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园新星(第196期)|越子诚:以科幻截停轰鸣的时间

 高校科幻 2023-09-26 发布于福建


  以科幻截停轰鸣的时间  

越子诚

越子诚,21岁,云南艺术学院本科在读。高校科幻平台编委,曾获2022年度科幻星火奖·十佳创作奖,作品散见于《星星》《舱外》。

采 访 实 录

高校科幻:您是怎样接触到科幻、开始科幻创作的呢?

越子诚读到的第一本科幻是宝树老师的《时间之墟》,小学的时候只觉惊为天人,完全超越了我对小说的认识,那个时候《环太平洋》这样的影视作品也很多,我的科幻观念也基本从这时启蒙。但科幻创作就比较晚了,中间一直尝试的都是纯文学写作,真正写出第一篇是在看到第三届星火杯征文的时候,也就是《缄默之地》。

高校科幻:看完您的作品后,感觉您的超短篇科幻小说写作水平较高,请问对创作此类篇幅的文章有什么心得或是个人理解吗?

越子诚:水平很低qaq,只能说相比中长篇,确实更擅长写短篇。因为我是广编专业,所以经常使用分镜头式的写法,划分多个篇章和段落,以此来营造电影感。我对“对白”比较吝啬,我一般设计诡计和反转都是通过场外元素进行埋设,比起过多的叙事,我比较追求精确的情感渲染,可能跟长期的诗歌写作有关,我超短篇的创作观念总而言之就是用最少的笔墨撬动更大的情感或者剧情张力。当然也经常被人说科幻内核不足。

高校科幻:在刚刚的回答中您提及了自己的专业。请问除了营造电影感、少对白外,广编专业对您的科幻创作还有影响吗?

越子诚:最大的影响可能还是宏观上的,我在科幻创作的时候比起说教,更重要的想复现自己脑海中的科幻场景,可能为了一个画面就有一个具体故事。最终主题性或许也并不明确,但是画面必须很美。

高校科幻:了解到您除了科幻还会进行其他方面的创作,请问这些创作对您的科幻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科幻也会对它们造成影响吗?

越子诚:体现在语言风格上,剧本写作带来的就是简洁直观还有钩子伏笔的预设,诗歌写作带来的是韵律节奏感,还有更多的比喻和含蓄的情境。

高校科幻:您的超短篇科幻小说《在雪中》里讲述了一个关于外星“树木”的故事。请问您的灵感来自于哪里,又是如何细化的呢?

越子诚:灵感来源于一款肉鸽游戏,叫《暖雪》。游戏中有一种温暖的雪,沾到了就会变成怪物,而温暖的雪在我的小说中呈现为一种可以将人转化为树木的孢子,相对于《暖雪》的奇幻背景,我将“暖雪”这个概念进行了合理化。而在处理这个设定中,“吃树皮”这个要素取自于现实,因为在特定时代,这个行为普遍存在,当时的社会和环境跟外星没有任何区别,基于此构造了一个超短篇。按理来说作者不应该过度解读自己的作品,是对读者权利的僭越,所以就提到这里。

高校科幻:您认为最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是什么样的,会与文中的孢子树木一样吗?您最想描绘的又是什么样的外星生命呢?

越子诚:我认为最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应该是非实体的。对于外星生命形式这个几乎所有科幻作家都有自己的探讨,我比较喜欢彩虹之门老师写的太阳文明,还有天瑞说符老师的黑月文明,我自己在这个方面的构思受制于理论水平所以只能浅尝辄止……我最想写的还是反套路的故事,希望外星文明不留情面杀杀杀。

高校科幻:了解到您对网文科幻感兴趣,可以探讨下网文科幻与传统科幻的异同与创作倾向吗?

越子诚:形式上,网文科幻的主要受众集中在移动端,所以一般文字就要频繁分行,符合小屏幕阅读特点,句子以精简为主;传统科幻多发表于期刊或者成书,需要详略得当,段落要集中饱满。内容上,网文科幻为满足读者碎片化阅读习惯,要求剧情更爆满,高潮起伏要更多更鲜明,能够快速吸引眼球。传统科幻更注重科学逻辑和主题表达。

高校科幻:您也是高校科幻的一份子,能跟我们谈下您是如何了解并加入高校科幻的吗?负责的工作是怎么运行的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