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汉阴:盘活乡村“小庭院” 做好发展“大文章”

 昵称59394264 2023-09-26 发布于湖南
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鼓励和引导农户利用自有院落资源,发展庭院种植、养殖、手工、旅游、生产生活服务等乡村特色产业,以全面发展、全力支持、全员参与的强劲势头,积极推动发展庭院经济,助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实现了乡村资源有效利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乡村环境秀美宜居、人民群众持续增收的多赢目标,探索出既有“颜值”、也有“价值”的汉阴庭院经济路径。
一、系统化谋划,科学引导先行
系统集成各类项目、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协同高效推动庭院经济建设。
一是三级联动倾力“抓”。建立领导亲自抓、部门联系抓、干部包户抓“三级包抓”责任机制。成立县庭院经济发展领导小组,落实县级领导分片包抓责任机制,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各级抓庭院经济;落实县级相关职能部门分口负责、各帮扶部门挂联镇村包抓责任机制,加大项目、资金、政策等倾斜支持,做好任务推动、典型培育、机制建立完善等;落实帮联干部包规划设计、包技术指导、包项目落地、包产品销售、包实现收益的“五包”联户工作机制,该县2000余名党员干部包抓5000余户庭院经济示范户。
二是点线面结合示范“建”。以抓点、串线、扩面为总体建设思路,重点培育出21个特色产业庭院经济示范村,打造围绕316国道、平涧路、汉双路等重要交通或旅游路段的3条庭院经济示范长廊;2023年聚力打造61个庭院经济特色村,培育1万户庭院经济示范户,力争2024年底实现全县141个村100%全覆盖。
三是政策支持分类“奖”。出台《发展庭院经济实施方案》,纳入各镇各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内容,细化庭院经济奖励扶持办法,按照每年不低于300万元、三年不低于1000万元的奖补资金标准支持庭院经济发展,区分农户自行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发展、主体带动发展等不同模式,以及种植、养殖等不同产业,分别给予农户100至600元奖补。
二、绿色化发展,生态经济提速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广庭院经济产、加、销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用技术,规范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鼓励引导施用农家肥、有机肥,追求“土味”“本味”,做强“土特产”品牌。
一是“小种植”增收又增绿。紧盯富硒林果、蔬菜等产业,组织农户重点栽种猕猴桃、蜂糖李、葡萄等兼具实用性、经济性、观赏性的林瓜果品种,并举办系列采摘活动,打造“地面有菜、树上有果、空中有景”的“小果园”“采摘园”。截至目前,该县共种植各类苗木39.7万株,建藤蔓植物攀援架6300平方米。
二是“小养殖”增收又环保。利用农户现有院落、闲置房屋和空闲场地,在不影响周边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圈养猪、牛、羊,笼养兔、鸡、鸭、鹅等畜禽,并化粪为肥投入“小果园”,构建“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农户修建陆基高位水池养鱼,以“小牧园”“小鱼塘”特色养殖带动农户增收。目前,共搭建鸡笼、兔笼400余个,养鸡4万余只,修建路基高位养鱼池85个。
三是“小民宿”增收又惠民。引导农户发展优质特色民宿、农家乐,联合周边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发乡村游、近郊游、研学游,培育庭院经济乡村旅游示范村,截至目前,该县共有农家乐185家、打造了双乳“荷塘月色”、盘龙桃花谷、凤堰花栖玥等20余家精品旅游民宿。
四是“小加工”增收又利民。引导民间手工艺人利用闲置庭院创办手工作坊、家庭工厂、家庭车间,开展干菜和干果等农产品、藤编和竹编等手工艺品、蒸碗和卤菜等预制食品加工,累计发展各类家庭工厂、小作坊等34间。
三、市场化导向,乡村产业提质
坚持发展庭院经济与构建营销体系“双轮”驱动,全链条思维谋划推动庭院经济,着力打造品牌化、特色化、差异化的庭院经济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是龙头带动提高引领力。由各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依托龙头企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采取“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企业+农户”“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种植大户+农户”等多种订单方式,建立各类市场主体、村集体经济与庭院经济农户紧密型利益链结方式,推动实现村集体经济、市场主体、农户多赢目标。
二是打造品牌提高竞争力。由县属国企公司(乡村振兴集团)牵头,精心包装“盘龙红桃”“观音河猕猴桃”等特色品牌产品,以举办农产品开园采摘活动、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等多种方式,打响庭院经济产品品牌,提高庭院经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拓宽市场提高附加值。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深度融合电商经济,通过电商平台、网红带货和联村单位第一书记、驻村队员、结对帮扶责任人帮销等多种方式,帮助农户销售庭院经济产品20余万元,提高庭院经济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份额,让农户生产成果更好、更快、更多转化为经济收入。
四、长效化推进,激活一池春水
充分用好房前屋后碎片化闲置土地,培育花卉、水果柿、猕猴桃、脆李等特色产业;用足立体化空间,发展2至3种立体藤蔓种植经济作物;用活特色化品牌,开办家庭工厂、手工小作坊,设立帮扶车间,创响“土字号”乡村特色品牌。最大化盘活利用了闲置资源,多维度发展庭院经济,全县累计发展庭院经济示范户达1万余户,让“小庭院”变成“金窝窝”。
一是带动人居环境持续提升。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为统揽,对庭院经济户住房周围的垃圾池、杂草地、污水沟进行统一整治清理,组织农户主动清理整顿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同时新建绿化带6.5万平方米,栽植行道树3.2万株;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农户形成自觉清理各类垃圾意识,推进村庄绿化美化,提高人居环境舒适度。
二是创建“五美庭院”扮靓乡村。组织广大农户争创卫生整洁环境美、摆放有序整齐美、养花种树生态美、身心健康生活美、文明风尚和谐美“五美庭院”,引导广大妇女争做庭院经济先行者,擦亮“房在园中、人在景中、花果飘香、居所优美”的“五美庭院”底色,实现“家里门外净起来、房前屋后绿起来、庭院环境美起来、家家户户富起来”。
三是推动新民风持续向好。将庭院经济发展同推进新民风建设有机结合,激发广大群众自立自强内生动力,主动投入庭院经济,农户空闲时间兴产业、抓生产、忙增收,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下扎实基础,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高度统一,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小庭院”蕴藏大潜力,汉阴县以庭院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奋力书写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锦绣汉阴新篇章。

来源:安康市乡村振兴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