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上海摩登女性的追求

 黄之中 2023-09-26 发布于上海

上海的时尚应当追溯到一个多世纪前。由于位于东西方经济交汇的最前沿,上海成为中国发展最繁华的“十里洋场”。欧风美雨赋予了它追逐潮流的眼光与勇气,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氛围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海派风情。

图片

十里洋场

三尺柜台后的婀娜身影

漫步在上海大大小小的商业街,为各种品牌促销的形象小姐招人眼目。其实她们对于上海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70多年前她们的身影已经在南京路上翩然而立了。

1914年,先施公司在鞭炮声中登陆南京路,七层高的大楼顶上的大钟和漂亮的霓虹灯吸引着蜂拥而来的人们。先施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破天荒地首次雇佣了女性店员。此举顿时引起轰动,紧接着永安公司也引进了这一招。当时美国金笔康克令(Conklin)在永安公司的一楼铺面设专卖柜,聘请年轻端庄、会讲几句英语的上海小姐促销金笔。这一专卖柜上有一位明眸皓齿、丰姿绰约的漂亮小姐,凭借温文尔雅的态度和热情周到的服务,使慕名而来的顾客顿觉赏心悦目。康克令金笔在她手里销路异常好,人们索性称这位小姐为“康克令小姐”。

涌来的众多顾客中,大多只是为一睹芳容以了心愿,唯有一位富家子弟陈公子与众不同,每天必到专卖柜报到并买一支金笔。天天如此,从不缺席。原来,这位富家子弟看上了美貌的康克令小姐,便使出种种手段展开求爱攻势。陈公子有着良好的家世背景,加上锲而不舍的追求,终于赢得美人芳心,不久康克令小姐的身影便从永安公司消失了。然而好景不长,康克令小姐卑微的出身,注定她和小开的这段感情有始无终。在他们的女儿出生后,曾经有过的激情渐渐化为平淡。眼见有情人将成陌路人,康克令小姐显示出了非凡的胆识,毅然聘请当时上海滩上的名律师章士钊为自己争取分手后的权益。这桩婚姻,最后以5万元的代价一拍两散。

图片

“康克令小姐”谈雪卿

康克令小姐的成功推销,带动了不少商店仿效,之后女店员成为南京路、四川路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不过,大多数女店员的感情生活可不像康克令小姐那样波涌浪卷。她们很清楚自己的处境,虽说受过一定的教育,但出身平凡,她们需要靠这份工资养活自己和贴补家用。因此大多数女店员不会做嫁入豪门的美梦,也不会利用三尺柜台搔首弄姿幻想吊金龟婿。她们珍惜这份工作,甚至小心翼翼,一到年关就怕收到老板的辞退信。她们多半会嫁给普通的小职员。当时四大公司都规定,女店员不得结婚,怀孕即被炒鱿鱼。所以她们结婚大都秘而不宣,怀孕后尽量勒紧肚子,等到肚子显山露水无法掩饰时才向老板摊牌,从此结束职业女性的生涯,成为石库门里的一名家庭主妇。如果她们幸运地嫁给知识分子或洋行职员,便可辞职回家过相夫教子的生活,不需再为生计苦恼。

不管怎么说,她们在当时是颇为独特的一个群体。相对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使她们能够穿着得体,偶尔买上一枚胸针犒劳自己,这在当时算是时髦的装饰了;下班后,她们心情好时会结伴看场电影,因而也会模仿女明星的发型和打扮;她们能如数家珍地说出上档次的西餐厅、咖啡馆,却不会自己买单光顾,因为消费不起。她们熟悉“老凤祥”“裘天宝”的首饰,那些璀璨夺目的钻石让她们一饱眼福,但她们不敢奢望有一天自己修长的手指上能戴上这样的钻戒。

图片

《永安月刊》封面的3位康克令小姐

住公寓的单身女子

      偶然的机会,在电视上看到一档介绍上海老公寓的节目,电视镜头里那已经微微泛黄的瓷砖、浴缸、水池,似乎在提醒人们它曾经有过的优雅和华贵。

电视上的画面是常德公寓。老太太指点着告诉观众,张爱玲曾经住过这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公寓里住着许多像张爱玲这样独立而又时尚的女性,后来还有了专为她们而建的女子公寓。

公寓,不同于被高高的围墙包裹着的老洋房,也不同于海派文化酝酿出的独特的石库门建筑。在十里洋场,公寓是另一种身价的代表,它位于闹市区,因名声在外而为来来往往的行人所注视。

张爱玲的公寓生活是和姑姑联系在一起的,两个单身女子把日子过得精致而又生气勃勃。很容易理解她们为什么偏爱公寓房子,公寓最大的特点是它没有弄堂房子的喧嚣,一门一户,彼此不必往来,外人无法窥探到个人隐私。这里有着保持恒温的热水汀,宽敞的卫生间和厨房,还有受过良好教育的新派男女。公寓的生活如同它的建筑和住在里面的人,优雅却不张扬,安静却不守旧。一批类似姑姑、张爱玲这样的独身女子,有一份工作,挣一份薪水,独自租一套房子,真正地自己承担自己,活得精彩而不寂寞,耐心等待一个她们在写字楼工作的上海职业女性真正想嫁的男人。她们是由这个都市培养并让都市欣赏的一群人。

在张爱玲时代,苏州河畔的水景公寓—河滨大楼、武康路和淮海路交界的诺曼底公寓、淮海路上今妇女用品商店前身的培文公寓、雁荡路和淮海路交界的永业大楼、衡山路上的安卡第公寓、南昌路和茂名路上的阿斯屈来特公寓等,都住着不少职业好、收入高的单身女子,只是她们没有张爱玲的名气而被淹没在时代的潮流里,张爱玲幸运地成了她们的代言人。

图片

张爱玲曾经租住过的常德公寓

30年代的上海,外省迁入上海的单身女子数量不断增加,上海还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大中学校女生,她们毕业以后也在本地就业。女性为谋求经济上和生活上的独立,需要单独的住房,然而能像张爱玲和姑姑这样租得起公寓的人毕竟不多,借住在亲戚或朋友家里不方便,而单身女子住在“七十二家房客”这样的地方又有许多不安全因素,加上市区内的房租比较贵,刚刚就业的女子难以承受,于是女子公寓便应运而生了。

1932年春夏间,设在吕班路蒲柏路口(今重庆南路太仓路口)的上海女子公寓落成。公寓内均是单间房,每间房间的陈设较简单,有两张单人铁床、一只五斗橱、若干把椅子和一只小闹钟。公寓设有供应住户饭食的饭厅,如果住户嫌饭厅的饭菜不对胃口,还可叫人另烧小灶。女子公寓有专人管理,和今天一些公寓的物业公司有几分相像。假如住户晚归,不用担心公寓会大门紧闭,一定会有人为你守门;住户若是得了病,身边没有家人和朋友照顾,也会有人把你送往附近医院诊治。

女子公寓的出现被视为新生事物,当时有几家报社的记者还专门去作了一番采访,他们在文章中如此描述:“淡黄的粉刷,新的床,新的桌椅,以及一切女子日常所需的新用具,有美皆备,无丽不臻;有水汀,有漂亮的浴室,有聪明伶俐的女侍者,甚至有烧饭娘姨,也是一个年纪在二十左右决无村俗之态的女子来担当,我在当时置身其间,恍觉身入了女人国。”女子公寓在记者笔下写来令人神往,事实上它面对的住户主要是经济收入较低的职业妇女,为照顾刚从学校毕业的职业女子还辟有廉价房。

女子公寓的生活丰富多彩,不时会举办一些活动,以联络住户间的感情。1933年1月2日,这里就举行了新年聚餐会,参加者每人交纳餐费0.5元。聚餐会上不少人还表演了拿手的节目,气氛非常热烈。在上海的天空下,独立自信的女性慢慢融入城市的节奏中,最终成长为成熟的女性。

图片

在写字楼工作的上海职业女性

热衷选美的上海小姐

选美,当今之世早已司空见惯,从香港小姐到世界小姐、环球小姐,借助于媒体的传播让我们大开眼界,更有上海佳丽走上国际选美舞台,一展东方女性的美丽和端庄。

上海人总能竞走在潮流的最前端。一个世纪前的清末民初,沪上已经有了选美活动,只是与今天的“美貌兼才智”的选美标准比较而言,那时的选美弥散着浓重的“香艳”之味。1897年,由李伯元创办的《游戏报》为扩大影响,增加报纸发行量,首创选美,请市民评选当时十里洋场上的花魁,冠之以花界状元、探花、榜眼等美名,结果林黛玉、陆兰芳、金小宝、张书玉等名妓榜上有名,一时热闹非凡。

竞选花魁的闹剧一开场便很快被仿效,随后几年,上海滩的其他小报也竞相推出花榜,选出花榜状元、艺榜状元。1915年,上海“新世界”游乐场开幕,老板专门请人编辑出版了一张《新世界报》。为造声势,还仿效前人举办“花榜”,更巧立名目,将名称改为花国大总统、副总统,国务总理,各部总长、次长等。此种选美虽有媚俗之气,却很受市井百姓的欢迎,尤其为男士们津津乐道。那些阔少、富贾,更有欲借花魁之声誉抬高自己身价者。

图片

《上海第五次十美图摄影》

1929年8月,由复业后的新世界游乐场牵头举办的选美竞赛,规定胜出者可免费去美国游历。此次选美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参选者多为大家闺秀和阔太太,如虞洽卿的女儿虞澹涵,永安公司老板郭标的女儿郭安慈,富商陈永奎夫人、孙兆蕃夫人、陈秉璋夫人以及杨文钊、黄佩贞、施惠珍、邓淑芳、林瑞芬小姐等,所以这次选美又称海上名媛竞赛。竞赛开始后,虞澹涵的票数曾遥遥领先,谁知最后结果是,郭安慈折桂,虞澹涵屈居亚军。有人认为其中有舞弊行为而闹上法庭。眼看局面有些不好收拾之际,虞小姐站了出来,她通过律师登报声明:“本人参加竞赛,完全为了公益,不愿以本人姓名作为原被告涉讼之主体,恐对名誉妨碍,特此声明。”一场选美风波就此平息。

1946年,正值抗战胜利的第二年,苏北发生特大水灾,致使300万灾民流离失所,不少人涌进上海以求生路。为安置灾民,上海难民救济协会决定通过选美活动来筹措救济款。这时因时代不同,选美又文明了许多。这年的选美除了竞选上海小姐一、二、三名外,还增加了竞选平剧(京剧)、歌唱、舞国三界的皇后和亚后。因筹募会倡导“人类互助精神”“救助灾黎”,不仅吸引了言慧珠、童芷苓、韩菁青这样的名伶、歌星,就连一些名门闺秀也受到“救灾”鼓舞而报名参选。当时的选票分蓝色(捐法币一万元,作十票计算)、黄色(捐法币五万元,作五十票)、粉红色(捐法币十万元,作一百票),参选者以得票的多寡一决高下。

8月20日,在人头济济的上海新仙林花园舞厅(今静安体育馆)当众揭晓竞选者的得票数:王韵梅以65500票摘取上海小姐桂冠,谢家骅以28400票当选上海二小姐,刘德明以8500票当选上海三小姐;言慧珠以37700票当选平剧皇后,韩菁青以20000票当选歌唱皇后,管敏莉以23150票当选舞国皇后;平剧亚后、歌唱亚后、舞国亚后分别由曹慧麟、张伊雯、顾丽华获得。

得票最多的王韵梅本是舞女,这次以交际花的身份参赛,因有强硬的后台,故而以遥遥领先的票数稳取桂冠;上海二小姐谢家骅乃名门闺秀,复旦大学毕业生,长得文静漂亮,学识非同一般,与当今的选美要求非常贴近,可惜在1946年之际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论社交手段远非王韵梅的对手,当她听到自己屈居第二时,委屈得当场就大哭起来。此次选美,参加上海小姐竞选者最初报名有38人,后来不少人因各种原因陆续退出,所剩无几;平剧界的童芷苓和歌唱、舞国的其他参赛者因不想名列第二,伤了自己的自尊心和捧客的脸面,后来索性退出不参加,于是竞争对手大减。刘德明、顾明华就是在此种没有对手的情况下不战而胜的,而电影皇后胡蝶和越剧皇后姚水娟的缺席多少让人感觉遗憾。

当选上海二小姐的谢家骅,通过这次选美开始进入公众视线,后来她频频活跃在社交界,大出风头,成为社会名流,还进军电影业。在大华公司1947年出品的《满城风雨》中饰演一位女主角,这部影片是她的处女作。

图片

上海二小姐、复旦大学毕业生谢家骅

昨日逝去的时尚与风情,今天只有在已经模糊了的老照片上才能触摸到。翻阅老照片,我们看到上海女性凭借着青春、智慧和一技之长找寻着生活出路,有的当女店员、女职员,有的登上银幕和舞台,有的走出一条艰难的创业之路。她们看似柔弱的外表下却蕴藏着令人吃惊的顽强和坚韧,黄浦江畔的女人始终和男人在同一片天空下奋斗,而且业绩不俗。她们对美的追求也在镜头前最充分地展示,繁华的上海成为她们表演时尚的舞台,而由她们引领潮流的时尚也使上海成为万众瞩目的“东方巴黎”。

图片

文章选自上海通志馆主编:“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上海滩》丛书”,《海纳百川:近代上海的中西碰撞与交融》(上海大学出版社,2021年)

编制:孙源希

审校:戴静怡

签发:吴一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