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容易因过往爱的缺失而耿耿于怀。 譬如深究于从原生家庭处得不到关爱的历史过往,厌恶于曾经于人际关系中得不到充分关照,或陷入在怨天尤人的怪圈里指责旁人,或陷入在不配被爱的标签中自悲自怜。
但实则,每个人每个时空都有其“爱的适配度”,一切得到都是不多不少的刚刚好。
抽象化来讲, 如果将一个人比喻成舟,外界给到的爱比喻成水,当他本身还是小舟,却将他搁置于大海,那么很容易覆舟,而他也无法借助与他匹配的水流来平安抵达属于这个时空的目的地。 等他驶出这条小河抵达目的地了,自己的装备完善了,能搭建大船了,能担住风浪了,自然会迎来大海来作为新征程的载体。
放在现实中来印证,很多幼年有过“坏”经历的人如果心怀正念愈挫愈勇,日后会比同龄人的思维格局更容易被打开,也就是说悟性更大更有智慧。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摔在起跑线也是赢在起跑线。
所以,一个人是不会真正缺他“应得的爱”的,得到爱的本身因为自己是自己,每个时空自己经由外界所处关系所经旅途的对照来彰显出自己能得到的爱,而这些爱的度数都是不多不少的契合适配。这个时候只能容纳这么多爱,剩余的空间则是需要自我成长的空间,爱太满,就无法轻装上阵了。
不必纠结于过往黯淡历程,不必攀比于旁人所得,不必自卑于自己不配被爱,过去自认为缺的爱,是因为其中蕴藏着宝贵的成长空间,你得到别人拥有的爱,也就无法实现属于自己的成长。
以上观点其实一直在心中,可意会,难以表达,昨天经由一位小可爱的咨询启发后尝试用文字表达梳理一下,可能有些抽象和难以理解,如果暂时不能完全get到无需勉强,可能是我表达欠缺,也可能是不属于自己的讯息。
以上,愿照亮有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