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玫茵蔼蔼映宫墙:保利香港秋拍古董珍玩揽胜

 自华居 2023-09-26 发布于广东
古代艺术是艺术拍卖市场主线,而宫廷艺术是古代艺术的主线,御窑厂的瓷器、造办处的珐琅、果园厂的漆雕、宫廷画师的书画等,无一不是当今艺术品收藏相应门类的金字塔尖,可以说,宫廷艺术是最好的古代艺术,收藏古代艺术,一定要抓住宫廷艺术这根主线。十月香港秋拍,保利香港将为全球藏家精彩呈献多个以官窑瓷器及宫廷御物为主打的特色专场。如前贴已介绍的「颐华」专场,就有多件孤品级宫廷御制重器,不乏百万乃至千万级别器物,如嘉庆黄地洋彩八蛮献宝大瓶、雍正青花缠枝莲纹铺首耳长颈莲口瓶等标杆拍品。官窑作为最为成熟的收藏门类,既需要标杆拍品引领行业,更需要大量中高档官窑作品支撑行业的基本面,每季最顶级的几件器物注定只能花落顶级藏家,对于构成行业主体和中坚的一般藏家而言,关注百万以内和大几十万价位拍品,更具实战性。众所周知,玫茵堂作为一份全球顶级的私人收藏,是国际拍卖市场的抢手货,一线大行都以征集到玫茵堂旧藏为荣,保利这些年凭借雄厚的实力,多次拍卖玫茵堂旧藏,可能是近年来拍卖玫茵堂旧藏最多的拍卖行,着实令同行艳羡。在目前全行业征集越来越难的情况下,还能推出玫茵堂旧藏专场,这种豪横,保利之外,似无别家。10月8日的「玫茵堂珍藏集粹」专场有26件器物,尤以单色釉最为养眼。同日「中国古董珍玩」专场有更多品质一流、传承一流、且高性价比的清代青花、彩瓷、单色釉作品值得特别关注。(价格为HKD
近期热贴 · 目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国古董珍玩

3002

清乾隆 窑变釉灵芝形花插(10-15万)

高20厘米

来源:

香港藏家旧藏

图片
本花插的主体是一个大灵芝,周围还有小灵芝作辅饰,构思非常巧妙,寓意吉祥如意。整体施窑变釉,颜色呈现紫蓝色,并穿插红色和月白色,色彩变化多端,自然流畅,并有随形的红木底座。本品相近者,可参考故宫博物院的乾隆款窑变釉灵芝式花插。

图片

参阅:清乾隆 窑变釉灵芝式花插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文物号故00154659

3005

清道光 绿地褐彩云龙纹碗(12-20万)

直径11.2厘米 「大清道光年制」款

来源:

台湾私人收藏

图片

3006

清乾隆 五彩龙凤纹碗(28-40万)

直径15.5厘米 「大清乾隆年制」款

来源:

台湾私人收藏

图片

此类碗始见于康熙朝,因其纹饰精美,色彩妍丽,寓意「龙凤呈祥」,故成为官窑经典品种,每朝必烧,两百年来持之以恒,造型、纹样也基本保持不变。据《国朝宫史》记载,五彩红龙器为后宫常在所用。在宫廷宴饮中,此类碗亦可用作膳碗。

图片

3007

清乾隆 蓝地黄彩赶珠云龙纹盘(20-30万)

直径25厘米 「大清乾隆年制」款

来源:

台湾私人收藏

图片

此盘以蓝地黄龙为主体,为宫廷日用器皿,清档案:「蓝地黄龙或黄地绿龙为嫔妃所用,不得逾越。」由此可见,清宫制度之森严。此盘胎体轻薄,修胎规整,线条流畅,发色艳丽,两者对比鲜明,使整器颜色更为抢眼。工艺精湛,品相上佳

图片

3013

清康熙 青花龙凤纹盘(15-25万)

直径16厘米 「大清康熙年制」款

来源:

日本私人收藏

图片

3014

清乾隆 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30-38万)

高28.6厘米 「大清乾隆年制」款

图片

3015

清乾隆 霁红釉高足盘(18-22万)

高8.5厘米 「大清乾隆年制」款

来源:

日本私人收藏

图片

3016

清雍正 瓜皮绿釉暗刻夔龙纹碗(28-38万)

直径15.2厘米 「大清雍正年制」款

图片

3017

清乾隆 茶叶末釉三牺尊(280-350万)

高34.2厘米 「大清乾隆年制」款

来源:

1. 千秋庭,东京,2016年

2. 香港苏富比,2020年7月11日,编号116

展览:

《中国美术搜集II》,千秋庭,东京,2016年

出版:

《中国美术搜集II》,千秋庭,东京,2016年,编号145

图片
三阳开泰为吉祥之象,故此纹饰受到皇家大力推崇,而成为官作瓷器的经典纹样。纵观雍乾二朝御瓷之烧造实况,此一器多釉的烧造模式非常流行,往往表明君王对某类器形怀有独特的钟爱,目前所见实物尚有仿哥釉、仿汝釉、窑变釉等品类。

图片

3018

清雍正 黄地绿彩「皇八子」图碗一对(250-350万)

直径15厘米 「大清雍正年制」款

来源:

香港苏富比,1977年12月1日,编号125

展览:

1.《清代艺术展》,伦敦东方陶瓷学会,1964年,编号188

2.《天民楼藏瓷(上册)》,香港艺术馆、香港市政局编,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1987年,图103

3.《天民楼基金会藏明清彩瓷特展》,佳士得上海分公司,1994年,页18-19、图8

出版:

1.《天民楼藏瓷(上册)》,香港艺术馆、香港市政局编,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1987年,图103

2.《天民楼基金会藏明清彩瓷特展》,佳士得上海分公司,1994年,页18-19,图8
图片
黄地绿彩器工艺复杂,先于釉下锥划纹饰,胎体经高温素烧后再填施彩釉,二次低温烧造而成。清代御窑多见黄地绿彩器物,但以刻绘花卉、云龙纹为多,婴戏图较为少见。雍窑皇八子碗与熙朝同类作品相比,其主体纹饰几乎被放大一倍,使得画面更加饱满,孩童形象更为突出,其刻划填彩也更为细致。坊间一说,雍正皇帝子嗣不旺,故此种皇八子碗颇受重视,故相比于其他雍窑瓷作,此类作品更为精工细作,等级高贵。
图片
本品器型端庄,纹饰锥刻流畅自然,施彩均匀细致,黄彩清亮,绿彩怡人,是为同类器中之上品。本品为成对流传,颇为难得,早年即于伦敦东方陶瓷学会展览中出现,后归于天民楼后,又曾多次参与展览,说明其颇受主人青睐,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本对碗不凡的品质与档次。

图片

3020

明正德 娇黄釉盘(35-50万)

直径21.2厘米 「大明正德年制」款

来源:

1. 马钱特,伦敦,2006年

2. 泰国重要私人收藏

图片
此种黄釉盘乃终明一代皇家之御器。黄釉彩瓷向来为帝王专用色,瓷器上纯正的黄釉始于明永乐年间,以后各朝均有烧制,为明清宫廷专用瓷,决不许民间使用。且明代全黄瓷器仅限御用,加之正德黄釉器传世较弘治者比之尤少,更为罕珍。

图片

3022

清道光 青花「穿花祥凤」图椭圆形碗(12-20万)

宽26厘米 「大清道光年制」款

来源:

泰国重要私人收藏

图片

3029

明正德 青花穿花龙纹盘(140-180万)

直径19.7厘米 「正德年制」款

来源:

1. 古董商Bluett & Sons旧藏,伦敦

2. 德国私人藏家旧藏

3. Eskenazi Ltd.,伦敦

4. 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收藏,编号247

展览:

《A Selection of Ming and Qing Porcelain: Eskenazi Gallery》, Eskenazi Ltd,伦敦,2004年,编号05

出版:

《A Selection of Ming and Qing Porcelain: Eskenazi Gallery》, Eskenazi Ltd,伦敦,2004年, 编号05

图片

此穿莲龙纹乃正德官瓷中最具特色之图纹,饰于盘、碗、高足碗、瓶等器。应用之广,甚或可称为正德窑之官样典范。外底心书「正德年制」四字楷书款,字迹工整,结构清秀而笔力内蕴,其「德」字书写颇有特色,心上无横,也为此一时期官窑款识书写特色。

图片

3033

明早期 处州龙泉窑青釉缠枝牡丹纹碗(25-35万)

直径20.2厘米

来源:

1. 日本重要私人藏家旧藏

2. 马钱特收藏,编号M4376

图片

3032

明嘉靖 青花锦鸡纹八方盖盒(35-55万)

宽30.4厘米 「大明嘉靖年制」款

来源:

1. W. Gedney Beatty旧藏

2. 英格兰私人收藏,1951年购自伦敦

3. 马钱特收藏,编号R9883

图片

本品属嘉靖御窑盖盒中极为珍稀的一类,八方造型,在文化意义上与八卦有直接的关系,当中亦体现出嘉靖时期道教风格的影像。许之衡于《饮流斋说瓷》中曾叹曰:「明代嘉靖官窑花彩有五十余之多,其彩画之诡奇绘事之伟丽,几于不可方物,所惜者上方贵品罕流及人间,而历年多残缺不少…精真者珍同拱璧,然间或一遇亦足考见前代美术之一斑焉。」以许氏之标准,本品当入「上方贵品」之列。

图片

参阅:明嘉靖 青花花鸟纹盖盒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3034

明永乐 甜白釉暗刻龙纹执壶(35-45万)

高18.6厘米 「永乐年制」款

来源:

J.H. Zeeman博士收藏,1954至1957年间任职荷兰驻北京大使馆代办
图片
执壶胎质净白,釉层晶莹,抚之如脂,让人爱不释手。器呈梨式,颈细口外撇,肩垂腹鼓圆,壶流纤细婉丽,与执柄曲弧相得益彰,整体比例恰到好处,赏心悦目。器腹两面暗刻五爪云龙纹,龙目圆瞪,短发扬起,仿佛刚从高空俯身降临,旋即展腿张爪,便欲仰首腾飞,祥云萦绕,英姿矫健。器底刻二行「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这件永乐甜白暗刻龙纹执壶,经过了六百年的岁月,留存至今,不仅展示永乐时期瓷器的工艺成就,同时也是多方文化来往的具体例证。

图片

3035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纹葵口碗(38-48万)

直径22.9厘米 「大明宣德年制」款

图片
本品为宣德窑业兴盛之佳例,为六瓣葵口式,斗笠形,沿袭宋瓷定窑、官窑之式,尽显曲线变化之佳妙,造型似仿自汝官宋器。胎质细腻坚致,釉汁莹润亮青,全器内外纹饰疏朗而饱满,外壁装饰两重纹样,上为六组折枝瑞果纹,下为六组折枝花卉纹,交错布置,内壁口沿缀饰十二式花果纹,下承六组折枝花卉纹与外壁纹饰相对应,碗心则是绘以折枝寿桃纹。绘画写实逼真,线条粗细并用,青料浓淡兼施,从而令画面富具苍翠欲滴的意趣,透出凝重雄浑之美。底落青花「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朴拙苍健,古意盎然。

图片

3039

清康熙 青花通景溪山泛舟图大棒槌瓶(80-120万)

高72厘米

来源:

1. 古董商Hancock旧藏,伦敦

2. 英国重要私人旧藏

3. 伦敦邦瀚斯,2011年5月12日,编号298

图片

本棒槌瓶雄浑硕大,盘口直颈,丰肩直腹,下承圈足,因形似棒槌而得名,其腹部平缓而开阔,适宜绘饰各类人物场景,为康熙朝新创之瓶式。其上以青花满饰,颈饰圆珠、如意云头、回纹和海浪纹各一周。腹绘湖泊高山,远景层峦迭嶂,近景山石皱染,更见渔夫泛舟,构图甚妙,且所绘青花妍丽秀雅,有浓淡深浅之别,笔触皴染得宜,分水技法炉火纯青,当为康窑青花「蓝分五色」之典型。

图片

图片

此棒槌瓶来源有序,早年藏家购自著名伦敦古董商汉考克(Hancock),后售于伦敦邦瀚斯,2011年5月12日,编号298,成交价高达9万英镑;古董商汉考克年轻时于1887年加入伦敦威格穆尔街的古董店迪金森公司(W.T. Dickinson),开始了他买卖古董的生涯,其专精的范畴为中国陶瓷,他后来自立门户,并在1930年代于英国古董商协会(The British Antique Dealers' Association)担任司库一职,在收藏家圈内享负盛名。

图片

伦敦著名古董商Hancock于1937年伦敦古玩展

同类的青花山水纹棒槌瓶可参考北京保利,2008年5月31日,编号2529,成交RMB 179万;海外市场例子可参考纽约佳士得,2013年9月12日,编号1319,成交USD 105,750,其尺寸较小,但仍价值不菲

图片

参阅:清康熙 青花鹿鹤同春大棒槌瓶
北京保利2012年6月7日,编号7997
成交价:RMB1,495,000

3040

清康熙 五彩王母授桃图棒槌瓶(60-80万)

高47厘米

来源:

1. 香港佳士得,2000年5月1日,编号729

2. 纽约苏富比,2019年9月11日,编号912

图片

3041

清康熙 青花浅浮雕冰梅纹凤尾尊(30-50万)

高46.9 厘米

来源:

赵从衍 (1912-1999年),此后家族传承

展览:

《华光草堂珍藏清代瓷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香港,1973年

出版:

《华光草堂珍藏清代瓷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香港,1973年,编号58

图片

图片

本品出版物

3042

清康熙 青花「太白脱靴」图棒槌瓶(30-50万)

高45.1厘米

来源:

Ralph M. Chait Galleries,纽约

图片
器身通景青花绘「太白脱靴」图,绘述唐玄宗朝,太白草书退蛮之故事。所设画面以流云为栏,环绕全幅,流云中覆填殿堂、庭院为地,上列人物数名:唐玄宗坐涛水巨屏之前,手捧酸鱼羹,调匙去热,以赐太白醒酒。其下可见贺知章举笏跪奏。又知章之左,设长案一台,上列纸砚铺陈,李白神气高朗,戴幞头,提笔欲书,左右前方高力士半跪脱靴,杨国忠躬身磨墨,似面带谄笑。旁边一名侍女双手奉茶。余处又设官员、随从数名,以示朝堂氛围。
图片

按「太白脱靴」与「太白醉草退蛮夷」本为互无相干之两则逸闻。前者于唐人笔记中即见雏形,有李肇《唐国史补》与段成式《酉阳杂俎》等皆载此闻,若段氏笔:「李白名播海内,玄宗于便殿召见,神气高朗,轩轩然若霞举。上不觉亡万乘之尊,因命纳屦,白遂展足与高力士曰:『去靴。』力士失势,遽为脱之。」至后世流传,演绎太白故事,合二为一,并不断为其增添细节。而本瓶在明人刊本《警世通言》的基础上,还将「贺知章引荐李白,报奏于上」的情节融入进来,将不同时间阶段的故事合入一体空间之内,增强了画面的叙事性与戏剧效果。

3043

清康熙 粉青釉暗刻穿花螭龙纹大笔筒(38-50万)

直径17.7厘米 高15.3厘米

图片

3058

清咸丰 铜鎏金二龙戏珠烛台一对(60-90万)

高49.5厘米 「大清咸丰年造」款

来源:

1. 法国私人收藏

2. 保利香港,2013年4月7日,编号755

图片
此对烛台器型分五个层次,最上端为圆平沿盘形的台面。二层短束颈,三层接宝瓶式立柱,四盏托式烛托,五为倒钟式底座。通体铸云龙纹,龙身皆以鎏金为饰,再配以用回纹、云肩纹作边饰;中柱和底座浮雕五爪九龙纹饰,从龙纹上已可以看到晚清龙纹特征的端倪。整个烛台透露出庄重典雅、富丽堂皇的神气。足上落「大清咸丰年造」单行楷书款,已知落咸丰款器物多见瓷器,铜器落此款识且精者甚少。此件铸造技艺高超,图案纹饰细腻,龙身金彩绚丽丰富,铸款工整有力,应为宫庭造办处所督造之物。

图片

3060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双象耳三足炉一对(45-65万)

高33厘米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来源:

1. 英国Drue Heinz (1915-2018年)旧藏

2. 伦敦佳士得,2019年11月5日,编号167

图片

3061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八吉祥兽足香熏盖炉一对(80-120万)

高52厘米

来源:

1. Rochelle Thomas Galleries,早于1980年

2. Asprey & Co.,伦敦

3. 纽约私人收藏

4. 纽约佳士得,2013年9月20日,编号1631

图片
此对香炉形制极为特别,炉身呈八方形,每面皆镂空雕佛教八吉祥纹,开光外为缠枝卷草纹,顶钮圆大,尖顶圆身,形如肥枣,八面皆饰拐子龙如意纹,下承莲托。炉身颈部饰蕃莲纹,肩饰如意纹一周,腹身每面皆饰缠枝莲纹,莲上托佛教八吉祥纹,八吉祥及莲花纹乃佛家常见纹饰,此与清宫廷信奉藏传佛教息息相关,此品或为宫廷寺庙用具。

图片

3066

清乾隆 剔彩洗砚图宝盒(18-22万)

直径18.4厘米 「大清乾隆年制」 「洗砚宝盒」款

图片

3136

明 黄花梨玫瑰椅一对(220-280万)

高82.4 厘米 L 47厘米 W 60厘米

来源:

1. 嘉木堂,香港,1990年

2. 欧洲私人珍藏,2001年

3. 香港佳士得,2019年11月27日,编号3052

图片

此对玫瑰椅以纹密质坚的黄花梨为材,木纹清晰自然。在靠背和扶手内施横枨,靠背内用板条攒成券口牙子,牙子沿边起灯草线,巧妙雕成拐子龙纹,下脚落在横枨上,枨下施矮老。座面软屉,边抹线条丰富,隐约向下渐收,视觉效果美好。座下为光素刀牙板,沿边均不起线,极尽简约。腿间施步步高赶枨,正面踏脚枨下安光素刀牙板加固。整器结构严谨,造型疏朗,透光空灵,为上品明式家具。

图片

3140

明 铜鎏金碧霞元君坐像(100-150万)

高70厘米

来源:

法国私人收藏

图片
碧霞元君是道教的女神,俗称泰山奶奶。此尊造像题材较为鲜见,尺寸较大。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岛,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本品工艺细致,金色尚佳,保存完好,极具收藏价值。

图片

3145

清乾隆 碧玉雕松下居士仙游图笔筒(70-90万)

高17.1厘米

来源:

Spink & Son Ltd,伦敦

图片
此笔筒以精挑细选的和阗碧玉料雕制,圆筒形,浅圈足状底,外环均设五足,厚重,圆口,器壁以深雕和阴刻技法通景琢松下居士仙游图。通景浮雕壑深林密,青嶂翠壁,寿石浮云,流水仙山,飞瀑高台,廊桥浅坡,飞亭檐柱,庭院深深。此幅通景描述的内容似为设计如世外仙境般的一处幽深庭院,画面一处二人对弈,另一长者驻足观局。全器构图繁密,层次清晰,雕刻生动,为乾隆朝碧玉笔筒之精品佳作。

图片

3146

清乾隆 紫檀嵌白玉年年有余福寿纹三镶如意(35-45万)

如意长44.5厘米

图片
此件清乾隆紫檀嵌白玉三镶如意,取紫檀一截,精工细作,雕琢如意之形。精选缜密坚实、纹理含蕴的上等紫檀木料雕制,为标准的三镶作法,首、腹、尾三处镶以玉器为饰,雕琢华美细腻。三块白玉均选料上乘,浮雕仙桃蝙蝠,象征福寿双全,寓意富贵、多福、多寿,整体器型硕大气势磅礡。本件如意带玻璃箱木盒。

图片

3166

十九或二十世纪 翡翠螭龙钮双联印章(13-20万)

高4.4厘米 宽3厘米 「恩」「照」款

来源:

1. Anunt Hengtrakul, 纽约

2. Robert Youngman (1940-2018年) 收藏

3. 纽约苏富比,2019年3月19日,编号263

4. 台湾私人旧藏

出版:

罗伯特.杨门,《杨门藏玉:中国玉器·新石器时代至清代》,芝加哥,2008年,图199

图片


玫茵堂珍藏集萃

3351

清康熙 矾红彩暗刻龙纹「洪福齐天」折沿盘(6-8万)

直径19.5厘米 「大清康熙年制」款

来源:

1. 玫茵堂,瑞士

2. 香港苏富比,1986年5月22日,编号74

出版:

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1994-2010年,卷2,编号786

图片
本品折沿,微弧壁、圈足。盘口沿矾红彩绘一圈蝙蝠纹,寓意「万福」盘。盘心暗刻多圈纹饰,中心暗刻双圈,双圈内「洪福齐天」两行四字篆书,双圈之外用极细的线条刻两条游龙,双龙体态优美,云龙捧「洪福齐天」四字此种盘于清代即为康熙官窑瓷器名贵品种,盘心有饰「团寿」者,以不同于本品。而本品之饰篆书者尤精;可见宣统二年(1910)出版之陈浏所著《陶雅》一书称「康熙白瓷酒盏,口径二寸弱,沿口画红蝠百只,曰洪福齐天。盘亦有作此式者,中央凸雕四字,乃篆字也,而双圈六字款特为精美。」康熙朝此类矾红彩洪福齐天暗刻双龙捧寿纹折沿盘极有可能是康熙六旬万寿为康熙祝寿所烧造。
图片

本品出版物

3352

清乾隆 米黄釉菊瓣盘(25-45万)

直径18厘米 「大清乾隆年制」款

来源:

玫茵堂,瑞士

出版:

康蕊君,《玫茵堂藏中国陶瓷》,卷2,伦敦,1994-2010年,编号815

图片
本品之米黄釉甚为珍罕。米黄釉创烧于康熙时期,是一种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的高温黄釉,釉色淡雅,黄中泛白,类似小米颜色,故名。因其淡雅可人,深受皇室喜爱。尽管此类品种每年都贡与皇宫,但总体烧造数量并不大,乾隆御窑菊瓣盘则更是少之又少。整器造型规矩,毫无髺垦之态,菊瓣较雍正窑更为圆润,与雍正御窑菊瓣盘之型略有化裁而来,亦具隽美高雅之态。除本品外,乾隆窑菊瓣盘釉彩亦有见如白釉、酱釉、洒蓝釉、松绿、粉青、胭脂红釉等,而米黄釉者,仅见此例。
图片

本品出版物

3353

清乾隆 柠檬黄釉菊瓣盘(20-30万)

直径17.5厘米 「大清乾隆年制」款

来源:

1. J. Lionberger Davis旧藏,圣路易斯

2. G. Vietor and Maude O. Davis收藏

3. 玫茵堂,瑞士

展览:

借展于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

出版:

康蕊君,《玫茵堂藏中国陶瓷》,卷4,伦敦,1994-2010年,编号1832

图片
康熙晚期,内务府珐琅作引进锑黄釉,用于珐琅彩瓷的烧造。因其淡雅可人,深受皇室喜爱,故御窑于雍正朝研制出此类黄釉,习称「西洋黄」。督陶官唐英在雍正十三年所写《陶成记事碑记》中就列有「西洋黄色器皿」一条。因其为「本朝新制」,故在御窑所造的众多釉水中脱颖而出,为所列「岁例贡御者五十七种」之一,要求每年进贡,可见皇室及督陶官对此种釉色的珍视,直至影响乾隆御窑的生产。尽管「西洋黄色器皿」每年都贡与皇宫,但总体烧造数量并不大,乾隆御窑菊瓣盘则更是少之又少。乾隆窑菊瓣盘釉彩见有见如白釉、酱釉、洒蓝釉、松绿、粉青、胭脂红釉等,而柠檬黄釉者,仅见此例。
图片

本品出版物

3362

明正德 白釉露胎划刻云龙纹盘(6-8万)

直径21.1厘米 「大明正德年制」款

来源:

玫茵堂,瑞士

出版:

康蕊君,《玫茵堂藏中国陶瓷》,卷2,伦敦,1994-2010年,编号692

图片
此类龙纹器皿为明代创烧品种,而暗刻纹饰者,系其中工艺最为复杂品类。其制作,需先锥拱暗刻纹饰于瓷胎上,再在纹饰外施加釉,高温烧成单色釉并露涩胎纹饰的品种,此件拍品为露素胎龙纹,亦有更加复杂的此类龙盘的品种,其露胎龙纹处要覆加彩填绘纹饰,第二次低温烘烤,方可成器;全器色彩以釉青、胎白二色为主,色彩雅丽,为明代此类龙纹器之经典品类。

图片

本品出版物

3363

明永乐 甜白釉暗刻四季花卉莲瓣纹碗(25-35万)

直径27厘米

来源:

玫茵堂,瑞士

出版:

康蕊君,《玫茵堂藏中国陶瓷》,卷2,伦敦,1994-2010年,编号649
图片
碗敞口,深弧壁,圈足。通体施白釉,盘心光素无纹,外壁暗刻缠枝莲纹,若隐若现。釉质致密细腻,釉色恬静温润,纯若凝脂,素甚适于心。整体造型端庄典雅,釉色洁素莹然,釉面橘皮纹清晰可见,纹饰流畅舒展,布局清疏自然,工艺精致细腻,充分彰显甜白釉之纯美,甚惬心赏,当为十五世纪早期瓷器之珍品,弥足珍贵。

图片

图片

本品出版物

3367

明嘉靖 青花双龙团凤纹碗(8-12万)

直径17.3厘米 「大明嘉靖年制」款

来源:

玫茵堂,瑞士

出版:

康蕊君,《玫茵堂藏中国陶瓷》,卷4,伦敦,1994-2010年,编号1694

图片
此种白釉饰青花团龙之纹样风格为仿宣德御窑而就,采用典型嘉靖青花回青料绘制,青花蓝中泛紫,鲜妍而浓烈,属于嘉靖青花最上等。整器胎质坚致,形制规整,釉光晶莹润泽,构图布局疏密得当,匠心别运,颇为独特。嘉靖一朝御瓷风格鲜明,因其藩王身份尤重正统形象。故而龙凤等象征权力地位的纹样层出不穷。烧造此类御瓷,胎质需细腻,其次青花发色稳定,不浑散流散,窑火掌控适度,器型方可规矩。本品即为其中之佼佼者,特殊而珍稀。
图片

本品出版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