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建—民居(一)

 黄之中 2023-09-27 发布于上海
民居也就是民居建筑,它是相对于官式建筑而言的,更是有别于皇家建筑的居住建筑形式。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民居的式样极为丰富,并且分布广泛。各地的民居都有各地的形式与特色。
江浙水乡民居
水乡民居主要是指江苏南部、浙北北部一带的临水居民,如江苏的苏州、浙江的乌镇和绍兴等城镇及周边乡村民居。民居均傍水而建,“贴水成街,就水成市”,形成优美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景色。水乡民居的单体建筑,因其所处基地环境条件的不同,及屋主的经济实力、生活需求,乃至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差异,而有不同的规模形态。不过,总的来说,其建筑结构都是极为自由与灵活的,很少生硬、造作。民居的这种朴实、灵活的风格,恰与严格、规范的官式建筑相对照。

图片

水乡民居与水
根据水乡与水的关系,水乡村镇的总体布局主要有:沿河流或湖泊一面发展、沿河两面发展、沿河流交叉发展、围绕多条交织河流发展等形式。而根据民居与水面的远近、向背等关系的不同,水乡民居的选址又有:背山临水(即正面临水)、两面临水、三面临水等形式。
水乡民居与桥梁
有水之地自然也必有桥,桥既是连接交通的重要设施,也是水乡一景。在水乡的街河水面上,每隔不远就会有一座桥梁沟通两岸,甚至在池边和屋宇之间,也有各式小桥搭连,造型各个不同,生动灵巧,优美异常。更显出了江南水乡的动人风韵。
利于行船的小桥
船只是水乡主要的交通工具,船要在水上行,所以水面上的桥梁自然不能太低,因此桥梁多为石拱桥,高挑上拱以利于船只从下面通过。而即使有少数的平桥,也往往架设得很高。而平桥的桥面平坦,利于车辆在上面行走。桥梁的立面形式主要是考虑船只的需要,而桥的平面形式则主要与地形有关,根据行人的来往方向及河面的宽度等因素,桥面主要建成一字、八字、曲尺、上字、丫字等形式。

图片

水乡民居的码头
虽然现今公路、铁路等交通都很发达,但对于江南水乡来说,水路交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水乡村舍临水而建,几乎除了房屋就是水道,出入主要由水道往来,因此船只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上下船则要经过码头、码头是水路交通比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各村落临河都建有码头。码头是水乡民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图片

楼房窄院的水乡民居
江南水乡地狭,因而民居的庭院多较小,主要用于房间的通风、采光。也因地面的小而珍贵,所以大多民居为楼房,以节省地面空间。高耸而轻巧的楼房沿河而建,倒映于河水中,美不胜收。再经来往船只的穿梭,河水荡漾,倒影变幻不定,更衬出江南水乡的活泼灵秀。

图片

倚桥
集镇中某些重要的桥头地带,人流往来相对频繁,并常常成为人流的集中地,因此,桥头处的民居多利用民居的底层开设店铺,小商贩和集市贸易也往往在桥头路边展开。原以交通为主要功能的桥梁,实际上已经成为商业活动的聚集地带,成为水乡城镇空间转折上的标志。尤其是倚桥,往往多被近旁的民居利用。因为它原是桥,但是被近桥的人家拿来作为民居的一面侧墙了。这样的借桥建屋方式,能节约室内的空间,并且可以直接利用桥梁作为楼梯而无须另建,上楼也方便。
水乡民居中的枕流建筑
枕流就是整栋建筑都建在河面上的形式。窄的河面可直接凌空架梁,宽的河面就要在水里竖立石柱,支撑上面的建筑物了。有些人家因为近河两岸都是自家房屋,便用“枕流建筑”把两岸的房屋连接起来,形成通连的一体。当然,枕流只能建在没有水路交通的地方,而河面也必须是自家的私产。

图片

水乡民居中的吊脚楼
吊脚楼就是指原有民居建筑的一小部分伸出在水面上,此部分大多必须依靠木柱或石柱等来支撑。伸出的这一部分可以是房屋的二层,也就是楼房的上层,也可以作为阳台来使用。它的下边还可以设踏步通至水面,以方便家人洗涤和取水。

图片

水乡民居中的出挑
出挑就是利用大型的悬臂将房屋挑出,这种挑出的方法叫做“出挑”。同时挑出的部分也叫做出挑。出挑大的可以成为房屋的一部分;出挑小的则可以作为檐廊,类似于阳台;最小的可以只挑出一根背靠栏杆到屋外,乘凉、晒太阳、观赏景色等,是个很好的所在。

图片

皖南民居
皖南地区也就是现在的安徽省南部,在宋、元、明、清等时期,这里被称作徽州,它是中国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历史悠久。境内主要有黟县、歙县、休宁县、绩溪县、祁门县等县,是现存较好的皖南传统民居的集中地。清人程且硕在其所撰的《春帆记程》中写道:“乡村如星列棋布,凡五里十里,遥望粉墙矗矗,鸳瓦鳞鳞,棹楔峥嵘,鸱吻耸拔,宛如城郭,殊足观也。”这不但写出了皖南民居雅致清秀的建筑特色,也写出了皖南民居的辉煌不凡。
皖南民居的院落组合形式
“四水归堂”说的是皖南民居院落的天井与房间的形式和关系,而皖南民居的院落组合则是另一个概念。皖南民居的院落组合主要有三合院、四合院、两个三合院、两个四合院、一个三合院和一个四合院相结合等形式。其中,最基本的院落形式是三合院和四合院,其他形式则是在三合院、四合院的基础上变化而来。在一条纵轴线上前后院落的排列俗称“步步升高”。每一个院落都有一个正堂,四层院落叫四进堂,五层院落叫五进堂,皖南甚至有九进堂的。每进一堂便升高一级,风水上谓“前低后高,子孙英豪”。

图片

四水归堂式的皖南民居
皖南民居中最为典型的形式就是四水归堂。所谓四水归堂就是民居的屋顶都是斜坡形式,并且坡面斜向院内,每当下雨时,雨水就会从四面屋顶上流入天井院中。因此,四水归堂也是一种合院形式的民居。之所以要建成这种四水归堂式,除了环境与地区等因素影响外,还有一种喻意,即表示“肥水不流外人田”,聚气敛财,与善于聚财经商的徽商正相合。

图片

皖南民居的梁架
皖南民居平面多是方形,建筑密集,房屋多为二层楼。民居的梁架多为彻上露明造,匠师们在适当装饰的原则下把结构与美观融为一体,并保持了与其他部分的统一性。简单的梁架做法是穿斗式勤面月梁,较华丽的大型住宅梁架则采用穿斗、抬梁相结合的做法,月梁粗大浑圆,并施以精雕细刻。而斗拱、鹰嘴、出檐等其他构件的做法,也都极富于地方特色。
皖南民居中的三合院
三合院是一个正厅和左右厢房,围合一个天井。三合院多为一进两层民居,正屋面阔常为三开间。楼上明间作为祭祀祖先牌位的祖堂,左右次间作为卧室;楼下明间作为客厅,左右次间作为住房。三合院是皖南民居中最简单、经济的院落形式,被广泛的采用。

图片

皖南民居中的四合院
四合院比三合院前面多了一个倒座房,带有门厅,因而成了三间两进形式。第一进楼下明间为门厅,两边为厢房,楼上明间是祖堂。两进之间是长方形的天井,两侧沿着墙壁是廊屋,里面设有楼梯。四合院的倒座房是为了增加天井的气势,并显示家庭的实力而设置的建筑元素,实用功能并不是很大,所以四合院多为较富有人家所建。

图片

皖南民居中的两个三合院组合形式
两个三合院的形式,也就是由两个三合院前后相连的宅邸,最前部和最后部是围墙而不是厅堂,只有两院结合处的中部是一座厅堂。这种院落组合形式,是将中间厅堂分为前后两个空间,供前后两个院落使用。两个院落就像是背对背,各有一个天井。这样仿佛是中间两个厅堂合一个屋脊的形式,所以当地俗称“一脊翻两堂”。
皖南民居中的两个四合院组合形式
两个四合院的形式,就是由两个四合院落前后相连的宅院。这种院落组合形式,共有上、中、下三个厅堂,两个天井。上厅堂是祭祀五带以内宗亲的地方;中厅堂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是家政中心;下厅堂即门厅,是为烘托气氛而设置的。

图片

皖南民居中的一个三合院和一个四合院的组合形式
一个三合院和一个四合院的组合,就是由一个三院和一个四合院前后相连组成一座宅院。它与两个四合院的组合形式相比,只有中部、后部两个厅堂,而前部大门处没有前厅,也就是没有下厅堂,只是一道墙而已。也就是说,这种院落组合形式,一般都是三合院的院落在前,而四合院的院落在后。

图片

本文来自《中国建筑图解词典》作者:王其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