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可军 | 宁海人语涉天台山的诗文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3-09-27 发布于浙江




宁海人语涉天台山的诗文




文/应可军

总有人争论宁海属于天台山。不管是不是,宁海人游游、歌咏天台山,历代诗人很多,1959年前的宁海人,几乎一直都是临海郡人和台州府人,又台州府是因天台山而名,故古代的宁海名人常以“天台”作为自己的籍贯,如宋元之胡三省、明代之方孝孺均称自己是“天台人”。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亦评左联五烈士之一的宁海人柔石,具有“台州式的硬气”。这既是对宁海人秉性的一种概括,也是对宁海与台州(天台山)历史渊源的一种诠释。

再细看:

胡 融,字小瀹,号四朝老农,宁海(今属浙江)人(《天台续集别编》卷四)。与李揆同时,生平不详。胡融《书堂》诗云:“右军本清真,名题列仙籍。朝披赤城霞,凭崖望南极。不读人间书,诛茅近东壁。松窗拂清霭,石架横野色。草圣天仙求,竹扇山猿觅。不有铁石心,敢迩虎豹迹。高歌振林木,上与霄汉迫。时有太一星,拥杖照几席。”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又字希古, 号逊志,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浙江宁海人。明朝大臣、学者、思想家。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长大后拜名儒宋濂为师,深受器重。1398年,惠帝即位后,遵先皇遗训,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让其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次年,值文渊阁,尊以师礼,皇帝读书每遇到疑难问题,均宣其御前讲解。凡有国家大事,也命其坐前批答。此时宫中纂修《太祖实录》及《类要》,由方孝孺任副总裁。其后又调任文学博士,奉命与董伦、高逊志等主持京考。燕王朱棣誓师“靖难”,挥军南下京师。皇帝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多出自方孝孺之手。1402年五月,燕王攻占南京,文武百官见风转舵者居多,唯独方孝孺拒不投降,被下狱后凌迟处死,时年四十六岁。方孝孺他喜欢天台山,称之为奇观。方孝孺少时好游名山秀川,天台山在他心里是高峻雄伟的。在游台州府城巾山后,方孝孺写有《巾山草堂记》一文,里面写道:“逾浙江以东,多大山,东南极海上,尤秀绝,其最著者,天台、四明、雁荡、天姥,皆穹窿嵁峻,为天下奇观。”天台名列名山之前。

宁海的石简,字廉伯,号玉溪,宁海西隅人。嘉靖二年(1523)中进士,任余千县令。幼年笃于学,有星相者度其为人,断言不能显达,劝其辍学。石简奋然说:“人生不读书以立身济世,何以生为!”自此益励志,发愤攻读。及长,从学于经学大师王阳明。于儒学之道,敦尚身体力行,不惟口头理论。正德十四年(1519),与叔父石文睿同举乡试。在任日,勤政爱民,清廉谨慎,百废俱举,百姓立生祠纪念。但由于耿介正直,不诌媚上司,州府幕僚引以为恨。任满离职之日,佥事官以严刑威逼库役,欲滋事诬陷石简。库役宁引刀自刎,不忍加害。后升南京武选司主事,转刑部郎中,改南吏部文选司。石简为政,文修武治皆有良法。所到之处,多有政声。调任广东高州知府时,府中官吏不协,简至辄安然和济;高州多盗贼,闻简至则散去。逾年调安庆,此为水陆要冲,供需费用短缺。石简裁减节缩,一年竟余四万余金。再调云南兵部副使,其地险阻,群盗四扰,难以征剿,石简设计生擒二百余人,斩首甚众,地方始得安宁。任贵州布政使时,有少数民族暴乱,抚按攻剿难克,遂命石简以威望招抚,简受命后单骑前往劝谕,事态得以平息。后改山东、云南巡抚,因云南布政史徐樾轻入边地被害,简受株连而落职。次年朝廷欲启用,简已去世。石简曾和王阳明同游天台山,欣赏天台石桥“石梁飞瀑”之胜景,赋诗《石桥》:“爱尔真奇绝,神游今几春。飞虬横碧落,奔汉断红尘。古往千年恨,霞栖百虑嗔。中天才尺五,何处问通津。”

刘倓,字允叔,又字次皋(《天台续集别编》卷五),号阆风居士,宁海(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官黄陂县主簿。事见《嘉定赤城志》卷三四。今录《隐秀亭》诗一首云“一重一崦一岧峣,隐秀寒光次第高。借得笋舆如小艇,晚风千里泛清涛”

以此可见,宁海的天台山文化分不开。

近代干人俊(1901—1982),字庭芝,号梅园,父干善绍,清武员生,浙江宁海人。干人俊(1901 —1982 ),字世杰、庭芝,号梅园。宁海凤潭乡下河村人(现梅林街道河洪村人)。1920 年毕业于杭州宗文中学,1932 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继任宁海、天台、黄岩、杭州、宁波等地中学教员、教导主任等职。他从教三十余年,莘莘学子。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仍在宁波四中任教。在各地任教期间,课余他致力于地方志资料的搜集和编写工作。兼任宁海修志馆编修、浙江通志馆特约采访。上世纪五十年代,退职归家后,则全力倾心于修志工作。他自幼研读经史,学识渊博,且工诗词。作文、教学之余,每以吟咏自遣,与诸名家唱和甚多。著有《盘溪诗草》《天台游草》《金陵杂志》《括苍游草》《宁海漫记》等。干人俊的诗句,天台的流水给郁达夫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这流水有飞流直下的瀑布,也有淙淙的山溪。这一诗句是他读完干人俊的“每因流水想天台。”这一诗句是他读完干人俊的《天台游草》后,所写下的感慨,诗的题目为《题宁海干人俊天台游草》。诗共有四句:“久缺胡麻饭一杯,每因流水想天台。何当手把搜神卷,玉阙琼楼遍历来。”胡麻饭传为神仙待客所用,故称为“神仙饭”,天台山人间仙境,尽收干人俊的笔下,读《天台游草》仿佛是一次仙境的游历。

友情链接:应可军民间文化专辑之一(510篇)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