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4年8月2日兴登堡总统去世

 寂听夜竹 2023-09-26 发布于上海


纳粹党真的是通过合法选举上位的吗?1934年8月2日:德国联邦大总统兴登堡去世,总理希特勒接管总统职权,成为元首兼帝国总理。

纳粹党的高层一再强调,他们不是依靠军队或者政变上位的,而是通过合法的选举。

那么,纳粹党真的是通过合法选举上位的吗?

可以这么说,纳粹党确实是利用当时选举和政治制度的游戏规则,合法上位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纳粹党真的得到了大部分德国人的支持。

我们一点点来看。

纳粹党原本叫做德国工人党,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右翼小党,也是一个全新的党派,建立于1919年1月的慕尼黑,最初仅有40多人。

一说希特勒退伍后,因为德国两枚十字勋章和精明能干,成为陆军的一名侦探。当时德国陷入战后的崩溃中,内忧外患,人民生活非常困难,各种政治势力都趁机抢地盘。

陆军部畏惧共产党在德国扩大势力,就建立调查局,派出大量侦探负责调查各个党派。在1919年9月12日,希特勒被派去调查德国工人党,看看这个小党是不是共产党秘密控制的。

当天,工人党的党员们开会讨论一些政治问题,希特勒只是一个冷眼旁观者。没想到,会议上一个叫做鲍曼的教授言辞尖锐的提出,应该将巴伐利亚分离出德国,同南方的奥地利统一建立新国家。鲍曼言之凿凿,口若悬河,反对者却理屈词穷。

这番话大大刺激了希特勒,他忍不住站起来大声驳斥,说这是“分裂德国的犹太阴谋”“德国必须团结,这才会强大”。希特勒具有演讲天才,这番话甚至获得了鲍曼的赞赏,大家纷纷鼓起掌来。

散会时,德国工人党主席德莱克斯勒,拦住希特勒同他握手,赞叹“你的思维像一柄利剑”“你应该加入我们的政党”,随后塞给他一本工人党宣传的小册子。

希特勒没当回事,首先回到陆军部汇报“德国工人党不是共产党控制的,是又一个只会空谈的小党派”。回到住处后,希特勒无聊的翻看白天得到的小册子。让他惊讶的是,这本册子宣扬的极端民族主义、反犹太主义、本土主义,都同自己的观点高度吻合。希特勒颇为激动,认为终于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虽然他们只有几十人。

强大的好奇心,让希特勒又一次参加了德国工人党的聚会,被当场吸纳为正式党员,也就是第55个党员。

由于希特勒能力突出,很快获得党的领导权。仅仅几个月的1920年2月,工人党聚会就从几十人扩大到2000多人。此时希特勒早已成为党内毫无争议的领袖,发布了一系列纲领,并且将德国工人党改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即纳粹党)。

此时德国的情况更差,国家一片混乱,人民生活都难以为继。

德国经济的崩溃,可以从德国马克惊人的贬值上看出来:到1918年战争结束时,德国的国家负债几乎增加了30倍,投入流通的货币增加了20多倍,物价也比战前上涨了5倍,此时美元与马克的汇率到了约1∶14,1920年汇率达到1∶65,到1922年初,达到了1美元兑换160马克,而到了1922年底,就变成了1美元兑换约1.8万马克!对于别国来说,这种通货膨胀速度足以摧毁经济,对于德国仅仅是刚开始。

1923年才是马克贬值的高峰,马克以令人不可思议的速度滑向深渊,呈现出倍数甚至指数级的恶性通货膨胀。据记载,在1923年10月份,1美元可以兑换的马克数值为253亿,而仅一个月后的11月,这个数值达到巅峰,1美元兑换4.2万亿德国马克。

在此期间,德国300多家造纸厂和20多家印刷厂每天24小时不停开工,为国家银行提供所需的钞票。到了后期,印刷厂已经赶不及制作模板在钞票上印那么多的零,而改为直接在1000马克的钞票上盖章,证明它变成了10亿马克面值的纸币,直接“升值”100万倍。

德国人对于涨价,从最初的愤怒变得逐渐麻木。通货膨胀最严重的阶段,马克每天都在大幅贬值,使得工人们一天要领两次工资。有人描述当时的场景,工人们的妻子在厂子门口推着小车等待发薪,一领到成捆的钱,她们推车一溜小跑直奔食品店,购买面包和生活必需品,一刻也不敢耽搁。因为很可能“上午买面包的钱,下午连面包渣也买不起了”。上万亿的马克,真的只能换一片面包了。

当时,据记载许多人家都不用烧柴取暖了,取而代之的是烧掉堆积成山的马克,因为用这些纸币买回的木柴甚至还不如直接烧钱更持久。而德国儿童也开始用钞票搭积木玩,这样远比用纸币去买玩具便宜得多。

希特勒利用这个有利时机,扩大了纳粹党的影响,并且在1923年9月草率的发动武装政变。他认为德国已经崩溃,完全可以仿效意大利墨索尼里一样,通过发动民众起义而压迫当权者服软,交出大部分权力。

没想到,德国距离希特勒想象中的崩溃,还有很大的距离。

希特勒的人马虽然一度攻占了军队和警察的总部,将纳粹党旗帜插上慕尼黑新市政厅的屋顶,却被迅速镇压。

事实证明,德国资本主义统治阶层的力量很强,镇压国内民众起义还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巴伐利亚仅仅调动100多军警,就粉碎了政变,打死了16名纳粹党徒,抓捕了希特勒等人。

在希特勒坐牢的1年时间内,他悟出一个道理,不能同德国统治阶层为敌,只能同他们合作。德国统治阶层不可能同这种草根政党合作,必须希特勒首先获取很多德国民众的支持,这才有合作的筹码。

希特勒出狱以后,就领导纳粹党开始获得德国民众,尤其是社会底层和中产阶级的支持。

希特勒在演说中,承诺减少失业人口,还会对经济、文化和军事进行改革,彻底改变魏玛共和国软弱无力的局面,很快就获得民众的支持。

在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第二任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纳粹党领袖希特勒为德国总理。

那么,我们看看希特勒通过选举上位的经过。

当时的德国还是魏玛共和国,必须遵从民主选举的法律。

不过,纳粹党在选举中一度很垃圾。

希特勒出狱后的一系列拉票活动,确实扩大了纳粹党的影响力。

然而1923年底,有着金融天才之称的沙赫特临危受命出任德意志银行总裁,大为扭转了德国的经济,人民生活也稳定下来。

稳定发展的德国,对于希特勒的选举是很不利的。

纳粹党曾在萨克森州获得过5%的选票,在梅克伦堡获得过4%的选票,在巴登州则达到了7%。在1928年,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有2.6%的选票(80万张),拥有12个席位。

对于一个普通政党来说,这个成绩也许还算可以接受。对于希特勒的野心来说,这点支持率不值得一提。

好在,20年代末期和30年代初期又出现全球经济大萧条,德国再次面临经济崩溃。德国失业率在1932年达到了最高峰,约为33%,这是可以让国家瓦解的可怕数字。

当时德国民众,包括中产阶级甚至上流社会普遍认为,魏玛共和国软弱无能,只能带着德国走向灭亡。

在这种时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来领导德国。

说起来,30年代德国人并不太接受民主的观点。德国一直是王国制度,直到1918年一战战败后,国王威廉二世才被迫退位,在列强扶持下建立了魏玛共和国这种四不像的民主政体。

在1930年,德国人更能接受的是一个强大的国王,而不是七嘴八舌的议会。

借助全球大萧条,在1930年9月纳粹党实现了巨大的突破,一举获得640万张选票,拿到107个议会席位,成为仅次于社会民主党的第二大党。

虽然纳粹党获得了很多民众的支持,距离掌权还有十万八千里。

根据魏玛共和国法律,纳粹党必须获得议会半数以上支持,才能获得组阁权,也就是获得政治实权。

议会中另外两个大党是社会民主党和基督教中央党,都断然拒绝同纳粹党合作。

如果纳粹党无法组阁,那么之前选举的胜利也就没有意义了。

希特勒将希望寄托于德国总统选举!

因为德国总统具有一项特权,就是可以突破宪法的限制直接任命总理,让总理进行组阁。

如果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统,就可以实现纳粹党在议会没有多数的情况下组阁,彻底获取政治实权。

可惜,希特勒的支持率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高。

选举中,现任总统、德国著名将领兴登堡获得1939万张选票,希特勒获得1341万张。

合法获得政治权力的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中,希特勒或者说纳粹党都没有成功。

更重要的是,希特勒显然并没有获得大部分德国人的支持,充其量只有三成到四成的德国人支持他。

所谓天意弄人,此时德国混乱的政局,以及国内错综复杂的政治内斗,为希特勒提供了意外的机会。

1930年3月27日,德国议会第一大党的领袖,现任德国总理赫尔曼.米勒宣布内阁总辞职。

内阁辞职以后,纷乱的议会中已经没有政党能够占据半数以上的席位。

而德国又不能没有内阁管理国家,万般无奈下,总统兴登堡在3月30日任命中央党国会党团主席海因里希.布吕宁为德国总理。

一个恶劣的先例出现了,身为少数派政党领袖的布吕宁,也可以成为总理并组阁。

这里就要再提一下魏玛共和国的总统。

名义上,共和国总统只是一个名誉职位,是国家和政府的象征,并没有实际的政治权力。

在某些情况下,总统却有无法想象的可怕权力。

根据魏玛共和国宪法第48条紧急状态条款,总统在紧急状态之下可以通过颁布紧急命令的方式停止人民基本权利之权力。

具体为48条第2款规定:德意志帝国之公共安全与秩序受到明显的扰乱或危害时,帝国总统为重新恢复公共安全与秩序可采取必要措施,必要时得以武力介入,为达到此目的,帝国总统可暂时使第114条(人身自由不可侵犯)、115条(住宅不可侵犯)、117条(书信、电报及电话秘密)、118条(言论自由)、123条(集会自由)、124条(结社自由)及153条(私人财产不可侵犯)等中之基本权利规定全部或部分丧失效力。

这样一来,总统实际上具有当年国王的大权,让整个民主制度失去作用,甚至具有任命总理的特权。布吕宁就是这么上位的,可以说是兴登堡让他上位的。

而布吕宁上位以后,由于所在政党实力弱小,立即遭遇了极大的麻烦,眼见就要垮台。

这种情况下,布吕宁唯一的办法就是获得兴登堡个人的支持,以保证自己不迅速下台。

这样一来,就打破了魏玛共和国至少名义上的民主政体,议会和内阁开始对总统负责。

更要命的是,兴登堡对希特勒颇为鄙夷,毕竟这个家伙是民族主义者,也承诺维护德国各阶层利益,尤其是资本家、容克贵族、普鲁士军官阶层的利益。相比起来,当时德国的左派实力强大,一旦他们掌权就可能彻底铲除现在控制德国的阶层。

兴登堡以及背后的德国实权阶层,对于左派是恨不得斩尽杀绝的,对希特勒则相对宽容。

而布吕宁执政期间,处理左派的手段比较温和,又同有左派倾向的社会民主党联合,被兴登堡等人认为是“软弱”“潜在的共产主义者”。

1932年5月,兴登堡表示不会再支持布吕宁,第二天布吕宁内阁垮台。

兴登堡选择的继任者,是二流政客弗兰茨.冯.巴本,是一个极右翼政治家。巴本成为德国总理以后,就开始向背后的大佬们表功。他立即解散国会,用尽方法打击左派力量。搞笑的是,同属极右派的政客却不愿意让本巴独自得意,以施莱歇尔为首的政治势力开始拼命拆台,导致本巴内阁垮台。失去总理宝座的本巴咽不下这口气,不惜代价的攻击新任总理施莱歇尔。

施莱歇尔上台仅仅50几天,又被迫辞职。

在政客们的狗咬狗中,希特勒渔人得利。

眼见施莱歇尔和本巴都不能维持局面,兴登堡被迫考虑还有一定政治能力的希特勒。

1933年1月30日,兴登堡利用总统的大权,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从此获得了实权。

大家要注意的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总理是符合共和国宪法的,并不违法。

而兴登堡显然并不是代表他自己,而是背后德国统治阶层。

再说通俗点,是德国统治阶层允许纳粹党和希特勒合法上位,而且并不是违法上位。

之所以希特勒能够上位,根本在于魏玛共和国制度存在的问题。

创造这套制度的人,希望总统和内阁能够互相制约。内阁如果是占议会多数的党派组建,它可以无须考虑总统,总统也无法使用手中特权。一旦内阁和议会出现混乱,总统就可以利用手中特权维护德国政治的正常运行。

这套制度的最大问题是,总统存在私心或者被蒙蔽,就可能造成这样的结果:没有获得大多人德国人支持的政治势力,借此合法上台。

希特勒上台之前,纳粹党实际上获得了37%德国人的支持,还有同样的人反对他,另外则是一些中间派。

所以,纳粹党上位不能说得到了大多数德国人的支持,而是利用了德国选举的规则。

即便37%的支持率也并不算低,到了1933年纳粹党就得到44%的选票,希特勒因此连任总理。

我们都知道,希特勒上台后创造了经济奇迹。

1932年到1938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从580亿马克,达到1050亿马克,仅仅5年,国民收入翻了整整一倍。从1933年到1939年,德国工人收入总额由136亿马克增加到了294亿马克。德国平均失业率从33%下降到1.3%,是所有资本主义列强中最低的。

可以这么说,如果1938年前后投票选举,纳粹党显然可以获得大部分德国人支持。

所以,希特勒和纳粹党的上位并不违法,只是利用了德国宪法的漏洞。

希特勒主要的问题,是在1934年颁布了《国家元首法》,将总统和总理融为一体,成为权倾一时的元首。由此,德国魏玛共和国时代的民主制度,就彻底失效了。

不过,希特勒的《国家元首法》仍然获得了大部分德国民众的支持:在8月19日的全民投票中,95%的合格选民参加,其中90%的人赞成希特勒的《国家元首法》,票数达 3800 万张。只有 425 万德国公民有勇气投了反对票。

由此可见,在单一民族的国家中,鼓吹民族主义的极右翼政党,往往是能得到大部分民众支持的。

如果失去对这些极右翼政党约束,他们就可能将国家带向毁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