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议论文写作系列之一:初识议论文(11)
2023-09-27 | 阅:  转:  |  分享 
  
议论文写作系列之一 --初识议论文目 录满分示例走近议论文走进议论文满分示例——满分议论文长什么样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这样的一组镜
头你也许并不陌生:在食堂排队打饭,总有不少人蜂拥插队;在公共汽车站台候车,虽然车上有足够的座位,人们却推搡着涌向车门;两辆车在狭窄
的路上迎面相逢,司机互不相让,结果造成交通堵塞……太多的争抢场面,让我看到了人们辞让之心的缺失。孟子曰:“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孔
融让梨的故事,早已妇孺皆知。年幼的孔融将大梨辞让兄长,自己却拿那只最小的,辞让的美德成为千古美谈。这只是小让,我相信只要自我意识到
,人人都应该能做到。春秋时的鲍叔牙,齐桓公欲任用他为相,但他坚决辞让,说自己的才能不及管仲,并举荐管仲为相。他的辞让,不仅让管仲免
去了牢狱之灾,更让齐桓公得到良才辅佐,得以逐鹿中原,成就霸业。 这是大让,鲍叔牙把万人争夺的职位拱手相让,胸怀是何等宽
广!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世贸中心大楼里的人们尽管在慌张逃命,却仍然保持着谦让风度,谦让变得有秩序,这为他们的撤离赢得
了时间。让人最感动的是有一位盲人,牵着一只导盲犬,居然在人们的谦让和关照下一路畅通,顺利逃生,人们就像“泰坦尼克号”下沉时一样有绅
士风度,纷纷让这位盲人先走。这是生死攸关的辞让,人们把生的希望让给弱者,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辞让,是人类最伟大、高尚、美好的品德
,犹如一颗闪亮的钻石,镶嵌在人类精神这条璀璨的项链上。然而,辞让并非一味地无原则退让。腐败的清政府为了苟安,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
条约,这不是辞让,而是懦弱无能;汪精卫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迫利诱,卑躬屈膝,建立傀儡政权,这也不是辞让,而是贪婪背叛。辞让,是生活
中对他人的关爱。宽度只容一人行走的石墩桥上,我将与一位行人迎面相遇。此时,我应站在另一头等候对方先过,这才是辞让。辞让,是生活中对
他人的尊重。看到一位腿脚不便的人到购物窗口去购物,你应该放慢脚步,让对方先行,并且认为他理所当然先购物,这才是辞让。 辞让,是
生活中对自我的洗礼。在饭堂打饭别人不小心弄脏你的衣服时,在公共汽车上人多拥挤脚被踩踏时,在寝室同学冒冒失失打碎你的热水瓶时,学会辞
让,得理而让人,就如同你为自己在春风里种下一朵鲜花,会让你的心灵芬芳;学会礼让,得理而饶人,就如同黑暗里为自己点亮了一盏明灯,将照
亮你灵魂前行的路,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辞让,礼之端也。本文最大的优点是化大为小,选取话题“礼”内涵中的一个点——“辞让”来行文。
文章题目便旗帜鲜明地提出论点,语言简洁,掷地有声。开篇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落墨,引出辞让之心缺失的问题。接着从正反两方面摆事实,
讲道理,事例安排也特别讲究,由小到大,由近及远,极有说服力。文章破立结合,加之逻辑严密、气势磅礴的排比段落和富有诗意的语句,使文章
严密论证中不失具体生动。 从生活现象落笔,引出“辞让”话题↓举例论证“小让”,引出下文↓举例论证“大让”,强化观点↓反面论证,批驳
无原则的“辞让”↓排比形式,点明“辞让”的内涵↓重申论点,首尾呼应议论文亦称说理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阐
明观点,发表看法的文章。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论
点必须明确且正确,必须是一个明确的陈述句,多在开头和结尾。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它是全文的统帅,是文章的灵魂。论据是用来证明论
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多为名言警句) 。论据必须围绕论点来进行,具有典型性和契合性。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
法,是论点和论据间的逻辑纽带。分为立论(正面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和驳论(批驳对方错误的观点)两种。常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
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假设论证 、让步论证等。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提出问题。(引论)论据是解决“用什么
来证明”的问题——分析问题。(本论)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解决问题。(结论) 论题就是指议论的话题,多为名词性。
论点是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与主张,多为谓词性。⑴谈骨气 ( × ) ⑵宽容是美德
( √ )⑶小议“慎独” ( × ) ⑷从积累说起 ( × )⑸最苦与最乐
( × ) ⑹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 √ )⑺我们为什么活着( × ) ⑻年轻人要善于反省 ( √ )⑼习惯的
力量 ( × ) ⑽勤能补拙 ( √ ) 下列标题哪些是论点(√)?哪些是论题(
×)?例如:宽容是美德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年轻人要善于反省 ①完整的陈述②明确的判断议论文的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中心论点
是文章的主观点,是统帅、灵魂;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有一个。分论点则是围绕中心论点从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的分述点。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
纲,分论点则是纲下面的目,对中心论点起补充、支撑作用。如《纪念白求恩》一文有三个分论点:白求恩有国际主义精神,白求恩有毫不利已专门
利人的精神,白求恩有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三个分论点补充和支撑中心论点:“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
1.题目就是论点。 2.开头提出论点。 3.结尾提出论点。 4.篇中提出论点。 5.论点贯穿在全文
中。 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全篇基本结构 本论常见结构并列式正反对照式递进式综合式⑴古语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⑵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事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
能,不断自我完善的。⑶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⑷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功夫,那么王
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尊为“书圣”呢?⑸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1.语段中心论点是
哪句话?2作事实论据出现的是哪句话?作为道理论据出现的是哪句话?3.请概括语段中事实论据。下面材料中不符合“自信”论据的是哪一项(
C )A.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B.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C.人要勇于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
出,文天祥凭借一颗丹心,在零丁洋里声声叹息。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以后,有人曾创造了一本《百人驳相对论》,网罗了一批所谓名流
对这一理论进行声势浩大的反驳。可是爱因斯坦自信自己的理论必然会取得胜利, 对反驳不屑一顾,他说:“如果我的理论是错的, 一个反驳就
够了,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他 坚定了必胜的信念,坚持研究,终于使“相对论” 成为 20世纪的伟大理论,举世瞩目。 思考:读文章
回答问题 记得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思考一切”。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需要思索。 翻开中外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大凡有过卓
越成就的人,都与“思索”结下不解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的定律之后,经过自己反复思索和实验,终于创立了震惊
世界科坛的“狭义相对论”。爱迪生在试制电灯的过程中,经受了上千次的失败,终于,他成功了。他的成功就是思索的结晶。很难想象,他在每一
次失败之后,停止了思索,而最终还能发明电灯来造福人类。《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索是何等的重要。 1.文
章论证的论点是什么?2.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思考:读文章回答问题 气候变了,衣服必须跟着要变。春夏之交,夏秋之交和秋冬
之交,各要换一次衣服。不会变换衣服,就会闹出一些毛病来。时代变化了,社会前进了,我们的思想与行为,也要像随季节变换衣服那样,跟着改
一改,变一变。否则,老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死守老套套,硬搬老框框,就会被时代所淘汰,为历史所抛弃。 语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
么作用?比喻论证;把思想行为的改变比作换衣服,生动形象的论证了凡事都要与时俱进,不可墨守成规。 阅读课文《鸿门宴》提出自己的观点刘
邦集团:在鸿门宴中君臣将士上下一心,各尽其职,各施其能,共同对抗项羽集团,最终取得鸿门宴的胜利。【论点】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
量。项羽:(一)拥有大军四十万,实力强大,士气正旺,颇为自负,以为刘邦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鸿门宴上坦然接受刘邦恭卑的谢罪,放走了刘邦
, 其傲慢轻敌的思想最终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了祸根。可适用论证的观点:①轻敌思想要不得,在任何时刻都不要忽略了对手的存在②不能过于傲慢
自负 ③机遇不等人,成功要把握机遇(二)在项伯的劝说下,项羽放弃了原先攻打刘邦的计划;鸿门宴上,范增几次暗示项羽要杀死刘邦,项羽默
然不应。项羽对此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没能正确对待两人的不同建议。可适用论证的观点:①做事不能优柔寡断,患得患失;果决才是做事应有的态
度②要善于采纳别人的建议,择其善者而从之 ③自己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
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道风景。其实,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拟题:借人之力,自己飞翔善借于物因人成事取长补短,铺就成功之路相辅相成,合作双赢优势互补,成就美丽优势互补,合作双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丽帮助别人,美丽自己感谢您的观看出品单位天睐语文原作者杨兰平
献花(0)
+1
(本文系不可逆转的...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