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拓宽心量四“宝藏”:慈、悲、喜、舍。

 普通谭 2023-09-27 发布于广东

一、 慈


慈是“予乐”,给予外界快乐。


可尝试:


学会鼓励别人,肯定别人,就如希望别人鼓励自己,肯定自己那样;


没有发力点的基础上,少将自身抱怨负能量发散于无辜的“别人”,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当自己陷入抱怨时,只会于负面循环里以假乱真,损人不利己;


自己的一言一行如若换位思考后自己亦难以接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自己可以分享的渠道里,珍惜每种与外链接的缘分,才能在光热传递中相互照亮。


心中有“慈”,就不会因“嗔”的干扰而越走越窄。



二、 悲


悲是“拔苦”,于苦难中的人施予力所能及的援手。


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尽己所能予人帮助;


反之,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应坦诚告知友善回绝,或告知对方有利于其获得帮助的其他渠道,不因自尊捆绑而误人及己。

如果能力不足,不让陷入苦中的人因自己而起烦恼已经很好了。


心中有“悲”,就不会因害人之心而误入歧途。



三、 喜


身边人好自己才好,是双赢思维;


身边人不好独显自己好,这是虚假满足。


所以,身边人收获成功时,应欣慰宽心予以祝福与肯定,因为你优秀,在你身边的他们才会同频相应同气相求。


自己祝福与否别人都会有他该有的成功,何不“沾沾喜气”?


有“随喜心”,就不会因妒火中烧而坐井观天。



四、 舍


暂且不探究“舍”能否“得”,而是“舍”的过程,本就是一个锻炼放下“我执”的契机,人的烦恼多生于“我执”,困于一叶障目,困于画地为牢,困于自以为是,当你懂得:


能力范围内,缺失什么,给出去,在善能量流通时,“我执”会消退, 任何能使你去掉自我固化的“阻力”都是放下“我执”的助力。


力所能及通过舍去助人,到头来是助己,未必在于尚且无法度量的“得”,而是放下那份不必要的我执。


在“舍”时,应尽量做到,无论对方是谁,只要在自己的义务责任范围内,在自己“舍”的范围内,都应问心无愧公平对待,不因私欲参杂而公事私办。


心中有 “舍”,自然不会困于“贪”和“嗔”中画地为牢。





以上,愿共勉❤️


作者:
缪斯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