吨”这一课时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为每一位学生准备实践工具,准备的工具包括称量的工具和称量的物品,教师可以准备硬币、别针、苹果等物品。其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带一件标有重量的物品,如盐、袋装零食等等,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称量教师准备的物品,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称量一枚一克的硬币,并将硬币拿在手中,掂一掂,感受一克的重量。教师也可以拿出标有一千克的油桶,引导学生感受一千克的重量大小,帮助学生对克与千克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二、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情境的创设能够极大程度的吸引学生探索的欲望,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因此,教师在开展探究活动时,应设计更加适合的情境,使得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践探索中。例如,教师在开展“正负数”这一课时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境,其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一张图片,图片显示小新家、学校和超市在同一条直线上,超市在小新家右边,学校在小新家左边,小新家与学校中间有5个单位线段,其中,每一个单位线段表示100米。小新家与超市中有四个单位线段。另外,要求小新从家向超市走三个单位线段表示为+300。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与附近的同学相互合作,一位同学随意的指出图片中的具体位置,其他同学回答用正负数表达的数值和形式。

  三、引导学生在分工合作中开展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小组分工合作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过程,事实上,将学生进行分组能够避免学生出现偷懒的情况,也能够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变得更加团结。将学生进行分组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另外,这样的过程也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其他学生的思路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更加快速的掌握学习知识。例如,教师在开展“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可以切割的圆柱体模型,并将这一模型当做需要切分的蛋糕。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创设顾客和店主的情境,要求小组中的一个作为提出要求的顾客,一个作为满足顾客的店主,如,提要求的人可以说:“请给我1/2个蛋糕”满足顾客的角色就需要为顾客切下1/2的蛋糕。之后,将学生的角色进行互换。

        四、透过实践活动牢固掌握知识,训练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对于课本当中一些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若没有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那么学生们是很难够牢牢地记住这一部分的内容的。为了解决上述教学问题,老师可以从多方面出发,给学生们提供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机会,让他们在这些活动当中熟悉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点,并且能够将其和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常见的事物进行一个独特的联系,让他们在考试的过程当中能够通过联系这一些常见的事物来回想起这一部分的知识点。
        举个例子,老师在教授货币单位这一个课程的时候就可以设计一个商场购物的实践活动。当然,做一个实践活动并不是真的要带领学生们去商场进行购物,而是通过PPT的形式来创建一个商场购物的情景让学生们通过购物的过程来了解到一些货币单位的使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在结账环节当中,通过自己手上的货币和营业员交换商品这一个过程,学生们就能够牢牢的记住货币单位这一个课程的内容。这样一种学习方式,不仅仅能够让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模式更加的具有有趣性,而且学生们在这一个过程当中也能够让自己充分的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更加具有参与感和自豪感。
        五、借助实践活动提升思维素养,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立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各样有趣轻松的实践活动,能够在这一些活动当中通过自己在课堂当中学习到的一些有用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践活动当中遇到的问题。老师在讲授一些重要的内容的时候,就可以紧紧围绕这些重要内容来设计一些独特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的过程当中锻炼到自己的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这样一些活动对于学生们综合能力有一定的锻炼。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也应该要密切的观察学生们的行为表现。当学生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当中遇到一些不可克服的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出面去解决或者是去向他提出一些建议或引导让他独立的去尝试解决这样一些问题?
        例如,老师在讲述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个课程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这一部分的几何知识点,老师就可以紧紧围绕相关的知识点来设计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老师可以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一个文具盒的样子。之后老师就可以向学生们提问这两个文具盒长什么样?如果你有这样的一个文具盒,你会在里面放一些什么样的东西?这时学生们就会纷纷进行回答。之后老师又可以向学生们展示一个正方形的文具盒,同样也是问相关的问题。最后老师再问学生们,这两个文具盒你会选择哪一个来放自己的文具呢?通过这样一个思维的引导能够让学生们学会计算正方体和长方体这两个几何图形的体积。这样一种教学方式不是单纯的教授,学生们几何公式,而是让学生们在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当中学会相关的有用数学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其实学生们是记得最牢固的。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开展教学的标准,主要原因在于教育者们对学生的基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传统的教学方法仅仅帮助学生学会考试,没有充分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为顺应时代发展,教师需要以学生作为开展教学的主体,选择和设计更加合适、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活动课应该体现“活动”这个词,让学生通过这项活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其中内容务实、创新形式是关键。让我们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改进,使实践活动成为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到更多有用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金晓玲.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策略[J].学周刊,2019(04):35-36.

     [2]汪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创新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113.

     [3]林雪莲.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122-123.

    [4]陆蓉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13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