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中京遗址•黑城城址

 黄之中 2023-09-27 发布于上海

第一批国保·辽中京遗址··内蒙古宁城

图片

契丹是起源于今内蒙古东部的游牧民族之一,曾建立强大的辽国,上承唐风,下抗北宋,在北方民族融合和文化传承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辽国鼎盛时期共有五京,对其广袤国土实行分工统治: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巴林左旗)、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南京析津府(今北京)、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宁城)、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东、南、西三京除个别辽代佛塔及寺庙外,旧貌已被今日城市覆盖。唯有北方草原的上、中两京逐渐废弃为荒地田野,因而至今存留着丰富的大遗址。

图片辽中京平面图(来自网络)

与远在草原腹地的辽上京相比,辽中京更容易探访。它位于农耕向游牧地区过渡的内蒙南部边缘,东距宁城县城不到15公里,近年该县还开通了高铁。中京始建于辽圣宗统和二十一年(1003),历时三年完工。当时辽政权刚刚征服另一支草原民族奚人,设置中京也为加强对被征服民族的控制,同时也可作为交通和军事节点。辽代的五京制既来自契丹统治者“四时捺钵”习俗的传承,据说也受汉人阴阳五行学说影响。其实之前的汉、魏、唐历代中原王朝也有五京之说,但除首都外,其他“京”主要是指经济较发达、人口较多的区域中心城市。而在辽代,五京还分别是基本行政区划“道”的治所。

图片

辽中京开工营建之时,辽宋已经历多年战争,并最终在次年签订了澶渊之盟。从此,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打开了新局面,辽统治者也更加意识到吸收中原文化、加速政权进化的重要性。此时的上京因其位置偏僻而已落后于时代,南、西二京又靠近北宋、西夏前线(和平时期仍未放松对战争的警惕),因而横跨草原和农耕地区的中京逐渐成为实际的政治中心。辽代分别设置南北面官,也是“因俗而治”,避免民族矛盾和促进有序融合的需要,而中京正处于这一政治地理的平衡点。

图片城墙夯土依然层次分明

辽宋议和后,双方维持了较长一段的和平状态,不仅经贸交流加深,使者也频繁互访。不少北宋使者曾造访辽中京,并在见闻记录中描述了宽阔的大道、密集的民宅、热闹的市场等景象。辽亡后,金、元政权仍在此设置行政单位,明初设大宁卫,由宁王朱权在此戍边。后来驻守燕京的朱棣为发动“靖难之变”,诱哄兄弟朱权助其一臂之力,并许以事成后平分天下。然而结果是朱棣登基,朱权却被削去实权,迁至遥远的江西南昌,这也埋下了后代宁王复仇的种子(详见《明史·王阳明传》)。至此该城日渐废弃,今天仅见荒原中残留的重重夯土城墙,以及幸存至今的两座半古塔。

图片

从公路上远望,身材壮硕的辽中京大塔很早就映入眼帘。该塔曾名大宁塔,明代又称大明塔。这是中国现存为数不多高度超80米的古塔之一,也是最大的辽代密檐式砖塔,其体量超过了东京辽阳的白塔。能保存至今,除了建筑质量过硬外,也与辽及其后的金、元、清历代少数民族政权信奉佛教,并不断加以维修有关。塔身刻写的蒙文,意为“大清咸丰甲寅年敬修”,也是清王朝通过宗教手段维持对蒙古地区统治的见证。

图片

大明塔为八角形十三层密檐塔,逐层收分明显,巍然挺立一片村野之间,给人以安定感,似曾在祈祷辽王朝江山永固。塔基素面且壮实,须仰视才见其上的须弥座。须弥座每面以蜀柱分隔三个“卐”字符,也是佛教中吉祥、永恒的象征。须弥座之上以细小的双层仰莲承托塔身,而底层塔檐下还有一圈更细小的仰莲,并配以木构斗拱。与庞大的塔体相比,这些结构的装饰意义大于力学价值,但可适当柔化大塔的雄性气概。

图片

塔虽雄壮,精华仍在细节,尤以塔身底层的八面浮雕为代表。辽代崇信的佛教密宗,多以大日如来(即毗卢遮那佛)为主尊布置曼荼罗图像。大日如来是密宗的法身佛,被奉为至高无上的本尊,其他佛和菩萨皆自其所出。大明塔南面的大日如来浮雕,居然一身菩萨装束:头戴花冠,项系璎珞,倚靠火焰纹背光,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其面容圆润而略带微笑,气质呈女性化。其双手结智拳印,即双手以四指握拇指于掌中,这也是大日如来的标志之一,意为破除众生无明烦恼,证得无上智慧。左右胁侍菩萨手持法器或莲花,身材婀娜。

图片

图片

大明塔其余七面均有精美佛像,姿态庄严肃穆,面容和蔼可亲,雕塑水平略逊于主尊大日如来。这些佛没有具名,据猜测可能是过去七佛,与义县奉国寺供奉的大型佛像相同,也是辽代流行的主题。佛像两侧或为秀美的胁侍菩萨,或为威猛的金刚力士。只是有的金刚力士脖子较短,显得有些滑稽,不知是辽代原物如此,还是后世修葺改造所致。

图片

图片

八面佛像的头顶均有华盖,两侧分列一字型飞天,都是典型的辽塔布局。飞天踏着祥云,身挂飘带,体态轻盈,手持托盘作天女散花状。从这种祥和的佛国景象中,隐约可见盛唐遗风。

图片

图片

图片

塔身转角处还设置了八大灵塔,其作用类似密宗的陀罗尼经幢,有祈福消灾、兼济亡者与生灵之意。此处的八大灵塔上部刻有塔名,下部刻有密宗八位菩萨之名,包括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慈氏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妙吉祥菩萨、除盖障菩萨、虚空藏菩萨。八大菩萨虽未现出真身,但也各守灵塔,各司其职,为辽朝的国运和生民祈福。

图片

辽上京和中京都吸收了中原都城的规划理念,讲究城郭外形方正,城内功能区分。中京的格局部分按照唐长安城风格,分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内城和皇城居北,外城南部据考证还有不少空地,估计是搭建毡房之用。可见此时辽王朝虽已开始了定居生活,同时仍部分保持着游牧民族的习俗。站在城墙上极目远眺,只见夯土层叠,纵横交错,颇为壮观。

图片

遥想当年,此地堪为大都会,殿阁重重,毡房点点,人声鼎沸,商贸频仍。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萧峰随着大辽皇帝耶律洪基来此,也可曾目睹过这盛况。而今废弃数百年后,春风又绿,原野青青,依然勾勒着这座古都的轮廓,只可惜繁华旧梦再也无法唤醒,反而更显荒颓。帝王将相的风流早已随雨打风吹去,寻常阡陌间只见在零星的身影在辛勤耕作,或许他们才是历史的底色。

图片

图片坡羊·中京怀古

如今这里的主人,还有经常爬上土城墙吃草的羊群。它们偶见来人,时而怯生生躲避,时而警惕窥视。伤心辽金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图片

曾几何时,契丹还是充满朝气的民族,疆域广袤,国力强盛,文化包容。但在两百年的风雨磨砺却渐渐衰退,后代帝王不再励精图治,而是任用奸佞,沉溺酒色,最终在金、宋的南北夹击之下,悄然败亡。一个以狼为图腾的民族,结局却是像这些羔羊一般任人宰割。正所谓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

图片

大明塔以西约1公里处,一座小金塔孤独地矗立于田野之间。此塔高仅20余米,是一座典型的金代密檐塔,八角十三级,但收分并不明显。两座塔的建造相隔百余年,标志着两个北方民族政权的更替,建筑风格上既有传承也有更张。辽金二塔无言,相对如说兴亡,荒原里。 

图片

图片

小金塔的基座装饰远比大明塔丰富:底层各面探出兽头,伴有花草纹及莲瓣残迹;承托塔基的力士扭动着身躯,富有动感。狮子们张牙舞爪,乍看凶悍,细端则不失可爱,颇有海城辽代金塔狮子之风,而花草纹又与金代皇陵雕刻风格相似。

图片

塔身正东南西北四面均辟有佛龛,但佛像已无存。其余四面则各有浮雕菩萨两尊,大概分别侍奉两边佛龛的佛像,这种组合在古塔中较为少见。佛龛之上有华盖,而胁侍菩萨之上有飞天,神形具备,却没有大明塔飞天的精致典雅。小金塔的浮雕遭受风化也更严重些,或许不像大明塔的维修更受历代重视。斗拱也忠实模仿木构,恰因缺乏维修,更显古朴沧桑。

图片

图片

沿着小塔边的夯土城墙继续南行,可抵达外城的西南门遗址。此处有明显豁口,突出的夯土堆可能是瓮城部分。当年也可曾是车水马龙,或是重兵把守。如今只剩一条后人踏出的土路,从颓垣断壁间无情地穿过。

图片

南墙延绵不绝,曾经守卫着身后的城池,包括大小双塔所在的佛寺。墙体外突出的马面依然可见,更富立体感。蓝天白云下,早已剥去城砖的墙体,似乎从黄土地中生长出一样自然。

图片

图片

西南门外还有一座半截塔,现仅存底层基座。塔正向四面辟有假券门,另外四面则有双塔浮雕装饰,斗拱也较为粗朴。对于已不存的上部,究竟是密檐塔还是花塔形制,现已无从得知。学者们只能将其与其他辽塔仔细对比甄别,对当初的形状作出种种推断。

图片

辽是极其崇佛的时代,如今中京遗址上仅存的两座半塔,也算是对这座故都的纪念。至于大规模崇佛是抚慰了生民的心灵,稳固了统治的根基,还是掏空了辽朝的国力,加速了政权的崩溃,也只能由后人评说了。大遗址留给今人的,不仅是雄壮的帝国残躯,还有历史的无尽深思。


第六批国保·黑城城址··内蒙古宁城

图片

辽中京西南数十里外,还有一座名为黑城的汉代城址,也位于宁城县境内,与河北平泉地界隔一条小河相望。据说此城始筑于战国燕时,根据考古发掘,断定为汉代右北平郡平刚故城。《史记》所载,西汉军队曾在此多次击退匈奴,飞将军李广也曾长期驻守此处。唐诗中“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的故事,相传就发生在这里,如今附近还有打虎石水库。金、元时期此处仍为县治,受大定府(大宁路)管辖。明代改设富峪卫,但随着大宁卫的撤销,这里也逐渐废弃,而今与田埂阡陌相伴。

图片

黑城得名于发黑的土质,却易与远在内蒙西陲的西夏黑城(国5并入国3居延遗址)相混淆,且后者更为闻名。而关于此黑城的考证也不多,但城墙夯土保存完好,在塞外荒凉的旷野上,不失为一道厚重的人文景观。

图片黑城内城(谷歌地图)

据考证,黑城城址分内外两层,目前仅遗存内层城墙,也未必都是汉时原筑,可能经历代维修。城址呈长方形,东西约700米,南北约500米,除少数缺口外,墙体基本保存完好。四面城门皆有瓮城,其中西、北两座瓮城仍清晰可辨。城墙外侧均有连续突起的马面,突出了此城的防御性质。当年的龙城飞将们即藏身于此,时刻防御着草原民族的进犯,守卫着秦砖汉瓦后的万里江山。

图片

从蒙冀交界的公路边一眼望去,绵绵群山之下,茫茫原野之上,延绵着一道明显的夯土城墙。虽历经两千余年,此地不再为汉胡分界、耕牧分野,它的脊梁依旧傲然挺立。也许是经年风雨冲刷,上层夯土不断叠压下层,如今形成梯状缓坡,不复昔日绝壁难攻之势,可以轻易登顶。古城最初的傲然雄姿早已不再,而铮铮铁骨依旧存于世间。

图片

图片

登上北城墙,眺望东面起伏的山峦,即为小黑石沟墓群(国7)所在。那里出土了大量战国青铜构件,且以武器装备为主,也可见此地古来征战频繁。如今干戈早已散去,而塞外的春天依然姗姗来迟,黄绿相间的杂草,渐渐勃发出生机,可惜逝去的时光无法如四季般轮回往复。

图片

黑城残存的墙基宽约15米,可想象当年城墙之厚实。城墙高度约8-9米,算是保存相当完好。立于西城墙上,俯视整座城池,城墙延绵不绝,城内阡陌纵横,不禁令人遥想昔日的金戈铁马,而今的塞外风景又何其异也。

图片

北门瓮城仅剩残墙,平缓的墙体上布满了苔草,当年城池入口形状仍在。作为汉代北疆的防御城市,北门可能是抵抗草原民族的先锋。

图片

现在的东城门是个很大的豁口,城外原也有瓮城,如今只剩半堵并不高大的残墙,矗立在东门外的路边,掩映着背后散落的农舍民房。

图片

东城墙上也是芳草萋萋,其色彩与作为背景的山脉浑然一体。开阔的原野之上绵亘的古城,除内蒙草原之外,恐怕只在大西北荒原才为常见。

图片

南城门的豁口更大,残缺较为严重。墙外即是一村庄,或许过去岁月中村民曾多来此取土,所幸只挖去了城墙的一部分,大致的轮廓幸存于今。

图片

西城墙外侧突起的马面群清晰可见,曾肩负着重要的防御功能。“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右北平郡治演绎了上千年的战争与和平,只等今人来此凭吊。

图片

西城门紧靠公路,也保存着瓮城遗迹。这里地势较高,登临可一览城内景观。近处茫茫荒原,远方郁郁群山,尽显塞外苍凉雄劲之美。城池兴废,疆土变迁,如同无常的世事,而这道道残墙,也在历史的天空中渐渐老去。

2011年5月到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