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利专栏 | 子宫肌间瘤样病变TOP3

 天地之间一杆称 2023-09-27 发布于湖北
【德利专栏】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赵德利教授授权发布,不定期更新赵教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让我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为赵教授打call。

作者:刘新顶,刘思萌,靳翠翠,张金玲*,赵德利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子宫肌间瘤样病变主要包括子宫肌间肌瘤、子宫肌间腺肌瘤及子宫肌间腺瘤样瘤等。这三者影像表现虽各具特征,但不典型者的影像表现又极易混淆。其中,子宫肌间瘤样变以子宫肌间肌瘤及腺肌瘤最为常见,典型的影像容易诊断,发生变性的影像表现不典型,需与子宫腺瘤样瘤鉴别。子宫肌间腺瘤样瘤发病率低,影像认识不足。因此,我们概况总结子宫肌间瘤样病变TOP3,准确识别该TOP3病变的影像征象,可以为临床医生对子宫肌间肿瘤疾病的诊疗提供重要的指导证据。

1

子宫肌间肌瘤

子宫肌间肌瘤是属于子宫肌瘤的一种类型,子宫肌瘤属于女性常见良性疾病,多见于30-50岁妇女,常伴有子宫内膜增生。病理上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肌瘤周围有一层结缔组织包膜。子宫肌瘤包括黏膜下肌瘤、肌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其中肌间肌瘤是最常见的。MRI影像表现为T1加权图像呈稍低或等信号,T2加权图像呈典型低信号,边界清楚,如发生变性、囊变或坏死则内部信号不均匀(如图1、2所示)。

图片

图1 子宫后壁肌间肌瘤 (a-d).子宫厚壁肌层内可见等T1短T2信号肿物影,边缘可见T2高信号环(瘤周水肿/小静脉、淋巴管扩张可能);(e).DWI示肿块无明显扩散受限。

图片

图2 子宫肌间多发肌瘤伴部分变性 (a).T2矢状位子宫肌壁间多发低信号肿物影,部分内见点片状T2高信号变性灶(★);(b).DWI示肿块无明显扩散受限。

2

子宫肌间腺肌瘤

子宫肌间腺肌瘤属于子宫腺肌症一种特殊类型,子宫腺肌症是正常子宫内膜侵入肌间而形成的一种良性病变,常伴有邻近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肥大。根据其生长方式可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后者呈结节状并逐渐膨大,又称子宫肌间腺肌瘤。子宫肌间腺肌瘤由出血、液化的囊和外周增生的平滑肌构成,常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MRI影像T2加权图像显示肌间模糊、低信号的肿块,内含高信号,T1加权图像显示肿块内高信号,表示出血(如图3所示)。

图片

图3 子宫肌间腺肌瘤 (a-b).轴位及矢状位T2显示子宫后壁肌间低信号肿块,边缘模糊(箭头),内含高信号;(c).矢状位T1显示肿块内高信号,表示出血。

3

子宫肌间腺瘤样瘤

腺瘤样瘤(Adenomatoid tumor)由Golden和Ash于1945年首次描述,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间皮细胞的良性生殖道肿瘤。发生于子宫肌间腺瘤样瘤通常在1%-5%的子宫切除术标本中发现。子宫肌间腺瘤样瘤常位于子宫外肌层,常为小实性肿块,偶尔较大。由于子宫肌间腺瘤样瘤具有与子宫肌壁间肌瘤相似的影像学特征,多数可能被误诊为子宫肌间肌瘤。MRI影像T2加权图像上,肿瘤由边界清晰的肌瘤样低信号区和相对不清晰的环状高信号区组成(如图4、5所示)。

图片

图4 子宫肌间腺瘤样瘤 (a).轴位T2显示子宫外肌层内直径约32 mm实性肿物,肿瘤呈靶样外观,由外到内呈高-低-高信号改变;(b).DWI(b=800)示肿物外周环形受限高信号改变;(c) .DWI(b=1500)示肿物外周环形受限略高信号改变;(d).镜下切片(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显示肿块中心可见透明性坏死伴出血。

图片

图5 子宫肌间腺瘤样瘤 (a).矢状位T2显示子宫肌壁间直径约25mm的实性肿物;(b).DWI(b=800)示肿物呈高信号弥散受限改变;(c).DWI(b=1500)示肿物呈均匀弥散受限高信号;(d).ADC图测得肿物ADC值约为1.14;(e).镜下切片见大量小管并伴有肥大增生的平滑肌。

结论

  The 19th Asian Games

子宫肌间瘤样病变以子宫肌间肌瘤常见,其次是腺肌瘤。子宫腺瘤样瘤则相对少见,其主要的MRI表现为T2加权图像上中心低信号区、边缘模糊的环状高信号区,DWI上周围环状受限高信号,ADC值较高等,以上特征提示子宫肌间腺瘤样瘤可能。因此,正确认识子宫肌间瘤样病变TOP3的影像特点,有利于提升诊断效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精准的影像支持。

参考文献:

[1] Tamai K,Togashi K,Ito T,et al. MR imaging findings of adenomyosis: correlation with histopathologic features and diagnostic pitfalls.[J].Radiographics,2005,25(1):21-40.

[2] Tellum Tina,Matic Gordana V,Dormagen Johann B ,et al. Diagnosing adenomyosis with MRI: a prospective study revisiting the junctional zone thickness cutoff of 12 mm as a diagnostic marker.[J] .Eur Radiol, 2019, 29: 6971-6981.

[3] Takeuchi M, Matsuzaki K, Bando Y, et al. MR Imaging Findings of Uterine Adenomatoid Tumors. Magn Reson Med Sci. 2023 Jan 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