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写傅首尔和老刘的婚姻,有读者留言说,中年婚姻都是这样,慢慢没了激情,没了爱,但不能因此离婚啊,到底要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我太有感触了,我和杨先生结婚18年,激情肯定是没有了,有没有爱也不知道,但我对自己的婚姻还挺满意的,觉得这样过一辈子也挺好。我没有办法给大家太多的婚姻指导,毕竟婚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分享一下我和杨先生的相处方式吧,希望能对大家有一点点启发。以前看一部电视剧,名字我忘了,但一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里面的一个情节。两个人深夜不睡觉,不玩手机,而是躺在床上聊天,心的距离当然会越来越近。我还记得那个电视剧,后来女主和男主感情出了问题,而最重要的转折是,男主好久没陪女主聊天了。聊天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知道彼此心里的想法,两颗心靠得越来越近。而且聊天本身就会让人愉悦,都心情愉悦了,感情自然会更好。不仅爱人之间,朋友亲人之间又何尝不是呢?长久不聊天,大家只会感觉越来越陌生。我和杨先生还挺喜欢聊天的,一起出门的时候,漫长的旅程里,我们俩什么都聊,这样一点都不觉得路程长。有时候孩子跟我们一起出门,老想插进来话,可老插不进来,因为我们会告诉她:你安静一会儿,我们要聊会天。除了聊孩子,聊家常里短,更多的是聊一些有的没的,比如聊以前的事儿,聊以后的打算,退休以后要做什么我们都畅想无数遍了。如果因为太忙很久没聊天,那就选择躺在床上聊一会儿。我总觉得,如果不聊天,就会成为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谁也不知道谁心里想什么。关于聊天,更多是我主动,因为杨先生话比较少,也不擅长聊天。我有倾诉欲,所以就主动找他聊。其实我也挺不会聊天的,但在他面前比较放松,反而很能聊。这一点还挺重要的,傅首尔和老刘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没有共同目标了。傅首尔的目标只是她自己的,跟老刘好像没什么关系了,而老刘的目标……也不知道他有什么目标。为什么夫妻在奋斗阶段一般感情很好?因为目标一致啊,要买房子,要送孩子上名校,要搬到哪个城市……我和杨先生结婚以后,做过很多次重要决定,不管是谁提起的,但每次都是两个人达成共识了,所有的努力都往这个目标靠近。比如想搬到武汉,我们把每个步骤都规划好了,杨先生先到武汉找工作,能够站住脚了,就开始看房子,交了房开始给孩子找学校,然后全家搬过去。说实话,异地还是很影响感情的,那几年我都觉得对他陌生了,他好像只是一个符号,不是一个有温度的活生生的人。所以,能不异地就别异地,实在要异地,也一定时间不要太长。虽然因为异地彼此感觉有些陌生,但我们有共同的目标,所以总体就还好。并且按规划一步步完成目标后,我们就结束异地了。现在我们依然有很多目标,大目标是规划退休,小目标是两个孩子要考什么学校,团队要怎么发展等等。凡是重要的事情,两个人一起规划,达成共识,这就有了共同的目标。有了共同目标,大家都朝着目标前进,看对方就会顺眼很多,不会觉得他是拖累,而是觉得他是不可或缺的队友。大家都在说,仪式感很重要,为什么?因为它属于浪漫的行为。这些行为不当吃不当喝,看起来华而不实,但是,它能让人开心,让人觉得自己被爱,或者有所爱之人。仪式感是在传达爱,这种传达爱的时刻多一些,爱消散得就会慢一些。大多数特殊的日子,我们都会想办法庆祝。比如结婚纪念日,杨先生肯定会送我花,我虽然也会问花多少钱,也会觉得不划算,但坚决不说扫兴的话,一定是高高兴兴地收。如果他不送,我还会问他要。慢慢也就养成习惯了,他知道重要的节日需要送些礼物。如果有时间,还会出去吃顿饭,没时间就送束花,在家里随便吃一点。他过生日的时候,我也会送他,或者提醒两个孩子送礼物。去年他过生日,我督促他自己订了蛋糕和花,然后又自己去拿。虽然这礼物送得有点搞笑,都得他自己动手,效果要打点折扣,但这里面的爱意还是有的。他至少知道,我在意他的感受。除了送礼物,偶尔有一些亲昵的动作也很重要,比如拥抱,比如躺在沙发上会枕着他的腿。也没有刻意要这么做,就是很自然的动作,反正在他面前,我就露出自己小女人的一面,想让他做什么就撒娇。除了上面的几点,还可以偶尔分开一下。比如需要出差的时候,闺蜜约着聚会的时候,不用太惦记家里,出去几天呗。而且分开以后,彼此都会有点不适应,毕竟习惯了在一起嘛。但只有不适应,才会发现彼此之间有爱意,也才会发现彼此的重要性。总的来说,在婚姻里尽量让自己舒服,别管有没有爱,只要舒服了,就会觉得日子很顺遂,从而更珍惜婚姻。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所有在婚姻里不舒服的人,都会觉得婚姻很难熬。你都不舒服,另一半其实也很难舒服。所以我一直建议大家,刚结婚时就不要委曲求全,你希望对方是什么样,刚结婚时就要引导。比如你希望对方做家务,刚结婚时就让他做。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后面想改变难度会大一些,但也不是不能改。该夸奖夸奖,该放手放手,该强势强势,该当泼妇当泼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