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蔬菜害虫防治方法

 摘文缘 2023-09-27 发布于山西

一、地下害虫

1、蝼蛄:
多食性,为害各种蔬菜。

防治方法:种子处理,播种前,用辛硫磷拌种,拌种量为种子重量的0.1%~0.3%,晾干后播种。
毒饵诱杀:将90%晶体敌百虫1千克用60~70°C适量温水溶解成药液,或50%二嗪农乳油1千克、或50%辛硫磷乳油1千克用水稀释5倍左右,再与30~50千克炒香的麦麸或豆饼或棉籽饼或煮半熟的秕谷等拌匀,拌时可加适量水,拌潮为宜,制成毒饵。每亩用3~5千克毒饵施入田间,可诱杀蝼蛄;也可用25%高氯·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灌洞灭虫。
2、蛴螬:
多食性,为害各种蔬菜。

防治方法:种子处理,播种前,用辛硫磷拌种,拌种量为种子重量的0.1%~0.3%,晾干后播种。或每亩用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00~150克,兑少量水稀释后拌细土15~20千克,制成毒土,均匀撒在播种沟(穴)内,覆一层细土后播种。

3、金针虫:
为害各种蔬菜根及根茎部。

防治方法:可用或25%高氯·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喷灌根部。种衣剂拌种(同上)。

4、地老虎:
多食性,为害茄科、豆科、葫芦科、十字花科、百合科、以及菠菜、莴苣、茴香等多种蔬菜。

防治方法:3龄前可喷药防治: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高氯·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喷洒。虫龄较大时,可用25%高氯·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灌根。

5、地蛆:
为害韭菜、大葱、大蒜、莴苣、芹菜、甘蓝等蔬菜。

防治方法:幼虫,种植前和播种前,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稀释灌根或冲施防治,可同时兼治成虫。

成虫:发生期喷洒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或25%高氯·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7天一次,连喷2-3次。

6、根螨:
为害蒜、姜、芦笋、马铃薯等经济作物。

防治方法:可用73%炔螨特乳油2000倍液、5%甲维盐微乳剂8000倍液或25%高氯·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浇灌根部。

二、苗期害虫

1、黑绒鳃金龟:

为害各种作物。

防治方法: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地面划锄。
2、西瓜虫(卷球鼠妇):
主要发生于温室、潮湿昏暗地方,为害黄瓜、西葫芦、番茄、油菜等多种蔬菜。

防治方法:一般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1)撒毒土:用2.3%溴氰菊酯拌土撒于地面,每亩用药50~100克拌土10~20公斤。

2)地面喷雾: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或25%高氯·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

三、食叶类害虫

1、菜粉蝶(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甘蓝夜蛾、斜纹夜蛾 :
为害十字花科、豆类、茄果类、瓜类、百合科、菠菜、莴苣等蔬菜。

防治方法:可采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5ml/亩(甜菜夜蛾加倍)兑水30-50kg,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倍液30-60ml/亩,兑水40-50kg。

2、毛虫类[红缘灯蛾、人纹污灯蛾(红腹白灯蛾)]:白菜、辣椒、茄子、圆葱、瓜类、十字花科蔬菜。

防治方法:可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高氯·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

3、瓢虫【马铃薯瓢虫(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茄二十八星瓢虫】:
为害马铃薯等茄科蔬菜、豆类、瓜类、白菜等蔬菜。

防治方法: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或25%高氯·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

4、跳甲、叶甲类[黄曲条菜跳甲、黄宽条菜跳甲、黄狭条菜跳甲、黄直条菜跳甲、愈纹萤叶甲]:
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及茄果类、瓜类、豆类、韭、葱、大蒜、白菜等蔬菜。

防治方法:一般成虫可选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或25%高氯·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5%啶虫脒乳油20-30ml/亩喷雾。幼虫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效果较好。

5、叶蜂类[黄翅菜叶蜂(芜菁叶蜂)]:
为害十字花科蔬菜。

防治方法:可采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或25%高氯·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喷雾。

四、刺吸式及舐吸、锉吸式害虫

1、叶蝉类[大青叶蝉、棉叶蝉、小绿叶蝉]:
为害十字花科、豆科、茄科、菠菜、芹菜、莴苣、胡萝卜等多种蔬菜。

防治方法:可采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4-6ml/亩,或5%啶虫脒乳油20-30ml/亩,或20%吡虫啉可溶液剂10-15ml/亩,兑水50kg喷雾。

2、蚜虫类[桃蚜(烟蚜、桃赤蚜)、萝卜蚜(菜缢管蚜)、棉蚜(瓜蚜)、苜蓿蚜(菜豆蚜、槐蚜)]:
为害十字花科、茄果类、菠菜、豆科、马铃薯、番茄、瓜类等。

防治方法用20%吡虫啉可溶液剂10-15ml/亩,或5%啶虫脒乳油20-30ml/亩兑水50-75kg喷雾,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

备注:因为蚜虫繁殖代数多,危害作物广,再加上蚜虫危害作物后,会残留蜜露,药剂很难在虫体上附着等,造成蚜虫非常难打,抗性非常严重。现在,使用单一的药剂,比如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烯啶虫胺等已经很难防治了,所以现在基本有点效果的就是各种药剂混用。比如:阿维菌素+烯啶虫胺+吡蚜酮;顺式氯氰菊酯+吡蚜酮+吡虫啉等。

3、粉虱类[温室白粉虱、烟粉虱]:
为害黄瓜、西瓜、番茄、白菜、茄子、菜豆、芹菜、葱等。

防治方法:可采用5%啶虫脒乳油20-30ml/亩,或20%吡虫啉可溶液剂15-30ml/亩,兑水50-60kg喷雾。

备注:每年从7月底到9月下旬,白粉虱在露地和冷棚中,会出现一个危害高峰期。目前单用单剂很多地方已经防效不高了,所以要混合复配制剂一起用。

4、蝽类害虫[菜蝽、斑须蝽]:

为害萝卜、白菜等十字花科、豆科、葱等多种蔬菜。

防治方法:可采用25%高氯·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
5、蓟马类害虫[棕榈蓟马、花蓟马(台湾蓟马)、葱蓟马(烟蓟马、棉蓟马)]:
为害菠菜、菜豆、冬瓜、西瓜、茄子、番茄、豆类、十字花科、大葱、洋葱、大蒜、韭菜等。

防治方法:可采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4-6ml/亩,或5%啶虫脒乳油20-30ml/亩,或20%吡虫啉可溶液剂10-15ml/亩,兑水50kg喷雾。

备注蓟马危害尤其严重(从6月底到11月,一直都有蓟马危害)。很多人反应蓟马比较难打,已经产生严重抗性。所以,建议要复配、交替使用以上药剂。(比如,用乙基多杀菌素+啶虫脒、螺虫乙酯+吡虫啉、联苯菊酯+噻虫嗪等复配使用。)

6、潜蝇类[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瓜斑潜蝇(番茄斑潜蝇)、葱斑潜蝇(葱潜叶蝇)、葱潜叶蝇、黎泉蝇(菠菜潜叶蝇)、菠菜泉蝇(菠菜潜叶蝇)、油菜潜叶蝇(豌豆潜叶蝇)]:
为害瓜类、茄果类、豆类、十字花科、茼蒿、莴苣等蔬菜。

防治方法:可采用5%甲维盐微乳剂3~5ml/亩兑水40-50kg喷雾,或5%啶虫脒乳油20-30ml/亩、或20%吡虫啉可溶液剂4000-5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

五、钻蛀性害虫

1、蛀果类[棉铃虫、烟实夜蛾(烟夜蛾、烟青虫、烟草夜蛾)、瓜绢野螟(瓜绢螟)]:
为害番茄、辣椒、茄子、南瓜、黄瓜、丝瓜等。

防治方法:可采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或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4-6ml/亩兑水40~50kg喷雾。

2、蛀茎类[苏邻菜蛾(葱须鳞蛾)]:
为害百合科蔬菜,以韭菜、葱、蒜为重。

防治方法:可采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或25%高氯·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5-6ml/亩兑水40~50kg喷雾。

3、蛀荚类[豇豆野螟(豆蛀螟、豆野螟)、豆荚螟]:
为害豆科蔬菜的豆荚。

防治方法:可采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或25%高氯·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5-6ml/亩兑水40~50kg喷雾。

六、螨类

1、棉红叶螨(朱砂叶螨)、截形叶螨、茶黄螨(侧多食跗线螨): 

主要为害瓜类、茄果类、豆类、十字花科、伞形科等多种蔬菜。

备注螨类害虫的抗性发生程度基本就是从北向南则是抗性逐渐增加。防治螨类害虫的关键也是要交替用药,在杀虫时注意虫卵双杀(比如杀卵、幼虫的螺螨酯、乙螨唑复配杀成虫的炔螨特、阿维菌素等),提高防效,减缓抗药性。

七、其它食叶性害虫

1、芫菁类[豆芫菁]:
主要为害豆科蔬菜,叶为害茄科、蕹菜、苋菜等。

防治方法:可采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高氯·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喷雾。
2、蜗牛:
多食性,为害豆科、十字花科和茄科蔬菜。

防治方法

1、撒石灰带5-7.5kg/亩;

2、可用硫酸铜800倍液或1%食盐水或8%聚乙醛800-1000倍液喷洒。




划重点:减缓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关键是要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注意交替轮换用药。(农药更新很慢,一旦产生抗药性了,不能立马研发出新的药剂。)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延长药剂的使用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