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振兴 | 文化赋能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研究

 昵称59394264 2023-09-27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图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在城乡二元对立、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失调方面表现明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宏伟目标,并指明“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文化是乡村发展的灵魂,有以文铸魂、以文提神、以文兴业的作用,文化是改变农民传统认知观念、农村传统价值理念、农业传统发展概念的有力推手,是厚植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淳朴民风的强力助手。文化是乡村物质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文化资源是重要的软实力,是农村潜在的生产力。文化赋能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战略的有力举措,也是深入挖掘、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文化赋能乡村物质文明建设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乡村要振兴,物质文明一定要建好。发展是硬道理,经济不发展,其他一切社会活动都无从谈起。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比超过三分之一的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是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解决乡村所有问题的关键。文化赋能乡村物质文明建设,主要通过文化因素优化乡村生产要素来提高乡村文化的经济变现能力,突出表现在提高乡村生产力与生产效率、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改善乡村物质生活三个方面。

  (一)文化赋能乡村物质文明建设主体:人力资源优化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是最为活跃的生产要素。当前,农民面临乡土情怀匮乏、认知固化、职业技能单一、教育指数偏低等不足,文化赋能乡村文明建设首先表现在文化武装农民,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第一,唤醒农民主体意识的“知”。农民是乡村的主体,唯有唤醒农民的主人意识,才能更好突出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推动乡村高质量与可持续的发展。通过理论灌输、基层文化宣传等手段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帮助农民认识到自身是农村的参与者与享受者,认识到乡村振兴的紧迫性和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激发出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农民由乡村建设的旁观者变成建设者,由基层自治的被动参加者变成主动参与者。第二,构建乡土文化认同的“情”。乡土文化是农村的精神支柱,记录着民风民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沿革变迁,是涵养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淳朴民风的重要沃土。乡土文化认同是农民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来源,通过言传身教中对乡土文化的传递,使农民充分感受到乡土文化带来的精神滋养,从而建立情感联系,致力于乡村建设的共同行动。第三,激发乡村振兴的“意”。乡村振兴不仅要扶知、扶智,更要扶志。通过激发农民的意志,把广大农民群众的创造潜力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无限动力,彻底转变部分人“看等靠要”的价值取向,彻底摆脱“于艰难竭蹶之中,存聊以卒岁之想”的目标导向,向着美好生活更高层次的需求行动。第四,赋能致富本领的“行”。乡村振兴落实为群众的自觉行动需要农民的实干本领与内生动力的支撑,要提高农民公共事务的参与能力、管理能力,提高农业生活的科学生产、正确经营能力,提高新发展理念、科学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能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二)文化赋能乡村物质文明建设支柱: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是党中央2022年一号文件提出的重大举措。文化赋能农村产业振兴是通过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引进创意、人才、科技等要素,将文化的融合性、创意性用于广大的乡村振兴事业中,盘活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的新产业形态。第一,智慧农业赋能乡村振兴。智慧农业通过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结合,驱动实现传统农业升级改造、农民减负增收等发展目标,助力维护18亿亩耕地红线,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举措,包括智慧生产、智慧管理与智慧销售等环节。智慧生产是指根据市场数据反馈,选择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农作物、科学选种与机械化播种精确控制播种量、株距和播种深度,进而提高产量。智慧检测是指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检测其生长、与生长环境的变化情况。智慧管理是根据智慧检测的反馈做到不良情况的自动精准施控。智慧销售是指利用电子商务、直播带货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第二,乡村文旅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型手段。通过对乡村红色文化、康养文化、生态文化、民族文化等资源的开发和市场运作,形成独具特色的文旅产业。乡村文旅产业是以农业为基础、文化创意产品与乡村体验消费为主导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可以拓宽农民就业增收路径,丰富乡村经济的多样性,加速城乡生产要素流动,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第三,农产品加工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环节。农产品加工业属于第二产业,以第一产业为基础,连接第三产业,实现三产融合,从根本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产品的产业链与价值链形成,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速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首先,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农产品增值。农产品通过深加工,可以提高商品的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农产品粗加工与精加工可以进行一次、二次与三次销售,调节市场供需平衡。其次,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带动农民就业。农产品加工、储存与运输需要人力资源,可以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最后,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加工业可以带动人口汇集,带动城镇、工业集聚,更多资金、人才和科技投入到乡村建设中,从而缓解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和农业边缘化等问题。

  (三)文化赋能乡村物质文明建设动力:数字乡建

     数字乡建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大战略,数字技术赋予乡村振兴科技动力,在乡村五位一体高质量发展中都有显现。第一,乡村数字经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便捷、低成本的资金支持;数字技术渗入农业活动中,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第二,乡村数字治理。数字治理是运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推动乡村基层自治、乡村与政府之间的协同治理更为便捷、高效。村民可以通过数字平台来获取时政信息,使党的政策深入人心;政府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来获取民意,监督党的政策落地生根;村委会可以把数字技术融入政务服务,进行线上审批来提高效率。第三,乡村数字文化。聚焦乡村特色的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的创造与传播,打造高品质的乡村数字文化,缓解城市人民复归田园生活的乡愁。农民可以通过智能设备获取时政信息,开阔视野,提升自我。第四,乡村数字社会。数字技术可以为乡村社会提供更加先进的社会服务,满足人民的日常需求,提升农村生活质量。数字技术可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升级。智能农业生产设施、5G移动网络生活设施、环境监测生态设施等新产品的出现,有利于推动乡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发展方式的转变。数字技术凭借大规模的数据信息储备可以提高信息匹配的准确度,满足不同农民个性化的需求。数字技术可以改善民生,远程教育、线上就医、线上申报审批可以打通城市与农村的资源壁垒,实现乡村民生需求与城市服务供给的有机衔接。第五,乡村数字生态。数字生态是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利用数字技术预防、整治与优化乡村生态,助推绿色低碳可循环的美丽乡村建设。滴灌、喷灌技术可以对农作物精准施药,减少大水漫灌带来的盐碱危害、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遥感技术的应用,可将乡村生态环境污染防患于未然。

图片

  二、文化赋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与基础,精神文明建设则是乡村振兴的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历史证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与农村迅速发展的物质文明相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慢了半拍”,呈现出“一条腿高一条腿低”的状态。精神上的贫困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不仅影响了乡村物质文明的发展,更是许多农村问题的根源。文化赋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需要,促进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推进,加强乡村发展的平衡性与协调性。

  (一)文化认同,乡风文明

  文化认同是民族高度认同感与强烈归属感的内在力量,也是建设文明乡村的基础。乡村文化是指在乡村地区形成和传承、具有地方特色和独特价值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景观,包含乡规秩序、风俗节庆、服饰工艺等内容,体现着乡村社会普遍认同与长期遵循的价值观念,承载着乡村社会的发展与历史记忆,积淀着人们深沉的生活情感与价值追求。乡风文明是村容村貌的集中表现,体现着一个乡村的文明程度,是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的必要条件,是健全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的治理体系的抓手,是农民孜孜以求的生活目标。乡土文化认同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乡土文化认同是由情感认同、利益认同到价值认同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的过程。培养文明乡风要注重发挥亲仁善邻、勤俭节约等优秀乡土文化的教化作用,实现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倡导现代文明的自觉理性,提高农民的文明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农民的价值追求。

  (二)新治理理念,治理有效

  正确的治理理念是治理有效的前提与基础,是解决乡村社会转型、城乡融合过程中问题的先导。“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党中央从我国乡村实际出发进行的治理理念创新,三者协同的治理体系是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自治是乡村治理体系的根本与核心,法治和德治都要以自治为基础践行落实。自治意味着乡村治理要提升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法治具有权威性与强制性,是乡村治理体系的保障,自治与德治都要依照法治的要求进行。德治具有道德教化作用,是乡村治理的支撑,为乡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三者协同的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和乡村善治的美好愿望的基础,是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和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三者协同的治理体系可以调动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多样化的治理方法,实现乡村治理由方法单一、形式封闭到多元开放的现代化治理模式与体系的转变。

  (三)新生态观念,生态宜居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人与自然关系作出全新表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两山”论、生态生产力论等“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提供指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重要的生产力,也是美丽乡村、文明乡村的外在表现。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生态宜居,要以生态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为保障,培养人们保护生态的意识,低碳生活的习惯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同时,还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体提升等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狠抓生态治理。生态宜居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培育做大做强农村生态产业,废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实现农村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振兴、相得益彰。通过树立生态观念来改变乡村经济增长的旧模式、乡村治理的旧理念、农民生活的老思想,建设宜业宜居宜产的乡村环境。

  (四)新致富概念,生活富裕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钱包鼓、精神足、保障稳是农民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生活富裕,要树立新的致富概念,实现真与善的发展,杜绝以出卖劳动力导致体力透支、过度消费环境导致生态污染、重物不重人导致人的单向度发展等伪发展现象。新致富概念要尊重人民主体性、保护自然生态,围绕乡村特色资源,打造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的发展模式。生活富裕首先要实现农民的增收,就是把农业放在优先发展地位,稳定提高乡村就业,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同时,加强农村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工程建设。生活富裕还要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建设,推动农村文化产业与事业发展,使农民的充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强烈。新致富概念是一种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生活富裕必须坚持共建共享的原则。共建是生活富裕的主要动力,体现出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可以提高生活富裕的建设效率;共享体现出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三、结语

  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变为城市,荒野绽放春天,农民也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塑造新的价值观念与交往方式。这一过程中的持续动力,来自乡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塑造的新的具有乡土风格与乡土气派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乡土文化持续促进乡村文明的发展,具有变革性意义的新的生产方式出现后又塑造新的乡土文化来适应乡村生产力发展。当然,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是渐进性的发展模式,需要时间的积淀,需要不同主体的介入来提速,最终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作者:王建菲(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中国农村科技》2023年第6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