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佛学 有情怀 有温度 就等你来关注 ![]() 《入行论》 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 壹|说话的重要性 说话,是一种技巧, 也是一种艺术, 更是沟通人际往来的工具。 古今中外对说话的重要性有不少至理名言。 例如,《论语》云: “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 西方谚云:“上天给人二目、二耳、一口, 要人多看多闻而少说。” 俗话说:“赠人益言, 贵比黄金;伤人之言,恶如利刃。” 因此说话要合乎身份, 要恰到好处,更要适可而止, 切勿因失言而取祸, 更勿因多话而令人生厌, 或因说虚妄之言而被人瞧不起, 乃至因轻言而为人所辱。 ![]() 贰|减少说话的过失 说话的目的, 是要沟通彼此的思想、看法, 说话可以估量一个人的人格、 个性和知识。 一个人对一件事的看法、观点如何, 在一番谈话之后, 几乎可以表露无遗。 因此,先思而后发言, 可以减少说话的过失。 说话的重要, 关系着一个人的前途和事业。 一句赞美人的好话, 可以使人心生欢喜,终身为其效命; 一句伤透人心之言, 可以使多年知己反目成仇, 因此“口下留德”是做人很重要的修养。 ![]() 叁|要替别人留余地 说话时,态度要诚恳, 语气要和善,遣词用字要婉转, 不可盛气凌人。 最好多说肯定句,少用疑问句, 例如多说“当然”“很好” “没问题”等令人乐意接受的话。 尤其,平时应该学习说令人感动的话, 不要说讽刺别人的话; 应说令人欢喜的话, 不要说令人难堪的话; 应说令人起信的话, 不要说令人丧气的话; 应说有益于人的话, 不要说浪费别人时间的戏论。 说话还要能皆大欢喜、面面俱到, 要替别人留有余地, 千万不可专横武断、强词夺理, 更不可攻讦他人的短处, 夸耀自己的长处。 ![]() 肆|学着说好话 说话如同射箭, 射出去的箭就收不回来了, 因此平时要谨口慎言。 佛教的十善业中, 口业便占了四项, 即“不妄语、不两舌、 不恶口、不绮语”。 如果说话断人希望,也是杀生。 人是为了欢喜才到人间, 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 会说话的人,首先考虑到的是, 一句话说出来是为了传达自己的意思, 也是希望对方能欢喜接受, 所以要学着说好话, 会说好话的人才能带给对方欢喜, 也才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